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粪与餐厨垃圾混合厌氧发酵产气性能研究
1
作者 詹偶如 田启欢 +4 位作者 宫亚斌 甘骏龙 宋波 江桂红 孟晓山 《中国沼气》 2025年第3期19-27,共9页
以鸭粪与餐厨垃圾为原料,研究不同VS配比(6∶1、4∶1、2∶1)下混合物料在中温(38℃)和中高温(44℃)连续流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结果表明:混合配比为2∶1组表现出更高的产气率,且中高温下VS产气率及去除率较中温分别提高16.77%和10.91%。... 以鸭粪与餐厨垃圾为原料,研究不同VS配比(6∶1、4∶1、2∶1)下混合物料在中温(38℃)和中高温(44℃)连续流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结果表明:混合配比为2∶1组表现出更高的产气率,且中高温下VS产气率及去除率较中温分别提高16.77%和10.91%。综合分析发酵物料的VFAs及组分、pH值、氨氮、游离氨、酸碱比等理化参数发现,中高温较中温具有更高的缓冲能力,保证了发酵系统的酸碱动态平衡。适当提高发酵温度可以增加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促使厌氧发酵产甲烷以氢营养型菌种相对丰度为主,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提高厌氧发酵系统的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粪 餐厨垃圾 混合厌氧发酵 中温 中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物浓度对人粪与秸秆半干式混合厌氧发酵的影响
2
作者 王秋媛 张铁坚 张立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5-252,共8页
为探究底物浓度对农村人粪与秸秆半干式厌氧发酵的影响规律,在使用沼液对玉米和小麦秸秆进行浸泡预处理后,使其分别与人粪混合开展半干式厌氧发酵研究,设置了10%、12%及14%3种不同底物浓度,考察其对半干式厌氧发酵的影响,监测试验过程... 为探究底物浓度对农村人粪与秸秆半干式厌氧发酵的影响规律,在使用沼液对玉米和小麦秸秆进行浸泡预处理后,使其分别与人粪混合开展半干式厌氧发酵研究,设置了10%、12%及14%3种不同底物浓度,考察其对半干式厌氧发酵的影响,监测试验过程中产气量变化和沼液中pH值、NH_(4)^(+)-N、VFAs、COD_(c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总结归纳其变化规律,并且分析产生沼渣用于农业生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试验组各指标变化趋势具有相似性;产气性能方面,相同底物TS=12%时试验组产气量最优,不同底物的试验组中人粪与小麦秸秆的混合发酵更优;发酵料液特性方面,底物浓度越低发酵料液的指标变化越温和,发酵过程越稳定,缓冲能力越高,相同底物浓度时人粪与小麦秸秆的试验组合更具有缓冲能力、发酵过程更稳定;发酵后沼渣方面,各个试验组的沼渣均符合制肥标准。综上所述,在底物浓度为12%时,人粪与农作物秸秆进行半干式混合厌氧发酵的试验各方面性能最好,小麦秸秆比玉米秸秆更适合做人粪厌氧发酵的调理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粪 秸秆 混合厌氧发酵 底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复合载体对稻秸-猪粪混合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
3
作者 花瑞林 陈芳清 +2 位作者 黄永文 刘杨赟 黎泽玉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8,共8页
文章利用生物炭负载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腐植酸、吐温20等催化调节剂构建了生物炭复合载体,并将各复合载体加入到稻秸-猪粪混合厌氧发酵系统中进行厌氧发酵。通过测定各处理的产气量、产甲烷量和秸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揭示了生物炭... 文章利用生物炭负载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腐植酸、吐温20等催化调节剂构建了生物炭复合载体,并将各复合载体加入到稻秸-猪粪混合厌氧发酵系统中进行厌氧发酵。通过测定各处理的产气量、产甲烷量和秸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揭示了生物炭复合载体对混合厌氧发酵产甲烷和秸秆降解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复合载体能提高甲烷产气峰值并缩短甲烷产气峰值出现的时间;生物炭复合载体可以显著提高厌氧发酵系统的累积产气量和累积甲烷产量,其中以生物炭负载吐温20的效果最好,其次为生物炭负载腐植酸和生物炭负载碳酸氢钠;与对照组相比,生物炭负载吐温20处理的产气量和甲烷产量分别提高了23.18%和62.20%;在各处理中,秸秆的降解程度以生物炭负载吐温20处理最高,其次为生物炭负载腐植酸、生物炭负载碳酸氢钠和对照组;吐温20、腐植酸和碳酸氢钠的最适负载浓度分别为2.25,0.75,2.1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混合厌氧发酵 催化调节剂 生物炭 复合载体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预处理稻秆与猪粪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付嘉琦 夏嵩 +3 位作者 陈小平 付尹宣 晏恒 吴九九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55-1261,共7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Na OH对稻秆进行预处理,对碱处理的糖化效果、作用机制以及对混合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NaOH溶液浓度为1.5%(W/V)时产还原糖质量分数最高,达到71.6 mg·g^(-1)稻秆,远高于对照组(P<0.01);... 采用不同浓度的Na OH对稻秆进行预处理,对碱处理的糖化效果、作用机制以及对混合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NaOH溶液浓度为1.5%(W/V)时产还原糖质量分数最高,达到71.6 mg·g^(-1)稻秆,远高于对照组(P<0.01);扫描电镜(SEM)分析发现预处理后稻秆结构松散,细胞壁松弛,外壁比表面积增大,生物可利用性增加;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同步热分析仪(TG)分析均发现,NaOH预处理改变了稻秆的结构特征,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发生了变化;采用全自动甲烷潜力测试系统(AMPTS)对预处理稻秆及其与猪粪混合发酵产甲烷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经1.5%NaOH预处理的稻秆中温厌氧发酵累积产甲烷量为327.10 m L·g^(-1)VS,远高于对照组稻秆的产甲烷量(P<0.01);将经1.5%Na OH处理后的稻草秸秆与猪粪进行混合厌氧发酵,累积甲烷产量达到了340.95 mL·g^(-1)VS,比未处理稻秆猪粪混合组的272.23 mL·g^(-1)VS提高了25.24%(P<0.01),比单一碱处理稻秆组提高了4.23%(P<0.05)。研究结果表明1.5%Na OH预处理能够有效改善稻秆纤维结构,提高其与猪粪混合厌氧发酵的产甲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处理 稻秆 猪粪 混合厌氧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与土豆混合厌氧发酵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继红 杨世关 +2 位作者 郑正 宋华民 孟卓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08-1312,共5页
为了解土豆作为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底物对秸秆厌氧发酵转化效率的影响,在35℃条件下,采用批量发酵方式对玉米秸秆、土豆以及二者混合原料的厌氧发酵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TS浓度为6%,玉米秸秆和土豆TS比为4:1条件下,混... 为了解土豆作为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底物对秸秆厌氧发酵转化效率的影响,在35℃条件下,采用批量发酵方式对玉米秸秆、土豆以及二者混合原料的厌氧发酵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TS浓度为6%,玉米秸秆和土豆TS比为4:1条件下,混合原料的累积产气量为439mL/gTS,而玉米秸秆的累积产气量为309mL/gTS,混合厌氧发酵使玉米秸秆的产气量比其单一原料厌氧发酵提高了31.4%。因此,将易生物降解的原料作为秸秆混合厌氧发酵的底物可以提高秸秆厌氧发酵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土豆 混合厌氧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垃圾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轶 李磊 +3 位作者 张大雷 谷士艳 寇巍 易维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80-185,共6页
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总产气量为响应值,研究餐厨垃圾与牛粪质量比、温度、pH值、接种物与原料质量比4个因素对餐厨垃圾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的影响,建立了产气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及降维分... 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总产气量为响应值,研究餐厨垃圾与牛粪质量比、温度、pH值、接种物与原料质量比4个因素对餐厨垃圾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的影响,建立了产气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及降维分析。通过上述试验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餐厨垃圾与牛粪质量比为2.5,温度37.5℃,pH值7.0,接种物与原料质量比为4;4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接种物与原料质量比、温度、餐厨垃圾与牛粪质量比、pH值;通过验证分析,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误差较小,方差分析不显著,模型拟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牛粪 混合厌氧发酵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粪与马铃薯皮渣混合厌氧发酵产氢特性 被引量:23
7
作者 刘爽 李文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97-202,共6页
为了提高厌氧产氢菌利用复杂物料的产氢能力和稳定性,该文研究了猪粪与马铃薯皮渣混合质量比对厌氧发酵产氢的比产氢率、挥发性固体去除率、液相末端产物组成等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底物组成显著影响产氢发酵的发酵类型。以单... 为了提高厌氧产氢菌利用复杂物料的产氢能力和稳定性,该文研究了猪粪与马铃薯皮渣混合质量比对厌氧发酵产氢的比产氢率、挥发性固体去除率、液相末端产物组成等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底物组成显著影响产氢发酵的发酵类型。以单纯马铃薯皮渣为底物时,体系的比产氢率最高达31.55mL/g,挥发性固体去除率为29.43%,发酵类型为丁酸型;当猪粪在发酵底物中的质量比从10:70提高至40:40后,体系的发酵类型由丁酸型转变为乙酸型,同时维持了较高的比产氢率(22.48~24.18mL/g)和挥发性固体去除率(28.31%~32.93%)。但是当猪粪逐渐变为主要发酵底物(猪粪与马铃薯皮渣质量比为50:30、60:20、70:10、80:0)时,发酵逐渐受到抑制,系统的比产氢率和挥发性固体去除率都明显下降。采用Modified Gompertz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累积产氢量随时间的变化,其动力学参数最大产氢量、最大产氢速率和停滞时间可以作为混合物料产氢发酵代谢过程的重要评价指标。该研究为优化混合物料厌氧产氢发酵过程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氢气 底物 猪粪 马铃薯皮渣 混合厌氧发酵 MODIFIED Gompertz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与玉米秸秆配比对混合厌氧发酵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姜宗姗 平佳芃 +3 位作者 郭延凯 陈兴华 郭建博 廉静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97-406,共10页
为了研究牛粪与玉米秸秆的不同配比(以下简称粪秆配比,以挥发性固体(VS)计算)对厌氧发酵速率的影响,初步确定影响发酵产气限速的因素,在中温(38±1)℃条件下,以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物,以不同配比的牛粪与玉米秸秆为底物进行混合厌氧... 为了研究牛粪与玉米秸秆的不同配比(以下简称粪秆配比,以挥发性固体(VS)计算)对厌氧发酵速率的影响,初步确定影响发酵产气限速的因素,在中温(38±1)℃条件下,以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物,以不同配比的牛粪与玉米秸秆为底物进行混合厌氧发酵,测定日产气量、沼气中CH_4与CO_2的浓度、沼液中的总碳(TC)、挥发性脂肪酸(VFAs)浓度和pH值。结果表明,粪秆配比为2∶1时,水解速率常数、单位基质产甲烷量和生物转化产甲烷效率最大,其值分别为0.043 7d^(-1),271.93mL/g,71.59%。发酵初始(第1日)VFAs中乙酸浓度与牛粪比例成正比,发酵中期(第5日)丙酸积累浓度与秸秆比例成正比。发酵周期内粪秆配比与限速阶段的关系:第1日,秸秆比例越大,产气限制阶段越倾向于水解酸化阶段,第2-15日,秸秆比例越大,产气限速阶段越倾向于产氢产乙酸阶段;第16-30日,各组发酵产气限制阶段均为水解酸化阶段。该试验重点对粪秆配比与产气限速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混合厌氧发酵产气效率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能 混合厌氧发酵 水解 挥发性脂肪酸 甲烷 限速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渣、牛粪与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凯 吴明阳 徐桂转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2,共4页
由于酱油渣碳氮比较低,本研究利用牛粪和秸秆调节碳氮比,与酱油渣混合厌氧发酵以制取沼气。选取m(酱油渣)∶m(牛粪)∶m(秸秆)=3∶3∶4,考察了不同总固体(TS)条件下混合料液的发酵特性,测取了日产气量、p H值、甲烷含量等参数。结果表明... 由于酱油渣碳氮比较低,本研究利用牛粪和秸秆调节碳氮比,与酱油渣混合厌氧发酵以制取沼气。选取m(酱油渣)∶m(牛粪)∶m(秸秆)=3∶3∶4,考察了不同总固体(TS)条件下混合料液的发酵特性,测取了日产气量、p H值、甲烷含量等参数。结果表明,当总固体为10.65%时,产气效果最好,单位可挥发固体(VS)产气量为122.6 m L·g-1,平均甲烷含量达到61.07%,产气周期为36 d,p H值在发酵周期中先降低后升高,为甲烷正常发酵所需的p H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渣 牛粪 秸秆 混合厌氧发酵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垃圾与牛粪混合厌氧发酵最佳配比筛选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轶 李磊 +3 位作者 熊菊元 温耀华 伦晓中 张玉龙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6-570,共5页
在中温37℃条件下,通过序批式厌氧发酵,研究餐厨垃圾与牛粪质量比、污泥体积与发酵原料质量比对餐厨垃圾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餐厨垃圾与牛粪质量比为2.5∶1时,厌氧发酵效果最佳,其单位产气量为588.02mL.g-1VS,甲烷... 在中温37℃条件下,通过序批式厌氧发酵,研究餐厨垃圾与牛粪质量比、污泥体积与发酵原料质量比对餐厨垃圾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餐厨垃圾与牛粪质量比为2.5∶1时,厌氧发酵效果最佳,其单位产气量为588.02mL.g-1VS,甲烷体积分数最高达62.8%,有机物去除率为65.5%;污泥体积与发酵原料质量比为4.5∶1时,厌氧发酵效果最佳,其单位产气量为721.36mL.g-1VS,甲烷体积分数最高达62.1%,有机物去除率为6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牛粪 混合厌氧发酵 最佳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牛粪与啤酒糟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政道 付壮 +3 位作者 徐宇鹏 徐桂转 王昭太 宋亚星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2-665,670,共5页
以啤酒糟作为秸秆厌氧发酵的补充氮源,研究了玉米秸秆、牛粪与啤酒糟的混合厌氧发酵特性。选取m(啤酒糟):m(牛粪):m(玉米秸秆)=3∶3∶4,分别考察了总固体含量(TS)为9.3%,14%和27%时混合料液的发酵特性,测取了日产气量、p H值、甲烷含量... 以啤酒糟作为秸秆厌氧发酵的补充氮源,研究了玉米秸秆、牛粪与啤酒糟的混合厌氧发酵特性。选取m(啤酒糟):m(牛粪):m(玉米秸秆)=3∶3∶4,分别考察了总固体含量(TS)为9.3%,14%和27%时混合料液的发酵特性,测取了日产气量、p H值、甲烷含量等参数随发酵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TS为27%时产气效果最好,产气量达到334 m L·g-1,平均甲烷含量达到51.3%,产气周期为36 d,p H值在发酵周期中先降低后升高,为甲烷正常发酵所需的p H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糟 牛粪 秸秆 混合厌氧发酵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和原料配比对猪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后沼渣沼液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轶 杨鹤然 +2 位作者 杨晓桐 胡艳清 张玉龙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50,共6页
随着配合饲料养殖法的应用,畜禽粪便中重金属含量增加。畜禽粪便经沼气发酵重金属含量如何变化,国内外少有研究。因此,该试验研究不同pH值和原料配比条件下,猪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后沼渣沼液中重金属的含量变化,旨在评估其作为肥... 随着配合饲料养殖法的应用,畜禽粪便中重金属含量增加。畜禽粪便经沼气发酵重金属含量如何变化,国内外少有研究。因此,该试验研究不同pH值和原料配比条件下,猪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后沼渣沼液中重金属的含量变化,旨在评估其作为肥料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及原料配比的条件下,沼渣中除各Zn外,其它重金属Cr,Cu,As,Cd,Pb含量均高于其在沼液中的含量;发酵后沼肥(沼渣+沼液)中重金属除Pb外,Cr,Cu,Zn,As,Cd含量均低于发酵前发酵原料中各重金属含量;通过与NY/T798-2004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无害化指标的比较,沼肥中重金属Cr,Cu,Zn,As,Cd,Pb含量均低于有机肥料中重金属的限量值,因此将发酵后的沼肥作为有机肥施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和玉米秸秆 混合厌氧发酵 重金属 PH值 原料配比 沼渣 沼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秸蓝藻混合厌氧发酵沼液及其化学物质对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爱民 徐双锁 +2 位作者 蔡欣 卢存龙 彭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4585-4592,共8页
研究稻秸与蓝藻(1∶1)混合厌氧发酵的沼液及其微量化学成分对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uim oxysporum f.sp.niveum,FON)的孢子萌发、孢子数量、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0%浓度的发酵沼液即可100%抑制孢子萌发,20%浓度的沼液即可达... 研究稻秸与蓝藻(1∶1)混合厌氧发酵的沼液及其微量化学成分对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uim oxysporum f.sp.niveum,FON)的孢子萌发、孢子数量、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0%浓度的发酵沼液即可100%抑制孢子萌发,20%浓度的沼液即可达到98.74%的抑制菌体产生孢子,100%浓度的沼液显著抑制气生菌丝的生长;进一步GC-MS分析发现沼液有机物成分中烷类较多,存在微量的四氯化碳(CCl4)、六氯乙烷(C2Cl6)、1,1-二乙氧基乙烷(CH3CH(OCH2CH3)2)3种化学物质;三者都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尤其CH3CH(OCH2CH3)2的抑菌效果最好;0.75%浓度的3种化学物质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即可达到100%;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CCl4、C2Cl6、CH3CH(OCH2CH3)2的浓度为1.00%时,镰刀菌的产孢数量分别降低了5.67%、18.05%、8.72%;培养4d,三者对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气生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均达到90.40%,效果显著。研究表明沼液中确实存在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多种有效的化学成分,可作为防治病原菌的首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 稻秸与蓝藻混合厌氧发酵沼液 CCL4 C2Cl6 CH3CH(OCH2CH3)2 抑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pH值对餐厨垃圾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轶 熊菊元 +2 位作者 寇巍 王晓明 张大雷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58,共5页
通过序批式厌氧发酵,以产气量、产甲烷量、厌氧发酵过程中pH值以及有机物降解程度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初始pH值对餐厨垃圾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为50℃时,厌氧发酵效果最佳,其单位产气量(以VS计)为722.98... 通过序批式厌氧发酵,以产气量、产甲烷量、厌氧发酵过程中pH值以及有机物降解程度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初始pH值对餐厨垃圾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为50℃时,厌氧发酵效果最佳,其单位产气量(以VS计)为722.98 mL/g,甲烷体积分数最高达62.73%.,有机物去除率为67.5%;初始pH值为7时,厌氧发酵效果最佳,其单位产气量(以VS计)为618.23 mL/g,甲烷体积分数最高达62.4%,有机物去除率为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牛粪 混合厌氧发酵 温度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农户多元有机垃圾混合厌氧发酵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文哲 肖笛 +2 位作者 井洪晶 孙勇 王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96,共8页
为从源头上解决农村有机垃圾排放污染和实现资源化利用,以北方典型农户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评估和沼气化利用混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家庭有机垃圾主要由厨余垃圾和人类粪便组成,日平均总产量3.71~4.96 kg(以每户3~4人计);将厨余垃... 为从源头上解决农村有机垃圾排放污染和实现资源化利用,以北方典型农户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评估和沼气化利用混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家庭有机垃圾主要由厨余垃圾和人类粪便组成,日平均总产量3.71~4.96 kg(以每户3~4人计);将厨余垃圾、粪便和玉米秸秆按照干物质23􀏑44􀏑9比例混合可获得最大TS产气率330 mL·g^(-1)。经测算,若将每户产出有机垃圾全部用以厌氧转化,每天产沼气1.5 m3以上,可满足3~4人普通家庭日常饮食。研究对改善农村环境和调整生活用能结构提出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户 有机垃圾 混合厌氧发酵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垃圾与牛粪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洪艳 王粟 +4 位作者 裴占江 高亚冰 王向鹤 燕红 刘杰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0期5145-5148,共4页
为了解决餐厨垃圾单独发酵时容易发生酸化等问题,以餐厨垃圾和牛粪为原料,在35℃下,采用批式厌氧发酵方法,研究了不同餐厨垃圾和牛粪配比对混合厌氧发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餐厨垃圾和牛粪比例为3∶1时反应效果最好,累积产气量为3 750... 为了解决餐厨垃圾单独发酵时容易发生酸化等问题,以餐厨垃圾和牛粪为原料,在35℃下,采用批式厌氧发酵方法,研究了不同餐厨垃圾和牛粪配比对混合厌氧发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餐厨垃圾和牛粪比例为3∶1时反应效果最好,累积产气量为3 750.5 m L,是餐厨垃圾单独厌氧发酵(T6)产气量的3倍,气体甲烷含量可达52.1%。反应后期消化液的p H保持在7.3-7.5,没有发生酸化现象;氨氮浓度保持在2 000-2 200 mg/L;辅酶F420最大值为0.72。而餐厨垃圾单独厌氧发酵时发生酸化效应,反应运行失败。由以上结果可知,混合发酵有利于厌氧发酵的进行,用混合发酵方法处理餐厨垃圾可以提高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牛粪 混合厌氧发酵 反应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TIR技术的猪粪与稻草混合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尹宣 夏嵩 +2 位作者 付嘉琦 晏恒 吴九九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5期33-38,共6页
采用全自动甲烷潜力测试系统(AMPTS)和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FTIR),对中温(37℃)下猪粪和稻草按不同挥发性固体(VS)比例(1:0、0:1、2:1、1:1、1:2、1:3)混合发酵产甲烷特性进行分析。AMPTS测试结果表明:稻草和猪粪混合比例为1:1时,发酵... 采用全自动甲烷潜力测试系统(AMPTS)和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FTIR),对中温(37℃)下猪粪和稻草按不同挥发性固体(VS)比例(1:0、0:1、2:1、1:1、1:2、1:3)混合发酵产甲烷特性进行分析。AMPTS测试结果表明:稻草和猪粪混合比例为1:1时,发酵协同作用最好,实际甲烷产量比理论值提高了9.78%。TG-FTIR分析表明:1:1发酵时,残渣TG总失重率为47.84%,明显低于其它实验组; DSC曲线在250—350℃和400—550℃有2个明显放热峰,且1:1时放热量最少,说明该比例下有机物消耗最多,底物利用性更好,发酵稳定性更高;FTIR分析表明发酵残渣燃烧释放气体主要为水汽、CO_2、NH_3和少量挥发酸; 200—350℃和400—550℃温区下CO_2的峰值差异说明发酵中易消化有机物大量降解,残渣中较难氧化的芳香族结构和木质纤维素比例增加,发酵稳定性提高。研究结果阐明了混合厌氧发酵技术在农业废弃物甲烷化利用中的应用潜力及TG-FTIR技术在发酵产气特性及底物稳定性分析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厌氧发酵 甲烷 TG-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藻与稻草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建刚 陈智远 +3 位作者 李国梁 施兴荣 孙婷婷 曹伟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7期5558-5559,5566,共3页
[目的]探讨蓝藻与稻草混合厌氧干发酵的可行性及产气特性。[方法]采用批量发酵的方式,比较蓝藻、稻草以及蓝藻与稻草混合发酵产沼气的能力。[结果]接种物与物料TS(干物质)1∶1时,在恒定温度为35℃的发酵环境中停留60 d,单独蓝藻厌氧发... [目的]探讨蓝藻与稻草混合厌氧干发酵的可行性及产气特性。[方法]采用批量发酵的方式,比较蓝藻、稻草以及蓝藻与稻草混合发酵产沼气的能力。[结果]接种物与物料TS(干物质)1∶1时,在恒定温度为35℃的发酵环境中停留60 d,单独蓝藻厌氧发酵TS产气率为267 ml/g,单独稻草厌氧发酵TS产气率为320 ml/g,而蓝藻与稻草TS 1∶1混合发酵物料TS产气率为362 ml/g,比单独蓝藻、稻草厌氧发酵产气率都高。[结论]蓝藻与稻草混合发酵有利于厌氧发酵产气的进行,可以有效提高发酵物料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稻草 混合厌氧发酵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碱预处理辣椒秸秆与羊粪混合厌氧发酵特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孟艳 柳丽 +3 位作者 李屹 陈来生 杜中平 韩睿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13-1920,共8页
为实现辣椒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批式厌氧发酵试验,分别研究了经不同体积分数(2%、4%、6%、8%)的H_(2)SO_(4)和不同质量分数(2%、4%、6%、8%)的Ca(OH)_(2)预处理的辣椒秸秆与羊粪混合厌氧发酵的产甲烷特性。结果表明,随着... 为实现辣椒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批式厌氧发酵试验,分别研究了经不同体积分数(2%、4%、6%、8%)的H_(2)SO_(4)和不同质量分数(2%、4%、6%、8%)的Ca(OH)_(2)预处理的辣椒秸秆与羊粪混合厌氧发酵的产甲烷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预处理中Ca(OH)2质量分数的升高,辣椒秸秆与羊粪混合厌氧发酵的甲烷产率升高,经8%Ca(OH)_(2)预处理的甲烷产率最高(188.56 mL·g^(-1)),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较对照提高了61.26%。但随着预处理中H2SO4体积分数的升高,辣椒秸秆与羊粪混合厌氧发酵的甲烷产率降低,且显著(P<0.05)低于对照。利用修正的冈珀茨(Gompertz)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各处理的产甲烷过程,其中,经Ca(OH)_(2)预处理的最大甲烷产率(Vm)值较大,说明Ca(OH)_(2)预处理辣椒秸秆能有效提高其与羊粪混合发酵的水解速率。酸、碱预处理均对辣椒秸秆木质纤维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其中,Ca(OH)_(2)预处理的降解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预处理 碱预处理 辣椒秸秆 混合厌氧发酵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氮比对法国梧桐落叶、香樟青叶与猪粪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彤彤 顾平道 黄跃武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9-105,共7页
研究了碳氮比(C/N)对法国梧桐落叶与香樟青叶在中温(37℃)条件下与猪粪的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法国梧桐落叶与猪粪、香樟青叶与猪粪、法国梧桐落叶及香樟青叶与猪粪混合厌氧发酵在C/N分别为15/1、20/1、25/1、30/1,发酵料液... 研究了碳氮比(C/N)对法国梧桐落叶与香樟青叶在中温(37℃)条件下与猪粪的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法国梧桐落叶与猪粪、香樟青叶与猪粪、法国梧桐落叶及香樟青叶与猪粪混合厌氧发酵在C/N分别为15/1、20/1、25/1、30/1,发酵料液总体积为500 mL,发酵周期为50 d条件下的产气量、甲烷含量及发酵过程中pH值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法国梧桐落叶与猪粪混合厌氧发酵C/N为15/1,总固体(TS)含量为7%时,产甲烷量最高;香樟青叶与猪粪混合厌氧发酵C/N为25/1,TS含量为5%时,产甲烷量最高;法国梧桐落叶与香樟青叶与猪粪混合厌氧发酵C/N为20/1,TS含量为9%时,产甲烷量最高。C/N为15/1和20/1时,法国梧桐落叶与猪粪混合厌氧发酵产气量及甲烷含量最高,法国梧桐落叶与香樟青叶与猪粪混合次之,香樟青叶与猪粪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厌氧发酵 法国梧桐 香樟 猪粪 碳氮比 产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