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邮-金湖凹陷古近系阜宁组细粒混积岩沉积环境
1
作者
朱筱敏
李维
+3 位作者
王晓琳
叶蕾
董艳蕾
张琴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5-996,共12页
苏北盆地高邮—金湖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阜二段)不仅是主力烃源岩层,而且发育成分复杂的细粒混积岩,现已成为陆相湖盆非常规油气勘探重点层段。细粒混积岩沉积环境研究对于其形成过程、岩相特征及甜点区段预测均有重要作用。基于全岩...
苏北盆地高邮—金湖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阜二段)不仅是主力烃源岩层,而且发育成分复杂的细粒混积岩,现已成为陆相湖盆非常规油气勘探重点层段。细粒混积岩沉积环境研究对于其形成过程、岩相特征及甜点区段预测均有重要作用。基于全岩X衍射、黏土X衍射、微量元素和TOC分析成果恢复确认阜二段整体处于非硫化缺氧水体环境;5个特殊岩性层段依次表现为:“山字形层段”沉积时期气候整体干旱,“四尖峰—七尖峰层段”沉积时期气候变得相对湿润,“王八盖层段”沉积时期气候相对湿润且稳定,“泥脖子层段”沉积时期气候较其他层段明显湿润;“山字形至王八盖层段”沉积时期湖平面整体较低、波动强烈、逐渐上升,“泥脖子层段”沉积时期发生了大规模湖侵;阜二段水体咸化,古盐度均大于10‰,垂向可分2段:“山字形—四尖峰层段”形成于咸水至超咸水环境,“七尖峰—王八盖—泥脖子层段”形成于半咸水至咸水环境。受古气候控制的半咸水环境是形成细粒混积岩的基本环境要素,进而建立了早期偏干旱和晚期偏湿润气候的混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混积岩
沉积
环境
混合沉积模式
阜宁组二段
古近系
高邮—金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塔尔朗沟剖面中二叠统扇三角洲混合沉积特征及模式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2-933,共12页
在精细测量和详细观察新疆塔尔朗沟剖面二叠系露头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中二叠统大河沿组与塔尔朗组扇三角洲相内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组分的混合沉积特征.结果表明:大河沿组以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为主,其下部主要发育棕红色含粗砾中砾...
在精细测量和详细观察新疆塔尔朗沟剖面二叠系露头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中二叠统大河沿组与塔尔朗组扇三角洲相内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组分的混合沉积特征.结果表明:大河沿组以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为主,其下部主要发育棕红色含粗砾中砾岩,碳酸盐组分不发育;上部主要发育棕红色含中砾细砾岩,夹若干层条带状分布的砾质泥晶灰岩.塔尔朗组底部自下而上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与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为底凸顶平的砂砾岩体,下部发育灰绿色含中砾细砾岩夹含砾泥晶灰岩,灰岩呈断续条带状分布,横向延伸距离较小;上部发育灰绿色细砾岩夹含砾泥晶灰岩,灰岩在横向上的延伸距离较大.水下分流间湾以灰绿色泥岩和层状含砂泥晶灰岩为主,灰岩在横向上分布较稳定.结合前人在研究区中二叠世古气候、沉积环境等方面的认识,进一步建立了扇三角洲混合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尔朗沟剖面
中二叠统
大河沿组
塔尔朗组
扇三角洲
混合
沉积
混合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惠民凹陷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以山东商河地区为例
被引量:
64
3
作者
董桂玉
何幼斌
+4 位作者
陈洪德
辛长静
罗进雄
王爱丽
孙以德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350,共8页
商河地区沙一中广泛发育陆源碎屑与湖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本文将混积层系、混积岩和呈零星分布的一起定义为广义的混合沉积,并且对于混合沉积来讲,没有一个具体的组分含量标准,只要该沉积物(岩)的确为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的沉积,而非成岩...
商河地区沙一中广泛发育陆源碎屑与湖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本文将混积层系、混积岩和呈零星分布的一起定义为广义的混合沉积,并且对于混合沉积来讲,没有一个具体的组分含量标准,只要该沉积物(岩)的确为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的沉积,而非成岩作用或以后改造的假混合就可认定为混合沉积。研究区内混合沉积特征为陆源碎屑与湖相碳酸盐以较高的频率交互沉积和同一岩层内陆源碎屑组分与碳酸盐组分混合沉积,混合沉积的类型分为三类,即渐变式混合沉积、突变式混合沉积和复合式混合沉积,其中复合式沉积分为复合式沉积Ⅰ和复合式沉积Ⅱ,研究区内复合式沉积Ⅰ发育,复合式沉积Ⅱ不发育。并且本文从研究区混合沉积的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学特征、沉积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混合沉积相模式,进而对混合沉积的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河地区
沙一中
混合
沉积
特征
混合
沉积
类型
混合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邮-金湖凹陷古近系阜宁组细粒混积岩沉积环境
1
作者
朱筱敏
李维
王晓琳
叶蕾
董艳蕾
张琴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5-99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272110)资助。
文摘
苏北盆地高邮—金湖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阜二段)不仅是主力烃源岩层,而且发育成分复杂的细粒混积岩,现已成为陆相湖盆非常规油气勘探重点层段。细粒混积岩沉积环境研究对于其形成过程、岩相特征及甜点区段预测均有重要作用。基于全岩X衍射、黏土X衍射、微量元素和TOC分析成果恢复确认阜二段整体处于非硫化缺氧水体环境;5个特殊岩性层段依次表现为:“山字形层段”沉积时期气候整体干旱,“四尖峰—七尖峰层段”沉积时期气候变得相对湿润,“王八盖层段”沉积时期气候相对湿润且稳定,“泥脖子层段”沉积时期气候较其他层段明显湿润;“山字形至王八盖层段”沉积时期湖平面整体较低、波动强烈、逐渐上升,“泥脖子层段”沉积时期发生了大规模湖侵;阜二段水体咸化,古盐度均大于10‰,垂向可分2段:“山字形—四尖峰层段”形成于咸水至超咸水环境,“七尖峰—王八盖—泥脖子层段”形成于半咸水至咸水环境。受古气候控制的半咸水环境是形成细粒混积岩的基本环境要素,进而建立了早期偏干旱和晚期偏湿润气候的混积模式。
关键词
细粒混积岩
沉积
环境
混合沉积模式
阜宁组二段
古近系
高邮—金湖凹陷
Keywords
fine mixed rocks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mixed sedimentation model
Member 2 of Funing Formation
Paleogene
Gaoyou and Jinhu sags
分类号
P588.2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塔尔朗沟剖面中二叠统扇三角洲混合沉积特征及模式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越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2-933,共12页
基金
胜利石油管理局博士后科研课题“准东南地区二叠系沉积充填演化及储层发育模式研究”资助~~
文摘
在精细测量和详细观察新疆塔尔朗沟剖面二叠系露头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中二叠统大河沿组与塔尔朗组扇三角洲相内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组分的混合沉积特征.结果表明:大河沿组以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为主,其下部主要发育棕红色含粗砾中砾岩,碳酸盐组分不发育;上部主要发育棕红色含中砾细砾岩,夹若干层条带状分布的砾质泥晶灰岩.塔尔朗组底部自下而上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与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为底凸顶平的砂砾岩体,下部发育灰绿色含中砾细砾岩夹含砾泥晶灰岩,灰岩呈断续条带状分布,横向延伸距离较小;上部发育灰绿色细砾岩夹含砾泥晶灰岩,灰岩在横向上的延伸距离较大.水下分流间湾以灰绿色泥岩和层状含砂泥晶灰岩为主,灰岩在横向上分布较稳定.结合前人在研究区中二叠世古气候、沉积环境等方面的认识,进一步建立了扇三角洲混合沉积模式.
关键词
塔尔朗沟剖面
中二叠统
大河沿组
塔尔朗组
扇三角洲
混合
沉积
混合沉积模式
Keywords
Taerlanggou profile
Middle Permian
Daheyan Formation
Taerlang Formation
fan delta
mixed sedimentation
mixed sedimentary model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惠民凹陷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以山东商河地区为例
被引量:
64
3
作者
董桂玉
何幼斌
陈洪德
辛长静
罗进雄
王爱丽
孙以德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胜利油田公司临盘采油厂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350,共8页
基金
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教人〔2002〕5号)
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T200602)资助
文摘
商河地区沙一中广泛发育陆源碎屑与湖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本文将混积层系、混积岩和呈零星分布的一起定义为广义的混合沉积,并且对于混合沉积来讲,没有一个具体的组分含量标准,只要该沉积物(岩)的确为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的沉积,而非成岩作用或以后改造的假混合就可认定为混合沉积。研究区内混合沉积特征为陆源碎屑与湖相碳酸盐以较高的频率交互沉积和同一岩层内陆源碎屑组分与碳酸盐组分混合沉积,混合沉积的类型分为三类,即渐变式混合沉积、突变式混合沉积和复合式混合沉积,其中复合式沉积分为复合式沉积Ⅰ和复合式沉积Ⅱ,研究区内复合式沉积Ⅰ发育,复合式沉积Ⅱ不发育。并且本文从研究区混合沉积的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学特征、沉积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混合沉积相模式,进而对混合沉积的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商河地区
沙一中
混合
沉积
特征
混合
沉积
类型
混合沉积模式
Keywords
acteristics, Shanghe region, the middle submember of Member 1 of Shahejie Formation, mixed sedimentation charmixed sedimentary type, mixed sedimentary model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邮-金湖凹陷古近系阜宁组细粒混积岩沉积环境
朱筱敏
李维
王晓琳
叶蕾
董艳蕾
张琴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疆塔尔朗沟剖面中二叠统扇三角洲混合沉积特征及模式
王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惠民凹陷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以山东商河地区为例
董桂玉
何幼斌
陈洪德
辛长静
罗进雄
王爱丽
孙以德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6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