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式协作学习模式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1
作者 陈陈 丁元春 +5 位作者 凌张军 李从虎 吕丹 范志强 宗梅 孔群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7期125-128,共4页
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园林规划设计人才,基于“互联网+”混合式协作学习(BCL)模式,对其应用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路进行设计,并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思路设计包括小组协作、翻转课堂、科研训练等。改革实践包括优化教学环节,以... 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园林规划设计人才,基于“互联网+”混合式协作学习(BCL)模式,对其应用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路进行设计,并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思路设计包括小组协作、翻转课堂、科研训练等。改革实践包括优化教学环节,以“指导—学习—评价—成果”为主线,将教学环节进行有机衔接;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高阶应用能力;结合多元化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教—学—论—赛—研”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考评体系,学生成绩由平时表现(10%)、设计作品(30%)和卷面成绩(60%)3个部分组成,并增加体现社会服务价值的附加分。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其科研能力及综合素质。本文为园林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园林规划设计 混合式协作学习 园林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协作学习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实证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罗宇晨 郑燕林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9,共11页
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是培育创新型人才、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混合式教学情境下的协作学习支持协同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培育高阶思维的常用方式。本研究基于混合式协作学习,在理论层面设计“建立知... 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是培育创新型人才、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混合式教学情境下的协作学习支持协同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培育高阶思维的常用方式。本研究基于混合式协作学习,在理论层面设计“建立知识联系—定位重点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基于证据评论—协同意义建构”的学习活动流程,联通“学习空间支撑层—协作活动中介层—思维发展目标层”,面向问题解决发展批判性思维;在实践层面开展为期三个月三个单元共三轮的混合式学习实验,对学生互动文本进行编码并采用认知网络分析和滞后序列分析,探索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轨迹并进行行为描画。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混合式协作学习可以有效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行为有序灵活地切换,协作学习进阶中蕴含了批判性思维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混合式协作学习 认知网络分析 滞后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协作学习情境下的交互模式演化探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江 陈君 金妙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6年第1期61-68,共8页
基于社会网络动态分析视角,研究了混合式协作学习情境下学习者交互模式的演化过程。通过调研,以问卷的形式获取武汉大学公选课上229个学生的人际关系数据和学生基本信息。采用内容分析法,发现学习社区参与者存在三类互动模式:线上互动... 基于社会网络动态分析视角,研究了混合式协作学习情境下学习者交互模式的演化过程。通过调研,以问卷的形式获取武汉大学公选课上229个学生的人际关系数据和学生基本信息。采用内容分析法,发现学习社区参与者存在三类互动模式:线上互动、线下互动、线下到线上互动,其中线上互动是主要方式。利用随机行动者模型探讨交互网络演化的驱动因素,分析网络的结构以及学习者的属性。网络的结构特性包含:互惠性、传递三元组、三元环,属性因素包括学生的性别、年级、社交网络使用频率以及学生活动空间上的邻近性。在评估了时序网络驱动因素的时间异质性后,发现三元环结构和空间邻近性在网络演化的各个时期影响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协作学习 交互网络 随机行动者模型 公选课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协作学习中知识建构的三循环模型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彭绍东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9-47,共9页
在混合式协作学习(Blend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BCL)的探讨中,为了有效促进和科学分析学生的知识建构,该文经过多年的实证研究,对Stahl的知识建构模型进行了改造,提出与应用了BCL知识建构的三循环模型。该模型含个体知识建构、... 在混合式协作学习(Blend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BCL)的探讨中,为了有效促进和科学分析学生的知识建构,该文经过多年的实证研究,对Stahl的知识建构模型进行了改造,提出与应用了BCL知识建构的三循环模型。该模型含个体知识建构、协同知识建构、基于点评讲解的高层次认知三个循环。同时,为了探寻BCL中知识建构的特征与优化策略,设计了BCL中交互制品的内容分析编码体系与质量评价量规,并利用该模型和编码体系对BCL社区交互进行了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协作学习 知识建构的三循环模型 交互制品 内容分析的编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协作学习社群网络特征分析的指标界定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彭绍东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98,共7页
研究混合式协作学习中存在的认知交互、教学交互、社会交互网络关系等,对于揭示其特征与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社群网络特征分析的问题、对象与过程,界定了主要分析指标的含义,总结了社会网络分析计算项目间的结构关系,并以异步... 研究混合式协作学习中存在的认知交互、教学交互、社会交互网络关系等,对于揭示其特征与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社群网络特征分析的问题、对象与过程,界定了主要分析指标的含义,总结了社会网络分析计算项目间的结构关系,并以异步认知交互社群网络的分析为例,介绍了数据采集、指标计算、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应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协作学习 社群网络 特征分析 指标界定 应用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启发式挖掘算法探究混合式协作学习过程 被引量:3
6
作者 许玮 沈致仪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106,共8页
混合式协作学习下,学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和建构知识,研究大学生如何在此过程中发展基于认知与情感的互动调节是建成混合式“金课”的关键。研究以30名本科生的2256条协作学习对话数据为样本,采用启发式挖掘算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总结... 混合式协作学习下,学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和建构知识,研究大学生如何在此过程中发展基于认知与情感的互动调节是建成混合式“金课”的关键。研究以30名本科生的2256条协作学习对话数据为样本,采用启发式挖掘算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总结互动过程的发展规律与高低分组的行为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高分组在协作过程中注重规划与反思,且情感参与的认知互动多于低分组,协作学习互动过程遵循IDB型的变化规律,高低分组的行为模式与自我调节阶段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本研究试图进一步理解学习者在协作学习中的认知与情感的调节互动模式,可为高校教师建设混合式课程资源、设计混合式协作学习的课程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协作学习 过程挖掘 启发式挖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ackboard学习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周红春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1,98,共6页
Blackboard学习平台在国际国内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从大学教育技术中心的角度,探索如何组织和开展基于Bb平台的混合学习实践,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的实际,开展Blackboard平台辅助课堂讲授、小组协作学习、混合式协作学习、主题探究学习... Blackboard学习平台在国际国内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从大学教育技术中心的角度,探索如何组织和开展基于Bb平台的混合学习实践,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的实际,开展Blackboard平台辅助课堂讲授、小组协作学习、混合式协作学习、主题探究学习、案例教学、技能训练、角色扮演等多种学习模式的混合,构建适应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需求的高质量课程体系,拓展高校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学习 学习模式 混合式协作学习 角色扮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