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针-板脉冲放电气液混合反应器气液中活性物质的生成和转移特性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冰 高志鹰 +3 位作者 内爱 朱小梅 严志宇 宋艳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6,共8页
为了研究脉冲放电条件下气液混合反应器两相中活性物质的生成和转移特性,采用多针对板混合反应器,通过发射光谱测定不同背景气体下放电过程中气液界面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氢自由基(·H)、氧自由基(·O)的变化规律,通... 为了研究脉冲放电条件下气液混合反应器两相中活性物质的生成和转移特性,采用多针对板混合反应器,通过发射光谱测定不同背景气体下放电过程中气液界面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氢自由基(·H)、氧自由基(·O)的变化规律,通过化学方法研究了液相中活性物质过氧化氢(H2O2)和臭氧(O3)形成的特性规律,以及脉冲峰值电压、处理时间和溶液pH对H2O2和O3形成的影响,分析了气液两相活性物质的转移过程机理。结果表明:在低电压条件下,利用多针对板混合反应器可以实现更多通道的均匀放电,使活性物质的产量大量增加;随着脉冲峰值电压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加长和溶液pH值的增加,H2O2和O3的质量浓度随之升高;对液相中H2O2和O3的质量浓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气体依次是氧气、空气、氩气、氮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针混合反应器 气液混合放电 活性物质 发射光谱 过氧化氢(H2O2) 臭氧(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静态混合反应器中加入共溶剂制备生物柴油 被引量:7
2
作者 孟中磊 蒋剑春 +2 位作者 李翔宇 应浩 许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93-196,共4页
用菜籽油毛油和甲醇为原料,KOH为催化剂在自制的管式静态混合反应器中连续化制备生物柴油,研究了加入共溶剂四氢呋喃或者丁酮时,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实验发现加入共溶剂,可以明显提高生物柴油的产率。在以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KOH... 用菜籽油毛油和甲醇为原料,KOH为催化剂在自制的管式静态混合反应器中连续化制备生物柴油,研究了加入共溶剂四氢呋喃或者丁酮时,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实验发现加入共溶剂,可以明显提高生物柴油的产率。在以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KOH占油脂质量的1%,加热导热油的温度控制在250~270℃,原料通过管式反应器的流速为5L/min的条件下,原料通过管式静态混合反应器一次的产率,由未加共溶剂时的56%,提高到80%以上,最高产率则由未加共溶剂的76.5%,提高到了94.1%。在管式静态混合反应器中适当减少共溶剂的用量,生物柴油的产率变化不大。加入共溶剂,反应可以在6~9min达到90%以上的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管式静态混合反应器 四氢呋喃 丁酮 连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变型设计方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金廷 刘雪雁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3-75,共3页
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变型设计方程刘金廷,刘雪雁(吉林工学院化学工程系,长春130012)在用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的操作方程式及求解时,常常为了简化问题令其各级反应器为等容、等温的状况下进行反应。尤其是用公式法计算多... 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变型设计方程刘金廷,刘雪雁(吉林工学院化学工程系,长春130012)在用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的操作方程式及求解时,常常为了简化问题令其各级反应器为等容、等温的状况下进行反应。尤其是用公式法计算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时,又多以一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混合反应器 反应器 变型设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X图解法计算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金廷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4-58,共5页
论述R-X图解法计算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例,对R-X法的计算步骤予以详细介绍,为多级串联反应器的设计与计算,提供一种新颖适用的图解计算方法。
关键词 图解法 多级串联 混合反应器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旋流混合反应器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马亚兵 李赓 +3 位作者 李薇 靖波 陈武 尹先清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1-116,124,共7页
为了提高含油污水处理中药剂的混合效率,基于流场强度理论和Fluent软件,建立旋流混合反应器三维几何模型,对污水加药旋流混合反应器内流场进行模拟,研究了污水处理量、污水含油质量浓度、反应器直径和筒体高度对药剂混合效果的影响,并... 为了提高含油污水处理中药剂的混合效率,基于流场强度理论和Fluent软件,建立旋流混合反应器三维几何模型,对污水加药旋流混合反应器内流场进行模拟,研究了污水处理量、污水含油质量浓度、反应器直径和筒体高度对药剂混合效果的影响,并优化了旋流混合反应器的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水处理量的增加,药剂混合效果增强;污水含油质量浓度对药剂的混合效果无明显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旋流混合反应器直径可强化混合效果;当直径为200 mm、筒体高度为300 mm时旋流混合反应器达到设计处理量下的最佳综合混合效果。所得结论可为旋流混合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NT 旋流混合反应器 污水处理量 反应器直径 筒体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静态混合反应器制备ZrO_2纳米晶微粉 被引量:5
6
作者 钱刚 许煜汾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2-25,共4页
静态混合器对反应物料具有良好的径向混合作用,可使反应物料在较短时间内尽可能达到微观混合,有利于制备一次粒径较小的超细微分。文章将Kenics型静态混合器应用于ZrO2 纳米晶微粉的制备,研究了物料流在其中的流动状态,... 静态混合器对反应物料具有良好的径向混合作用,可使反应物料在较短时间内尽可能达到微观混合,有利于制备一次粒径较小的超细微分。文章将Kenics型静态混合器应用于ZrO2 纳米晶微粉的制备,研究了物料流在其中的流动状态,并研究了静态混合器单元数、反应物浓度、流量等对粉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态混合器可消除反应器内物料在径向上的浓度、温度等差别,物料在其中的流动状态近似于活塞流;反应物浓度越大,粉末的一次粒径越小,但团聚粒径变大;而增大反应物流量则有利于生成粒径较小的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流 纳米晶微粉 氧化锆 静态混合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粒子激光散射测量混合反应器分散相浓度场分布(英文)
7
作者 沈熊 彭涛 袁辉靖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3-58,共6页
研究了圆管反应器中四束侧向对撞射流与轴向流形成的混合流动 .应用激光粒子散射成像测量了侧向分散相在混合流中的浓度场分布 ,得到了不同的浓度分布图形随侧向流与轴向流速比关系 。
关键词 激光散射 粒子浓度 混合反应器 分散相 浓度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完全混合式反应器中水力停留时间对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光团 杨艳琼 +1 位作者 张留瓅 刘勇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70,共5页
以葡萄糖为底物,采用10 L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研究了进水COD为1 000、1 500和2 000mg/L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对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量、分子量分布和组成成分的影响。在进水COD相同条件下,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量随着水力停留时间延... 以葡萄糖为底物,采用10 L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研究了进水COD为1 000、1 500和2 000mg/L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对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量、分子量分布和组成成分的影响。在进水COD相同条件下,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量随着水力停留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水力停留时间相同时,进水COD越高产生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量越多。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小分子量(Mr<1×103)部分溶解性微生物产物所占百分比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中间分子量(1×103<Mr<1×104)部分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大分子量(Mr>1×104)部分则逐渐减小。水力停留时间对溶解性微生物产物中的多聚糖和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对DN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多聚糖和蛋白质能够逐渐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水力停留时间 完全混合反应器 分子量分布 多聚糖 蛋白质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牛粪液厌氧消化的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反应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荣平 李秀金 Shulin Chen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6-190,共5页
对推流式反应器(PFR)和完全混合式反应器(CSTR)用于牛粪液厌氧消化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在中温35℃下,对进料浓度40、80和128 g/L的3种牛粪液分别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CSTR比PFR具有更好的去除VS(挥发性固体)和产生物气的性能,... 对推流式反应器(PFR)和完全混合式反应器(CSTR)用于牛粪液厌氧消化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在中温35℃下,对进料浓度40、80和128 g/L的3种牛粪液分别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CSTR比PFR具有更好的去除VS(挥发性固体)和产生物气的性能,在进料浓度为40、80和128 g/L时,CSTR中VS去除率比PFR中分别提高了17.4%~21.5%,3.9%~21.5%和0.5%~5.3%.在最优进料浓度80 g/L下,CSTR获得了最高的容积产气率和单位VS产气量,比PFR中提高了9.8%~25.9%.研究认为,CSTR中的搅拌作用加强了微生物与物料之间物质的传递,提高了降解去除有机物和产生物气的消化效果.因此,在牛粪液厌氧消化时,推荐使用CSTR反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液 厌氧消化 推流式反应器 完全混合反应器 性能比较 进料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混合管式反应器连续化制备生物柴油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洁 蒋剑春 +3 位作者 聂小安 李科 常侠 吴欢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59,共5页
以棉籽油和甲醇为原料,利用自制的静态混合管式反应器,在催化剂和共溶剂的共同参与下连续化制备生物柴油,研究其反应动力学。当催化剂KOH用量为油脂质量的0.6%,甲醇和棉籽油物质的量之比(醇油比)为28∶1,共溶剂丁酮与油脂体积比为1.5∶1... 以棉籽油和甲醇为原料,利用自制的静态混合管式反应器,在催化剂和共溶剂的共同参与下连续化制备生物柴油,研究其反应动力学。当催化剂KOH用量为油脂质量的0.6%,甲醇和棉籽油物质的量之比(醇油比)为28∶1,共溶剂丁酮与油脂体积比为1.5∶1,反应温度分别为45、50、55、60、65℃时,进行酯交换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静态混合管式反应器连续化制备生物柴油反应的表观反应级数为1.3,活化能为11.74 kJ/mol。连续化反应的时间可控制在15 min内,并且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酯交换反应的转化率高于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静态混合管式反应器 酯交换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压气升循环流反应器与完全混合式反应器运行效果及微生物种群结构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万立国 边德军 +3 位作者 卢文喜 肖艳波 任庆凯 林巧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4,18,共5页
微压气升循环流反应器(MP-ALR)是在完全混合式反应器(CMR)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对比研究了MP-ALR和CMR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并分析了微生物的种群变化和相似性。结果表明,MP-ALR对COD与氨氮的去除效果比CMR更强,抗有机... 微压气升循环流反应器(MP-ALR)是在完全混合式反应器(CMR)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对比研究了MP-ALR和CMR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并分析了微生物的种群变化和相似性。结果表明,MP-ALR对COD与氨氮的去除效果比CMR更强,抗有机负荷冲击的能力也更强,更适合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的处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表明,MP-ALR和CMR微生物种群结构差异较大,第91、103、116、124个周期末,MP-ALR内的微生物种群数均小于CMR。进一步聚类分析表明,MP-ALR和CMR内的种群均呈现出了逐渐演替的过程,且MP-ALR的演替程度大于C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压气升循环流反应器 完全混合反应器 COD 氨氮 微生物种群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反应器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运行效能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沈耀良 李媛 孙立柱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8,共5页
在连续流完全混合反应器(CSTR)中,采用不同进水方式,以乙酸钠作为碳源配制的人工配水作为原水,对好氧颗粒污泥的运行效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不同进水方式运行的2个反应器在颗粒污泥出现后,运行效能差别不大;好氧颗粒污泥反... 在连续流完全混合反应器(CSTR)中,采用不同进水方式,以乙酸钠作为碳源配制的人工配水作为原水,对好氧颗粒污泥的运行效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不同进水方式运行的2个反应器在颗粒污泥出现后,运行效能差别不大;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运行高效稳定,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5h、COD容积负荷为1.0kg/(m3·d)的条件下,对COD、TP、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0%、85%、95%和60%,并具有明显的脱氮除磷效果;反应器中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混合反应器 好氧颗粒污泥 运行效能 同步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曝气混合填料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性能
13
作者 陈申良 郭其艺 +4 位作者 成亮 黎启明 庄琛 张超群 杨阳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8-205,共8页
采用沸石-塑料混合填料为载体构建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周期性进水(厌氧)-排水(好氧)富集培养聚糖菌(GAOs),结合沸石颗粒吸附作用实现厌氧条件下COD和氨氮的去除。在进水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为(508±19)mg/L和(40±3)mg/L、HRT为12... 采用沸石-塑料混合填料为载体构建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周期性进水(厌氧)-排水(好氧)富集培养聚糖菌(GAOs),结合沸石颗粒吸附作用实现厌氧条件下COD和氨氮的去除。在进水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为(508±19)mg/L和(40±3)mg/L、HRT为12 h(厌氧6 h、好氧6 h)的运行条件下,单级反应器COD、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89.2%、57.5%、57.5%。双级反应器条件下,COD、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1%、84.9%、70.8%。缩短50%HRT(厌氧/缺氧3 h+好氧3 h)后,双级反应器总氮去除率提升到81.7%。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聚糖菌Candidatus Competibacter的相对丰度在塑料填料表面上升了30.43倍(0.46%→14%),而在沸石颗粒表面上升了14.35倍(0.46%→6.60%),表明塑料填料表面更有利于聚糖菌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填料反应器 沸石 聚糖菌 同步硝化反硝化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化学反应器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贾志谦 刘忠洲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48-551,共4页
提出将膜化学反应器分为四大类 :膜反应分离器、膜混合反应器、膜混合反应分离器和膜介观孔道反应器 ,并分别对各类反应器的特征、功能及其应用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膜化学反应器 应用进展 特征 功能 混合反应器 混合反应分离器 膜介观孔道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钙新型混合反应装置的应用及经济效益
15
作者 杨克敦 《陕西化工》 CSCD 1999年第2期43-44,共2页
介绍了由一个喷射管和一个折流室构成的用于普钙生产的新型混合反应器,它有结构简单、节能、操作方便、质轻体小、成本低。
关键词 普钙 过磷酸钙 混合反应器 经济效益 磷肥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钙生产新型混合反应装置的应用及经济效益
16
作者 杨克敦 《湖北化工》 2000年第3期39-40,共2页
介绍了由一个喷射管和一个折流室构成的用于普钙生产的新型混合反应器 ,它有结构简单、节能、操作方便、质轻体小、成本低。
关键词 混合反应器 普钙生产 经济效益 过磷酸钙 磷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厌氧反应器处理餐厨垃圾浆液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晨彬 Kim Soomyung +3 位作者 金慧宁 李习武 李仙光 贾交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25,共4页
在中试规模、中温(38℃)条件下,研究脉冲-混合厌氧消化反应器(IMD)处理餐厨垃圾浆液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负荷4.0 kgVS/(m^3·d)阶段,处理效果最好,VS产气率最高达到1.60 m^3/kgVS,沼气中的甲烷体积分数最高为68.9%;IMD反应器可... 在中试规模、中温(38℃)条件下,研究脉冲-混合厌氧消化反应器(IMD)处理餐厨垃圾浆液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负荷4.0 kgVS/(m^3·d)阶段,处理效果最好,VS产气率最高达到1.60 m^3/kgVS,沼气中的甲烷体积分数最高为68.9%;IMD反应器可在负荷6.0 kgVS/(m^3·d)下稳定运行,平均VS产气率为1.25 m^3/kgVS,平均VS去除率为79.11%。与其他厌氧反应器相比,IMD反应器处理餐厨垃圾浆液的容积负荷较高,处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混合厌氧消化反应器 餐厨垃圾浆液 厌氧消化 高容积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过程强化及其设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友凤 叶红齐 +1 位作者 韩凯 刘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3-599,605,共8页
流体流动和混合是影响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离集指数是表征流体混合程度的常用参数,平均停留时间及停留时间分布是衡量反应器内流体返混的一个量度。文中分析了反应器内流体的混合机理,介绍了两种实验测定离集指数的方法以及数学模拟法;... 流体流动和混合是影响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离集指数是表征流体混合程度的常用参数,平均停留时间及停留时间分布是衡量反应器内流体返混的一个量度。文中分析了反应器内流体的混合机理,介绍了两种实验测定离集指数的方法以及数学模拟法;在微观混合的基础上提出了过程与设备的强化方法,借助外界能量或改变流体流动型态和流速等方法强化流体的混合程度,总结了搅拌釜反应器、撞击流反应器、静态混合反应器、超重力旋转床反应器等设备的混合机理及其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程度 过程强化 搅拌釜反应器 撞击流反应器 静态混合反应器 超重力旋转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催化苯与1-十二烯烷基化的循环反应分离实验装置 被引量:8
19
作者 乔聪震 李成岳 +1 位作者 陈标华 田小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38-2042,共5页
针对酸性氯铝酸盐室温离子液体 [BMIM][AlCl4]催化苯与 1 十二烯烷基化合成十二烷基苯 (LAB)反应体系双液相、反应速率高和催化剂对湿气敏感的特点 ,建立了一套既可间歇操作也可连续操作的强制混合 反应 分离 再循环实验装置 .循环物... 针对酸性氯铝酸盐室温离子液体 [BMIM][AlCl4]催化苯与 1 十二烯烷基化合成十二烷基苯 (LAB)反应体系双液相、反应速率高和催化剂对湿气敏感的特点 ,建立了一套既可间歇操作也可连续操作的强制混合 反应 分离 再循环实验装置 .循环物料和离子液体的混合与烷基化反应在一台静态混合反应器中进行 ,反应后料液和离子液体在一台液 液沉降器中进行分离 .运行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物料循环和离子液体注入流量范围内 ,可以实现离子液体催化剂和反应料液的高效、快速混合与分离 ,催化剂被有效地保留在反应系统内并实现了它的再循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烷基化 1-十二烯 静态混合反应器 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BR反应器处理含糖浆废水的试验研究及动力学模型比较分析
20
作者 汤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208-210,225,共4页
[目的]研究含糖浆废水的厌氧消化过程,并比较2种不同动力学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设计一个72L有效容积带有6个隔室的混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进行含糖浆废水消化试验,温度为25℃,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h、16h、24h、72h和120h,进入废水COD... [目的]研究含糖浆废水的厌氧消化过程,并比较2种不同动力学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设计一个72L有效容积带有6个隔室的混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进行含糖浆废水消化试验,温度为25℃,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h、16h、24h、72h和120h,进入废水COD浓度恒定为10000mg/L。[结果]试验表明不同隔室内pH随HRT增加而增加,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随HRT增加而降低。基于底物消耗的第一级动力学扩散模型及基于Young方程的修正模型预测有机物转化率,前者平均误差为1.75%,而后者为0.85%。[结论]基于Young方程的修正模型预测有机物转化率有更好的预测试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混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动力学模型 有机物去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