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根“附近”: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践行人民性的重要理路——基于新闻室混合民族志的考查
1
作者 陈凯宁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4,共10页
在数字新闻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短视频已成为主流媒体重要的信息、价值传播渠道及舆论引导渠道。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新闻人民性原则,探讨“附近”如何在短视频新闻中拓展和深化人民性的实践表达,以中国主流媒体N新媒体中心... 在数字新闻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短视频已成为主流媒体重要的信息、价值传播渠道及舆论引导渠道。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新闻人民性原则,探讨“附近”如何在短视频新闻中拓展和深化人民性的实践表达,以中国主流媒体N新媒体中心为田野点,采用混合民族志的方法,在4个月的观察期内,系统参与制作并分析52条短视频新闻的生产过程。研究发现:数字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突破传统新闻生产的专业壁垒,将大众的视觉记录转化为重要的新闻素材,提升了日常生活的可见性;以日常性和情感传播为核心特征的“附近”叙事催生了短视频“暖新闻”,在网络生态中形成了对极化表达、极化情绪的对冲;技术赋能与情感联结的双重作用创新了短视频新闻舆论引领的方式。植根“附近”是数智时代短视频新闻创新践行新闻人民性的重要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新闻 附近 “附近”叙事 人民性 混合民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新闻:新闻民族志的两波浪潮与未来走向
2
作者 王敏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56,共13页
新闻民族志(news ethnography)既是研究新闻的一种重要的质性方法,也是观察和理解新闻的一种独特视角。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新闻民族志“第一波浪潮”,在知识社会学和工作研究的复合框架下,通过对新闻生产过程的解析,发现“新闻的... 新闻民族志(news ethnography)既是研究新闻的一种重要的质性方法,也是观察和理解新闻的一种独特视角。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新闻民族志“第一波浪潮”,在知识社会学和工作研究的复合框架下,通过对新闻生产过程的解析,发现“新闻的社会建构”,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建制下新闻的潜在意识形态结构和宰制逻辑。而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危机话语”与“拯救新闻业”的问题意识,激发了新闻民族志的“第二波浪潮”,致力于呈现媒介融合转型过程中技术变迁、制度背景和专业实践的复杂互动,体现出较强的技术和商业导向,而弱化了知识社会学的批判视角。尝试在一个完整的知识谱系中重新理解新闻民族志,以及在数字中介的深度媒介化环境下思考如何接续新闻民族志研究传统,开辟有价值的新议题,并调适田野工作的理念与实践,从而“超越”传统定义下的新闻业,对持续快速变化的数字新闻生态系统提供有力的解释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新闻民族 新闻室 混合民族志 新闻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