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渗透率新能源发电并网变流器跟网/构网混合模式控制综述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兴 战祥对 +3 位作者 吴孟泽 韩峰 付新鑫 李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5,共15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目前以跟网型控制为主流的并网变流器稳定运行受到严峻挑战,具有主动电网支撑能力且弱电网稳定性强的构网型变流器控制技术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高渗透率新能源发电条件下,尤其是末端弱电网中,并网变... 随着新能源发电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目前以跟网型控制为主流的并网变流器稳定运行受到严峻挑战,具有主动电网支撑能力且弱电网稳定性强的构网型变流器控制技术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高渗透率新能源发电条件下,尤其是末端弱电网中,并网变流器采用单一的跟网或构网模式控制难以兼顾稳定性、经济性和电网支撑性能。为此,国内外学者从2种模式的互补特性出发,提出并研究了跟网/构网混合模式控制策略,以期使并网变流器在弱电网下稳定运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新能源,并取得优越的电网支撑性能。文中首先从跟网型与构网型变流器的基本控制结构出发,分析了跟网型和构网型变流器控制性能的互补特性;在此基础上,重点梳理了几种不同技术路线的混合模式控制方案,涉及多种单机混合控制策略和多机的场站级混合控制策略,并详细阐述了各方案的技术研究思路、原理和优缺点;最后,对跟网/构网混合模式控制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 高渗透率 并网变流器 跟网型变流器 构网型变流器 混合模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臂式全向移动机器人双模式轨迹跟踪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冉起帆 姚圣卓 陈新波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3,共9页
为了提升室外轮式移动机器人全向机动能力,文中提出一种通过普通轮作为驱动的移动机器人,根据不同动力分配及摆腿转角实现四轮转向(4WS)、斜行和原地转向模式。基于斜行及4WS模式设计了双模式混合控制器,其中,斜行模式采用多点预瞄模糊... 为了提升室外轮式移动机器人全向机动能力,文中提出一种通过普通轮作为驱动的移动机器人,根据不同动力分配及摆腿转角实现四轮转向(4WS)、斜行和原地转向模式。基于斜行及4WS模式设计了双模式混合控制器,其中,斜行模式采用多点预瞄模糊补偿轨迹跟踪控制,4WS模式采用增量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ILTV-MPC)。通过试验样机的横、纵向跟踪性能试验得到双模式混合控制器所需的约束条件。采用Simulink∕CarSim联合仿真平台对控制器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采用混合控制器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在低曲率跟踪时较4WS模式均方根误差相差0.18%,且横摆角与横摆角速度维持不变。结果表明:混合控制器保证全轮转向机器人低曲率跟踪精度的同时提升了其横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行模式 四轮转向模式 轨迹跟踪 多点预瞄 模式混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编机钢丝花梳无零位传感器归零控制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琦 蒋高明 +2 位作者 夏风林 朱克来 周俊煌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25,共4页
针对多梳栉钢丝花梳经编机因难以安装零位传感器而无法进行定点归零的问题,提出利用钢丝花梳伺服驱动的位置转矩混合控制模式,在实施归零动作时启用预设的内部转矩限制功能,用固定安装的机械零位挡点代替零位传感器,用转矩超限信号取代... 针对多梳栉钢丝花梳经编机因难以安装零位传感器而无法进行定点归零的问题,提出利用钢丝花梳伺服驱动的位置转矩混合控制模式,在实施归零动作时启用预设的内部转矩限制功能,用固定安装的机械零位挡点代替零位传感器,用转矩超限信号取代零位接近信号,从而实现多把钢丝花梳无零位传感器时的精确定点归零动作。文中同时给出基于安川∑-V系列伺服电动机的策略实施方案,该控制方案系统结构简洁,运行可靠。本控制策略已在国内多家钢丝花梳经编机上付诸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机 钢丝花梳 无零位传感器归零 位置转矩混合控制模式 转矩超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