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半焦与煤混合气化协同作用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邓剑 罗永浩 +1 位作者 张云亮 王芸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43-951,共9页
在热重分析仪上进行了稻秆半焦和神府煤与CO2非等温混合气化实验,升温速率20℃/min,终温1200℃。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燃料在热解阶段符合加权计算规律,但是在超过800℃的高温气化阶段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与不考虑协同作用的计算结果相比... 在热重分析仪上进行了稻秆半焦和神府煤与CO2非等温混合气化实验,升温速率20℃/min,终温1200℃。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燃料在热解阶段符合加权计算规律,但是在超过800℃的高温气化阶段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与不考虑协同作用的计算结果相比,添加稻秆半焦的煤焦气化反应速率提高,气化反应结束温度降低26℃,最大失重速率提高22%。协同作用的主要原因是稻秆半焦中碱金属具有催化作用,通过动力学分析表明混合气化活化能比煤焦单独气化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作用 生物质半焦 混合气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和重油混合气化工艺的评价报告
2
作者 吉田裕 李帆 《煤炭综合利用译丛》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93-99,共7页
1 各种高热值煤气制造工艺的开发现状在“阳光计划”中,作为高热值煤气制造技术的工艺有:煤炭.重油混合原料的流化床加压气化法(混合气化法)和流化床加压加氢气化法:熔融流态床方式的熔盐.石灰浆浴气化法;循环加热式熔铁气化法四种工艺... 1 各种高热值煤气制造工艺的开发现状在“阳光计划”中,作为高热值煤气制造技术的工艺有:煤炭.重油混合原料的流化床加压气化法(混合气化法)和流化床加压加氢气化法:熔融流态床方式的熔盐.石灰浆浴气化法;循环加热式熔铁气化法四种工艺。对各工艺均以取得示范工厂设计数据为目的进行了研究.其中,流化床加压加氢气化工艺必须与制造加氢气化用氢的水煤气炉组合。熔盐、石灰浆浴气化工艺中高温熔融盐浆的操作技术是个问题。循环加热式熔铁气化法工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混合气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无烟粉煤流化床混合气催化气化表观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林驹 张济宇 +1 位作者 曾才 朱跃姿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85-491,共7页
在一模试流化床中 ,首次报道了福建劣质无烟粉煤 (挥发分 <5 % )采用工业副产碱盐为主制备的复合催化剂进行混合气催化气化的结果。指出这一复合催化剂适宜的添加饱和度为 10 % ;表观动力学实验表明在该添加饱和度下 ,使反应表观活... 在一模试流化床中 ,首次报道了福建劣质无烟粉煤 (挥发分 <5 % )采用工业副产碱盐为主制备的复合催化剂进行混合气催化气化的结果。指出这一复合催化剂适宜的添加饱和度为 10 % ;表观动力学实验表明在该添加饱和度下 ,使反应表观活化能由无催化剂时的Ea=76 0 3kJ mol降为Ea=45 83kJ mol(几乎降低了 40 % ) ,并且在气化温度 85 0℃条件下 ,其表观反应速率常数比无催化剂时提高 2 7倍 ;在气化温度 85 0~ 90 0℃ ,催化剂浓度 10 %的适宜操作范围 ,可获得产气率V =3 77~ 3 5 8m3 kg(1kg煤 ) ,煤气热值QLHV =5 31~ 6 0 3MJ m3 与冷煤气效率 η =79 72~ 85 73%的良好结果。这对劣质无烟粉煤催化气化生产燃料气与化工副产碱盐制取廉价催化剂的工业化实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可操作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烟煤 流化床 混合气催化气化 表观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灰煤小型流化床混合气催化气化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欣 张济宇 林驹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4-549,共6页
在内径28 mm流化床中,对阳泉高灰煤在碱性催化剂(固碱和黏胶废碱液)作用下进行了混合气(空气/水蒸气)催化气化研究,两种碱性催化剂的适宜添加量均为6%.不加催化剂,气化温度830 ℃~900 ℃与900 ℃~920 ℃下,气化反应的表观反应级数n分... 在内径28 mm流化床中,对阳泉高灰煤在碱性催化剂(固碱和黏胶废碱液)作用下进行了混合气(空气/水蒸气)催化气化研究,两种碱性催化剂的适宜添加量均为6%.不加催化剂,气化温度830 ℃~900 ℃与900 ℃~920 ℃下,气化反应的表观反应级数n分别约为2/3与1/3;有催化剂(3%固碱)时,表观反应级数有两个明显的温度段,在830 ℃~860 ℃,催化气化的表观反应级数n=1;在860 ℃~920 ℃,催化气化的表观反应级数为n=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气催化气化 电站高灰煤 黏胶废碱液 流化床 气化表观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煤流化床混合气催化气化工艺条件的研究
5
作者 陈欣 张济宇 林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49-253,共5页
在一小型流化床中,对阳泉电站无烟粉煤Ⅰ、Ⅱ在工业固碱与黏胶废碱液2种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混合气催化气化,指出适宜的催化气化温度均为900℃,2种催化剂对无烟粉煤Ⅰ、Ⅱ的适宜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8%与6%。无烟煤Ⅱ比无烟煤Ⅰ有更好的反应... 在一小型流化床中,对阳泉电站无烟粉煤Ⅰ、Ⅱ在工业固碱与黏胶废碱液2种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混合气催化气化,指出适宜的催化气化温度均为900℃,2种催化剂对无烟粉煤Ⅰ、Ⅱ的适宜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8%与6%。无烟煤Ⅱ比无烟煤Ⅰ有更好的反应活性,工业黏胶纤维废碱液比工业固碱的催化效果更好,使产气率与煤转气热值明显增高,并降低了催化剂成本,防止了环境排放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气催化气化 流化床 工业碱催化剂 黏胶废碱液 无烟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变质福建无烟煤连续流化床混合气催化气化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晓伟 张济宇 +1 位作者 旷戈 林驹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22,共7页
连续流化床(内径123 mm、高1.2 m)中,采用工业纯碱(碳酸钠)为催化剂进行了高变质程度无烟煤-福建永安煤(低挥发分Vad=5.47%、高灰Aad=29.45%)混合气(空气/水蒸气)催化气化的研究,考察了催化剂质量分数、气化温度、水汽比等操作参数的影... 连续流化床(内径123 mm、高1.2 m)中,采用工业纯碱(碳酸钠)为催化剂进行了高变质程度无烟煤-福建永安煤(低挥发分Vad=5.47%、高灰Aad=29.45%)混合气(空气/水蒸气)催化气化的研究,考察了催化剂质量分数、气化温度、水汽比等操作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工业纯碱作为催化剂添加5%可使碳转化率增加3倍,实现了煤的高效转化;气化温度有明显催化气化促进作用,超过900℃时,流化床内易结渣。从同时满足高产气率及高煤气热值两个指标出发,在适宜操作条件(碳酸钠质量分数5%、850℃~880℃、适宜水汽比)下,产气率提高2倍,从无催化剂时的2.13m3/kg^2.15m3/kg提高到4.2m3/kg^5.1m3/kg;煤气热值提高5倍,从1.0M J/m3左右提高到5.0M J/m3;表明工业纯碱进行高变质福建无烟煤流化床混合气催化气化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和现实的开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变质无烟煤 工业纯碱 混合气催化气化 连续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气气氛下纸浆黑液和钙混合催化剂的催化气化特性(英文) 被引量:7
7
作者 JAFFRI Gul-e-rana 张济宇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6-414,共9页
采用热重法在单一和混合催化剂(即3%钙和5%钠-黑液单一催化剂及一种3%钙和5%钠-黑液混合催化剂),温度750℃-950℃及常压条件下对三种高变质无烟煤(福建龙岩、丰海和尤溪煤)研究了混合气气化过程中对碳转化率、气化反应速率及有害污... 采用热重法在单一和混合催化剂(即3%钙和5%钠-黑液单一催化剂及一种3%钙和5%钠-黑液混合催化剂),温度750℃-950℃及常压条件下对三种高变质无烟煤(福建龙岩、丰海和尤溪煤)研究了混合气气化过程中对碳转化率、气化反应速率及有害污染含硫气体相对量的催化效应。纸浆黑液和钙混合催化剂具有两者的的协同作用,在混合气气化过程中,3%钙和5%钠-黑液混合催化剂可极大地增加碳转化率和气化反应速率系由于该混合催化剂碱性表面化合物[—COM]、[—CO2M]及可交换的钙酚盐和羧酸钙[(—COO)2Ca]的存在加速了反应C+2CO2=2CO和C+H2O→CO+H2的结果,且这一催化作用比水蒸气气化过程更强烈。通过添加碳酸钙于纸浆黑液催化剂的气化方法,除去促进催化剂功效和增加碳转化率以外,也可达到有效的脱硫作用,但是这一较好的操作温度需低于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催化剂 黑液 热重分析法 混合气催化气化 含硫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松木屑半焦与褐煤共气化过程中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小芹 刘雪景 +3 位作者 刘海雄 岳晓明 曹景沛 周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94-1800,共7页
对白松木屑在200、300和400℃下马弗炉烘焙预处理制得半焦,与胜利褐煤进行共气化研究.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表明,200和300℃制得白松木屑半焦中主要含有―C―O―、―CH3和―OH三种官能团,而400℃制得白松木屑半焦和褐煤结构相似... 对白松木屑在200、300和400℃下马弗炉烘焙预处理制得半焦,与胜利褐煤进行共气化研究.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表明,200和300℃制得白松木屑半焦中主要含有―C―O―、―CH3和―OH三种官能团,而400℃制得白松木屑半焦和褐煤结构相似,主要含有―C=C―、―C=O和―OH三种官能团,因此,随着预处理温度升高,生物质半焦中的官能团从单键转换成双键.然后通过热重分析仪和固定床反应器对所制得的松木屑半焦、褐煤单独气化以及它们的共气化进行比较,两者的实验结果相吻合.随着制备松木屑半焦的温度升高,生物质半焦单独气化的产气率也不断提高;200和400℃制得的松木屑半焦与褐煤共气化时具有协同作用,而且400℃半焦与褐煤共气化的产气率、碳转化率和协同效率均大于200℃半焦的;300℃半焦与褐煤共气化不存在协同作用,相反,它们之间存在抑制作用.结合热重分析和固定床实验,推断协同气化主要是热解阶段松木屑半焦中碱金属和氢原子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松木屑半焦 混合气化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农林废弃物的固定床气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方原欢 陈砺 王红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18-1123,共6页
以下吸自热式固定床为反应器,对生物质废弃物花生壳(Peanut hull)和桉木废弃物(Eucalypt chip)以及它们与甘蔗渣(Bagasse)混合物的空气气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主要考察了空气流量对气化结果的影响,并测定了实验过程中气化反应器各个... 以下吸自热式固定床为反应器,对生物质废弃物花生壳(Peanut hull)和桉木废弃物(Eucalypt chip)以及它们与甘蔗渣(Bagasse)混合物的空气气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主要考察了空气流量对气化结果的影响,并测定了实验过程中气化反应器各个反应层的温度分布。在实验条件变化范围内(ER=0.24~0.36),花生壳、桉木片气化产气的低位热值分别在5400~5900kJ·m^(-3)、4900~5300kJ·m^(-3)范围内变化,气体产率在1.80~2.30Nm^3·kg^(-1)之间变化。二者产气的热值随ER的增加均出现一个先增后减的过程。在花生壳、桉木片混合甘蔗渣(P+B,E+B)的物料气化中,随B/P、B/E比的增加,产气中H_2、CO均呈减少趋势,N_2呈增加趋势,产气热值随之下降。选择1∶2作为以上物料的混合比较适合稳定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床 花生壳 桉木片 甘蔗渣 混合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8MW农林废弃物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性能试验研究
10
作者 刘三举 朱德敖 +3 位作者 王勤辉 陈超 杨涛 解桂林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3-128,共6页
作为全国首个以高钾氯含量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项目,某10.8 MW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厂成功实现未成型复杂多变特性农林废弃物的大型工业混合气化。为探究不同气化温度对大型农林废弃物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性能的影响,... 作为全国首个以高钾氯含量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项目,某10.8 MW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厂成功实现未成型复杂多变特性农林废弃物的大型工业混合气化。为探究不同气化温度对大型农林废弃物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性能的影响,该电厂开展了额定负荷下50%稻壳-50%林业废弃物为燃料的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当气化温度从700℃升至750℃时,可燃气组分体积分数和混合生物质气化后的湿燃气低位热值均先增加后减小;气化燃气中焦油质量浓度有微小上升,气化效率和气化热效率不断增加;750℃时,气化效率和气化热效率达到最大,分别为70.16%和89.16%。研究结果可为大型工业气化装置混合气化的优化运行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废弃物 混合气化 循环流化床 气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ow pattern visualization and nonlinear analysis of gas-liquid mixing process with top-blowing gas stirring 被引量:4
11
作者 YANG Kai WANG Shi-bo +2 位作者 ZHU Xiu-le XU Jian-xin WANG Hu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2029-2040,共12页
The evaluation of the mixing effect of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during the top-blown gas agitation mixing is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testing field, especially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he model method to study ... The evaluation of the mixing effect of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during the top-blown gas agitation mixing is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testing field, especially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he model method to study the metallurgical top-blowing proces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mixing, a gas chromatography simulation based on capacitance tomography was used to visualize the flow pattern and analyze the mixed characteristics. A gas top-blown agitation test rig was set up, the gas phase was air-selected, and the liquid phase was selected from synthetic heat-conducting oil. The top-blown stirring test process was measured and imaged by 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ECT) equipment from ECT Instruments Ltd (UK). The MATLAB program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mixing areas of the images to obtain the distribution of gas-liquid two-phase. The flow pattern of the gas-liquid mixing region was obtained. The chaotic detection of the gas-liquid mixing process was performed by the three-state test method;the images were processed by the counting box dimension-corrosion method to obtain the mixing uniformity time of gas-liquid flow.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feasible to use the capacitance tomography technique to visualize the gas-liquid two-phase distribution. The uniformity time quantification of the gas-liquid mixing process is also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BLOWING 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gas-liquid mixing VISUALIZATION three-state test mixing uniformity 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duction of Panzhihua titanium-bearing oxidized pellets by CO-N_2-H_2 gas
12
作者 张建良 郑常乐 +1 位作者 汤云腾 柴轶凡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015-1022,共8页
The effect of H_2 gas content on the reduction of Panzhihua titanomagnetite concentrate pellets by carbon monoxide was investigated by isothermal reduction experiment using CO-N_2-H_2 gas mixtures in a vertical electr... The effect of H_2 gas content on the reduction of Panzhihua titanomagnetite concentrate pellets by carbon monoxide was investigated by isothermal reduction experiment using CO-N_2-H_2 gas mixtures in a vertical electric resistance furnace.The morphology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reduced samples obtained were detec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e spectroscopy analysis and X-ray diffractometry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increasing H_2 content will enhance the initial stage of reduction rate apparently.There are two reasons responsible for this effect,one is that H_2 accelerates the chemical reaction,and the other is that the addition of H_2 gas can improve the porosity of pellet intensively.It is noteworthy that this effect is more obvious when the reduction temperature reaches 1473 K with sticking phenomenon happening.There are no crystalline phases which can be found such as ulvospinle,ilmenite,ferrous-pseudobrookite and any titanium oxide except titanomagnetite(TTM).The reduction progress is suggested as follows:1) Fe_2O_3→Fe_3O_4→FeO→Fe;2) Fe_2TiO_5→Fe_2TiO_4+Fe_3O_4→TTM.Element Al migrates and gets enriched in high titanium content iron ores,and eventually Al to Ti molar ratio is 1:3.Al is likely to dissolve in titanium iron oxides to form a kind of composite iron compound,which results in the restrain of re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anomagnetite pellet carbon monoxide hydrogen REDUCTION blast furn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