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与十八醇的混合单分子膜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栋梁 杨红伟 +3 位作者 朱谱新 孙玉海 冯玉军 吴大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32-935,共4页
研究了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6和12-2-12分别与十八醇(C18H37OH)在空气-水界面上混合单分子膜的π-A等温线.在相分离表面压以下,比较了不同表面压下和不同混合比单分子膜的混合表面过剩自由能ΔGMexo,分析了双子表面活性剂与脂肪醇在空气... 研究了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6和12-2-12分别与十八醇(C18H37OH)在空气-水界面上混合单分子膜的π-A等温线.在相分离表面压以下,比较了不同表面压下和不同混合比单分子膜的混合表面过剩自由能ΔGMexo,分析了双子表面活性剂与脂肪醇在空气-水界面上混合膜中的相容性.结果表明,12-2-16与C18H37OH在所有混合摩尔比下随着表面压增高,自由能增大.12-2-12与C18H37OH混合膜体系的相容性取决于两者的混合比,ΔGeMxo随所加入C18H37OH摩尔分数的增加逐渐增大,从异种分子间净的吸引作用转变到相互排斥作用体系,转变点为C18H37OH加入量的摩尔分数0.65.当混合为热力学自发过程时,增大表面压将有利于混合;而对相互排斥体系,增加表面压将使体系内异种分子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 十八醇 混合单分子膜 混合表面过剩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脂肪醇混合单分子膜的稳定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红伟 朱谱新 +1 位作者 阳建斌 吴大诚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5-69,75,共6页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C18E20)分别与正辛醇、十二醇和十八醇组合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极性有机物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模型物,采用LB膜分析仪测定了在空气-水界面上形成混合单分子膜的表面压,通过不同摩尔分数的脂肪醇与C18E20混合膜的π-...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C18E20)分别与正辛醇、十二醇和十八醇组合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极性有机物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模型物,采用LB膜分析仪测定了在空气-水界面上形成混合单分子膜的表面压,通过不同摩尔分数的脂肪醇与C18E20混合膜的π-A等温线,分析了混合膜在空气-水界面上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C18E20与不同脂肪醇的组合都可以提高混合膜的稳定性,表现在混合膜的表面压小于π-A曲线拐点时,液态扩张性变小,并且高于π-A曲线拐点后的曲线平台区缩短;随着脂肪醇摩尔分数的增加,或者脂肪醇链长与C18E20的疏水基链长越接近,混合膜稳定性增强。所有混合膜的π-A等温线在表面压30 mN/m附近出现拐点和平台区,表明混合膜在较高表面压下发生了相分离,而当十八醇与C18E20摩尔比为0.75∶0.25混合时,混合膜没有发生相分离,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脂肪醇 混合单分子膜 稳定性 空气-水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二茂铁基-2-丁烯酸/十八胺混合单分子膜的制备 被引量:1
3
作者 沈玉华 韩成祥 +2 位作者 谢安建 夏兵 杨家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4-206,共3页
An amphiphilic ferrocene derivative 3-ferrocenyl-2-butylene acid(FCA) was synthesized. The mixed FCA/octadecylamine(ODA) monolayers on aqueous subphase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surface pressure-molecule area(π-A) iso... An amphiphilic ferrocene derivative 3-ferrocenyl-2-butylene acid(FCA) was synthesized. The mixed FCA/octadecylamine(ODA) monolayers on aqueous subphase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surface pressure-molecule area(π-A) isotherm, dπ/dA-A curve and the plot of the apparent area of ODA vs x(OD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CA itself did not form monolayer, but the mixed FCA/ODA mono- layers were stable when the mole fraction of ODA was more than 25%, the mixed monolayers possessed the best stability and the highest incompressibility when the mole ratio of FCA to ODA is 1 to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衍生物 十八胺 混合单分子膜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丁硬脂酸酯及芦丁月桂酸酯与硬脂酸混合单分子膜的成膜性质 被引量:1
4
作者 段煜 杜宗良 +1 位作者 唐卫文 吴大诚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2-107,共6页
采用LB膜分析仪分别研究芦丁硬脂酸酯(RS)和芦丁月桂酸酯(RL)与硬脂酸(SA)的混合膜在不同物质的量条件下的崩溃压、平均分子面积、超额吉布斯函数ΔGex、可压缩性等成膜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两体系的崩溃压均随SA的含量分数(xSA... 采用LB膜分析仪分别研究芦丁硬脂酸酯(RS)和芦丁月桂酸酯(RL)与硬脂酸(SA)的混合膜在不同物质的量条件下的崩溃压、平均分子面积、超额吉布斯函数ΔGex、可压缩性等成膜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两体系的崩溃压均随SA的含量分数(xSA)增大而增大。对于RS/SA膜体系,随着xA增大其分子间力由吸引过渡为排斥,xSA=0.167附近膜收缩效应最大,形成最稳定的热力学状态,膜压越小SA对膜的收缩或膨胀效应越显著。对于RL/SA膜体系,在任何xSA条件下其分子间力始终为排斥,膜呈膨胀状态,混合体系不稳定,xSA=0.5时,SA对混合膜的膨胀效应最大,体系最不稳定。RS与SA具有相同的疏水链碳数,RS/SA膜体系较RL/SA膜体系的相容性和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单分子膜 黄酮类化合物 芦丁硬脂酸酯 芦丁月桂酸酯 硬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单分子膜微晶畴结构的原子力显微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海明 肖守军 +1 位作者 陆祖宏 韦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22-125,共4页
通过对混合单分子膜体系──花生酸(简称AA)和5,10,15-三苯基-20-(4-dl-α-苯丙氨酰氨基)苯基卟啉(TPPP)单分子膜的原子力显微术(AFM)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相分离现象。在中性条件下,可观察到AA分... 通过对混合单分子膜体系──花生酸(简称AA)和5,10,15-三苯基-20-(4-dl-α-苯丙氨酰氨基)苯基卟啉(TPPP)单分子膜的原子力显微术(AFM)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相分离现象。在中性条件下,可观察到AA分子形成的不规则状及圆形的处于液态凝聚相(LC)的微晶畴(Domain)结构。在酸性条件下,除了AADomain以外,还可观察到卟啉分子形成的微晶畴结构以及AA与TPPP共同组成的微结构。测量了混合LB膜在不同结构下的紫外可见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单分子膜 畴结构 显微术 原子力显微镜 聚集状态 微观结构 液态凝聚相 可见光谱 微晶畴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α-二油酸磷酯酰胆碱和芦丁硬脂酸酯混合单分子膜的相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段煜 杜宗良 +2 位作者 唐卫文 李瑞霞 吴大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3-187,共5页
Rutin was acylated with stearic acid in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catalyzed by immobilized Candida antarctica lipase B(Novozym 435).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regioselectivity of the lipase-catalyzed esterification ... Rutin was acylated with stearic acid in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catalyzed by immobilized Candida antarctica lipase B(Novozym 435).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regioselectivity of the lipase-catalyzed esterification of rutin was specific at the C4’’’ position of the rhamnose moiety.The monolayer of dioleoylphosphatidylcholine(DOPC) was used as the model membrane to study their molecular interaction with RS.The miscibility of DOPC/RS mixed monolayer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Langmuir film balance to yield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n the nature of the molecular interaction,which could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to reveal the antioxidative activity mechanism of flavonoids.Pure RS and pure DOPC were capable of forming monolayers with liquid-phase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The two components of DOPC/RS monolayer were miscible throunghout the mixture composition range.The effects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bphase on the miscibility and molecular interaction of DOPC/RS monolayers were investigated.The miscibility was more excellent at higher temperature.The condensing effect of RS,which represented the attractive forces between DOPC and RS,could be ascribed to the match of molecular shapes of RS and DOPC on the monolayers pac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单分子膜 芦丁硬脂酸酯 L-α-二油酸磷脂酰胆碱 表面压-分子面积等温线 相容性 分子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与硬脂酸的混合单分子膜
7
作者 阳建斌 朱谱新 +1 位作者 杨红伟 吴大诚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3-97,共5页
研究了番茄红素与硬脂酸在空气-水界面上形成的超分子复杂体系,了解混合单分子膜的结构、相转变和相容性等。由于番茄红素缺乏极性基团,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的π-A曲线中,即使在分子面积达到0.1 nm2时也没有出现固态膜的特征。当番茄... 研究了番茄红素与硬脂酸在空气-水界面上形成的超分子复杂体系,了解混合单分子膜的结构、相转变和相容性等。由于番茄红素缺乏极性基团,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的π-A曲线中,即使在分子面积达到0.1 nm2时也没有出现固态膜的特征。当番茄红素与硬脂酸混合后,可以得到稳定的单分子膜,但是在较高表面压下会出现相分离现象。在混合膜的崩溃压以上,其π-A曲线出现一个平台区域,随着分子面积进一步降低,表面压升高。因为在较高表面压下,番茄红素分子被挤出混合单分子膜,逐渐以随机形式平躺在硬脂酸单分子膜上而形成多层膜。另一方面,通过加和规则等评价番茄红素和硬脂酸的混合单分子膜性质。混合单分子膜在不同表面压下分子面积的加和原理表明,与理想混合曲线相比,在番茄红素摩尔分数较低时有正偏差,在其较高时有负偏差。同时,计算了混合单分子膜在不同表面压下的混合能和相互作用常数,说明番茄红素与长链脂肪酸在空气-水界面上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单分子膜 LANGMUIR膜 番茄红素 硬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链醇混合单分子膜抑制水分蒸发的研究
8
作者 吴燕 夏萍 衣守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9期3412-3414,共3页
以长链脂肪醇作为水分蒸发抑制剂,探讨了短链醇的引入、长短链醇的复配比例、环境温度等因素对分子膜抑制水分蒸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长链醇相比,将长短链醇复配可大幅度提升分子膜抑制水分蒸发的效果。其中,十六醇与正丁... 以长链脂肪醇作为水分蒸发抑制剂,探讨了短链醇的引入、长短链醇的复配比例、环境温度等因素对分子膜抑制水分蒸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长链醇相比,将长短链醇复配可大幅度提升分子膜抑制水分蒸发的效果。其中,十六醇与正丁醇的复配效果最好,在温度为25℃,膜表面浓度为8.0×10^-2/m^2,复配比例为3:1时,抑制率最高可达66.7%。并且,混合单分子膜具有更好的抗温度干扰能力。分子膜的APM图像显示,长短链醇复配能形成比长链醇更为凝聚的分子膜,产生更为理想的抑制水分蒸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 短链醇 抑制水分蒸发 混合单分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单分子膜中二维微晶畴的制备及表征
9
作者 吴海明 肖守军 韦钰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59-264,共6页
利用混合LB技术,在脂肪酸与5,10,15-三苯基-20-(4-dl-α-苯丙氨酰氨基)苯基卟啉(简称TPPP)混合单分子膜内制备了二维微晶畴结构.原子力显微术观测表明;对于长链脂肪酸的情况;膜中形成了处于液态凝聚相... 利用混合LB技术,在脂肪酸与5,10,15-三苯基-20-(4-dl-α-苯丙氨酰氨基)苯基卟啉(简称TPPP)混合单分子膜内制备了二维微晶畴结构.原子力显微术观测表明;对于长链脂肪酸的情况;膜中形成了处于液态凝聚相的脂肪酸的微晶畴结构;而在短链脂肪酸的情况下,膜中出现的则是处于液态扩张相的TPPP的微晶畴结构.简要讨论了这一结构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单分子膜 微晶畴 液态凝聚相 分子膜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界面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硬脂酸混合单分子膜性质
10
作者 李蓉 陈启斌 刘洪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6-821,共6页
研究了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18H37(CH3)2N+—(CH2)3—N+(CH3)2C18H37],2Br-,简写为18-3-18,2Br-1)和硬脂酸(SA)混合单分子膜在气液界面上的性质;测定了这一混合体系的表面压-平均分子面积(-πA)等温线;计算了混合单分子膜的压缩... 研究了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18H37(CH3)2N+—(CH2)3—N+(CH3)2C18H37],2Br-,简写为18-3-18,2Br-1)和硬脂酸(SA)混合单分子膜在气液界面上的性质;测定了这一混合体系的表面压-平均分子面积(-πA)等温线;计算了混合单分子膜的压缩比(κ)以及过剩面积(Aex)与混合单分子膜的组成(硬脂酸的摩尔分数,xSA)的关系;给出了过剩面积和理想混合面积之比与混合单分子膜组成的关系;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单分子膜在不同组分下的形貌。结果显示:表面压起始增加值所对应的平均分子面积随xSA增加而降低,并且混合单分子膜由液态扩张膜向凝固态膜转变,混合单分子膜出现严重的负偏离现象。由混合单分子膜的可混合性和非理想性可看出,18-3-18,2Br-1与SA在气液界面上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容易混合。AFM图像还说明18-3-18,2Br-1分子难以成膜,SA分子易于成膜,在18-3-18,2Br-1中加入SA可以增加18-3-18,2Br-1成膜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 硬脂酸 混合单分子膜 气液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的混合单分子膜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静静 姜蓉 +1 位作者 赵剑曦 高绍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34-136,共3页
用Langmuir膜天平测定了双头基四疏水链的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2C12-8-2C12·2Br和羧酸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11pPHCOOH在气/液界面的表面压(π)-每个分子平均占据面积(A)的等温线,考察了压缩模量(ε)、过剩面积(△AE)、过剩自由能... 用Langmuir膜天平测定了双头基四疏水链的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2C12-8-2C12·2Br和羧酸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11pPHCOOH在气/液界面的表面压(π)-每个分子平均占据面积(A)的等温线,考察了压缩模量(ε)、过剩面积(△AE)、过剩自由能(△GE)等热力学参数随混合体系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纯组分体系和混合体系均形成液相扩展态单分子膜,混合体系的组成显著影响气/液单分子膜的性质以及组成膜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界面 混合单分子膜 Langmuir膜天平 GEMINI表面活性剂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的大气污染物扩散预报系统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沈浩 刘端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1-35,共5页
基于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HYSPLIT)模型内核,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架构搭建大气污染物扩散预报系统。当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发生时,可以利用该系统对污染物输送轨迹和扩散趋势进行即时模拟预报。该系统较好地模拟了2015年天津"... 基于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HYSPLIT)模型内核,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架构搭建大气污染物扩散预报系统。当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发生时,可以利用该系统对污染物输送轨迹和扩散趋势进行即时模拟预报。该系统较好地模拟了2015年天津"8·12"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事件的污染物输送轨迹和扩散趋势,表明此次爆炸事件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向渤海湾方向输送;污染物主要以水平输送为主,垂直输送很弱;随着污染扩散时间的持续,各高度的污染物在水平输送方向上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 突发性大气污染 模拟预报 污染物扩散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卓智能手机单双频混合数据定位算法
13
作者 吕庆宇 李克昭 +1 位作者 岳哲 班浩飞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2,142,共6页
针对安卓智能手机接收卫星数据质量较差,且部分卫星观测数据仅为单频数据,以及传统的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算法易受电离层延迟影响导致滤波器发散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单双频混合载波相位平滑伪距(MF-Hatch)算法。该方法在赫奇滤波的基础... 针对安卓智能手机接收卫星数据质量较差,且部分卫星观测数据仅为单频数据,以及传统的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算法易受电离层延迟影响导致滤波器发散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单双频混合载波相位平滑伪距(MF-Hatch)算法。该方法在赫奇滤波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混合数据,对双频数据采用无电离层组合法消除电离层延迟,将组合伪距和单频伪距以移动开窗载波相位平滑伪距方法进行平滑处理,并通过设定阈值避免滤波器因电离层异常和周跳的影响而发散。试验证明,相对直接采用原始数据定位的结果,MF-Hatch算法在单点静态定位E、N、U方向的定位精度分别提升了33.62%、18.14%、26.78%,在城市环境下动态定位E、N、U方向的定位精度分别提升了23.14%、28.69%、16.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id智能手机 /双频混合数据 载波平滑伪距 SPP HATCH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的单行星排混合动力汽车MA-ECMS能量管理研究
14
作者 谭孟骑 邓涛 马宝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52,共8页
为了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经济性,以单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改善以等效因子为核心的自适应等效燃油瞬时消耗最小策略(adaptive equivalent fuel instantaneous consumption minimum strategy,A-ECMS)在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 为了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经济性,以单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改善以等效因子为核心的自适应等效燃油瞬时消耗最小策略(adaptive equivalent fuel instantaneous consumption minimum strategy,A-ECMS)在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效果。考虑混合动力系统模式切换、SOC、等效因子与燃油消耗的关系,构建等效因子全局优化模型。利用DP算法和行星排模式切换的特性优化一定工况下的等效因子,得到行驶里程与电池SOC初始值的最佳等效因子MAP图,制定基于等效因子优化的模式切换自适应等效燃油瞬时消耗最小策略(mode adaptive ECMS,MA-ECMS),考虑动力电池、电动机等部件的效率,获得在各个模式下最佳等效因子下的功率分配。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在CLTC工况条件下,各个模式在各个工况区间稳定运行,油耗为6.0815 L/100 km。MA-ECMS控制策略与DP控制策略对比,虽然燃油差距10.69%,但具有良好的SOC控制能力,与ECMS相比燃油经济性提高7.1%。低速工况主要是纯电模式,中速工况主要是混动模式,高速工况主要是高速混动和发动机直驱模式,符合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排混合动力 能量管理 动态规划 等效因子 A-E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流量单混合孔Y型喷嘴的雾化特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月桂 曹威城 +1 位作者 柳瑶斌 章明川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80-984,共5页
对大流量单混合孔Y型喷嘴的雾化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其流量特性以及气耗率对雾化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混合孔Y型喷嘴设计流量能够达到1000kg/h以上,且具有较细的雾化粒径;在气压一定时,随着水压的增大其水流量增大,气耗率减小... 对大流量单混合孔Y型喷嘴的雾化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其流量特性以及气耗率对雾化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混合孔Y型喷嘴设计流量能够达到1000kg/h以上,且具有较细的雾化粒径;在气压一定时,随着水压的增大其水流量增大,气耗率减小;气耗率对雾化粒径的影响较明显,但当粒径减小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大气耗率对雾化粒径的影响不明显;单水孔与多水孔Y型喷嘴的雾化性能无明显差别;改进的Y型喷嘴液膜随机破碎模型可较好地用于大流量单混合孔Y型喷嘴雾化粒径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烟气脱硫 Y型喷嘴 雾化 大流量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单牙轮钻头破岩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邓嵘 侯凯 +1 位作者 李孟华 李向东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2-269,共8页
在石油钻探过程中,优质的钻头对于降低钻井成本和提高钻井效率至关重要。通过设计,将牙掌结构与牙轮结构相连接,并且分别在牙轮和牙掌上安装锥形齿和PDC齿,从而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混合式单牙轮钻头。该混合式单牙轮钻头较一般单牙轮钻头多... 在石油钻探过程中,优质的钻头对于降低钻井成本和提高钻井效率至关重要。通过设计,将牙掌结构与牙轮结构相连接,并且分别在牙轮和牙掌上安装锥形齿和PDC齿,从而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混合式单牙轮钻头。该混合式单牙轮钻头较一般单牙轮钻头多了PDC齿,利用冲击和剪切原理破岩。牙轮大端通过井底中心,所有齿圈与井壁接触,在破岩的同时可以起到保径作用。建立了混合式单牙轮钻头与岩石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并对钻头井底模型、牙齿主切削力和破岩体积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台架实验对数值模拟得到的钻压和进尺量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得到的钻压和进尺量与台架测试结果相符,破岩载荷规律与钻头结构设计特点一致。混合式单牙轮钻头与球形单牙轮钻头相比,侧向力减小39.6%,破岩效率提高37%。使用该混合式单牙轮钻头钻井时稳定性更高,可以减小井斜发生的概率。根据结果可知,数值模拟在研究该混合式单牙轮钻头破岩规律中是有效的,该方法为钻头进一步设计及其工作特性的评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牙轮钻头 数值模拟 侧向力 破岩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制热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余延顺 何雪强 +1 位作者 江辉民 钱普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36-1041,共6页
为改善低温环境下空气源热泵机组适应性差、制热量及制热性能低等问题,设计研制了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试验样机。利用焓差实验室测试分析了样机在不同运行工况及运行模式下的制热性能及其内部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出水温... 为改善低温环境下空气源热泵机组适应性差、制热量及制热性能低等问题,设计研制了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试验样机。利用焓差实验室测试分析了样机在不同运行工况及运行模式下的制热性能及其内部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出水温度45℃、室外温度-20℃时,系统制热性能系数高于2.1、制热量为7.61 kW、压缩比不超过4.5、排气温度低于80℃;以制热性能系数为优化目标,确定室外温度0℃为该系统单双级切换运行的控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双级混合复叠 制热性能 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单基站混合定位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令文 谈振辉 张金宝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0-104,共5页
针对传统的多基站定位容易引起通话质量干扰问题,提出了在TD-SCDMA蜂窝系统中,仅采用单个基站定位的混合定位算法(HPSR,hybrid positioning scheme with RSS)。在该算法中,设计了一种新的冗余RSS数据融合模型(RDFM,RSS data fusion mod... 针对传统的多基站定位容易引起通话质量干扰问题,提出了在TD-SCDMA蜂窝系统中,仅采用单个基站定位的混合定位算法(HPSR,hybrid positioning scheme with RSS)。在该算法中,设计了一种新的冗余RSS数据融合模型(RDFM,RSS data fusion model)以消除非视距(NLOS,non-line-of-sight)误差,提高定位精度,并从理论推导证明了此模型的有效性。给出了运用在实际中的定位流程图,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HPSR同时提高了TOA/AOA算法的稳定度和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基站混合定位算法 数据融合 TOA/A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层混合绕组型低互感五相容错永磁电机的电磁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隋义 尹佐生 +2 位作者 郑萍 杨士杰 程路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9-339,共11页
单双层混合绕组型多相容错永磁同步电机具备良好的相间物理隔离、热隔离和磁隔离能力,通过改变绕组跨距角可以改善定子磁动势谐波分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转子涡流损耗,从而更好地兼顾容错能力和运行性能。该文针对单双层混合绕组型五相... 单双层混合绕组型多相容错永磁同步电机具备良好的相间物理隔离、热隔离和磁隔离能力,通过改变绕组跨距角可以改善定子磁动势谐波分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转子涡流损耗,从而更好地兼顾容错能力和运行性能。该文针对单双层混合绕组型五相容错永磁电机展开研究,基于绕组因数分析,给出该类电机极槽配合选取原则和定子磁动势谐波分布规律,以及典型方案下的谐波比漏磁导系数随绕组跨距角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研究容错齿尺寸、模块间气隙宽度、槽口宽度等尺寸对磁动势谐波分布、转矩、互感和齿槽转矩的影响,给出高功率密度、低互感和低齿槽转矩设计原则。通过与传统单、双层分数槽集中绕组电机对比,证明了单双层混合绕组电机在磁隔离能力等方面的优势。研制了五相15槽12极单双层混合绕组电机样机,通过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永磁同步电机 双层混合绕组 低互感 容错齿 模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风洞中单双目混合的机翼弯扭变形快速测量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龚春园 呼煜超 +2 位作者 梁晋 刘家乐 祝家浚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6-243,共8页
风洞中飞机模型因承受高速气流冲击等影响,机翼产生动态弯曲和扭转变形,提出了一种单双目混合的快速测量方法,利用荧光标志点对风洞中机翼的弯曲和扭转变形进行测量。首先,提出工况下机翼弯扭变形的布局和计算方案;然后,根据风洞坐标系... 风洞中飞机模型因承受高速气流冲击等影响,机翼产生动态弯曲和扭转变形,提出了一种单双目混合的快速测量方法,利用荧光标志点对风洞中机翼的弯曲和扭转变形进行测量。首先,提出工况下机翼弯扭变形的布局和计算方案;然后,根据风洞坐标系、飞机模型自身坐标系的关系,建立相机坐标系实现相机自标定;最后,根据已知Y轴向约束的机翼点构建单相机三维重建模型,再计算吹风状态下各截面弯曲和扭转量。通过建立一套专用的机翼变形动态测试系统布局方案,以飞机模型初始位姿作为约束,实现模型动态变形的快速检测,得到的扭转角平均误差为0.228°,可有效解决双目相机难以高帧率实时重建的问题,为优化机身设计参数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 弯扭变形 双目混合 快速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