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中尺度暴雨系统发生发展的一种可能物理机制 I.涡旋Rossby波的相速度 被引量:17
1
作者 沈新勇 倪允琪 +2 位作者 张铭 赵南 彭丽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7-733,共7页
使用纬向基流下横波型扰动的Boussinesq近似方程组,分析了这种沿着基本气流方向传播的中尺度扰动发生不稳定时,大尺度背景流场在垂直方向上的各种分布特征。在大气层结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如果基本气流在低层和高层较大(有可能存在低空急... 使用纬向基流下横波型扰动的Boussinesq近似方程组,分析了这种沿着基本气流方向传播的中尺度扰动发生不稳定时,大尺度背景流场在垂直方向上的各种分布特征。在大气层结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如果基本气流在低层和高层较大(有可能存在低空急流和高空急流),此时产生的β中尺度不稳定扰动相对于基流向东传播,甚至于快速向东传播。基本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风速切变对于中尺度横波型的扰动起着不稳定的作用。如果考虑基流的二次切变,可以得到涡旋Rossby波的相速度表达式,涡旋Rossby波相对于基本气流是单向传播的。涡旋Rossby波产生的物理根源是基本流场的风速二次切变,亦即基本流场y方向的平均涡度在空间z方向上的不均匀所致。涡旋Rossby波的相速度与纬向波数也有关,它的能量是频散的,其在纬向x方向也存在群速度。在基本流场的风速存在二次切变时,横波型不稳定可能是混合的涡旋Rossby重力波的不稳定;而在基本流场的风速仅仅存在线性切变,不存在二次切变时,横波型扰动的不稳定则是重力惯性波的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中尺度暴雨系统 横波不稳定 涡旋rossby 基流二次切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Rossby波传播的不同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后福 马镜娴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2-350,共9页
用一个柱坐标系涡度正压方程的半谱模式 ,实施了 4组试验 ,研究了不同初始扰动涡旋分布条件下 ,涡旋 Rossby波的传播特征问题。结果指出 :正值、负值相间的沿方向角二波分布的初始场 ,与只有正值涡旋的初始场相比 ,其后涡旋 Rossby波的... 用一个柱坐标系涡度正压方程的半谱模式 ,实施了 4组试验 ,研究了不同初始扰动涡旋分布条件下 ,涡旋 Rossby波的传播特征问题。结果指出 :正值、负值相间的沿方向角二波分布的初始场 ,与只有正值涡旋的初始场相比 ,其后涡旋 Rossby波的传播有明显的差别 ,即前者向内传播的涡量比后者衰减得快 ,而且前者是单峰传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rossby 初始扰动分布 径向传播 台风环流 半谱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反应器气液两相流混合过程的涡旋效应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3
作者 黎义斌 梁开一 +1 位作者 歹晓晖 李正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10,共12页
为研究气液两相搅拌釜桨叶对釜内流动结构及气液混合性能的影响,本文以直叶片和推进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ICEM软件对搅拌釜流场进行六面体结构网格划分,基于SST-DDES湍流模型及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搅拌釜内部流场进行三维非定常计算,... 为研究气液两相搅拌釜桨叶对釜内流动结构及气液混合性能的影响,本文以直叶片和推进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ICEM软件对搅拌釜流场进行六面体结构网格划分,基于SST-DDES湍流模型及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搅拌釜内部流场进行三维非定常计算,获得两种桨叶下搅拌釜内部涡结构及其演化过程,并分析搅拌釜内瞬态气相分布和瞬时流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叶片旋转而产生的涡有撕裂、合并、衰减和耗散的演化过程;直叶片相较于推进叶片,其涡耗散速度较快,涡产生到消失的周期较短;由于叶片结构不同,主流的运动方向也随之改变,直叶片沿径向分布,推进叶片沿轴向分布。前者在釜内形成上下两层循环区,不利于气相扩散。后者在釜内形成一个大循环区,加剧釜内流动循环,造成后者的气相扩散能力大于前者。比较两者T0.95分布,推进叶片要小于直叶片,推进叶片搅拌釜T0.95近似为直叶片搅拌釜T0.95的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容器 推进叶片 气液两相流 延迟分离涡模拟 涡旋结构 混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螺旋雨带——涡旋Rossby波 被引量:65
4
作者 余志豪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2-507,共6页
台风中的螺旋云雨带是由多种探测手段被观测到的现象 ,是为大家所共识的不争事实。但是 ,对它的形成、维持的理论解释 ,虽有多种学说 ,一直以来人们都倾向于重力惯性波说。而重力惯性波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即波的相速理论值为 10 1m/s... 台风中的螺旋云雨带是由多种探测手段被观测到的现象 ,是为大家所共识的不争事实。但是 ,对它的形成、维持的理论解释 ,虽有多种学说 ,一直以来人们都倾向于重力惯性波说。而重力惯性波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即波的相速理论值为 10 1m/s量级 ,它要比螺旋云雨带实测移速只有 10 0 m/s几乎大一个量级。于是从前几年开始 ,人们又回到 30多年前提出的涡旋 Rossby波说那里去寻找合适的解释。经典的Rossby波是 β =(df/dy)作用的大尺度波动 ,而适用于台风中螺旋云雨带的涡旋———Rossby波乃是 f平面 (β =0 )上的中尺度波动。那末 ,对这两类尺度不同和成波机理不同的波动 ,何以均冠予Rossby波一词 ?本文试图从动力学等价原理上 ,对此作统一联系的说明。其结果是 :台风基本气流的涡度 ζ随径向 (r)变化的梯度d ζdr=1rr(r vλ) ,在动力学上等价于科氏参数 f随纬度变化的梯度即β=df/dy ;或者说它们在绝对涡度守恒的前提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螺旋云雨带 涡旋rossby 重力惯性波说 成波机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涡旋Rossby波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郝咏梅 周伟灿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5-562,共8页
利用多重尺度摄动法,推导出非线性涡旋Rossby波波包的演变方程是非线性Schr d inger方程。对该非线性Schr d inger方程的周期波动解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有关稳定和不稳定的判据。数值计算表明:非线性涡旋Rossby波的相速值为100... 利用多重尺度摄动法,推导出非线性涡旋Rossby波波包的演变方程是非线性Schr d inger方程。对该非线性Schr d inger方程的周期波动解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有关稳定和不稳定的判据。数值计算表明:非线性涡旋Rossby波的相速值为100m/s量级,这和台风中的螺旋雨带实测移速的量级是一致的,可以从涡旋Rossby波说中较好地解释台风中的螺旋雨带的形成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涡旋rossby SCHROEDINGER方程 稳定性 台风 螺旋雨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屿地形对涡旋Rossby波传播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余锦华 谈哲敏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7-605,共9页
首先在静止基本状态下,从线性f平面极坐标浅水方程出发,利用WKB方法求解方程,在理论上给出了一类由于地形βeff作用引起的Rosbby波的传播特征解,此类Rossby波类似于涡旋Rossby波(VRW),其中地形βeff作用与台风涡旋基态的垂直相对涡度径... 首先在静止基本状态下,从线性f平面极坐标浅水方程出发,利用WKB方法求解方程,在理论上给出了一类由于地形βeff作用引起的Rosbby波的传播特征解,此类Rossby波类似于涡旋Rossby波(VRW),其中地形βeff作用与台风涡旋基态的垂直相对涡度径向梯度作用相似,此分析解可帮助理解地形对涡旋Rossby波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一个高分辨率的浅水模式具体讨论了圆形、类似于台湾岛屿椭圆地形对VRW传播以及结构特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对VRW的传播速度,台风内区的非对称结构的变化均构成影响.当台风位于地形东南一定距离处,与无地形相比,涡量向内向外传播均增强,扰动能量增大,涡量环绕地形中心沿等高线顺时针方向移动,局域风速增大,并形成尺度为几十公里左右的强局域风速区,平均风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屿地形 涡旋rossby 涡旋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缝式SK型静态混合器与可调涡旋静态混合器的性能数值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聂欣 甄忠元 吕明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1-57,共7页
对开缝式SK型和可调涡旋2种新型静态混合器的结构参数进行数值模拟优化,并与传统SK型静态混合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间隙直径比为0.58的开缝式SK型静态混合器为最优结构;叶片圆心角为120°,曲率半径为400mm的三叶片涡旋发生器组成... 对开缝式SK型和可调涡旋2种新型静态混合器的结构参数进行数值模拟优化,并与传统SK型静态混合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间隙直径比为0.58的开缝式SK型静态混合器为最优结构;叶片圆心角为120°,曲率半径为400mm的三叶片涡旋发生器组成的可调涡旋静态混合器性能最优;可调涡旋静态混合器与开缝式SK型静态混合器的混合效果均优于传统SK型静态混合器,且可调涡旋静态混合器的混合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混合 开缝式SK型 可调涡旋 混合 压力损失 数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Rossby波传播和台风切向风速变化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余锦华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80,共9页
设计了一个高分辨率 f 平面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半谱模式 ,用以研究非线性对台风切向风速变化 ,以及不同初始异常条件下台风环流内涡旋 Rossby波传播和台风切向风速变化特征。6类 (14组 )试验的数值结果表明 :非线性使台风切向风速的增... 设计了一个高分辨率 f 平面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半谱模式 ,用以研究非线性对台风切向风速变化 ,以及不同初始异常条件下台风环流内涡旋 Rossby波传播和台风切向风速变化特征。6类 (14组 )试验的数值结果表明 :非线性使台风切向风速的增强减弱 ,可能使最大风速半径收缩。初始扰动中心位置对涡旋 Rossby波传播和台风切向风速变化的影响明显。扰动中心在最大风速半径附近时 ,台风最大切向风速增强最多 ;异常中心在台风外区时 ,使最大切向风速减小。初始异常尺度 (范围 )减小对台风最大切向风速变化的影响减弱。双涡分布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rossby 台风 切向风速 强度 物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太平洋涡旋对基于细尺度参数化的海洋内部混合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娟 李少峰 +1 位作者 曹安州 宋金宝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8-257,共10页
基于Vector Geometry方法对2016-2018年的高度计资料进行涡旋识别,并使用细尺度参数化方法和Argo数据计算了涡旋附近的海洋内部扩散率,分析了北太平洋的涡旋对海洋内部混合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在涡旋影响下的平均扩散率比无涡旋... 基于Vector Geometry方法对2016-2018年的高度计资料进行涡旋识别,并使用细尺度参数化方法和Argo数据计算了涡旋附近的海洋内部扩散率,分析了北太平洋的涡旋对海洋内部混合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在涡旋影响下的平均扩散率比无涡旋影响下的值大6%,并且气旋涡增强了600-1200m深度的混合,对600-900m深度的混合影响最大,可达18%;反气旋涡明显增强了300-900m深度的混合,但对900-1200m深度的混合没有明显影响。随着与涡旋中心距离的增大,涡旋外围混合扩散率缓慢减小,涡旋内部混合扩散率变化不明显,此结果与2014年3-10月在24°-36°N、132°-152°E区域的一个个例分析结果一致。此外,随着涡旋强度的增大,海洋内部混合明显增强。统计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90%的扩散率值在10^-5.5-10^-4m^2/s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涡旋 内部混合 细尺度参数化 北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涡旋混合器对棉花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优化及SSR技术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赖成霞 高丽娟 +4 位作者 努斯热提.吾斯曼 李春平 刘忠山 张大伟 孔杰 《中国棉花》 2016年第5期18-20,共3页
为获得80个陆海杂交高代自交系材料的幼嫩叶片的高纯度、高完整性的DNA,应用涡旋混合器对传统的棉花基因组DNA的提取过程进行改进。结果显示:获得的棉花基因组DNA具有高完整性、高纯度的特性,SSR分子标记结果明显。利用涡旋混合器能有... 为获得80个陆海杂交高代自交系材料的幼嫩叶片的高纯度、高完整性的DNA,应用涡旋混合器对传统的棉花基因组DNA的提取过程进行改进。结果显示:获得的棉花基因组DNA具有高完整性、高纯度的特性,SSR分子标记结果明显。利用涡旋混合器能有效提高棉花基因组DNA完整性及纯度,为后续开展棉花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混合 棉花 DNA提取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ssby参数β在涡旋Rossby波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邓莲堂 刘式适 +1 位作者 徐祥德 付遵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3-492,共10页
利用尺度分析方法得到Rossby参数β在强涡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在无基本气流径向切变的涡旋系统中,在Rossby参数β的作用下有涡旋Rossby波出现。由于涡旋Rossby波存在,从而破坏了涡旋系统的轴对称性,表现出非轴对称特征。在考虑切... 利用尺度分析方法得到Rossby参数β在强涡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在无基本气流径向切变的涡旋系统中,在Rossby参数β的作用下有涡旋Rossby波出现。由于涡旋Rossby波存在,从而破坏了涡旋系统的轴对称性,表现出非轴对称特征。在考虑切向基本气流的涡度径向变化时,涡旋Rossby波的频散关系同时包含了切向基本气流涡度径向切变项和β项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涡旋Rossby波在切向基本气流涡度径向切变的作用下有向外频散能量的特性,而β项的作用随方位角θ而变化,使涡旋能量频散不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rossby rossby参数 径向切变 非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晶器件的不同阶混合阶庞加莱球上任意矢量涡旋光束的随意产生与切换
12
作者 周昕怡 袁伊德 +5 位作者 张士元 姚丽双 谢向生 樊帆 文双春 周雅琴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1,共8页
通常用混合阶庞加莱球的方法描述任意矢量涡旋光束,该方法可以使其偏振与相位演化的物理过程变得更加直观。目前,人们常用空间光调制器、超表面与螺旋相位板的组合、激光谐振腔等来产生矢量涡旋光束。然而,这些方法所产生的光束通常只... 通常用混合阶庞加莱球的方法描述任意矢量涡旋光束,该方法可以使其偏振与相位演化的物理过程变得更加直观。目前,人们常用空间光调制器、超表面与螺旋相位板的组合、激光谐振腔等来产生矢量涡旋光束。然而,这些方法所产生的光束通常只限于特定的偏振态,且具有低损伤阈值、低转换效率和大结构尺寸等缺点,并且这些方法通常只能实现同一混合阶庞加莱球上的适量涡旋光束的产生与切换。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电控可调液晶q板和波片通过纯电控手段来实现两个不同阶混合阶庞加莱球上任意矢量涡旋光束的随意产生与切换。通过理论和实验对其结果进行验证,与预期仿真结果基本保持一致。此方法具有良好的电可控性、集成性好、转换效率高等优点,并且可以为结构化光束的应用提供基本的光学系统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阶庞加莱球 矢量涡旋光束 液晶结构化光取向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岛以东涡旋及东海黑潮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慧 郭佩芳 +1 位作者 许建平 刘秦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台湾岛以东海域是黑潮变异最为强烈的区域之一,副热带逆流(STCC)区产生的大量涡旋西传至此,对台湾以东的黑潮流径和流量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受观测资料限制,目前对这些涡旋的垂向结构尚不清楚。利用ARGO剖面浮标资料并结合卫星高度计资料... 台湾岛以东海域是黑潮变异最为强烈的区域之一,副热带逆流(STCC)区产生的大量涡旋西传至此,对台湾以东的黑潮流径和流量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受观测资料限制,目前对这些涡旋的垂向结构尚不清楚。利用ARGO剖面浮标资料并结合卫星高度计资料,对台湾岛以东的涡旋垂向结构及其运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表明,这些涡旋垂向尺度可以深达2 000 m,水平尺度约200 km,其表层切向速度可以达60 cm/s,与黑潮流速相当,而在1 000 m层上的平均切向流速还可达8 cm/s左右。根据高度计资料分析,这些涡旋是源自STCC区的Rossby波西传结果,其Rossby变形半径为43 km,其相速度约4.2 cm/s。另外,根据浮标观测表明,1 000 m层上东海黑潮按照流速可明显分成3个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 rossby 涡旋 ARGO剖面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切变基流中非地转涡旋波的不稳定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立凤 王丽琼 张铭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91-400,共10页
利用Boussinesq方程研究了扰动传播方向与垂直切变基流有-夹角时的不稳定问题,即斜交型不稳定问题。当Richardson数不大时,在α中尺度波段其增长率最大,此时该斜交型不稳定的性质既不同于重力惯性波的对称不稳... 利用Boussinesq方程研究了扰动传播方向与垂直切变基流有-夹角时的不稳定问题,即斜交型不稳定问题。当Richardson数不大时,在α中尺度波段其增长率最大,此时该斜交型不稳定的性质既不同于重力惯性波的对称不稳定,也与Rossby波的斜压不稳定有差异,而是非地转涡旋波的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垂直切变基流 rossby 非地转涡旋 稳定性 斜交 BOUSSINESQ方程 大气扰动传播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TOPEX海面高度资料的混合同化试验 被引量:28
15
作者 王东晓 施平 +1 位作者 杨昆 齐义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应用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对冬季南海由TOPEX/Poseidon得到的卫星遥感海面高度资料进行混合(blending)同化试验。混合同化的权重系数由以下两者决定:南海POM模式对冬季风强迫产生响应的海面高度场之标准方差;对应期间TOPEX海面高... 应用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对冬季南海由TOPEX/Poseidon得到的卫星遥感海面高度资料进行混合(blending)同化试验。混合同化的权重系数由以下两者决定:南海POM模式对冬季风强迫产生响应的海面高度场之标准方差;对应期间TOPEX海面高度资料的标准方差。同化结果表明,混合同化方法不失为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同化方案。同化得到的南海环流结构与未同化的模式响应场比较可以发现:海面高度资料的同化试验能够有效地修正南海环流的若干大尺度特征,特别是对冬季黑潮入侵南海东北部的动力过程,同化结果有了更准确的描述。同时,另一个重要的修正表现在:同化试验中瞬变的中等尺度涡旋得到加强,体现了南海海洋天气尺度涡被资料同化所“唤醒”(trigger)。这种“唤醒”不仅明显地反映在表层环流场中,对南海次表层动力、热盐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同化 海面高度 南海 天气尺度涡旋 普林斯顿海洋模式 权重系数 环流 海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风涡旋影响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初步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肖雅 吴立广 宗慧君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3-664,共12页
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低层大尺度低频环流季风涡旋与台风生成有密切的关系。利用时间滤波方法将季风涡旋和台风环流从逐日台风风场中分离出来,对两次季风涡旋活动个例分析发现,气旋初始扰动都首先出现在季风涡旋中心东部,一次季风涡旋活动... 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低层大尺度低频环流季风涡旋与台风生成有密切的关系。利用时间滤波方法将季风涡旋和台风环流从逐日台风风场中分离出来,对两次季风涡旋活动个例分析发现,气旋初始扰动都首先出现在季风涡旋中心东部,一次季风涡旋活动可以伴随着一个或几个热带气旋的生成。通过进一步分析2000—2009年季风涡旋活动与热带气旋的生成关系发现,虽然季风涡旋的定义与环流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但是热带气旋的生成位置大多数分布在季风涡旋的中心和东部,这可能与季风涡旋的Rossby波能量频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涡旋 低频环流 热带气旋 rossby波能量频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中海涡旋的垂向结构与物理性质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江欣 宋海斌 +3 位作者 拜阳 Luis Pinheiro 黄兴辉 刘伯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43-952,共10页
本文利用地震海洋学新的反演结果,对地中海涡旋的温度、密度、声速以及波阻抗等物理性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特别对地中海涡旋的一些细结构、混合过程进行了相关描述.研究分析取得以下认识:(1)涡旋具有涡旋核心水与涡旋混合水双层结... 本文利用地震海洋学新的反演结果,对地中海涡旋的温度、密度、声速以及波阻抗等物理性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特别对地中海涡旋的一些细结构、混合过程进行了相关描述.研究分析取得以下认识:(1)涡旋具有涡旋核心水与涡旋混合水双层结构,这种结构特征可以在温度图、声速图和波阻抗图中识别出来;(2)涡旋核心水并不是均匀的稳定结构,内部有微弱的混合作用;(3)在涡旋上部以及周围边缘区域,海水的混合比较复杂;在涡旋下部边缘区域,除了有小尺度的盐指混合,内波也是非常重要的动力混合作用;(4)海水密度在涡旋核心水的分布比较稳定,成层性较强,在混合水区域由于不同的混合作用及其强烈程度不同,会发生波动甚至反转;(5)涡旋本身并不是一个严格对称的结构,涡旋与背景海水的上部以及周围边界比较模糊和复杂,而涡旋下部边界则比较明显.地震海洋学反演提供的涡旋物理性质数据能够为涡旋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更为准确、更高精度以及更高分辨率的参考数据,同时对涡旋的运动学以及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海洋学 地中海涡旋 海水物理性质 细结构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掺稀井下动态混合器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琴 彭云 +3 位作者 黄志强 邱成松 靳永红 王楠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76,共5页
掺稀降粘工艺已成为塔河油田稠油开采的主要方式,而混合器是掺稀降粘工艺中提高混合效果的主要工具,但原动态混合器混合效果不佳。为此,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对原动态混合器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影响原动态混合器混合效果的因... 掺稀降粘工艺已成为塔河油田稠油开采的主要方式,而混合器是掺稀降粘工艺中提高混合效果的主要工具,但原动态混合器混合效果不佳。为此,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对原动态混合器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影响原动态混合器混合效果的因素是混合器叶轮依靠流体冲击旋转,而未对混合流体进行有效的旋转搅拌。基于分析结果,研究了一种新型动态混合器,并介绍了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对新型动态混合器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原动态混合器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新型动态混合器比原动态混合器能更有效地增强稠油掺稀混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掺稀 动态混合 叶轮 旋转搅拌 涡旋流动 混合效果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ORC发电系统的混合工质R601a/R600a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羽平 丁小益 翁一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84-3191,共8页
在采用涡旋膨胀机的有机物朗肯循环发电实验系统中,对3种组分的混合工质R601a/R600a和纯工质R601a分别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相应部件运行参数与系统性能。这3种组分分别为0.8/0.2(R601a/R600a,M1),0.6/0.4(R601a/R600a,M2)和0.4/0.6(R601... 在采用涡旋膨胀机的有机物朗肯循环发电实验系统中,对3种组分的混合工质R601a/R600a和纯工质R601a分别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相应部件运行参数与系统性能。这3种组分分别为0.8/0.2(R601a/R600a,M1),0.6/0.4(R601a/R600a,M2)和0.4/0.6(R601a/R600a,M3)。实验结果表明由于非等温相变特性,这3种组分的R601a/R600a比R601a能从热源流体回收更多热量用于做功。当热源温度为120℃和冷源温度为30℃时,M1和M2的净输出功率分别比R600a高出10%和17.2%。在实验涉及的组分范围内,R601a/R600a的膨胀比会随着R601a占比减小而下降。此外,使得系统净输出功率最大的最佳组分在0.6/0.4附近。实验结果对ORC发电系统中混合工质R601a/R600a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 低品位热能 有机物朗肯循环 混合工质 R601a/R600a 涡旋膨胀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压缩机HFC替代工质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志澜 乔宗亮 熊则男 《制冷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4,共4页
根据涡旋压缩机的热力过程,村6种HFC纯工质和相应两组混合工质进行了制冷循环计算,指出适当比例混合的二元混合工质R32/Rl34a是替代R22工质较理想的选择。
关键词 涡旋压缩机 R32/Rl34a混合 工质 制冷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