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_(2)和NO混合标准气体在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比对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晓凤 王德发 +1 位作者 吴海 吕怡兵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0-817,共8页
参考标准物质研制技术,采用称量法制备了一批瓶装氮中SO_(2)和NO混合标准气体,对混合气体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并通过实验室比对考察了混合气体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研制的SO_(2)和NO混合标准气体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参考标准物质研制技术,采用称量法制备了一批瓶装氮中SO_(2)和NO混合标准气体,对混合气体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并通过实验室比对考察了混合气体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研制的SO_(2)和NO混合标准气体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使用混合气体开展实验室比对,并在实际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实验室比对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实验室比对结果显示,SO_(2)和NO评价结果为满意的实验室比例分别为79.4%和81.4%,表明目前我国气体SO_(2)和NO整体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SO_(2)和NO混合标准气体 实验室比对 生态环境监测 稳健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混合标准溶液中标准物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梁旭锋 王岩 +3 位作者 林黎明 孟祥红 李玉翠 陈楠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106-109,共4页
选取德国DR公司生产的28种除草剂标准物质,将其配制成混合标准溶液后转移至20 mL带聚四氟乙烯衬盖的棕色螺口样品瓶中,于-18℃避光贮存,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试各组分量值随贮存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90天内,标准物质各组分... 选取德国DR公司生产的28种除草剂标准物质,将其配制成混合标准溶液后转移至20 mL带聚四氟乙烯衬盖的棕色螺口样品瓶中,于-18℃避光贮存,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试各组分量值随贮存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90天内,标准物质各组分量值的标准偏差在12~73μg/L范围内,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3.04%(n=5),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小于5.60%。在置信度为95%时,标准物质各组分量值在(1000&#177;113)μg/L范围内,测量的偏差不显著。在不超过标准物质的有效期内,稀释混合分装后的标准物质可保存9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混合标准溶液 标准物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种挥发性有害有机物混合标准气体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谭和平 孙登峰 +1 位作者 方正 马天 《中国测试技术》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称量法配制了异丁烷、二氯甲烷、苯等16种室内挥发性有害有机物的混合标准气体,各物质浓度为1ppm,平衡气为氮气。标准气体采用天平称量定值,通过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气相色谱法比对分析考察其配制准确性,并通过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及瓶... 采用称量法配制了异丁烷、二氯甲烷、苯等16种室内挥发性有害有机物的混合标准气体,各物质浓度为1ppm,平衡气为氮气。标准气体采用天平称量定值,通过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气相色谱法比对分析考察其配制准确性,并通过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及瓶内压力的变化考察了其浓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我们研制生产的室内挥发性有害有机物混合标准气体量值准确,均匀性、稳定性好,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国家对二级标准物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量法 混合标准气体 定值 均匀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标准溶液加样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阿斯巴甜和阿力甜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向阳 张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7-151,共5页
建立了一种同时快速定性定量测定食品中阿斯巴甜和阿力甜的新方法。以饮料和酸奶为样品,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混标加样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饮料和液态乳制品中阿斯巴甜和阿力甜的最低检出限为0.090 mg/kg,回收率为90.3%~97.2%,相对标准... 建立了一种同时快速定性定量测定食品中阿斯巴甜和阿力甜的新方法。以饮料和酸奶为样品,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混标加样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饮料和液态乳制品中阿斯巴甜和阿力甜的最低检出限为0.090 mg/kg,回收率为90.3%~97.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测定结果与国标法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该法无需测定空白,无需绘制标准曲线,简便、快速、成本低,实现了标准溶液和试液同条件下的同时定性、定量分析,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混合标准溶液 阿斯巴甜 阿力甜 同时定性、定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氯农药混合标准溶液配制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4
5
作者 曾艳 郞红 +3 位作者 邵辉 杜蕾 陈亚 王毅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3年第8期37-41,共5页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稀释所引入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其真实浓度,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评定其中的各种分量不确定度,为提高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降低分析成本和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提供保证。本文以实际应用的24种有机氯农药混合标准...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稀释所引入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其真实浓度,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评定其中的各种分量不确定度,为提高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降低分析成本和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提供保证。本文以实际应用的24种有机氯农药混合标准溶液为例,采用了配制混合标准溶液过程单元操作的不确定度计算方法 (top down法),分析了在配制混合标准溶液过程中的所有影响因素,评定了所引入各种分量的不确度,合成扩展不确定度,得到了最终的扩展不确定度。最终结果显示,稀释过程中由2mL移液管所引入的不确定度贡献最大,表明选择好的移液器具和尽量精准的估读移液器具的刻度是影响标准溶液稀释最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混合标准溶液 配制稀释 不确定度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复杂生态约束的梯级水电短期优化调度标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玺 廖胜利 +3 位作者 方舟 杨化龙 赵宏烨 朱喜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04-2013,I0064,共11页
梯级水电短期调度时需保障各电站下游河段的生态要求,而生态调度的深入研究要求生态约束越来越多样化,使得流域梯级短期优化调度问题愈加复杂。该文首先将生态约束按流量约束和控制方式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满足梯级库群复杂的生态调... 梯级水电短期调度时需保障各电站下游河段的生态要求,而生态调度的深入研究要求生态约束越来越多样化,使得流域梯级短期优化调度问题愈加复杂。该文首先将生态约束按流量约束和控制方式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满足梯级库群复杂的生态调度要求;接着以剩余负荷峰谷差最小为目标,构建了耦合复杂生态约束的梯级水电短期日前调峰模型;最后利用分段线性化技术处理一元水力非线性约束,将四边形网格栅格化技术与第二类特殊顺序集(special ordered sets of type 2,SOS2)约束建模方法结合处理二元电力非线性约束,采用大M法对较为复杂的Ⅲ类生态约束进行线性化,将原模型转化为标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模型后进行求解。以乌江干流(贵州段)6座梯级水库为工程背景,在汛枯期不同来水场景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且计算结果较逐次逼近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DPSA)算法优越性显著,通过与3个参照模型的结果对比分析得出生态约束的设置与类型会明显影响调峰效果,强调水利工程生态流量合理设计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约束类型 短期调度 大M法 标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芳烃及其混合溶液的同步荧光光谱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杨云 杨爱玲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76-1981,共6页
为了提供区分标准芳烃的实验依据,并为环境中芳烃污染检测提供参考.对10个标准芳烃样品(萘、芴、蒽、菲、荧蒽、苊、芘、1,2-苯并[A]蒽、苯并[k]荧蒽、苯并菲)及其混合溶液(蒽、萘、芴混合溶液,苊、荧蒽、菲混合溶液和芘、1,2-苯并[A]... 为了提供区分标准芳烃的实验依据,并为环境中芳烃污染检测提供参考.对10个标准芳烃样品(萘、芴、蒽、菲、荧蒽、苊、芘、1,2-苯并[A]蒽、苯并[k]荧蒽、苯并菲)及其混合溶液(蒽、萘、芴混合溶液,苊、荧蒽、菲混合溶液和芘、1,2-苯并[A]蒽、苯并[k]荧蒽、苯并菲混合溶液)的同步荧光特性进行了分析,获得10种标准芳烃标志峰最好时对应的Δλ值及其标志峰位.在此基础上,通过同步荧光光谱分析区分了三种标准芳烃混合溶液的组分,实验发现对蒽、萘、芴混合溶液,Δλ=3nm时最易区分三种组分;对苊、荧蒽、菲混合溶液,Δλ=3nm或Δλ=10nm均可区分三种组分,相对而言,Δλ=10nm更简便些;对芘、1,2-苯并[A]蒽、苯并[k]荧蒽、苯并菲混合溶液,Δλ=5nm时是最好的,但也仅能区分芘、1,2-苯并[A]蒽、苯并[k]荧蒽三种组分,苯并菲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芳烃 标准芳烃混合溶液 同步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混合差集矩阵的构造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庞善起 段炼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差集矩阵 标准混合差集矩阵 正交表 投影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标准混合酸多元线性回归法同时测定甲酸乙酸丙酸含量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全彪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539-540,共2页
甲酸、乙酸、丙酸其离解常数非常相近,采用常规的酸碱电位滴定法只能测定总量,无法将它们分别测定.本文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处理酸碱电位滴定数据,用数学分离方法取代化学分离或化学掩蔽方法,实现了对混合酸中上述三组分的同时测定.1 方... 甲酸、乙酸、丙酸其离解常数非常相近,采用常规的酸碱电位滴定法只能测定总量,无法将它们分别测定.本文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处理酸碱电位滴定数据,用数学分离方法取代化学分离或化学掩蔽方法,实现了对混合酸中上述三组分的同时测定.1 方法原理在一定条件下,某种酸滴至某一指定pH值时的滴定剂加入量应与该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若被测酸的物质的量为n_B,而滴至某一pH值时所加入的滴定剂体积为V,则在第i个pH点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乙酸 丙酸 测定 多元线性回归 标准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分析用多元标准气混合物的制备、验证与定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赓良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95-200,101,共6页
随着标准物质在全球各国被广泛使用,其制备、验证与定值的标准化就成为改善和保持世界范围内测量一致性体系的关键。在国家标准GB/T 22723-2008《天然气能量的测定》发布以来,与天然气能量计量相配套的天然气分析用高准确度标准气混合... 随着标准物质在全球各国被广泛使用,其制备、验证与定值的标准化就成为改善和保持世界范围内测量一致性体系的关键。在国家标准GB/T 22723-2008《天然气能量的测定》发布以来,与天然气能量计量相配套的天然气分析用高准确度标准气混合物的研制已受到广泛关注。由于此类多元标准气体混合物的制备、验证和定值过程比较复杂,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T5274-2008《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称量法》,以及系列国家标准GB/T 15000《标准样品工作导则》的有关规定。本文结合实例,讨论了天然气分析用多元标准气混合物制备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量法 标准混合 定值 验证 特性值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混合气配制装置的研究
11
作者 吕源申 陶欣欣 蔡茂祥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8-272,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阻塞流动状态下精确控制纯气体流过喷咀的时间,进行高精度配制标准混合气的方法;并研制了相应智能标准气发生装置。该装置配气精度高、轻便、可靠、操作方便,可用于现场配制各种标准混合气。
关键词 标准混合 配气装置 阻塞流 气提分析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粒子群与标准粒子群混合算法的框架结构异构体系模型参数辨识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迁 丁建国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7-184,共8页
为了研究相邻框架结构地震碰撞问题,经常将框架结构动力学模型简化为树形拓扑结构,以提高计算效率。该文提出了一种将量子粒子群与标准粒子群结合的参数辨识方法,基于结构的动力特性等效原则,对框架结构建立适应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MS... 为了研究相邻框架结构地震碰撞问题,经常将框架结构动力学模型简化为树形拓扑结构,以提高计算效率。该文提出了一种将量子粒子群与标准粒子群结合的参数辨识方法,基于结构的动力特性等效原则,对框架结构建立适应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MS-TMM)高效计算的树形拓扑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的相关力学参数的确定是基于量子粒子群与标准粒子群混合算法,由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模态参数,通过参数辨识的方法来完成。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以三层框架结构为工程算例,将三层框架结构转化为树形拓扑力学模型,通过提出的参数辨识方法和标准量子粒子群算法分别进行参数辨识,并将两种方法的辨识结果分别利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MS-TMM)计算频率,将频率计算结果分别与Ansys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文方法的识别精度优于标准量子粒子群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 框架结构 力学模型 量子粒子群与标准粒子群混合算法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混合气体及其在煤矿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宗福 《煤炭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5-28,共4页
文章在介绍标准混合气体的作用及常用配气方法的同时,结合煤矿实际情况,对空气中甲烷校准气体的制备和定值方法,以及对配气原料气的要求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 混合气体 标准混合气体 甲烷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护理类期刊中混合方法研究的报告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葛丹妮 周云仙 郑允荣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1,共5页
目的 评价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的护理类期刊中发表的混合方法研究论文,分析我国护理领域混合方法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提高混合方法报告质量。方法 计算机检索期刊官网、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搜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的护理期刊... 目的 评价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的护理类期刊中发表的混合方法研究论文,分析我国护理领域混合方法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提高混合方法报告质量。方法 计算机检索期刊官网、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搜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的护理期刊中发表的混合方法研究论文,检索时限为2018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后,采用混合方法研究报告标准的6个条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2篇文献符合5个条目,2篇文献符合4个条目,1篇文献符合3个条目,5篇文献符合2个条目,4篇文献符合1个条目。混合方法研究报告整体质量一般。结论 我国护理领域混合方法研究报告质量有待提高,建议参考混合方法研究报告标准提高报告规范性,同时加强混合方法研究的学习,提高混合方法研究的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方法研究 混合方法研究报告标准 护理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 量性研究 研究设计 护理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Re数下正弦波纹流道内流体混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丹 董其伍 刘敏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6-188,共3页
采用CFD软件FLUENT对正弦波纹流道内两种流体的混合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流场可视化技术及计算流体混合程度标准差的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流体数和正弦波纹流道的结构参数对于两种流体混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体数的增... 采用CFD软件FLUENT对正弦波纹流道内两种流体的混合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流场可视化技术及计算流体混合程度标准差的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流体数和正弦波纹流道的结构参数对于两种流体混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体数的增大,流体达到完全混合的混合长度较短,波纹流道截面的高宽比越小,流体所需混合长度越短,波纹流道的振幅越大越有利于流体在流道中的混合;流体流过相同的距离,波纹流道的波长越短达到的混合程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波纹流道 计算流体力学(CFD) 混合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导率法测量泡沫比例混合器混合比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立伟 王诣青 白殿涛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39-1142,共4页
介绍了国内泡沫比例混合装置混合比测量技术的现状,讨论了采用电导率法测量混合比的优点,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电导率法在使用中存在的影响因素,给出了混合比实际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电导率 混合 标准混合 标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验用变压器油标准气体计量模型及标准油配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胥婷 于乃海 +5 位作者 赵汝祥 陈素红 亓秋波 张杏梅 齐国栋 冷述博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2-138,共7页
为检验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用标准油样对其进行校验已成为目前的主流方法。目前标准油配制方法主要为混合标准气法和单一标准气法,针对两方法相关数学模型,提出了其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比较两配油方法及... 为检验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用标准油样对其进行校验已成为目前的主流方法。目前标准油配制方法主要为混合标准气法和单一标准气法,针对两方法相关数学模型,提出了其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比较两配油方法及其数学模型,单一标准气法优势较强。基于单一标准气法数学模型,改进了全自动标准油配制装置(全自动配油仪),并检验了改进后装置对变压器油溶解气体的配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全自动配油仪配油准确性高,配油误差在±10%以内,活塞式不锈钢油缸储油效果较好,标准油样浓度稳定性完全满足检验工作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乐器油 油中溶解气体 标准 数学模型 单一标准 混合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混合细胞因子在诱导树突状细胞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伟 王保龙 +2 位作者 黄琼 周志风 罗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7-204,共8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混合细胞因子(cytokine cocktail)在诱导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提高其迁移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外周血干细胞(PBSC)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NC),以GM-CSF和IL-4体外诱导成未成熟DC(imDC),... 目的:探讨"改良"的混合细胞因子(cytokine cocktail)在诱导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提高其迁移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外周血干细胞(PBSC)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NC),以GM-CSF和IL-4体外诱导成未成熟DC(imDC),用电穿孔法把A549的总RNA转染入imDC。分别用"金标准"混合细胞因子和"改良"的混合细胞因子刺激DC成熟。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表面标志(CD11c、HLA-DR、CD80、CD83和CD86)和趋化因子受体(CCR5、CCR7和CXCR4)的表达;RT-PCR检测各组DC趋化因子受体(CCR2、CCR5、CCR7、CXCR3和CXCR4)和趋化因子(CCL2、CCL3、CCL5、CCL19、CCL21、CXCL10和CXCL1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金标准"混合细胞因子相比,"改良"的混合细胞因子DC较高水平表达其表面标志(CD11c、HLADR、CD80、CD83和CD86)、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趋化因子(CCL2,CCL3、CCL5、CCL19、CCL21、CXCL10和CXCL12)。结论:与"金标准"混合细胞因子诱导相比,"改良"的混合细胞因子诱导能更好地诱导DC的成熟并提高其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的混合细胞因子 标准混合细胞因子 树突状细胞 趋化因子受体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解析算法的复杂样品重叠气相色谱-质谱信号的快速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跑 蔡文生 邵学广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3,共6页
化学计量学算法为重叠气相色谱-质谱(GC-MS)信号的解析提供了有效手段,但其在计算过程中一般需要将数据进行分段处理,然后只对信号的某些区间进行解析,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通量分析。该文结合移动窗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MWTTFA)和非... 化学计量学算法为重叠气相色谱-质谱(GC-MS)信号的解析提供了有效手段,但其在计算过程中一般需要将数据进行分段处理,然后只对信号的某些区间进行解析,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通量分析。该文结合移动窗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MWTTFA)和非负免疫算法(NNIA),建立了一种高通量解析方法。首先,根据所有可能存在的目标组分的标准质谱信息,利用MWTTFA检验复杂信号中存在的组分,并确定目标组分的质谱信息和洗脱时间区域。以得到的质谱信息作为后续计算的输入值,利用NNIA解析得到相应的色谱信息。采用快速升温程序对17种和42种农药混合标准样品的GC-MS信号进行分析,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可在10 min内得到全部组分的色谱和质谱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移动窗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 非负免疫算法 重叠峰解析 农药混合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在发酵液在线监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宗绪岩 李丽 +3 位作者 刘清斌 罗惠波 卫春会 江文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7-130,共4页
为实现对发酵液中还原糖、氨基氮、二氧化碳及酒精的含量在线监测,使用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对发酵液理化指标进行同步检测,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较稳定的加标回收率及较低的检出限。采用该方法能自动、快速、准确的测定发酵系统中... 为实现对发酵液中还原糖、氨基氮、二氧化碳及酒精的含量在线监测,使用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对发酵液理化指标进行同步检测,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较稳定的加标回收率及较低的检出限。采用该方法能自动、快速、准确的测定发酵系统中多种物质的含量,并能有效减少化学药品的用量,减少相应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标准 自动分析 发酵液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