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12例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1
作者 秦积龙 魏建国 +5 位作者 林喜娜 范蕾 吴悦 林晓东 侯鹏 何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9-794,798,共7页
目的探讨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pulmonary mixed squamous cell and glandular papilloma,PMSGP)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提高小活检及术中冷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分析12例PMSGP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采用PCR-Sanger... 目的探讨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pulmonary mixed squamous cell and glandular papilloma,PMSGP)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提高小活检及术中冷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分析12例PMSGP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采用PCR-Sanger测序法对6例PMSGP行ATK1及BRAF基因突变检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男性8例,女性4例,男女比为2∶1,年龄51~71岁,中位年龄62岁。8例有吸烟史,2例有被动吸烟史,7例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肿瘤最大径0.8~2.5 cm,平均1.7 cm。镜下肿瘤由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状结构构成,具有基底细胞和上皮细胞双层结构,乳头宽细不等,衬覆腺上皮及鳞状上皮,腺上皮由假复层纤毛或无纤毛柱状细胞及黏液柱状细胞构成,腺上皮与鳞状上皮相移行。9例(9/12,75%)肿瘤周围出现跳跃式生长模式,其中7例(7/12,58%)形成流产型微乳头脱落肺泡腔内,类似肺腺癌的气腔内播散(spread through airspaces,STAS)。10例(10/12,83%)见肿瘤上皮及间质中性粒细胞浸润伴微脓肿形成。免疫表型:肿瘤腺上皮及鳞状上皮均弥漫表达CK5/6、CK7及Rb,10例腺上皮、鳞状上皮及基底细胞均表达TTF-1。6例腺上皮及鳞状上皮弥漫表达p16^(Ink4a)。6例均未检测到AKT1 E17K及BRAF V600E热点突变。结论PMSGP为罕见的肺良性肿瘤,好发于老人,多见于吸烟患者。在活检及冷冻病理诊断中易误诊为肺腺癌或黏液腺癌,肿瘤上皮及间质内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对PMSGP的诊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 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 AKT1基因 BRAF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弥漫性气管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1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霍小森 张瑶 +6 位作者 董延妍 李磊 邹珩 安鹏 边灵杰 李媛 王洪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1-716,共6页
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mixed squamous cell and glandular papilloma,MSCGP)是肺乳头状瘤的一种亚型,依据生长部位分为中央型和外周型,以中央型较为多见,其临床表现主要与肿瘤生长部位有关。外科手术切除是肺MSCGP的主要治... 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mixed squamous cell and glandular papilloma,MSCGP)是肺乳头状瘤的一种亚型,依据生长部位分为中央型和外周型,以中央型较为多见,其临床表现主要与肿瘤生长部位有关。外科手术切除是肺MSCGP的主要治疗方式。气管内MSCGP接受气管镜下介入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病中心收治的气管镜下介入治疗1例弥漫性气管MSCGP病例,以期了解其临床特征,为该类疾病的诊疗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 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 气管镜下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窦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合并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鳞状细胞癌1例
3
作者 鲁梦婕 吴冬梅 刘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9-891,共3页
患者男性,70岁,因“右面部疼痛6个月余”入院,自述右侧面部间歇性胀痛,放射至同侧头面部。查体双侧下鼻甲稍肿胀,各鼻窦区无明显压痛。鼻咽部CT示右侧上颌窦肿块,窦壁骨质破坏;鼻窦增强MRI示右侧上颌窦内结节伴前壁受累(图1),查体及辅... 患者男性,70岁,因“右面部疼痛6个月余”入院,自述右侧面部间歇性胀痛,放射至同侧头面部。查体双侧下鼻甲稍肿胀,各鼻窦区无明显压痛。鼻咽部CT示右侧上颌窦肿块,窦壁骨质破坏;鼻窦增强MRI示右侧上颌窦内结节伴前壁受累(图1),查体及辅助检查未见局部转移及远处转移。患者无特殊既往史及家族病史,于2020年3月3日接受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并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肿 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内翻乳头 细胞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冯晓莉 应建明 +3 位作者 郑闪 程书钧 高燕宁 孙耘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67-568,共2页
关键词 细胞 乳头 病毒感染 P53蛋白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性鳞片状腺泡状肾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一种特殊亚型? 被引量:7
5
作者 Hes O Condom Mundo E +2 位作者 Peckova K 魏建国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45-845,共1页
双相性鳞片状腺泡状肾细胞癌(BSARCC)是最近阐述的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特征的肿瘤。本文使用常规组织学、免疫组化、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C GH)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来自12家医院的21例BSARCC。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53... 双相性鳞片状腺泡状肾细胞癌(BSARCC)是最近阐述的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特征的肿瘤。本文使用常规组织学、免疫组化、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C GH)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来自12家医院的21例BSARCC。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53~79岁;肿瘤直径1.5~16 cm;14例患者获得随访信息(随访1~96个月),5例发现转移性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双相 常规组织学 衬覆 vimentin 细胞 细胞 乳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黏液腺癌合并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及惠普尔养障体感染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岳晓蕾 席晓霞 +2 位作者 张敏 卞均雨 陈永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53-558,共6页
肺部同侧同时双原发性肿瘤且合并惠普尔养障体(Tropheryma whipplei,TW)感染较为少见,本文对1例原发性肺黏液腺癌(primary pulmonary mucinous adenocarcinoma,PPMA)合并支气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bronchial squamous cell papilloma,BSCP... 肺部同侧同时双原发性肿瘤且合并惠普尔养障体(Tropheryma whipplei,TW)感染较为少见,本文对1例原发性肺黏液腺癌(primary pulmonary mucinous adenocarcinoma,PPMA)合并支气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bronchial squamous cell papilloma,BSCP)及TW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病理结果及诊疗经过进行回顾,并分析诊疗经验。患者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示双肺炎症改变与多发结节影,右肺下叶穿刺活检结果为PPMA;常规气管镜见右肺亚支结节,活检结果为BSCP。肺泡灌洗液高通量测序(metagenomics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结果考虑肺炎链球菌、TW混合感染,抗感染效果不佳。胸水未检测到明确基因突变,行化疗并定期随访。在临床中应该提高对肺部多发病变的认识,避免漏诊、误诊,尽快明确诊断后进行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 肺黏液 细胞乳头 惠普尔养障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63免疫组化染色在腺样囊性癌和基底样鳞状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Emanuel P Wang B +3 位作者 Wu M 黄文斌(摘译) 陈洁宇(摘译) 周晓军(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5-535,共1页
关键词 基底样细胞 免疫组化染色 样囊 鉴别诊断 P63 价值 多形 上皮干细胞 肌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正常细胞和宫颈鳞状细胞癌、腺癌组织中HPV感染基因型的分布 被引量:48
8
作者 蔡为民 王宏景 +6 位作者 耿建祥 夏林 龙秀荣 王旭波 王志慧 梅静 赵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54-857,862,共5页
目的观察宫颈正常细胞、宫颈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组织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1 047例宫颈正常细胞、16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和82例宫颈腺癌组织标本进... 目的观察宫颈正常细胞、宫颈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组织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1 047例宫颈正常细胞、16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和82例宫颈腺癌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 1 047例宫颈细胞正常者检出HPV感染为109例,HPV感染率为10.41%(109/1 047);16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检出HPV感染者146例,HPV感染率为90.68%(146/161);82例宫颈腺癌检出HPV感染者59例,HPV感染率为71.95%(59/82)。结论 PCR与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用于宫颈细胞和组织标本检测,一次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对我国女性宫颈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宫颈鳞状细胞癌及腺癌的防治及其疫苗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 细胞 乳头病毒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贲门双源癌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状病毒和P16^INK4A、P21^WAF1蛋白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广成 王立东 +10 位作者 任景丽 李吉林 郭军辉 袁翎 郭涛 刘红彦 周福有 宋昕 张连群 黄静 李兴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双源癌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P16INK4A、P21WAF1蛋白表达与食管贲门癌变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检测17例双源癌食管鳞癌(SCC)和贲门腺癌(GCA)组织HPV16型DNA(HPV16-D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6INK4A、...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双源癌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P16INK4A、P21WAF1蛋白表达与食管贲门癌变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检测17例双源癌食管鳞癌(SCC)和贲门腺癌(GCA)组织HPV16型DNA(HPV16-D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6INK4A、P21WAF1蛋白的表达。结果:17例SCC组织中HPV16-DNA检出率为8/17,GCA组织为5/17,且有2例患者SCC和GCA组织中同时检测到HPV16-DNA。2种组织中P16INK4A和P21WAF1蛋白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且表达的一致性较高(P均>0.05)。SCC、GCA组织中P16INK4A、P21WAF1蛋白表达与HPV16感染无关(P>0.05)。结论:HPV可能是SCC和GCA共同相关致病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 细胞 贲门肿 乳头病毒 双源癌 P16 P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皮脂腺分化的腺样囊性癌和鳞癌构成的食管碰撞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0
作者 闵志雪 屈彩霞 赵玉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4-476,共3页
目的探讨伴皮脂腺分化的腺样囊性癌和鳞癌构成的食管碰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伴皮脂腺分化的腺样囊性癌和鳞癌构成的发生在食管的碰撞瘤,分析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 目的探讨伴皮脂腺分化的腺样囊性癌和鳞癌构成的食管碰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伴皮脂腺分化的腺样囊性癌和鳞癌构成的发生在食管的碰撞瘤,分析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胃镜下见距门齿34~37cm处食管见一隆起型灰黄色肿物,组织学表现为双原发肿瘤,糜烂区为中分化鳞癌,浸润黏膜下层,周围可见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隆起型灰黄色肿物主要由3种不同组织构型区域融合构成。免疫表型:未分化基底样细胞CK8/18、CAM5. 2、p63、p40、GATA-3、S-100均(+),CK5/6、CK7均灶(+),AR、GCDFP-15、SMA均(-);腺样囊性癌样区域:腺上皮CK8/18、CAM5. 2、CK7均(+),基底细胞p63、p40、CK5/6、S-100、CD117均(+),SMA、AR、GCDFP-15、GATA-3均(-);皮脂腺分化区域:CK5/6、p40、GATA-3、EMA均(+),SMA灶(+); AR、GCDFP-15、vimentin、CD117、CD15均(-);鳞癌区域:p40、p63、CK5/6均(+)。随访56个月,患者无复发及转移。结论伴皮脂腺分化的腺样囊性癌和鳞癌构成的食管碰撞瘤临床罕见,需与基底细胞样鳞癌、黏液表皮样癌、腺鳞癌及MuiR-Torre综合征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 碰撞 细胞 样囊 皮脂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三磷酸酶磷脂转运蛋白10a甲基化检测在子宫颈细胞学异常患者中的分流作用
11
作者 陈力畅 唐伊蔓 +1 位作者 陈思思 金海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2-677,共6页
目的:探讨腺苷三磷酸酶磷脂转运蛋白10a(ATP10a)甲基化检测在子宫颈细胞学为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患者中的分流作用。方法:选择188例子宫颈脱落细胞学诊断为ASC-US、LSIL的患者,同时... 目的:探讨腺苷三磷酸酶磷脂转运蛋白10a(ATP10a)甲基化检测在子宫颈细胞学为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患者中的分流作用。方法:选择188例子宫颈脱落细胞学诊断为ASC-US、LSIL的患者,同时收集患者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分型及子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以子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为炎症、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将炎症和LSIL归为LSIL-组,HSIL和SCC归为HSIL+组。比较ATP10a甲基化和HR-HPV检测在该人群中诊断HSIL+(包括HSIL和SCC)的效能。结果:ATP10a甲基化检测值在炎症、LSIL、HSIL、SCC患者中分别为19.035(16.478,20.823)、13.446(5.890,20.674)、10.336(4.733,17.336)、4.223(1.713,7.754),LSIL-组ATP10a甲基化检测值为17.812(10.787,20.686),HSIL+组7.251(3.170,14.1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24,P<0.001);HR-HPV阳性在LSIL-组的占比70.9%低于HSIL+组的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87,P=0.004)。ATP10a甲基化诊断HSIL+的特异度、阴性预测值(NPV)、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66.0%、79.1%、0.747)均高于HR-HPV检测(29.1%、50.7%、0.587),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PPV)(78.8%和65.7%)低于HR-HPV检测(88.2%和75.0%),使用ATP10a甲基化检测代替HR-HPV检测对细胞学异常(ASC-US、LSIL)进行分流时,阴道镜转诊率可降至54.3%。在ASC-US患者中,ATP10a甲基化检测诊断HSIL+的AUC(0.683)高于HR-HPV检测(0.5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在LSIL患者中,ATP10a甲基化检测诊断HSIL+的AUC为0.828仍高于HR-HPV检测(0.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ATP10a甲基化水平随子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ATP10a甲基化检测对于子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可能不低于HR-HPV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苷三磷酸酶磷脂转运蛋白10a 甲基化 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细胞 低级别上皮内病变 高危型人乳头病毒 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治疗前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变化和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4
12
作者 苏有博 魏恒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治疗前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变化和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行HPV和石蜡病理检查并进行手术或根治性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分析宫颈癌治疗前后HPV感染的变化、患者年龄、FIG... 目的探讨宫颈癌治疗前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变化和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行HPV和石蜡病理检查并进行手术或根治性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分析宫颈癌治疗前后HPV感染的变化、患者年龄、FIGO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14例宫颈癌患者,患者平均年龄(48.1±9.6)岁。宫颈癌治疗前HPV感染情况、患者年龄与预后无相关性(P>0.05);宫颈癌治疗后HPV感染情况、FIGO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预后密切相关(P<0.01)。宫颈癌治疗后HPV感染情况、病理类型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8.246,P=0.01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宫颈癌治疗后HPV感染情况、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与宫颈癌复发密切相关。结论高度重视宫颈癌治疗后HPV的检测和预防,治疗时注意宫颈癌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尽早治疗和预防宫颈癌复发,可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病毒感染 FIGO分期 淋巴结转移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例口腔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13
作者 周传香 周正 +2 位作者 张晔 刘晓筱 高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基底样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诊治并经病理确诊为基底样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选取诊断明确且组织学不伴有其他类型杂交瘤,并有明... 目的:回顾性分析基底样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诊治并经病理确诊为基底样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选取诊断明确且组织学不伴有其他类型杂交瘤,并有明确手术治疗史及完善临床病理资料的基底样鳞状细胞癌28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筛选可用于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免疫标记,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生存分析,评估预后相关因素,同时随机选取28例临床分期相同的传统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28例基底样鳞状细胞癌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舌及口底,为11例(11/28,39.3%),其余牙龈6例(6/28,21.4%)、颊部5例(5/28,17.9%)、腭部4例(4/28,14.3%)、口咽部2例(2/28,7.1%)。患者多为中晚期,12例为Ⅱ期,16例为Ⅲ~Ⅳ期。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伴淋巴结转移者12例,占总病例数42.9%(12/28),局部复发者9例,伴远处转移者1例(转移至肺)。28例传统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伴淋巴结转移者13例,占总病例数46.4%(13/28)。局部复发者5例,伴远处转移者3例,其中2例转移至肺、1例转移至脑。临床分期相同的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组和传统鳞状细胞癌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4.6%、53.8%。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组织学上表现为基底样细胞构成的实性癌巢,癌巢中心一般不形成角化,常可见粉刺样坏死结构。28例基底样鳞状细胞癌均呈现CK5/6、P63强阳性表达,而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gA和Syn阴性表达,其中8例呈P16阳性表达,1例局灶阳性表达SOX10,但CK7阴性。结论:口腔基底样鳞状细胞癌中晚期患者多见,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但与相同临床分期的传统鳞状细胞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6阳性患者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预后较好;CK7与SOX10免疫组织化学可用于基底样鳞状细胞癌与实性型腺样囊性癌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样囊 P16 乳头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psin A在间变型、低分化和微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
14
作者 解建军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46-1046,共1页
NapsinA是区分肺腺癌和鳞状细胞癌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标志物。相关研究显示NapsinA约在5%的乳头状甲状腺癌中表达,在高侵袭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尚不明确。
关键词 乳头 间变型 低分化 细胞 标志物 敏感 侵袭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上皮内瘤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品南 夏作利 郑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330-3331,共2页
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sia,VIN)是外阴鳞状细胞癌的前驱病变已得到公认。研究显示,外阴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一般认为外阴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至少有两种非常独特的途径,即伴随普通性VIN的人乳头状瘤病毒... 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sia,VIN)是外阴鳞状细胞癌的前驱病变已得到公认。研究显示,外阴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一般认为外阴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至少有两种非常独特的途径,即伴随普通性VIN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相关性途径和伴随分化性VIN的非HPV相关性途径[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内 外阴细胞 乳头病毒 前驱病变 相关 HPV 分化 普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7年第23卷关键词索引
16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2-760,共9页
关键词 早发 宫颈上皮内 临床病理分析 膀胱移行细胞 乳头 子宫颈癌 卵巢黏液 外阴细胞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 原发细胞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相关纤维母细胞 病理学诊断 文献复习 关键词索引 键词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6年第22卷关键词索引
17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2-767,768,共7页
关键词 临床病理分析 非霍奇金淋巴 肌上皮 细胞 细胞肺癌 肺淋巴管平滑肌 文献复习 临床病理特征 颗粒细胞 颗粒细胞肌母细胞 乳头 子宫颈癌 原发食管恶黑色素 胃肝样 卵巢生殖细胞 导管内增生病变 肌上皮 卵巢移行细胞 关键词索引 键词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年第27卷总目次索引
18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81-1388,共8页
关键词 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颈癌 癌组织 文献复习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 脾脏硬化血管样结节转化 细胞淋巴 临床意义 临床病理特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胃肠道间质 胃癌组织 卵巢浆液 浸润 癌前病变 卵巢黏液 乳头 免疫组化染色 导管 目次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