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妇康栓治疗混合性阴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岱 林怀宪 +1 位作者 刘朝晖 廖秦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0-434,共5页
目的:研究中成药保妇康栓调节阴道微生态平衡对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合并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剂量组平行对照临床实验,将51例VVC合并BV的患者,分为保妇康栓组26例,甲硝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栓组(... 目的:研究中成药保妇康栓调节阴道微生态平衡对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合并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剂量组平行对照临床实验,将51例VVC合并BV的患者,分为保妇康栓组26例,甲硝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栓组(联合组)25例,分析两组患者在停药第7±3天和第28±5天的症状改善及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变化,采用Nugent评分进行BV诊断及疗效评价。结果:第1次随访:保妇康栓组与联合组Nugent评分、减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 H值、乳杆菌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妇康栓组与联合组患者外阴瘙痒、白带异味、白带增多不适症状比率较入组时均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VVC痊愈率(76.92%vs 8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V痊愈率(38.46%vs 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随访:保妇康栓组较联合组p H值、Nugent评分及减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妇康栓组15例患者的乳杆菌分级均达到Ⅰ级或Ⅱ级,恢复到正常水平,而联合组仍有2例未达到正常水平,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妇康栓组患者外阴瘙痒、白带异味、白带增多不适症状比率较第1次随访时进一步下降,而联合组外阴瘙痒、白带异味、白带增多症状比例上升,其中联合组有2例外阴瘙痒、1例白带异味可能有复发情况发生,但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保妇康栓组与联合组患者BV均100%痊愈,保妇康栓组VVC复发率(6.67%)低于联合组(11.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栓能有效治疗VVC合并BV,能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作用较抗生素和缓、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全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妇康栓 混合性阴道感染 阴道微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道HPV感染与阴道混合性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孟龄婷 高丽 +4 位作者 岳婷 王俊侠 曾宪玲 薛艳 安瑞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混合性感染之间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同时行阴道微生态及HPV分型检测的1914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1914例患者... 目的:探讨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混合性感染之间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同时行阴道微生态及HPV分型检测的1914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1914例患者中,HPV感染率28.00%(536/1914)。1378例未感染HPV者中阴道感染性疾病发生率为55.88%(770/1378),536例HPV感染者中阴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为65.30%(350/536),HPV感染者较未感染者阴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高(P<0.05)。阴道微生态正常者HPV感染率为25.26%(97/384),阴道混合性感染者HPV感染率33.86%(64/189),阴道混合性感染者HPV感染率较阴道微生态正常者高(P<0.05)。以阴道微生态正常者为对照(OR=1),阴道混合性感染与HPV感染间的OR1=1.515(95%CI 1.037~2.213)。阴道微生态正常者HPV16/18感染率为7.55%(29/384),阴道混合性感染者HPV16/18感染率为17.99%(34/189),混合性感染者较阴道微生态正常者高(P<0.05)。以阴道微生态正常者为对照(OR=1),阴道混合性感染与HPV16/18感染间的OR2=2.685(95%CI 1.580~4.563)。结论:阴道混合性感染可增加HPV及HPV16/18的感染率,特别是可以增加HPV16/18的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态 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混合性感染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