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高精度混合视觉伺服机械臂控制方法
1
作者 刘新 王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66-2277,共12页
机械臂在各领域应用广泛,其控制系统对精度与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日益增加,然而,传统控制方法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的适应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机械臂混合视觉伺服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混合视觉伺服系统进行建... 机械臂在各领域应用广泛,其控制系统对精度与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日益增加,然而,传统控制方法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的适应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机械臂混合视觉伺服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混合视觉伺服系统进行建模,分析系统误差函数中旋转部分和平移部分的动态变化特性,推导误差与相机速度之间的关联关系模型。其次,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机械臂控制方法,通过结合系统误差和相机速度信息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实时预测系统的未来动态并优化控制输入,实现误差补偿和快速收敛。最后,在ViSP仿真平台和实物运动控制平台上分别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有效降低了稳态误差,提高了控制精度,特别是在动态复杂环境中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混合视觉伺服 模型预测控制 状态空间模型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指数滑模的三相混合变流器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研究
2
作者 马辉 陈伟涛 +2 位作者 余本领 赵军波 席磊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84,共10页
为降低三相混合变流器输入电流畸变率并提高系统对负载变化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变指数趋近律滑模控制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首先,在无源变流器前端串联滤波电感,以抑制总输入电流中的周期性畸变。其次,基于系统数学模型,为电压外... 为降低三相混合变流器输入电流畸变率并提高系统对负载变化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变指数趋近律滑模控制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首先,在无源变流器前端串联滤波电感,以抑制总输入电流中的周期性畸变。其次,基于系统数学模型,为电压外环设计变指数趋近律滑模控制器,显著提升了系统应对负载扰动的鲁棒性。在内环控制中,为有源变流器设计了快速最优三矢量模型预测控制器,仅需两次寻优即可确定最优矢量组合,大幅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为无源变流器设计了一种基于三阶扩展状态观测器的输入电压观测方法,减少了传感器使用数量,同时有效提升了输入电流质量。最后,将有源变流器的预测目标设定为总输入电流,实现了三相混合变流器总输入电流的高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混合变流器 模型预测控制 滑模控制 变指数趋近律 电流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余晋宇 周荔丹 +3 位作者 于天佑 王子强 赵轩辉 姚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储能系统具备平抑新能源波动、储存多余电能等作用,但单一类型的储能单元因响应速度、容量等限制难以满足需求。为提升孤岛直流微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方案,可充分发挥锂... 储能系统具备平抑新能源波动、储存多余电能等作用,但单一类型的储能单元因响应速度、容量等限制难以满足需求。为提升孤岛直流微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方案,可充分发挥锂电池高功率密度和一体化可再生燃料电池高能量密度的优势。首先,针对电、氢储能子系统分别设计DMPC控制器,可实现正常工况下电、氢储能分别支撑高、低频负荷,降低电储能充放电次数,延长寿命;而在氢储能停机工况下,可实现电储能单独支撑负荷,维持系统稳定。其次,考虑电、氢储能响应速度差异,基于DMPC代价函数的荷电状态恢复项,引入了权重自适应算子,避免了负责快速响应的电储能平均电压恢复能力突降,提高了直流电压暂态稳定性。最后,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直流微电网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电-氢混合储能 燃料电池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PMLSM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IP核设计及硬件在环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谭会生 卿翔 肖鑫凯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88-997,共10页
为了提升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电流控制的稳态性能和执行速度,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设计了一个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TV-MPCC)知识产权(IP)核,并利用FPGA在环可视化验证方法,建立了一个PMLSM的TV-MPCC IP... 为了提升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电流控制的稳态性能和执行速度,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设计了一个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TV-MPCC)知识产权(IP)核,并利用FPGA在环可视化验证方法,建立了一个PMLSM的TV-MPCC IP核验证系统。通过Simulink对TV-MPCC策略进行算法级仿真,并优化了基本电压矢量的作用顺序;采用并行与资源共享硬件优化技术设计并封装了一个TV-MPCC IP核,并对其进行了功能仿真;将设计部署在FPGA芯片XC7Z020CLG400-2上,利用FPGA在环可视化验证平台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TV-MPCC策略下d、q轴电流跟踪误差和电流脉动均降低90%以上;FPGA工作在100 MHz下,实现一次算法的时间为0.62μs,仅为软件PyCharm执行时间的0.4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 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TV-MPCC)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电流跟踪误差 电流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条件下混合型MMC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5
作者 翟佳榆 周建萍 +4 位作者 陈亮华 杨礼胜 钱旭东 陶志勇 王立成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94,共7页
针对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Hybrid MMC)在非理想条件下易发生故障扰动,且其比例积分(PI)控制难以保持系统稳定运行的问题,提出采用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CCS-MPC)方法。通过建立混合型MMC的数学模型,将CCS-MPC应用于内环电流控制... 针对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Hybrid MMC)在非理想条件下易发生故障扰动,且其比例积分(PI)控制难以保持系统稳定运行的问题,提出采用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CCS-MPC)方法。通过建立混合型MMC的数学模型,将CCS-MPC应用于内环电流控制,并搭建仿真系统,验证其在负载突变、电网电压暂降和单相接地等非理想工况下的性能。仿真分析表明,CCS-MPC有较强的稳态恢复能力,可有效提升系统稳定性及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 非理想条件 连续控制模型预测控制 内环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网络攻击下信息物理系统预测补偿控制
6
作者 祝超群 辛文睿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7,共7页
针对混合网络攻击环境下的信息物理系统,研究了基于输出反馈的预测补偿控制问题,提出了具有多步预测的补偿控制方法.首先,考虑到混合攻击特性和攻击能量受限等因素,建立了具有嵌套子系统结构的信息物理系统切换模型;其次,借助李雅普诺... 针对混合网络攻击环境下的信息物理系统,研究了基于输出反馈的预测补偿控制问题,提出了具有多步预测的补偿控制方法.首先,考虑到混合攻击特性和攻击能量受限等因素,建立了具有嵌套子系统结构的信息物理系统切换模型;其次,借助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给出了系统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输出反馈的预测补偿控制策略,实现了信息物理系统的镇定控制;最后,通过网络化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系统 混合网络攻击 切换系统 预测补偿 输出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运行工况下混合励磁轴向磁场永磁电机自适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磊 刘浩 +2 位作者 朱孝勇 张超 范文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5-736,I0025,共13页
针对多变运行工况下混合励磁轴向磁场永磁(hybrid excited axial field permanent magnet,HE-AFPM)电机中电励磁磁场与电枢磁场之间矢量耦合、端部漏磁等导致的电机参数非线性变化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混合励磁轴向磁场永磁电机自适应模型... 针对多变运行工况下混合励磁轴向磁场永磁(hybrid excited axial field permanent magnet,HE-AFPM)电机中电励磁磁场与电枢磁场之间矢量耦合、端部漏磁等导致的电机参数非线性变化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混合励磁轴向磁场永磁电机自适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详细分析HE-AFPM电机拓扑结构及参数变化特性;引入多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理论推导分析HE-AFPM电机参数对控制系统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将多矢量预测模型作为自适应控制的可调模型,降低了控制算法的复杂度和控制系统的计算负荷,提高了控制系统响应速度;依据波波夫(Popov)超稳定理论,引入3个不等式稳定判据设计各参数的自适应律,可实现多变运行工况下的HE-AFPM电机磁链、自感、互感等参数的有效识别,提高了控制模型的准确性和电流跟踪性能。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所提出的自适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励磁 轴向磁场永磁 参数自适应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物理混合模型的菇房空调节能控制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孔祥书 郑文刚 +3 位作者 张馨 王明飞 单飞飞 赵倩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9-317,共9页
针对模型预测控制在菇房节能控制中存在纯数据驱动温度预测模型可解释性差、优化求解速度慢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物理混合模型的菇房空调节能控制方法。首先,使用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 neural network... 针对模型预测控制在菇房节能控制中存在纯数据驱动温度预测模型可解释性差、优化求解速度慢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物理混合模型的菇房空调节能控制方法。首先,使用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 neural network, GRU)与注意力机制(attention)作为预测模型,将菇房内部热平衡方程纳入损失函数中,实现基于数据-物理混合模型的菇房温度预测方法。然后,基于模型输出与参考轨迹的偏离程度和设备控制量建立目标函数。最后,利用改进型Adam算法快速地求解出空调在控制时域内的最优控制序列,实现菇房空调能耗最优控制。试验结果表明:与纯数据驱动的GRU模型相比,本文所提出的菇房温度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提高18%,均方根误差可控制在0.10℃内。与自适应矩估计(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Adam)优化算法相比,改进型Adam算法适应度值降低6%,与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相比(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 NSGA-Ⅱ)运算时长减少81%。与传统的阈值控制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跟踪精度提高63%,控制精度的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了73%,空调能耗平均降低了12%。该研究为菇房空调的节能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模型预测控制 深度学习 数据-物理混合驱动模型 菇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高频隔离型混合配电变压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秀云 高硕 +3 位作者 裴忠晨 刘闯 李瑞峰 杨卫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3,87,共8页
配电台区新型源/荷占比逐年提升,使得高/低电压、谐波放大、三相不平衡等配电终端电能质量问题凸显。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高频隔离型混合配电变压器,具备电能质量综合治理、交/直流混合配电等功能,可以满足配电终端用户高品质供... 配电台区新型源/荷占比逐年提升,使得高/低电压、谐波放大、三相不平衡等配电终端电能质量问题凸显。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高频隔离型混合配电变压器,具备电能质量综合治理、交/直流混合配电等功能,可以满足配电终端用户高品质供用电以及新型源/荷友好接入需求。介绍了高频隔离型混合配电变压器的拓扑结构并推导了数学模型。结合拓扑结构特点,设计了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CCS-MPC)策略和延时模型预测控制策略,CCS-MPC通过计算最优化占空比,实现前端变换器输出具有固定的开关频率和开关序列,减小寻优计算量。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一套10 kV/0.4 kV电压等级的高频隔离型混合配电变压器系统,验证了所提拓扑结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能力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台区 高频隔离型混合配电变压器 模型预测控制 最优占空比 电能质量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励磁轴向磁场磁通切换永磁电机多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克曼 徐磊 +3 位作者 刘浩 林明耀 范文杰 蔡晓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218-5228,共11页
混合励磁轴向磁场磁通切换永磁(hybridexcitation axial field flux-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HEAFFSPM)电机是一种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宽调速的新型永磁同步电机。该文针对该类混合励磁轴向磁场永磁电机的电励磁磁场与电枢磁... 混合励磁轴向磁场磁通切换永磁(hybridexcitation axial field flux-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HEAFFSPM)电机是一种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宽调速的新型永磁同步电机。该文针对该类混合励磁轴向磁场永磁电机的电励磁磁场与电枢磁场矢量耦合、参数非线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多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详细分析电励磁磁场与电枢磁场耦合机理,构建HEAFFSPM电机离散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三矢量电流模型预测方法,提出电枢电压矢量与励磁电压矢量合成方法。在每个采样周期内,将多个基本电压矢量合成为两个幅值和方向均可调的虚拟电压矢量,实现对交、直轴电流与励磁电流的无差拍控制,有效缓解了电枢与励磁独立控制下磁场耦合导致的驱动系统运行性能恶化、电流畸变等问题,提高了HEAFFSPM电机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所提出的多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励磁 轴向磁场永磁电机 矢量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混合逻辑动态模型预测控制器的磁轴承三电平调制策略
11
作者 袁野 朱俊俊 +1 位作者 杨帆 南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27,共9页
传统磁轴承三电平调制策略在数字控制系统中存在控制延迟问题,影响电流纹波抑制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预测控制器的磁轴承三电平调制策略。基于混杂系统理论,建立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统一表征出驱动电路充电、... 传统磁轴承三电平调制策略在数字控制系统中存在控制延迟问题,影响电流纹波抑制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预测控制器的磁轴承三电平调制策略。基于混杂系统理论,建立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统一表征出驱动电路充电、放电和续流工作模态,实现三电平调制;结合模型预测控制理论,将所建立的混合逻辑动态模型作为预测模型,预测磁轴承的控制电流,实现对控制延迟的补偿,并将预测控制电流送入到代价函数中,得出驱动电路的最优控制信号;基于所提调制策略构建了磁轴承控制系统,并与传统调制策略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轻载扰动工况下,所提调制策略相比于传统三电平滞环调制策略与传统三电平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策略,电流纹波分别降低了49.90%和49.87%;在中载扰动工况下,所提调制策略相比于传统三电平滞环调制策略与传统三电平PWM策略,电流纹波分别降低了49.99%和49.84%;在重载扰动工况下,所提调制策略相比于传统三电平滞环调制策略与传统三电平PWM策略,电流纹波分别降低了50.08%和49.77%。在三电平调制机制的基础上,所提调制策略能够有效补偿一个采样周期的控制延迟,达到降低电流纹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轴承 三电平调制 混合逻辑动态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储能系统快速功率响应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佀想 段建东 +2 位作者 王露霄 徐一明 赵克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35,共14页
针对混合储能系统平抑微电网大功率负荷突变引起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过程中控制响应速度慢、储能功率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提出混合储能系统快速功率响应模型预测控制。首先,根据储能系统预测电流值与系统功率补偿量得到储能系统预测功率并... 针对混合储能系统平抑微电网大功率负荷突变引起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过程中控制响应速度慢、储能功率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提出混合储能系统快速功率响应模型预测控制。首先,根据储能系统预测电流值与系统功率补偿量得到储能系统预测功率并将其作为参考功率,设计基于有理函数拟合的功率配置方案对参考功率进行优化配置,得到锂电储能与飞轮储能的参考功率,实现飞轮储能系统容量的最大化利用,减少突变功率对电池影响,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其次,通过储能系统功率电流变换关系获得参考电流值,并采用增量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锂电-飞轮储能系统进行控制,得到最优控制输出,使实际电流快速跟随参考电流以抑制直流母线电压波动。最后,通过仿真和硬件在环半实物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系统 负荷突变 功率预测 有理函数拟合 功率配置 增量式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双机组混合动力船舶能量管理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寅正 陈俐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4-83,共10页
[目的]船舶柴电混合动力系统合理分配柴油机和电机输出功率,可大幅降低油耗和排放。针对传统混合动力能量管理策略的性能最优与运算实时的矛盾,提出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PC)进行能量管理瞬时优化。[方法]首先,利用反向建模法搭建由双柴油... [目的]船舶柴电混合动力系统合理分配柴油机和电机输出功率,可大幅降低油耗和排放。针对传统混合动力能量管理策略的性能最优与运算实时的矛盾,提出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PC)进行能量管理瞬时优化。[方法]首先,利用反向建模法搭建由双柴油发电机组、储能系统、岸电组成的客渡船混合动力系统能量流模型;然后,提出以油耗和电能消耗的总温室气体(GHG)排放为目标函数,在系统约束条件下可在线滚动优化求解的MPC能量管理算法,最终进一步进行了不同预测时域长度的灵敏度分析。[结果]仿真结果表明,MPC较传统规则控制方法可分别降低4.85%的燃油消耗量和3.54%的温室气体总排放。[结论]相比于传统的规则控制策略,MPC油耗低,温室气体排放少,且计算负荷较小,具有良好的实船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机组混合动力 模型预测控制 温室气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矩星矢量模型的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晓明 张利 +2 位作者 王国栋 刘相华 韩安荣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1-103,共3页
以转矩星理论为指导 ,对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该步进电机的转矩星矢量模型 ,以 80 98单片机为基础 ,利用PL/M 96语言设计了具有形式简单、功能强大的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实现了平滑无级调速和恒流... 以转矩星理论为指导 ,对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该步进电机的转矩星矢量模型 ,以 80 98单片机为基础 ,利用PL/M 96语言设计了具有形式简单、功能强大的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实现了平滑无级调速和恒流控制·通过对 1 1 0BYG45 0型75 0W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进行速度控制·结果表明 ,该系统运行良好 ,并有潜力实现直接传动系统的在线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矩星矢量模型 单片微型机 PL/M-96语言 混合式步进电机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冗余矢量的T型三电平双向变换器中点电位平衡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勋嵩 李锐华 +1 位作者 许嘉杰 王汉卿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4-1271,共8页
T型三电平双向变换器因其具有损耗小、输出电能质量高等优势适合应用于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互联等场景。针对T型三电平双向变换器存在直流侧中点电位不平衡等问题,模型预测控制因其易于实现多目标优化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了... T型三电平双向变换器因其具有损耗小、输出电能质量高等优势适合应用于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互联等场景。针对T型三电平双向变换器存在直流侧中点电位不平衡等问题,模型预测控制因其易于实现多目标优化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了解决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权重因子整定困难,中点电位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冗余矢量的中点电位平衡模型预测控制,利用冗余小矢量的特性实现对中点电位平衡的控制,避免了权重因子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利用代价函数计算矢量的作用时间并预测输出最优开关序列,提升系统的稳态性能。最后,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三电平双向变换器 模型预测控制 中点电位平衡 冗余矢量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固定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母线电压工况下开绕组PMSM单矢量模型预测转矩优化控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佳丹 徐家扬 +3 位作者 陶文杰 王艺威 周波 周开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72-782,共11页
为改善双电源供电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在采用传统单矢量MPTC控制策略时转矩脉动大、计算复杂度高、权重系数较难整定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矢量幅值的最优矢量快速选取方法,利用无... 为改善双电源供电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在采用传统单矢量MPTC控制策略时转矩脉动大、计算复杂度高、权重系数较难整定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矢量幅值的最优矢量快速选取方法,利用无差拍预测转矩控制思想,直接预测出参考电压矢量,消除评价函数中的权重系数,分析变母线电压工况下的基本电压矢量变化趋势,结合扇区细分的思想,对不同电压比例下的矢量选取方法进行分析推导,充分考虑了双电源供电型开绕组PMSM拓扑的所有基本电压矢量,采用类似开关表的方法建立了不同扇区内的最优矢量选取方法,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有效改善了电机的转矩脉动。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单矢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策略在宽母线电压比例范围内均能获得较好的电机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 无差拍预测转矩控制 矢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最优矢量选取方法 宽母线电压比例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失配条件下混合动力两栖车功率协调预测控制
17
作者 王绪 高晓宇 +2 位作者 黄英 崔涛 骆承良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78-4588,共11页
为实现混合动力两栖车综合效率最优,提出一种功率协调预测控制策略。该策略旨在协同优化能量管理策略与车速控制策略之间的耦合关系。针对车速预测模型失配的问题,提出利用极限学习机进行实时误差预测,并通过预测值进行预测模型校正。... 为实现混合动力两栖车综合效率最优,提出一种功率协调预测控制策略。该策略旨在协同优化能量管理策略与车速控制策略之间的耦合关系。针对车速预测模型失配的问题,提出利用极限学习机进行实时误差预测,并通过预测值进行预测模型校正。设计模型预测控制器实现能量管理与车速控制的实时优化控制,并通过仿真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策略相较于传统的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能够降低等效燃油消耗、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标准差、母线电压标准差和电池容量衰退,降低幅度分别为9.35%、59.63%、15.79%和45.33%;通过有无模型校正的功率协调预测控制对比,表明通过模型校正可实现等效燃油消耗、SOC标准差、母线电压标准差和电池容量衰退分别降低6.95%、25.91%、13.46%和24.07%,体现了所提出的基于极限学习机模型校正的功率协调预测控制在提升燃油经济性、维持电气系统稳定性和降低电池损耗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两栖车 功率协调预测控制 模型失配 模型预测控制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和模型预测控制的混合储能平抑风电功率波动策略 被引量:7
18
作者 秦磊 董海鹰 王润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86-4296,I0111,共12页
针对混合储能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时储能系统成本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和模型预测控制的风电波动平抑控制策略。该方法基于风储联合发电系统,在满足风电平抑需求的基础上,通过预设截止频率以储能容量变化最小与功率波动最低... 针对混合储能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时储能系统成本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和模型预测控制的风电波动平抑控制策略。该方法基于风储联合发电系统,在满足风电平抑需求的基础上,通过预设截止频率以储能容量变化最小与功率波动最低为多目标,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卡尔曼滤波自适应参数获得最优储能目标功率。为提高混合储能系统协调运行能力,考虑调节储能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通过模型预测控制实现计及电池运行寿命与超级电容SOC变化的动态功率分配。最后,结合实际风电功率数据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有效改善电池SOC、降低超级电容容量,符合储能平抑风电功率需求,能充分考虑两种储能设备的特性差异,提高功率分配的合理性,改善储能系统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卡尔曼滤波 模型预测控制 混合储能 荷电状态 风电波动平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网联混合车队生态驾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钱立军 陈健 +2 位作者 赵丰 陈欣宇 宣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87-1599,1607,共14页
为解决网联汽车由于驾驶员误差存在导致的速度轨迹偏移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实时的考虑驾驶员误差的网联混合车队生态驾驶策略。首先通过实车试验采集不同驾驶员的驾驶员误差数据,建立基于马尔可夫链的驾驶员误差模型,用于预测未来一段时... 为解决网联汽车由于驾驶员误差存在导致的速度轨迹偏移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实时的考虑驾驶员误差的网联混合车队生态驾驶策略。首先通过实车试验采集不同驾驶员的驾驶员误差数据,建立基于马尔可夫链的驾驶员误差模型,用于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驾驶员误差。然后以最小化整个车队的燃油消耗为优化目标,将车队速度轨迹优化问题描述为一个最优控制问题,采用快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fast stochast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SMPC)算法求解车队中网联汽车的最优速度轨迹。仿真和智能网联微缩车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基于快速模型预测控制(fa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MPC)的生态驾驶策略,本文所提出的生态驾驶策略能够有效减小车辆的速度轨迹偏移,并降低整个车队的燃油消耗,且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联汽车 驾驶员误差 快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混合车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预测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范爱龙 李永平 +1 位作者 杨强 涂小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73,共12页
针对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稳定性和节能减排问题,明确模型预测控制在船舶能量管理中的作用、研究现状及趋势。借助CiteSpace对船舶能量管理进行可视化分析,理清了船舶能量管理的发展脉络,并通过不同能量管理策略的对比分析揭示模型预测控制... 针对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稳定性和节能减排问题,明确模型预测控制在船舶能量管理中的作用、研究现状及趋势。借助CiteSpace对船舶能量管理进行可视化分析,理清了船舶能量管理的发展脉络,并通过不同能量管理策略的对比分析揭示模型预测控制在船舶能量管理中的重要性;从预测建模、优化目标及约束、求解和改进策略等3个方面开展了船舶能量管理预测控制方法的分析;最后从考虑可再生能源的能量管理策略、建模与验证的标准化、协同优化和多维度评估等方面对船舶能量管理预测控制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控制在智能船舶、多能源船舶等复杂的动力系统的实时控制中具有重要潜力。与其他算法结合开展多目标算法融合是提升控制精度和计算实时性的重要途径,开展多维度测试评估有利于推动策略的实船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 船舶能效 能量管理 模型预测控制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预测建模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