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绿证交易和碳排放约束的交直流混合微网低碳优化调度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雪梅 张文庆 +2 位作者 邹文文 李斌 陈鑫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在“双碳”背景下,为了降低交直流混合微网的碳排放水平,提出一种考虑绿证交易(GCT)和碳排放的微网低碳优化调度策略。首先,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网的特点,引入绿证交易机制,以绿证交易成本和发电能耗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交直流混合微... 在“双碳”背景下,为了降低交直流混合微网的碳排放水平,提出一种考虑绿证交易(GCT)和碳排放的微网低碳优化调度策略。首先,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网的特点,引入绿证交易机制,以绿证交易成本和发电能耗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交直流混合微网低碳优化模型;其次,引入Tent混沌映射和萤火虫扰动对传统PSO进行改进,以提高模型的求解精度和速度;最后,以某工业园区微电网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兼顾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微网减少碳排放,为交直流混合微网的低碳调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网 绿证交易 碳排放约束 优化运行 改进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网能量路由器及其运行模态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涂春鸣 孟阳 +2 位作者 肖凡 兰征 帅智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76-188,共13页
为更好协调和控制交直流混合微网间能量传输,提出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网能量路由器。建立所提出能量路由器数学模型,分析该能量路由器不同工作模态时级联整流级相量关系,并推导各混合运行模态限制性条件。针对该交直流混合微网能量路由器,... 为更好协调和控制交直流混合微网间能量传输,提出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网能量路由器。建立所提出能量路由器数学模型,分析该能量路由器不同工作模态时级联整流级相量关系,并推导各混合运行模态限制性条件。针对该交直流混合微网能量路由器,提出相应控制策略,可实现H桥级联整流电路各级独立在AC-DC、DC-DC、DC-AC运行模式间无缝切换以达到交直流混合微网间能量的统一协调与管理。同时,减少了各微网间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使用,提高各交直流微网间能量传输效率。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交直流混合微网能量路由器电路拓扑的实用性及各运行模态时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路由器 交直流混合微网 级联 H 功率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变压器对交直流混合微网功率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118
3
作者 兰征 涂春鸣 +2 位作者 肖凡 葛俊 熊诵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50-57,共8页
针对应用于交直流混合微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PET),分析了并网和离网两种运行模式,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并网模式下,控制PET输入接口使交直流混合微网等效为"阻性负载"或"电流源",同时控制交流和直流输出接口都... 针对应用于交直流混合微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PET),分析了并网和离网两种运行模式,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并网模式下,控制PET输入接口使交直流混合微网等效为"阻性负载"或"电流源",同时控制交流和直流输出接口都等效为恒定的电压源。对于离网模式,提出了混合功率下垂控制,能根据接口处频率和电压信息,结合混合微网下垂特性得到微网间需交换的功率。搭建了交直流微网系统和电力电子变压器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分布式能源功率波动情况下,PET能准确快速地调节主网、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三者间功率的流动,实现交直流混合微网的稳定运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交直流混合微网 功率流动控制 混合功率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微网功率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64
4
作者 杨捷 金新民 +1 位作者 杨晓亮 吴学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9,共11页
微网是解决未来智能电网系统中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问题的重要手段,其中,交直流混合微网兼顾了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二者的优点,将成为未来微网发展的主流。微网中通常采用电力电子变换器作为微源进行电能变换的接口,如何实现接口变换器... 微网是解决未来智能电网系统中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问题的重要手段,其中,交直流混合微网兼顾了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二者的优点,将成为未来微网发展的主流。微网中通常采用电力电子变换器作为微源进行电能变换的接口,如何实现接口变换器之间功率合理配置是微网控制系统的重要目标。文章从交直流混合微网3个组成部分(交流子微网、直流子微网、交直流互联变换器)出发,对相应的功率控制技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总结并归纳出交流、直流子微网功率控制技术的通用之处和各自特点。最后,结合未来智能电网的特点,对交直流混合微网未来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 分布式能源 交直流混合微网 功率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电价机制下交直流混合微网优化运行方法 被引量:21
5
作者 陈安伟 华浩瑞 +1 位作者 李鹏 苏毅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20,共8页
为了提高交直流混合微网经济效益,提出实时电价机制下的交直流混合微网优化运行方法。首先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网的结构和电气特性建立其优化运行模型;其次针对微网中负荷构成建立了基于负荷分类的负荷水平对实时电价的响应模型。所提出的... 为了提高交直流混合微网经济效益,提出实时电价机制下的交直流混合微网优化运行方法。首先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网的结构和电气特性建立其优化运行模型;其次针对微网中负荷构成建立了基于负荷分类的负荷水平对实时电价的响应模型。所提出的日前调度模型将交直流混合微网制定的网内实时电价作为控制变量,给出实时电价制定策略和交直流混合微网日前调度方案。对所建立的模型采用混沌粒子群算法求解。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可以提高风光消纳率,增加交直流混合微网收益并且减小用户平均电费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网 优化运行 实时电价 需求侧响应 混沌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灵敏度的交直流混合微网交直流断面电压H_∞鲁棒控制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鹏 于晓蒙 赵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5,共8页
交直流混合微网具备交流微网与直流微网各自的特点,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满足不同负荷的需要。交直流断面是交直流混合微网中直流区域与交流区域的互联部分。该文提出的基于混合灵敏度的交直流混合微网交直... 交直流混合微网具备交流微网与直流微网各自的特点,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满足不同负荷的需要。交直流断面是交直流混合微网中直流区域与交流区域的互联部分。该文提出的基于混合灵敏度的交直流混合微网交直流断面电压H_∞鲁棒控制,主要控制断面两侧电压并使之稳定。通过构建S/R/T混合灵敏度函数,提高交直流断面抗击交流扰动和直流扰动的标称性能,增强其应对参数摄动的鲁棒性能。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了交直流断面电压H_∞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与在换流器参数发生变化时该控制器仍可保持良好的控制性能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网 混合灵敏度 交直流断面 H_∞鲁棒控制 电压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微网交直潮流断面协调最优控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鹏 李鑫明 +3 位作者 陈安伟 付强 郭天宇 汪乐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755-3763,共9页
交直流混合微网为高密度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其中,由多台并联运行的AC/DC双向换流器构成的交直潮流断面对维持混合微网内功率的动态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非线性最优控制理论,提出一种潮流断面协调... 交直流混合微网为高密度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其中,由多台并联运行的AC/DC双向换流器构成的交直潮流断面对维持混合微网内功率的动态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非线性最优控制理论,提出一种潮流断面协调最优控制策略。该策略能够依据各换流器的动态裕量实现潮流断面有功功率的协调分配。同时,采用反馈线性化理论设计了非线性最优控制器,使得传输功率和直流电压具有最优的动态响应特性。文章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兼顾稳态功率合理分配和动态响应最优的双重优化目标。最后,利用MATLAB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网 最优控制 交直潮流断面 协调 分配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随机模糊双重不确定性的交直流混合微网优化运行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鹏 蔡永青 +3 位作者 韩肖清 王子轩 杨小款 陈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69-2277,共9页
为解决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造成微网日前调度偏差大的问题,将随机模糊理论引入到交直流混合微网优化运行中。基于不确定性理论将风速定义为随机模糊变量,用极大似然法提取Weibull分布参数的隶属度函数,建立日前调度经济性最优的随机模糊... 为解决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造成微网日前调度偏差大的问题,将随机模糊理论引入到交直流混合微网优化运行中。基于不确定性理论将风速定义为随机模糊变量,用极大似然法提取Weibull分布参数的隶属度函数,建立日前调度经济性最优的随机模糊机会约束优化模型,将随机模糊模拟、神经网络和混沌粒子群算法相结合求解双重不确定性优化模型。通过设置确定性、随机性和随机模糊性3种情景进行仿真,分析3种情景的日前调度出力计划以及不平衡功率调整方案,验证了计及随机模糊双重不确定性的机会约束模型在交直流混合微网优化运行中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网 双重不确定性 随机模糊变量 机会约束 混合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层规划模型的交直流混合微网源荷储协调分区优化经济调度 被引量:31
9
作者 李鹏 华浩瑞 +1 位作者 陈安伟 狄开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6769-6779,共11页
交直流混合微网作为一种具有前景的微网形式,其优化运行是微网领域内的重要研究课题。该文综合计及交直流混合微网经济性和环保性;并考虑负荷平移构建优化运行模型。将负荷平移策略和储能充放电策略综合考虑为负荷转移手段,以荷储协调... 交直流混合微网作为一种具有前景的微网形式,其优化运行是微网领域内的重要研究课题。该文综合计及交直流混合微网经济性和环保性;并考虑负荷平移构建优化运行模型。将负荷平移策略和储能充放电策略综合考虑为负荷转移手段,以荷储协调负荷转移策略为上层决策变量,并计及负荷平移中用户用电效益损耗以负荷协调转移效益最大估计为上层目标;以交直流混合微网优化运行策略为下层决策变量并考虑交流区和直流区优化运行成本最小为下层目标,建立源荷储协调二层规划模型。应用混沌粒子群算法结合Yalmip优化软件对其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该方法可以提高并协调微网收益和用户效益,并更适用于交直流混合微网实际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网 分区优化运行 效益损耗 源荷储协调 二层规划 负荷平移 混沌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不平衡的单/三相交直流混合微网能量协同管理策略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大中 王雪纯 +2 位作者 王昊 王睿 孙秋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90-199,共10页
针对三相不平衡的单/三相交直流混合微网,直流微网内分段下垂的自治分布储能系统和交直流微网接口变换器的区域电能均衡的能量管理策略被分别设计以实现均衡功率和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首先,单/三相交直流混合微网的拓扑结构及其功率... 针对三相不平衡的单/三相交直流混合微网,直流微网内分段下垂的自治分布储能系统和交直流微网接口变换器的区域电能均衡的能量管理策略被分别设计以实现均衡功率和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首先,单/三相交直流混合微网的拓扑结构及其功率交换模式被建立.然后,针对基于分段下垂曲线的储能系统易出现的局部环流、难以实现分布式电源和负载即插即用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动态均衡的荷电状态一致性策略.提出了计及恒功率交互、混合微网电压、频率稳定性,基于分段下垂的自治分布储能系统与区域电能均衡策略的协调控制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能量管理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三相交直流混合微网() 功率均衡 环流抑制 分布式储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路由器的交直流混合微网潮流计算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聪 徐晓贤 +2 位作者 沙广林 段青 张岚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3-40,共8页
能量路由器是一种具备能量灵活转化、变换、传递和路由功能的柔性装置,研究以能量路由器为配电枢纽的交直流混合微网潮流计算方法,对实现微网的稳定、优化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建立针对各类控制策略的潮流特性,并考虑不同... 能量路由器是一种具备能量灵活转化、变换、传递和路由功能的柔性装置,研究以能量路由器为配电枢纽的交直流混合微网潮流计算方法,对实现微网的稳定、优化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建立针对各类控制策略的潮流特性,并考虑不同拓扑结构的损耗因素,建立了基于能量路由器的交直流混合微网的潮流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交直流混合微网结构的划分,给出交流、直流网络及能量路由器的潮流方程,采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交替迭代求解,最终通过改进的IEEE14节点算例及交直流混合微网算例对所提出的能量路由器潮流模型和算法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潮流模型能够合理地反映能量路由器不同控制策略下的稳态运行特性,且潮流算法适用于基于能量路由器的交直流混合微网的潮流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路由器 交直流混合微网 交替迭代法 潮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荷协调优化的交直流混合微网随机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毅 金巧 冯波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9-84,88,共7页
为充分发挥交直流混合微网中交、直流两种供电模式的互补优势,在需求侧优化各类负荷供电方式的选择(接入交流或直流母线工作)以提高微网供用电效率,并与供电侧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的优化调度共同构成源荷协调优化运行方法。在研究源荷... 为充分发挥交直流混合微网中交、直流两种供电模式的互补优势,在需求侧优化各类负荷供电方式的选择(接入交流或直流母线工作)以提高微网供用电效率,并与供电侧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的优化调度共同构成源荷协调优化运行方法。在研究源荷供用电效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源荷协调优化对微网运行费用与功率损耗的影响,分别以功率损耗最小和运行费用最小为上、下层优化目标,建立基于不确定二层规划的源荷协调优化模型。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在保证微网运行经济性与环保性的同时,更好地符合节能降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网 源荷协调 节能降损 优化运行 随机机会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大规模动力电池组测试设备的交直流混合微网系统 被引量:2
13
作者 龙波 孙宏斌 +3 位作者 王彬 姚书琴 方旭 姚高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49-453,共5页
当前并网动力电池组测试设备组网方式大多为交流微网,该系统组成架构具有能量回收效率低、测试变流器拓扑组成复杂、控制算法繁琐等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力电池组测试设备的交直流混合微网发电系统,主要由储能系统、测试用双向DC?D... 当前并网动力电池组测试设备组网方式大多为交流微网,该系统组成架构具有能量回收效率低、测试变流器拓扑组成复杂、控制算法繁琐等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力电池组测试设备的交直流混合微网发电系统,主要由储能系统、测试用双向DC?DC变换器、网侧负载、交流电网五个部分组成。此混合微网结构具有较高的能量回收效率、简化的测试变流器拓扑、回收能量循环利用效率最优等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组 混合微网 DC-DC变换器 能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微网中基于互联变换器的谐波补偿控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万万 王斌 +1 位作者 刘江 夏智辉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119,127,共8页
并网运行的交直流混合微网中,交流侧接入非线性负载会导致公共并网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处电流出现明显畸变。为避免引入额外有源滤波器装置,在基于综合惯量的互联变换器控制基础上,叠加准比例谐振控制器用于谐波补偿控制,... 并网运行的交直流混合微网中,交流侧接入非线性负载会导致公共并网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处电流出现明显畸变。为避免引入额外有源滤波器装置,在基于综合惯量的互联变换器控制基础上,叠加准比例谐振控制器用于谐波补偿控制,通过公共并网点处电流反馈信号,实现电流正弦性和交直流侧功率平衡。同时,在谐波补偿环节引入多采率控制,解决了互联变换器低开关频率控制过程中的延时而导致的谐波重构误差问题,改善谐波补偿效果,并给出准比例谐振控制器参数的设计过程。基于Matlab/Sinmulink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稳态特性好,动态响应快,对负荷突变适应性好,控制算法简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 交直流混合微网 互联变换器 谐波补偿 多采样率控制 准比例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直流混合微网构架的电能路由器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迎澍 马川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8,共6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交直流混合微网构架的电能路由器,分析了其工作模式,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对集成了分布式电源和储能单元的电能路由器系统,在并网和孤岛两种工作模式下进行了仿真研究,验证了本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此外,通过在逆... 研究了一种基于交直流混合微网构架的电能路由器,分析了其工作模式,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对集成了分布式电源和储能单元的电能路由器系统,在并网和孤岛两种工作模式下进行了仿真研究,验证了本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此外,通过在逆变器和储能单元控制回路中引入功率前馈补偿验证了通信机制在电能路由系统中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电能路由器可以有效整合各种分布式电源,是一种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路由器 交直流混合微网 功率前馈补偿 分布式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_∞混合灵敏度的交直流混合微网频率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鹏 马显 +2 位作者 李雨薇 陈博 方晴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2-138,共7页
微网中高比例风力、光伏发电的输出功率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同时负荷功率具有随机时变性,这些特性易引起微网中频率波动。微网运行方式的改变,将导致网络等值参数和运行参数的变化。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网中频率波动及控制对象参数摄动的问... 微网中高比例风力、光伏发电的输出功率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同时负荷功率具有随机时变性,这些特性易引起微网中频率波动。微网运行方式的改变,将导致网络等值参数和运行参数的变化。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网中频率波动及控制对象参数摄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混合灵敏度的交直流混合微网频率控制方法,控制交流区域频率并使之保持稳定。通过将实际控制问题转换为混合灵敏度问题,构建S/R/T函数,设计了频率鲁棒控制器,增强了频率对参数摄动的鲁棒性。通过将鲁棒控制问题转换为用Riccati方程表示,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求解该方程得到H∞频率控制器。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了所设计频率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 交直流混合微网() 混合灵敏度 频率控制 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密度间歇性能源的交直流混合微网模糊随机优化运行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鹏 韩鹏飞 +1 位作者 陈安伟 郑苗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956-2965,共10页
该文将模糊随机优化理论引入微网优化运行中,以解决高密度间歇性能源的接入给交直流混合微刚带来的曰前调度偏差大及实时不平衡功率调整费用高的问题。基于该优化理论提出了最小化交直流混合微网综合运行成本的模糊随机期望值优化模型... 该文将模糊随机优化理论引入微网优化运行中,以解决高密度间歇性能源的接入给交直流混合微刚带来的曰前调度偏差大及实时不平衡功率调整费用高的问题。基于该优化理论提出了最小化交直流混合微网综合运行成本的模糊随机期望值优化模型和最小化调整费用的实时不平衡功率调整模型,并提出一种模糊随机ADMM算法对不确定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对确定性优化、随机优化和模糊随机优化三种优化方案的目前调度计划和实时不平衡功率调整方案对比分析,证明了基于模糊随机期望值模型在求解含高密度间歇性能源的交直流混合微网调度问题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 交直流混合微网 模糊随机期望值模型 优化运行 模糊随机ADM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基因算法的交直流混合微网优化运行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鹏 郑苗苗 +1 位作者 陈安伟 韩建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226-3234,共9页
随着负荷种类逐渐增多,电力系统中直流负荷比例越来越大。交直流混合微网可以同时满足交流负荷和直流负荷需求,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合理优化交直流混合微网中微源出力对于供电可靠性和微网运行成本至关重要。该文综合考虑微源燃料... 随着负荷种类逐渐增多,电力系统中直流负荷比例越来越大。交直流混合微网可以同时满足交流负荷和直流负荷需求,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合理优化交直流混合微网中微源出力对于供电可靠性和微网运行成本至关重要。该文综合考虑微源燃料成本、电网购电成本、环境效益成本、网损、运行维护成本、微源初期建设成本及发电补贴,建立多目标、多约束优化运行数学模型。利用文化基因算法中特有的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理念,引入竞争和协作方法对目标函数展开迭代,从而提高算法收敛精度。将文化基因算法应用到求解交直流混合微网优化运行目标函数中,优化交直流混合微网运行成本,通过算例运行结果验证该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网 优化运行 文化基因算法 局部搜索 竞争–协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微网变流器多模式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桂英 桂永光 +3 位作者 粟时平 明志勇 张捷 邓宇恩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4-121,共8页
交直流混合微网含有不同类型的微源,分别建立了各个微源的并网接口控制模型。对双向变流器下垂控制曲线进行改进,当双向变流器变换功率很小时,其仍然处于停机模式,减少了电力电子器件不必要动作带来的谐波。在分析微源变流器不同运行模... 交直流混合微网含有不同类型的微源,分别建立了各个微源的并网接口控制模型。对双向变流器下垂控制曲线进行改进,当双向变流器变换功率很小时,其仍然处于停机模式,减少了电力电子器件不必要动作带来的谐波。在分析微源变流器不同运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与微网能量管理的协调运行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综合考虑了直流母线的电压偏差、微网功率缺额、蓄电池的荷电状态等因素,能够实现交直流微网间的功率平衡,提高系统稳定性、可控性,适用于交直流微网的不同模式运行控制。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微网 变流器 能量管理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密度可再生能源的交直流混合微网模糊优化运行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鹏 韩鹏飞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3-70,共8页
交直流混合微网具有便于多种类型电源及负荷灵活规模化接入的优势,却存在高密度可再生能源接入后带来明显不确定性、优化调度复杂等难题。本文将可再生能源出力预测误差处理为模糊变量,建立了交直流混合微网模糊机会约束优化模型。针对... 交直流混合微网具有便于多种类型电源及负荷灵活规模化接入的优势,却存在高密度可再生能源接入后带来明显不确定性、优化调度复杂等难题。本文将可再生能源出力预测误差处理为模糊变量,建立了交直流混合微网模糊机会约束优化模型。针对模型同时包含不确定规划、混合整数规划等常规算法难以求解的问题,本文将模糊模拟、神经网络算法和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结合,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求解交直流混合微网模糊机会约束优化模型的混合智能算法。最后采用某交直流混合微网示范工程现场数据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网 不确定 模糊 机会约束优化 混合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