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羊混合放牧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晓娟 杨昌祥 +4 位作者 丁丹 张洪丹 朱国栋 姚鸿云 王成杰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91,共5页
2012~2013年在希拉穆仁草原牧草生长季,通过设置不同放牧方式(牛单牧、羊单牧、牛羊混合放牧和无牧)研究其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年限的延长,放牧方式对群落特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12年牛单牧、牛羊混合... 2012~2013年在希拉穆仁草原牧草生长季,通过设置不同放牧方式(牛单牧、羊单牧、牛羊混合放牧和无牧)研究其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年限的延长,放牧方式对群落特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12年牛单牧、牛羊混合放牧和羊单牧的草群高度分别为6.16cm、6.34cm和8.55cm,2013年分别为5.11cm、4.62cm和5.50cm.2012年各处理植物群落盖度较高且差异很大,2013年各处理植物群落盖度有所下降并趋于一致.2012年牛单牧和牛羊混合放牧都降低了植物群落密度,2013年牛羊混合放牧却使植物群落密度增加.2012年牛单牧、混合放牧和羊单牧的地上生物量分别为53.9g/m2、57.8g/m2和69.6g/m2,201 3年为59.9g/m2,53.1g/m2和72.3g/m2,牛单牧和混合放牧与羊单牧比较均表现为下降趋势(P<0.05).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在适度放牧的情况下牛羊混合放牧可以较好地维持植物群落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混合放牧 植物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内混合放牧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武倩 韩国栋 +3 位作者 王成杰 刘晓娟 王忠武 李治国 《草原与草业》 2015年第1期40-45,共6页
本文通过设置不同放牧方式(单一放牧、混合放牧和不放牧),以希拉穆仁荒漠草原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混合放牧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得出以下结果:(1)在混合放牧处理中,放牧牛对短花针茅的采食导致短花针茅高度降低,可减弱针... 本文通过设置不同放牧方式(单一放牧、混合放牧和不放牧),以希拉穆仁荒漠草原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混合放牧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得出以下结果:(1)在混合放牧处理中,放牧牛对短花针茅的采食导致短花针茅高度降低,可减弱针茅果实对羊皮的伤害。(2)混合放牧下由于不同牲畜食性选择不同,可以很好的利用草地资源。牛羊的采食习惯不同,羊喜爱采食植株较低,鲜嫩多汁的牧草,而牛会采食植株较高的植物。(3)在较短的放牧时间里,由于不同牲畜对植物资源的利用不同,植物的多样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放牧 植物群落 荒漠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和藏羊混合放牧对放牧家畜采食量和植物补偿性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艳芬 杨晓霞 +7 位作者 董全民 张春平 俞旸 杨增增 冯斌 褚晖 魏琳娜 张小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07-1614,共8页
为探究放牧方式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家畜的采食量和植物补偿生长的影响,本试验在环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地设置放牧方式(牦牛单独放牧、藏羊单独放牧、牦牛和藏羊1∶2混牧、牦牛和藏羊1∶4混牧、牦牛和藏羊1∶6混牧)控制试验,以期确定草地的... 为探究放牧方式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家畜的采食量和植物补偿生长的影响,本试验在环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地设置放牧方式(牦牛单独放牧、藏羊单独放牧、牦牛和藏羊1∶2混牧、牦牛和藏羊1∶4混牧、牦牛和藏羊1∶6混牧)控制试验,以期确定草地的承载力,并为制定合理的草地管理措施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群落水平上,家畜的采食量在藏羊(Ovis aries)单独放牧以及牦牛(Bos grunniens)与藏羊1∶2混牧方式下,显著高于其他方式(P<0.05);在功能群水平上,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这2种放牧方式下家畜对豆科植物的采食量较高;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植物的补偿生长能力显著高于其他放牧方式(P<0.05)。研究表明:藏羊单独放牧时,其采食量最高;牦牛和藏羊1∶2混牧的放牧方式对植物补偿性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因此,从放牧家畜采食量与植物补偿生长两方面考虑,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的放牧方式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放牧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 环青海湖流域 家畜采食量 植物补偿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放牧对高寒草地矮生嵩草生殖枝与营养枝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文亭 王芳草 +6 位作者 杨晓霞 刘玉祯 冯斌 俞旸 张春平 曹铨 董全民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31-2238,共8页
本研究依托高寒草地-家畜系统适应性管理技术平台,通过研究建群种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叶片宏观性状、资源投入和生殖枝、营养枝潜在关系,以期揭示矮生嵩草种群在中度放牧强度下对放牧方式调控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牦牛藏羊放牧... 本研究依托高寒草地-家畜系统适应性管理技术平台,通过研究建群种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叶片宏观性状、资源投入和生殖枝、营养枝潜在关系,以期揭示矮生嵩草种群在中度放牧强度下对放牧方式调控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牦牛藏羊放牧比例1∶6处理矮生嵩草营养枝高度、数量、重量显著高于牦牛藏羊放牧比例1∶4处理和牦牛单独放牧处理;单位长度矮生嵩草营养枝重量、生殖枝重量均不受放牧方式影响,且单位长度营养枝重量与单位长度生殖枝重量呈正相关关系;个体生殖枝、营养枝特征呈现协同变化关系,营养枝重量会显著影响营养枝数量,生殖枝数量显著影响生殖枝重量。综上所述,放牧干扰下矮生嵩草在生殖枝和营养枝的资源投入上不存在权衡关系,而是通过增加单位长度的生殖枝、营养枝资源投入量来提高资源分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矮生嵩草 中度放牧 混合放牧 资源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藏羊混合放牧对高寒草地紫花针茅功能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彩彩 冯斌 +7 位作者 董全民 刘文亭 时光 刘玉祯 张小芳 俞旸 张春平 杨晓霞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77-1483,共7页
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响应草地变化的主要指标,对于了解草地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对牦牛、藏羊混合放牧(不同放牧方式)下对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叶片元素含量(碳含量、氮含量、碳氮比)及种群表型性状指标(植株高度、单株重、... 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响应草地变化的主要指标,对于了解草地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对牦牛、藏羊混合放牧(不同放牧方式)下对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叶片元素含量(碳含量、氮含量、碳氮比)及种群表型性状指标(植株高度、单株重、叶厚、比叶面积)进行测定,旨在明确放牧方式对紫花针茅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放牧方式对紫花针茅碳含量、氮含量、碳氮比、叶厚无显著影响,对植株高度、单株重、比叶面积影响显著(P<0.05),牦牛藏羊1∶4混牧处理下紫花针茅植株高度、单株重、比叶面积受放牧影响最显著(P<0.05),与禁牧相比,分别降低了39.0%,59.70%,22.8%;相关性分析可知:植株高度、比叶面积、单株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单株重是紫花针茅响应放牧干扰的主要性状指标;综合分析可得牦牛藏羊1∶4混牧处理对紫花针茅功能性状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牦牛藏羊混合放牧 紫花针茅 功能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草原混牧牛羊的放牧行为特征
6
作者 张振豪 贾子玉 +1 位作者 李鑫宇 程云湘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237,共12页
荒漠草原混合放牧家畜的行为特征对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的荒漠草原牛羊混合放牧牧场开展。试验选取了畜群中的4头牛与8只羊,通过分别佩戴载有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GPS定位项圈,分析... 荒漠草原混合放牧家畜的行为特征对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的荒漠草原牛羊混合放牧牧场开展。试验选取了畜群中的4头牛与8只羊,通过分别佩戴载有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GPS定位项圈,分析了混牧牛羊放牧时间(GTIME)与放牧活动水平(GODBA)的时间动态,并探讨了牛羊放牧行为特征对草地资源月份变化的响应模式。结果表明,荒漠草原混牧牛羊的GTIME与GODBA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0.60),且牛羊的GODBA对草地资源的响应模式存在差异。其中,牛受到地上生物量的正向调控(P<0.05),受到Shannon指数的负向调控(P<0.01)。而羊则受到地上生物量与毒杂草重要值的负向调控(P<0.001),以及Shannon指数与牧草粗蛋白含量的正向调控(P<0.001)。并且,混牧牛羊24 h的行为模式均表现出“多峰”特征,且随月份变化有收缩的趋势。同时,牛羊不同行为之间的活动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羊的活动水平整体高于牛(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混合放牧 行为特征 草地资源 全局动态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狠抓经济效益,开创畜牧业生产的新局面
7
作者 李双临 于国友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3年第1期55-59,共5页
党的十二大指出我国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应该“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这里十分明确地说明不断提高各行各业的经济效益,对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性。在我们内蒙古自治区如何贯彻十二大精神,开创... 党的十二大指出我国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应该“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这里十分明确地说明不断提高各行各业的经济效益,对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性。在我们内蒙古自治区如何贯彻十二大精神,开创畜牧业生产的新局面,无疑应当把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我区的畜牧业属于草原畜牧业,草原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最终体现在单位草场所提供的畜产品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上。 草原和牲畜是草原畜牧业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没有草原就没有畜牧业,没有牲畜,草原的使用价值也实现不了。因此,不仅要科学地管好牲畜生产,同样又要科学地搞好草原保护,利用和建设。那么,是否有了饲草,有了牲畜就一定能够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呢?也不尽然。饲草是第一性生产,牲畜是第二性生产,草原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是二者的结合。畜产品的多少和质量好坏,故然以饲草的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为基础;另一方面,同样的饲草被不同的牲畜食用,或者饲养方法是否得当,转化来的畜产品数量和质量也不同,所以,我们研究草原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就不能不同时注意到这两性生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栏 隔丝 畜牧业生产 经济效益 牧草 草原畜牧业经济 畜群 绵羊 浅耕翻 混合放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