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混合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不同品种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1
作者 李红燕 巫丽云 +5 位作者 金俊琰 韩冬 朱晓鸣 刘昊昆 杨云霞 解绶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0-609,共10页
为研究混合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不同品种异育银鲫(Carassius gibelio)生长和脂肪代谢的影响,以鱼油(FO)和混合植物油(BVO,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55%﹕25%﹕20%,以模拟鱼油的脂肪酸组成)为饲料脂肪源,配制等氮等脂饲料配方,分别饲喂异育... 为研究混合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不同品种异育银鲫(Carassius gibelio)生长和脂肪代谢的影响,以鱼油(FO)和混合植物油(BVO,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55%﹕25%﹕20%,以模拟鱼油的脂肪酸组成)为饲料脂肪源,配制等氮等脂饲料配方,分别饲喂异育银鲫“中科3号”(5.01±0.05)g和“中科5号”(5.02±0.05)g,养殖周期70d。在饲料脂肪源效应上,BVO组摄食率显著高于而饲料效率显著低于FO组(P<0.05)。BVO组不同品种异育银鲫肌肉srebp-1c和acc的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并造成体脂肪的显著积累(P<0.05)。BVO组显著改变了鱼体肌肉脂肪酸组成,分别上调和下调了肌肉Σn-6 PUFA和Σn-3 PUFA的相对含量(P<0.05)。在品种方面,不论摄食何种脂肪源,异育银鲫“中科5号”摄食率显著低于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中科3号”(P<0.05)。“中科5号”肌肉脂肪分解和脂肪酸β氧化基因hsl和aco3及肝脏aco3、fabp1b和fatp1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中科3号”(P<0.05),且鱼体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中科3号”,表明“中科5号”可以更好地利用饲料脂肪来为机体供能。脂肪源和品种对异育银鲫特定生长率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但“中科5号”摄食BVO组特定生长率与“中科3号”摄食FO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了植物脂肪源在“中科5号”饲料应用中的巨大潜力。综上,研究阐述了不同品种异育银鲫对饲料脂肪源的利用差异及分子机制,为异育银鲫饲料脂肪源筛选和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植物油 鱼油 生长性能 脂肪代谢 异育银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植物油对肉牛血液、肌肉中十八碳脂肪酸及肌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夏广军 严昌国 刘成名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8-60,共3页
试验探讨日粮添加混合植物油对提高牛肉中十八碳脂肪酸含量的效果和血浆、肌肉中十八碳脂肪酸含量间的关系,以及对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延边黄牛(公牛)16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 试验探讨日粮添加混合植物油对提高牛肉中十八碳脂肪酸含量的效果和血浆、肌肉中十八碳脂肪酸含量间的关系,以及对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延边黄牛(公牛)16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4%、5%、6%(以精料为基础)的混合植物油,试验期为88 d。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混合植物油后,血浆中油酸(C18 1)、亚油酸(C18 2)、亚麻酸(C18 3)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硬脂酸(C18 0)、共轭亚油酸(c9,t11CL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牛肉中亚油酸(C18 2)、亚麻酸(C18 3)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共轭亚油酸(c9,t1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硬脂酸(C18 0)和油酸(C18 1)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和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没有显著变化。结果显示,添加混合植物油可显著提高血浆中油酸(C18 1)、亚油酸(C18 2)、亚麻酸(C18 3)的含量和肌肉中的亚油酸(C18 2)、亚麻酸(C18 3)、共轭亚油酸(c9,t11)含量,而对肌肉中氨基酸含量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植物油 肉牛 十八碳脂肪酸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识别二元混合植物油掺混量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鲍晓瑾 倪炜华 沈锡贤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1-84,共4页
以低价值植物油掺入高价值植物油的原则分别制作5种掺假植物油模型,结合植物油的脂肪酸含量变化,找到3种表征因子分别与其相应的低价值植物油掺入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豆蔻酸(C14∶0)可作为棕榈油掺入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 以低价值植物油掺入高价值植物油的原则分别制作5种掺假植物油模型,结合植物油的脂肪酸含量变化,找到3种表征因子分别与其相应的低价值植物油掺入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豆蔻酸(C14∶0)可作为棕榈油掺入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的表征因子(相关系数为0.994 4,0.992 4,0.998 0),亚麻酸(C18∶3)可作为大豆油掺入花生油的表征因子(相关系数为0.999 8),亚油酸(C18∶2)与油酸(C18∶1)的比值可作为大豆油掺入菜籽油的表征因子(相关系数为0.997 3)。该方法确定了作为表征因子的脂肪酸含量和低价值植物油掺入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了二元植物油体系中低价值植物油掺混量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合植物油 表征因子 掺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化混合油脂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宋伟 卢义和 宫素芝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23-26,共4页
主要介绍了制备皮革加脂剂的过程。所做实验是以混合植物油为原料,经氧化、亚硫酸化反应制备皮革加脂剂的新工艺,使用油脂包括质量配比为30%~31%的动物油,其碘值在110~200之间。测定了氧化后油脂的碘值,以及反应后乳液的粒径,找出... 主要介绍了制备皮革加脂剂的过程。所做实验是以混合植物油为原料,经氧化、亚硫酸化反应制备皮革加脂剂的新工艺,使用油脂包括质量配比为30%~31%的动物油,其碘值在110~200之间。测定了氧化后油脂的碘值,以及反应后乳液的粒径,找出适宜的氧化温度为110℃,氧化时间为8 h,亚硫酸化时间为6 h,适宜的催化剂用量为原料的1.5%。将油样溶为10%的水溶液,乳化很好,在室温下,24 h内乳液保持稳定,经实验证明,这种产品浸透的皮革柔软、光亮、丰满,具有良好的加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加脂剂 制备工艺 混合植物油 氧化反应 亚硫酸化反应 加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可作为内燃机燃料
5
作者 江梅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1994年第12期17-17,共1页
植物油可作为内燃机燃料世界石油资源日趋耗竭,新燃料资源的开发也更加迫切。人们尝试用植物油取代常规的内燃机燃料。短期试验表明,植物油可用作内燃机燃料。但是长期试验却曝露了这种新燃料的缺陷,如润滑剂污染、发动机表面沉淀以... 植物油可作为内燃机燃料世界石油资源日趋耗竭,新燃料资源的开发也更加迫切。人们尝试用植物油取代常规的内燃机燃料。短期试验表明,植物油可用作内燃机燃料。但是长期试验却曝露了这种新燃料的缺陷,如润滑剂污染、发动机表面沉淀以及注油等问题都会对发动机的耐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混合 内燃机燃料 发动机 长期性能 比较性研究 负面影响 最佳配方 长期试验 表面沉淀 短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不同油脂对肉鸡小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寇涛 董丽 +3 位作者 安文俊 张莉莉 钟翔 王恬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6,82,共6页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油脂对42日龄肉仔鸡小肠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324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6组,饲喂基础日粮的对照组(CON组),基础日粮添加豆油(SO组),基础日粮添加猪油(LO组),添加以棕榈油为主的配比油脂(COP组)、以椰子...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油脂对42日龄肉仔鸡小肠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324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6组,饲喂基础日粮的对照组(CON组),基础日粮添加豆油(SO组),基础日粮添加猪油(LO组),添加以棕榈油为主的配比油脂(COP组)、以椰子油为主的配比油脂(COC组)、多种植物油配比的油脂(COV组)。试验期42d。结果表明:(1)油脂主要影响十二指肠和空肠的微观结构。(2)SO组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高于CON组(P<0.05)。(3)LO组的十二指肠与空肠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均高于CON组(P<0.01)。(4)COP组的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高于CON组(P<0.05)、LO组(P<0.01)和SO组(P<0.05),空肠的隐窝深度低于LO组(P<0.05)。(5)COC组的空肠隐窝深度低于CON组(P<0.05)和LO组(P<0.01),空肠绒毛隐窝比值高于CON组(P<0.05)、LO组(P<0.01)和SO组(P<0.05)。(6)COV组的十二指肠的隐窝深度低于LO组(P<0.05),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高于SO组(P<0.05)和LO组(P<0.01),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高于LO组(P<0.05)。综上所述,油脂有促进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形态发育的作用,从提高绒毛表面积考虑,配比椰子油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油 猪油 配比棕榈油 配比椰子油 混合植物油 肉鸡 肠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