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胞自动机FI和NS交通流混合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可非 邝华 +1 位作者 孔令江 刘慕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12,共5页
考虑车辆的驾驶员具有其不同的驾驶特点,建立了单车道开放边界条件下元胞自动机F I模型和N S模型混合的交通流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混合交通流的密度、速度和流量受边界、N S型车辆的随机减速概率PNS、F I型车辆的随机减速概率PF ... 考虑车辆的驾驶员具有其不同的驾驶特点,建立了单车道开放边界条件下元胞自动机F I模型和N S模型混合的交通流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混合交通流的密度、速度和流量受边界、N S型车辆的随机减速概率PNS、F I型车辆的随机减速概率PF I和N S型车辆的产生概率α′的影响.结果表明,PNS和α′是决定混合交通流的主要因素,它们的值越大,混合交通流的密度、速度和流量就越小,混合模型的密度、速度和流量都比N S模型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开放边界条件 混合交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胞自动机双车道人车混合交通流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郑容森 谭惠丽 +1 位作者 孔令江 刘慕仁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279,共7页
以元胞自动机184号规则为基础,建立了双向两车道含行人,自行车和汽车的“人车”混合交通流模型.考虑了两车道间的超车影响.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得到不同的混合比例下的混合交通流基本图及不同的自行车和行人密度下汽车的交通流基本图.... 以元胞自动机184号规则为基础,建立了双向两车道含行人,自行车和汽车的“人车”混合交通流模型.考虑了两车道间的超车影响.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得到不同的混合比例下的混合交通流基本图及不同的自行车和行人密度下汽车的交通流基本图.通过分析,得出了混合交通流的几个重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混合交通模型 交通基本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2P和CDN的混合流媒体分发模型及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臧运港 陈光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08-2210,2214,共4页
在CDN和P2P两种主流的流媒体分发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系统流量的混合流媒体分发模型,根据系统中节点数量和媒体流量之间的关系,在CDN自治域内实现CDN和P2P的混合式服务,并对上述理论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CDN和P2P相比... 在CDN和P2P两种主流的流媒体分发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系统流量的混合流媒体分发模型,根据系统中节点数量和媒体流量之间的关系,在CDN自治域内实现CDN和P2P的混合式服务,并对上述理论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CDN和P2P相比,新的混合模型既可以减少主干网络的流量,又能在不降低流媒体质量的情况下,有效降低CDN服务器压力,减少系统的响应时间,提高网络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分发网络 对等网络 媒体 混合媒体分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黄浦商业区客货混合交通流回归分析模型研究
4
作者 王孝坤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8年第3期131-136,共6页
对商业中心区的货运交通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货运车辆运行和停车规律,深入研究配送货运交通活动对路段行驶车速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商业中心区道路的货运车辆流量、停车次数和停车时长均是影响路段行驶速度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别对商业... 对商业中心区的货运交通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货运车辆运行和停车规律,深入研究配送货运交通活动对路段行驶车速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商业中心区道路的货运车辆流量、停车次数和停车时长均是影响路段行驶速度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别对商业中心区干路和支路建立货运车辆和客运车辆混合行驶的交通流模型,以及商业中心区有货运车辆参与的路段交通流特性函数,这为正确分析车辆的运行状态、合理判断车辆的路段行驶时间和计算配送路线行程时间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中心区 行驶车速 货运交通 混合交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非混合交通流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兰辉 关宏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46-49,共4页
机动车/非机车混合交通流模型对于分析交通现象,评价交通改造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个混合交通流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在北京市将要实施的自行车专用道方案的通行能力和总道路延误时间的变化作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 混合交通模型 自行车专用道 胡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先进出行者信息系统影响的混合配流模型(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辛武平 徐建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30,共5页
提出了一种混合交通配流模型 ,通过市场渗透引入ATIS对出行者路径选择模式的影响 .该混合模型主要针对ATIS携有者和非ATIS携有者两种类型出行者在给定市场渗透条件下的不同路径选择行为 .本文提出了给定市场渗透条件下的一个凸规划问题 ... 提出了一种混合交通配流模型 ,通过市场渗透引入ATIS对出行者路径选择模式的影响 .该混合模型主要针对ATIS携有者和非ATIS携有者两种类型出行者在给定市场渗透条件下的不同路径选择行为 .本文提出了给定市场渗透条件下的一个凸规划问题 ,指出ATIS携有者的出行收益由平均出行时间和平均感知出行时间之差决定 ,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证明同时给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出行者信息系统 混合交通配模型 市场渗透 凸规划 平均出行时间 出行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热工水力分析模型 被引量:11
7
作者 袁媛 彭敏俊 +1 位作者 夏庚磊 吕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51-256,共6页
基于混合流模型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采用可移动边界法建立了压水堆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稳态和动态分析模型。模型将二次侧传热区域分为预热段、蒸发段和过热段,且考虑了缺液区传热。通过对国际革新与安全反应堆(IRIS)螺旋... 基于混合流模型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采用可移动边界法建立了压水堆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稳态和动态分析模型。模型将二次侧传热区域分为预热段、蒸发段和过热段,且考虑了缺液区传热。通过对国际革新与安全反应堆(IRIS)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模拟,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稳态和动态模型合理,稳态计算结果与设计值符合良好,动态仿真符合热工水力学及其定性机理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式直蒸发器 混合流模型 可移动边界法 热工水力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驾驶员特性的混合交通流演化网络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苏磊 周金旺 +2 位作者 谭惠丽 孔令江 刘慕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考虑驾驶员具有不同的驾驶特点,利用元胞自动机N S模型和F I模型的混合模型模拟交通流状态的演化网络,模拟结果表明:混合比例系数虽然对道路交通流的流量和平均速度影响很大,但是不改变交通流状态演化网络的无标度特性;网络模型的无标... 考虑驾驶员具有不同的驾驶特点,利用元胞自动机N S模型和F I模型的混合模型模拟交通流状态的演化网络,模拟结果表明:混合比例系数虽然对道路交通流的流量和平均速度影响很大,但是不改变交通流状态演化网络的无标度特性;网络模型的无标度特性呈几何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混合交通模型 无标度特性 几何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凝固过程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庆 陈义良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9-390,共12页
摘 要 对合金凝固过程的数值研究自80年代以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文中讨论了当前针对宏观过程的主要的数学模型,介绍了它们的基本思想,求解方法,以及优缺点.指出了微观过程对宏观行为的重要影响及在模型构造过程中考虑宏观-微观耦合的必... 摘 要 对合金凝固过程的数值研究自80年代以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文中讨论了当前针对宏观过程的主要的数学模型,介绍了它们的基本思想,求解方法,以及优缺点.指出了微观过程对宏观行为的重要影响及在模型构造过程中考虑宏观-微观耦合的必要性,并针对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和以后的研究进行了有关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凝固 数学模型 模糊区 枝晶 宏观偏析 混合流模型 两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用水力旋流器中颗粒分离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新阳 罗金耀 高传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1,F0002,共6页
针对滴灌用水力旋流器,采用高浓度混合多相流模型并结合雷诺应力模型和颗粒动力学理论对其内部颗粒体积浓度分布和分离效率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首先得到了水力旋流器内不同粒径颗粒浓度分布情况和分离效果,对于小粒径颗粒主要集中在内... 针对滴灌用水力旋流器,采用高浓度混合多相流模型并结合雷诺应力模型和颗粒动力学理论对其内部颗粒体积浓度分布和分离效率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首先得到了水力旋流器内不同粒径颗粒浓度分布情况和分离效果,对于小粒径颗粒主要集中在内旋流区域,分离效率较差,而大粒径颗粒集中在外旋流区域,分离效率较高;对于颗粒分离效率,混合多相流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分析了旋流器进口速度和浓度变化对颗粒分离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混合多相流模型可用于水力旋流器内高浓度多相流的数值模拟,对滴灌用水力旋流器的选择和结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机械 动力学 计算机模拟 颗粒 混合多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压液化输沙技术的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中水沙两相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1
作者 惠康 邱秀云 +2 位作者 陶洪飞 马尧 朱玲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0-122,94,共4页
为解决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因高度问题难以应用的问题,采用重整化群两方程紊流(RNGκ-ε)模型和简化的多相流混合模型,对应用加压液化输沙技术前后的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的水沙两相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由FLUENT软件分析了运用... 为解决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因高度问题难以应用的问题,采用重整化群两方程紊流(RNGκ-ε)模型和简化的多相流混合模型,对应用加压液化输沙技术前后的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的水沙两相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由FLUENT软件分析了运用加压液化输沙技术前后装置内部流场泥沙分布变化。结果表明,加压液化输沙技术在一定压力水头作用下,可避免装置锥体底部的泥沙淤积,说明该技术可解决装置由于降低锥体高度出现的底部泥沙淤积问题,为降低装置设计高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水水力分离装置 水沙分离 数值模拟 加压液化输沙技术 多相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电船舶的远洋海岛群多能流优化调度 被引量:8
12
作者 随权 武传涛 +4 位作者 魏繁荣 刘思夷 林湘宁 李正天 陈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37-1148,1406,共13页
远洋海岛群可再生能源丰富,就地开发条件得天独厚,然而岛屿间存在天然的地理隔离,导致能量供需结构呈现时空逆向分布的格局。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储电船舶(electric vessel,EV)的多能流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远洋海岛群能量经济调度中。首先,... 远洋海岛群可再生能源丰富,就地开发条件得天独厚,然而岛屿间存在天然的地理隔离,导致能量供需结构呈现时空逆向分布的格局。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储电船舶(electric vessel,EV)的多能流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远洋海岛群能量经济调度中。首先,针对海岛群各岛屿差异化资源禀赋和空间隔离的特性,介绍基于EV的岛际能量传输通道的可行性。进而,量化分析单体EV的时空转移特性和微网子系统能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考虑二者交互作用关系的多能流混合模型。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运行总成本为目标,依托系统统一平台对多能流进行经济调度。通过精细化分析模型中大规模非线性、时空高度耦合的约束条件,提出基于两阶段分解的主、子问题迭代的求解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两阶段分解法能够高效、准确求解多能流模型,验证了远洋海岛群能量经济调度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洋海岛群 储电船舶(EV) 多能混合模型 两阶段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速度和颗粒浓度对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范存祥 刘新阳 高传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4-66,90,共4页
采用高浓度多相流混合模型并结合雷诺应力方程对水力旋流器内水沙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主要探讨进口速度和颗粒浓度变化对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了水力旋流器在进口浓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速度变化引起的颗粒分离效率变化... 采用高浓度多相流混合模型并结合雷诺应力方程对水力旋流器内水沙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主要探讨进口速度和颗粒浓度变化对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了水力旋流器在进口浓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速度变化引起的颗粒分离效率变化的规律;在进口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浓度变化引起的颗粒分离效率变化的规律。所得结果对水力旋流器的设计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 多相混合模型 数值模拟 分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相流模式下JDC4-55可调桨粘性流场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卫 姚震球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35,40,共5页
运用CFD方法中的汽-液混合二相流模型模拟JDC4-55可调桨的水动力性能和空泡性能。通过改变进速和调节桨叶角度得到相应的水动力性能参数。分析空泡对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进行JDC4-55可调桨桨流场模拟分析。相对于单相流模型而言,JDC... 运用CFD方法中的汽-液混合二相流模型模拟JDC4-55可调桨的水动力性能和空泡性能。通过改变进速和调节桨叶角度得到相应的水动力性能参数。分析空泡对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进行JDC4-55可调桨桨流场模拟分析。相对于单相流模型而言,JDC4-55可调桨汽-液混合二相流模型性能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得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螺距螺旋桨 空泡 混合二相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油介质作动器往复密封摩擦热效应及磨损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晶 王介豪 +1 位作者 古驹 徐扬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2,共7页
发动机矢量推力作动器采用燃油作为传动介质,燃油的低黏度将使作动器密封接触面处于不良润滑条件,密封件摩擦磨损问题突出。针对燃油介质作动器不同压力、作动速度及油液温度的工作环境,建立往复密封热弹流混合润滑数值仿真模型,分析往... 发动机矢量推力作动器采用燃油作为传动介质,燃油的低黏度将使作动器密封接触面处于不良润滑条件,密封件摩擦磨损问题突出。针对燃油介质作动器不同压力、作动速度及油液温度的工作环境,建立往复密封热弹流混合润滑数值仿真模型,分析往复密封接触面摩擦热效应对油膜行为的影响,确定热分析边界条件,计算密封系统的瞬态温度分布。根据热分析结果,对油液黏度及密封区域内的油膜厚度进行修正,考虑密封件润滑条件探究摩擦热效应对密封性能与磨损特性的作用机理,分析不同工况条件对油膜厚度、摩擦力和磨损深度分布的影响,为设计高性能航空密封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作动器 往复密封 热弹混合润滑模型 摩擦热 磨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合金凝固过程宏观偏析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庆 陈义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9-505,共7页
采用凝固的混合流模型对PbSn二元合金的凝固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求解完全耦合的动量、能量和组分的输运方程,讨论了液相质量分数的求解方法,比较了不同的固相扩散模型对溶质宏观偏析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模... 采用凝固的混合流模型对PbSn二元合金的凝固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求解完全耦合的动量、能量和组分的输运方程,讨论了液相质量分数的求解方法,比较了不同的固相扩散模型对溶质宏观偏析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模型改进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流模型 宏观偏析 固相扩散 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钢连续浇注过程的数值模拟
17
作者 黄庆 陈义良 +1 位作者 章明宇 方海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8-683,703,共7页
对铁-碳二元合金二维轴对称的连续浇注过程采用混合流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充分考虑了湍流、传热和溶质输运之间的耦合,湍流输运使用了一个修正的LAMBremhorst低雷诺数模型.采用控制容积的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对计算结果作了分析讨论,仔... 对铁-碳二元合金二维轴对称的连续浇注过程采用混合流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充分考虑了湍流、传热和溶质输运之间的耦合,湍流输运使用了一个修正的LAMBremhorst低雷诺数模型.采用控制容积的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对计算结果作了分析讨论,仔细比较了各种参数对浇注过程,特别是对溶质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浇注 宏观偏析 混合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街巷开辟自行车专用道的研究——以北京市东黄城根为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关宏志 刘小明 +3 位作者 陈艳艳 翟忠民 张伟 钱劭武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52,共4页
机非分离是提高现有道路通行能力的有效方法。由于北京市城区内人口稠密、道路用地有限 ,很难进一步在现有道路上实施机非分离。提出利用胡同街巷开辟自行车专用道 ,以实现机非分离、增加城区道路网交通容量的想法。并结合北京市的实际... 机非分离是提高现有道路通行能力的有效方法。由于北京市城区内人口稠密、道路用地有限 ,很难进一步在现有道路上实施机非分离。提出利用胡同街巷开辟自行车专用道 ,以实现机非分离、增加城区道路网交通容量的想法。并结合北京市的实际状况 ,提出了一个建立自行车专用道的初步方案和评价该方案的混合交通流模型。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自行车专用道 胡同 混合交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态友好型远洋海岛群的储电概念船舶及其供能路径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随权 魏繁荣 +2 位作者 武传涛 林湘宁 李正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8-181,共14页
远洋海岛群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各岛屿就地开发条件得天独厚,然而受限于地理隔离,负荷中心岛难以直接得到电力供给,而铺设电缆或大规模配置储能价格不菲。该文提出基于储电船舶的远洋海岛群能量调度优化策略。首先针对海岛群差异化资源... 远洋海岛群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各岛屿就地开发条件得天独厚,然而受限于地理隔离,负荷中心岛难以直接得到电力供给,而铺设电缆或大规模配置储能价格不菲。该文提出基于储电船舶的远洋海岛群能量调度优化策略。首先针对海岛群差异化资源禀赋的互补特性提出共享储能的概念,通过分时段共享的方式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系统储能设备的整体规模,并建立起时空耦合情况下的能量流、交通流混合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充分考虑日前调度预测误差,以多场景负荷中心岛切负荷均值最小、系统运行成本均值最少为目标,借助统一平台对储电船舶进行时空调度,灵活消纳多形态新能源和进行负荷支撑。仿真结果表明,基于EV的远洋海岛群能量供给系统实现了岛屿间的无缝连接和能量的动态平衡。该文为远洋海岛群的经济、可靠运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洋海岛群 储电船舶 共享储能 多形态能源转化 能量和交通混合模型 协调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对湿式离合器局部润滑与摩擦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二辉 郭闯 +1 位作者 汪成文 权龙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0,共8页
湿式离合器存在因局部润滑工况恶化而加速失效的问题,且目前很少有学者从局部微观角度出发,研究压力对湿式离合器局部润滑与摩擦特性的影响。为此,从局部微观角度出发,对湿式离合器局部润滑与摩擦的压力影响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测... 湿式离合器存在因局部润滑工况恶化而加速失效的问题,且目前很少有学者从局部微观角度出发,研究压力对湿式离合器局部润滑与摩擦特性的影响。为此,从局部微观角度出发,对湿式离合器局部润滑与摩擦的压力影响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测试研究。首先,采用平面副热弹流混合润滑模型,求解了微凸峰承载力和流体动压的大小;然后,设计了湿式离合器小试样销盘试验,测试了各压力工况条件下,离合器局部润滑和摩擦特性的变化规律;最后,结合仿真计算和试验测试,研究了压力对局部压强分布及承载比、实际接触面积、局部温升和摩擦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平均面压从1.4 MPa升高到4.2 MPa,润滑油膜厚度减小,更多的微凸峰开始接触,实际接触面积率从不足1%快速增大到约4.5%;同时摩擦系数从约0.047快速增大到约0.074,且摩擦系数的增大速度与实际接触面积率的增大速度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传动 平面副热弹混合润滑模型 摩擦磨损试验机 销盘试验 压力影响 摩擦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