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间歇型排渣系统集渣过程的模拟研究
1
作者
于广锁
李贤斌
+4 位作者
孙钟华
郭庆华
代正华
黄斌
张玉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75-81,13,共8页
为研究间歇型排渣系统集渣过程中温度及渣的运动状况,建立三维非稳态模型,对排渣系统进行动态模拟,研究了冷却水量及冷却水位置对排渣系统传热及流动的影响。利用混合双流体(Mixture)模型描述二相耦合,液相采用Realizable κ-ε湍流模...
为研究间歇型排渣系统集渣过程中温度及渣的运动状况,建立三维非稳态模型,对排渣系统进行动态模拟,研究了冷却水量及冷却水位置对排渣系统传热及流动的影响。利用混合双流体(Mixture)模型描述二相耦合,液相采用Realizable κ-ε湍流模型计算,固相引入颗粒动力学原理,并利用随机轨道模型跟踪渣颗粒运动轨迹,研究颗粒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进入激冷室底部水浴的部分黑水尚未换热完全就通过黑水出口离开激冷室,温度较高,并随冷却水量的增加而下降,每增加15t/h,下降5~6℃;一个集渣周期由黑水出口排出的渣约占渣总量的31.8%,并随冷却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每增加15t/h,增加2.6%~6.9%;冷却水量越大,锁斗底部渣颗粒受冲击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拟
离散相
混合双流体模型
排渣系统
颗粒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歇型排渣系统集渣过程的模拟研究
1
作者
于广锁
李贤斌
孙钟华
郭庆华
代正华
黄斌
张玉柱
机构
煤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75-81,1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607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0CB227006)~~
文摘
为研究间歇型排渣系统集渣过程中温度及渣的运动状况,建立三维非稳态模型,对排渣系统进行动态模拟,研究了冷却水量及冷却水位置对排渣系统传热及流动的影响。利用混合双流体(Mixture)模型描述二相耦合,液相采用Realizable κ-ε湍流模型计算,固相引入颗粒动力学原理,并利用随机轨道模型跟踪渣颗粒运动轨迹,研究颗粒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进入激冷室底部水浴的部分黑水尚未换热完全就通过黑水出口离开激冷室,温度较高,并随冷却水量的增加而下降,每增加15t/h,下降5~6℃;一个集渣周期由黑水出口排出的渣约占渣总量的31.8%,并随冷却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每增加15t/h,增加2.6%~6.9%;冷却水量越大,锁斗底部渣颗粒受冲击越大。
关键词
动态模拟
离散相
混合双流体模型
排渣系统
颗粒运动
Keywords
dynamic simulation
discrete phase
Mixture model
slag-discharge system
particle motion
分类号
TQ546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间歇型排渣系统集渣过程的模拟研究
于广锁
李贤斌
孙钟华
郭庆华
代正华
黄斌
张玉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