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D变异体Type33型受血者同种免疫产生抗-D合并抗-E混合抗体的研究
1
作者 刘建成 邵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59-1864,共6页
目的:探讨1例RhD阳性患者免疫产生抗-D合并抗-E混合抗体的原因。方法:用常规血清学方法鉴定ABO/Rh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检测患者的RHD基因外显子1-10区域并进行杂合性分析,利用一代测序方... 目的:探讨1例RhD阳性患者免疫产生抗-D合并抗-E混合抗体的原因。方法:用常规血清学方法鉴定ABO/Rh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检测患者的RHD基因外显子1-10区域并进行杂合性分析,利用一代测序方法分析全外显子序列。结果:患者Rh血型为弱D Type33型,其RHD等位基因为RHD01W.33,患者表现为RHD+/RHD-杂合型,Rh分型为Ccee,产生了抗-D合并抗-E混合抗体。结论:该患者RHD基因外显子4发生了c.520G>A的突变,这一变异导致了红细胞上RhD抗原的表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D Type33型 RhD变异体 Rh血型 RHD基因 混合抗体 受血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放散试验在混合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验证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丹 杜娟 +6 位作者 杨世明 富文达 安宁 杨琳 焦琴 陈扬 杨龙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1-908,共8页
目的分析吸收放散试验在患者血清中存在混合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验证试验中的应用价值,为建立适合患者血清中存在混合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鉴定方法和临床输血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患者抗凝或不抗凝血标本,离心分离血清和红细胞,取红... 目的分析吸收放散试验在患者血清中存在混合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验证试验中的应用价值,为建立适合患者血清中存在混合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鉴定方法和临床输血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患者抗凝或不抗凝血标本,离心分离血清和红细胞,取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6次,在45~56℃进行热放散或酸试剂放散,用该红细胞在微柱凝胶法(MGT)或盐水试管法(NS)进行ABO、Rh血型鉴定和自身抗体吸收试验。采用MGT或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对吸收自身抗体后的患者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特异性鉴定。吸取适量吸收后的患者红细胞进行酸试剂放散,放散液用于抗体特异性验证试验。结果在10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39~83岁。A型5例、B型1例、O型2例、AB型2例,ccdEe表型2例;Ccdee表型2例;CCDee,Le^(a-)表型1例;CcDEe,P 2,Fy^(b-)表型1例;CcDEe,Jk^(b-),Fy^(b-)表型1例;ccDEE表型2例;CcDee表型1例。抗体特异性鉴定确认为抗D、抗C混合抗体2例,抗D、抗E混合抗体2例,抗Le^(a)、抗E及抗c混合抗体1例,抗P 1、抗Fy b混合抗体1例,抗Jk b、抗Fy b混合抗体1例,抗C、抗e混合抗体2例,抗E抗体伴高效价冷凝集素1例。IgG型抗体8例,IgM型+IgG型抗体2例。血清抗体凝集强度为弱于1+(1+w)~2+w,抗体效价为1∶2~1∶16,放散液抗体凝集强度强于1+(1+s)^(3+)。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阴性5例,DAT阳性5例。10例患者中6例有输血史,4例既有输血史又有妊娠史。结论在谱细胞进行抗体鉴定凝集强度<2+、凝集强度存在强弱差异或出现全凝集现象时,采用吸收放散试验在验证血清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的同时,反应强度增强,也能够检测到常规方法中漏检的抗体,提高了混合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的准确性,为患者筛查交叉配血相合的血液进行输注,以保证临床输血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不规则抗体 吸收放散试验 抗体特异性验证 交叉配血 抗球蛋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p504s/34βE12/p63抗体在前列腺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翠芝 周小鸽 +2 位作者 黄受方 韦萍 王小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评价混合型p504s/34βE12/p63抗体和双重染色技术在诊断前列腺腺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7例前列腺病例,包括36例前列腺癌、4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4例良性增生和3例间质肉芽肿性炎。采用混合型p504s/34βE12/p63抗体和双酶标记法检测... 目的评价混合型p504s/34βE12/p63抗体和双重染色技术在诊断前列腺腺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7例前列腺病例,包括36例前列腺癌、4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4例良性增生和3例间质肉芽肿性炎。采用混合型p504s/34βE12/p63抗体和双酶标记法检测这3种抗原在各类病变中的表达状况。p504s阳性表现为胞质内蓝黑色颗粒状物,而基底细胞的核(p63)和胞质(34βE12)呈红色着色。结果在36例前列腺癌中,32例(88·89%)表达p504s,其中5例为小灶性癌,所有癌细胞巢周围无肌上皮细胞(34βE12和p63阴性)。在4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中,1例p504s阳性,但腺上皮细胞周围也有肌上皮细胞(34βE12和p63阳性)。其余7例良性病变中p504s阴性。无非癌性病变同时出现p504s阳性而34βE12和p63阴性的情况。单标抗体p504s和混合型p504s在前列腺病变中的表达一致率为91·49%。结论混合型p504s/34βE12/p63抗体双标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单标抗体比较,更容易观察、分辨,有助于提高小灶性前列腺癌的检出率。该法适用于常规病理诊断中,尤其是穿刺活检的小标本,而且减少了免疫组化染色片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P504S 34ΒE12 P63 免疫组织化学 混合抗体 双重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抗体联合LPS建立C57BL/6小鼠关节炎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大飞 方亦龙 +4 位作者 檀学文 蒋海峰 许振 涂佳杰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24-1327,共4页
胶原抗体诱导性关节炎(CAIA)是一种新颖的关节炎小鼠模型,与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相比,CAIA不需要7周以上才出现关节炎表型,对于CIA模型不敏感的品系也有较好的诱导效果。然而,使用的高剂量诱导剂,一方面给小鼠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 胶原抗体诱导性关节炎(CAIA)是一种新颖的关节炎小鼠模型,与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相比,CAIA不需要7周以上才出现关节炎表型,对于CIA模型不敏感的品系也有较好的诱导效果。然而,使用的高剂量诱导剂,一方面给小鼠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出现死亡现象,另一方面也导致5-克隆胶原抗体混合物的不必要浪费。降低5-克隆胶原抗体混合物和脂多糖(LPS)的使用剂量,在避免模型小鼠死亡,节约5-克隆胶原抗体混合物的同时,成功高效诱发C57BL/6小鼠关节炎模型,为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抗体诱导性关节炎 5-克隆胶原抗体混合 脂多糖 C57BL/6小鼠 关节炎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人单克隆抗体中和乙型肝炎病毒
5
作者 孙国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89年第10期26-26,共1页
日本武田药品公司确认该公司正在开发的人单克隆抗体具有中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病毒中和活性。这项研究是作为生物技术开发研究组合事业的一环进行的。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人单克隆抗体 日本产业 技术讨论 免疫球蛋白 生物技术开发 次世代 混合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酶联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种人工免疫算法的PID参数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少白 谭光兴 毛宗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313-315,共3页
PID控制器存在着跟踪设定值与抑制扰动之间、鲁棒性与控制性之间未能很好解决的矛盾,对此,采用抗原和抗体混合编码方法计算抗体浓度,用免疫遗传算法思想对PID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编码的PID参数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优... PID控制器存在着跟踪设定值与抑制扰动之间、鲁棒性与控制性之间未能很好解决的矛盾,对此,采用抗原和抗体混合编码方法计算抗体浓度,用免疫遗传算法思想对PID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编码的PID参数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优化算法加快了收敛到最优参数的速度,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全局稳定性,增强了PID控制器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 混合抗体 PID控制器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