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混合有限元模型分析船体振动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传武 陈志坚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79-82,共4页
对混合有限元模型应用于船体振动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建立了某船的混合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其船体总振动和局部振动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混合有限元模型的总振动计算结果略小于迁移矩阵法,而局部振动计算结果与孤立模型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混合有限元模型 船体振动 计算 迁移矩阵法 弹性结构 船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柱相关屈曲分析的混合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15
2
作者 朱慈勉 沈祖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16,共6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薄壁柱局部屈曲与整体屈曲相互作用问题的新的分析模型──混合有限元模型,模型特平面壳单元、杆单元和线单元联合应用于薄壁柱的非线性反应分析,考虑了柱子的各种初始缺陷的影响.计算分析表明,文中提出的分析模型精... 提出了一种用于薄壁柱局部屈曲与整体屈曲相互作用问题的新的分析模型──混合有限元模型,模型特平面壳单元、杆单元和线单元联合应用于薄壁柱的非线性反应分析,考虑了柱子的各种初始缺陷的影响.计算分析表明,文中提出的分析模型精确、高效,并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柱 相关屈曲 混合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混合有限元模型的钢框架地震时程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双江 田石柱 蔡新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0-156,共7页
为了研究建筑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微观破坏机理以及提高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将多尺度有限元分析方法引入抗震混合试验中。根据经验将复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来的特性划分为线性,非线性以及强非线性部分,形成由宏... 为了研究建筑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微观破坏机理以及提高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将多尺度有限元分析方法引入抗震混合试验中。根据经验将复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来的特性划分为线性,非线性以及强非线性部分,形成由宏观有限元模型模拟线性部位,微观有限元模型模拟非线性部位以及试验单元模拟用有限元单元难以模拟的强非线性部位的多尺度混合有限元模型。本文基于3层4跨Benchmark钢框架模型建立多尺度混合有限元模型进行地震反应分析。通过多尺度混合有限元模型与相应普通有限元模型之间的地震时程对比分析,验证了多尺度模型在抗震混合模拟试验中与普通有限元模型相比具有耗时相对较小同时能够得到较高精度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有限元模型 宏观有限元 微观有限元 试验子结构 地震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组合结构振动试验的有限元-统计能量混合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永杰 陈璐 +1 位作者 王喆 秦朝红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96,共4页
对某一梁板组合结构进行振动台试验,并对该结构振动试验进行有限元-统计能量(FE-SEA)混合建模分析,将梁板组合结构与振动台工装连接的梁建立为环形梁统计能量子系统,从而对其施加约束来实现振动台加速度载荷的施加。分析了内声腔以及外... 对某一梁板组合结构进行振动台试验,并对该结构振动试验进行有限元-统计能量(FE-SEA)混合建模分析,将梁板组合结构与振动台工装连接的梁建立为环形梁统计能量子系统,从而对其施加约束来实现振动台加速度载荷的施加。分析了内声腔以及外部空气对结构振动的影响,并将有限元-统计能量(FE-SEA)混合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梁板组合结构振动试验的FE-SEA混合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使用H-混合模型方法进行梁板组合结构振动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板组合结构 振动试验 有限元-统计能量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称壳的杂交/混合有限元计算
5
作者 洪志泉 张国安 《兵工学报(弹箭分册)》 CSCD 1989年第3期1-14,26,共15页
本文建立了一个轴对称截锥壳杂交/混合有限元模型。它引入了不相容位移场而放松了平衡方程,并且在构造上考虑了克服闭锁和消除多余零能模型。数值算例表明,这种有限元模型对位移和应力都有较好的计算精度。特别有意义的是,在比较稀疏的... 本文建立了一个轴对称截锥壳杂交/混合有限元模型。它引入了不相容位移场而放松了平衡方程,并且在构造上考虑了克服闭锁和消除多余零能模型。数值算例表明,这种有限元模型对位移和应力都有较好的计算精度。特别有意义的是,在比较稀疏的网格划分下可得到足够好的结果。此外,还比较了几种不同的元素构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对称壳 杂交/混合有限元模型 平衡方程 计算精度 元素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交车内儿童乘员头部损伤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崔世海 马伟盛 +2 位作者 李海岩 贺丽娟 吕文乐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4-420,428,共8页
基于已验证的具有详细解剖学结构的头部模型和儿童假人身体有限元模型,构建了具有高计算效率的6岁儿童混合人体有限元模型,结合构建的城市公交车整车有限元模型,选取儿童乘坐公交车时的4个典型位置,对公交车紧急制动和正面碰撞工况下的... 基于已验证的具有详细解剖学结构的头部模型和儿童假人身体有限元模型,构建了具有高计算效率的6岁儿童混合人体有限元模型,结合构建的城市公交车整车有限元模型,选取儿童乘坐公交车时的4个典型位置,对公交车紧急制动和正面碰撞工况下的儿童头部损伤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公交车正常行驶紧急制动时头部不会损伤,但在有交通事故发生碰撞时可能会出现头部损伤,给出了容易发生碰撞损伤的乘坐位置,并对头部碰撞损伤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为公交车内儿童乘员的安全防护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混合人体有限元模型 公交车 有限元仿真 颅脑生物力学响应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SEA混合模型的轿车车内噪声预测 被引量:8
7
作者 陈书明 王登峰 昝建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6-240,共5页
为对轿车车内中频噪声进行预测,对轿车车身各子系统进行划分,建立了轿车整车混合FE-SEA模型;采用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求得车身结构的模态密度、内损耗因子和车身板件的辐射效率;采用理论计算方法确定发动机悬置点的激励和路面对车身... 为对轿车车内中频噪声进行预测,对轿车车身各子系统进行划分,建立了轿车整车混合FE-SEA模型;采用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求得车身结构的模态密度、内损耗因子和车身板件的辐射效率;采用理论计算方法确定发动机悬置点的激励和路面对车身在前后悬架与车身连接点处的激励。分别用施加激励后的混合FE-SEA模型和SEA模型预测驾驶员右耳旁的噪声,并与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200~1 000Hz整个频率范围内,FE-SEA混合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明显优于SEA模型的预测结果,尤其是中频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噪声 预测 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货船的总振动模态计算和动力响应预报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翔 夏利娟 +1 位作者 丁金鸿 赵党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5-120,共6页
针对某散货船建立一维梁模型和混合有限元模型。在总振动计算的基础上,对3种不同的螺旋桨激振力的施加方式进行比较研究,计算其尾部及上层建筑的强迫振动响应,最后根据船舶振动基准进行振动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该散货船的振动特性良好,... 针对某散货船建立一维梁模型和混合有限元模型。在总振动计算的基础上,对3种不同的螺旋桨激振力的施加方式进行比较研究,计算其尾部及上层建筑的强迫振动响应,最后根据船舶振动基准进行振动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该散货船的振动特性良好,对该类型船舶的振动和响应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货船 总振动 激振力 混合有限元模型 强迫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桥向地震作用对钢拱桥地震损伤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诸葛翰卿 谢旭 +1 位作者 廖燕华 唐站站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2-712,共11页
为了研究横桥向地震作用对钢拱桥结构地震损伤发展的影响,以一座实际中承式钢拱桥为对象,建立考虑损伤区局部变形影响的全桥混合有限元(FE)模型.通过对结构进行不同峰值加速度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地震反应计算,对比分析在空间三维地震作... 为了研究横桥向地震作用对钢拱桥结构地震损伤发展的影响,以一座实际中承式钢拱桥为对象,建立考虑损伤区局部变形影响的全桥混合有限元(FE)模型.通过对结构进行不同峰值加速度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地震反应计算,对比分析在空间三维地震作用和仅在桥梁面内地震作用下钢拱桥的损伤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横桥向地震动输入虽然不改变钢拱桥面内的位移时程响应及地震塑性损伤区域的分布位置,但会增大钢板发生局部变形的程度并加速焊接节点超低周疲劳损伤的发展,从而增大结构发生局部失稳破坏和超低周疲劳破坏的可能性.在钢拱桥的抗震设计中宜同时考虑3个方向的地震作用,以确保结构的抗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承式钢拱桥 空间三维地震作用 混合有限元模型 钢板局部变形 超低周疲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航行体推进轴系多状态下的变形特征分析
10
作者 余桐泉 李天匀 +1 位作者 刘圣超 朱翔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69,共6页
[目的]为了研究水下航行体推进轴系在多种状态下的变形及轴承负荷变化规律,[方法]以某水下航行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的轴系及水下航行体混合有限元模型,对该模型在船台、码头、水下3种工况下施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载荷,以及设置相应的边... [目的]为了研究水下航行体推进轴系在多种状态下的变形及轴承负荷变化规律,[方法]以某水下航行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的轴系及水下航行体混合有限元模型,对该模型在船台、码头、水下3种工况下施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载荷,以及设置相应的边界条件,计算航行体结构的变形,分别提取不同工况下的轴承位置变形和轴承负荷,并以轴承1和轴承3的连线为参考线,得到各工况下轴承位置处的相对变形。[结果]结果表明,针对该水下航行体,从船台工况到码头工况再到水下工况,轴系中心线的相对变形及其大小、轴承负荷的改变趋势均有差异;对船台工况的轴系轴承2预设向上0.090 9 mm的初始变形值,可达到轴系在水下工况处于理想状态的目的。[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水下航行体后续的轴系校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有限元模型 轴系变形 轴承负荷 相对变形 轴系校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