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效电影工程中混合分辨率阴影图设计与硬阴影反走样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华 杨华民 +1 位作者 赵建平 陈纯毅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89-96,共8页
在实时的虚拟场景渲染中,为减少阴影图算法由分辨率不足导致的阴影走样,提出了利用并行线性扫描的混合分辨率阴影图算法。首先,从光源视角生成高分辨率阴影图,利用并行线性扫描算法对深度均值差进行计算和分析,自底向上的合并纹素... 在实时的虚拟场景渲染中,为减少阴影图算法由分辨率不足导致的阴影走样,提出了利用并行线性扫描的混合分辨率阴影图算法。首先,从光源视角生成高分辨率阴影图,利用并行线性扫描算法对深度均值差进行计算和分析,自底向上的合并纹素,建立纹素之间的索引关系并讨论混合分辨率阴影图的存储。在渲染阶段,利用混合分辨率阴影图进行深度测试,绘制实时的反走样阴影。实验表明,与标准阴影图相比,混合分辨率阴影图能提高20%以上的重要区域分辨率,明显改善阴影边界锯齿走样,使Dragon等模型的计算时间减少9%~18%。经实际应用验证,混合分辨率阴影图是一种有效的实时阴影绘制算法,可有效减少阴影图算法的走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影图 硬阴影 混合分辨率 反走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非均匀采样复原理论进行裂纹修复的混合分辨率多视角图像超分辨(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兰 傅志中 +1 位作者 李晓峰 曾蕾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6-82,共7页
混合分辨率模型是多视角视频编码用来降低比特率的一种重要描述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图像/视频序列的超分辨方法。在多视角框架中,使用相邻高分辨图像的高频信息对当前视角的低分辨图像进行高频成分补充,从而实现超分辨。邻域高... 混合分辨率模型是多视角视频编码用来降低比特率的一种重要描述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图像/视频序列的超分辨方法。在多视角框架中,使用相邻高分辨图像的高频信息对当前视角的低分辨图像进行高频成分补充,从而实现超分辨。邻域高分辨图像帧的投影图包含裂纹,本文使用了非均匀采样复原理论对其进行了修复,投影图中的其它空洞则由原始低分辨图像帧的上采样图像进行了填充。接着使用空洞填充反变换方法以及DCT离散余弦变换对图像进行频率分解,将投影图的高频成分与原始低分辨图像的低频成分进行融合,再经过IDCT离散余弦反变换即得到了最终的超分辨图像。实验仿真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超分辨图像比传统的插值上采样图像以及基于DCT的上采样图像无论是主观和客观评价,均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分辨率 图像超分辨 DCT离散余弦变换 非均匀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IoT环境下基于混合分辨率人脸监控视频压缩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肖尚武 胡瑞敏 肖晶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0-156,共7页
在面向社区楼道或门栋监控中,人脸信息尤为重要。通过NB-IoT(窄带物联网)接入,可以满足低成本、广覆盖和多接入的需求,但是常规编码方法在窄带低码率下无法保障人脸质量。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面向人脸业务的混合分辨率监控视频压缩方法... 在面向社区楼道或门栋监控中,人脸信息尤为重要。通过NB-IoT(窄带物联网)接入,可以满足低成本、广覆盖和多接入的需求,但是常规编码方法在窄带低码率下无法保障人脸质量。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面向人脸业务的混合分辨率监控视频压缩方法。利用监控视频统计特性优化人脸检测速度,采用不同分辨率区别编码人脸和非人脸区域,在高倍率压缩下提高了人脸的可辨识性。实验表明,该方法相较于主流感兴趣区域编码,人脸区域PSNR提高了5.57 dB,编码速度提高了5.12倍,具备NB-IoT环境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IoT 人脸监控 低码率 混合分辨率 视频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能源系统混合时间尺度运行优化 被引量:55
4
作者 顾伟 陆帅 +4 位作者 姚帅 庄文楠 潘光胜 周苏洋 吴志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3-213,共11页
综合能源系统融合电、气、热等多种能源子系统,不同能源网络动静态特性与设备控制特性差异显著。为实现电、气、热异质能流网络和设备协同运行,建立综合能源系统混合时间尺度运行优化框架,包含混合分辨率建模与混合指令周期调度。混合... 综合能源系统融合电、气、热等多种能源子系统,不同能源网络动静态特性与设备控制特性差异显著。为实现电、气、热异质能流网络和设备协同运行,建立综合能源系统混合时间尺度运行优化框架,包含混合分辨率建模与混合指令周期调度。混合分辨率建模采用与气网、热网动态过程相匹配的模型分辨率刻画能流动态过程,平衡模型的精确度与问题的复杂度,实现电气热多能网络动态过程的协同优化;混合指令周期调度立足于多种异质能流的传输特性差异和多类型设备的控制特性差异,兼顾源/荷多重不确定性,确定各子系统的最佳调度指令周期,实现多能子系统间的协调运行。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网络特性 控制特性 混合分辨率建模 混合指令周期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复合调度优化运行方法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照彦 张东月 +2 位作者 刘志恒 张军伟 田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7-144,共8页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多能网络与设备特性差异,该文建立集成热电联产机组、风力发电机组、燃气锅炉以及电转气等设备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框架;提出能反映能源站电、气能流耦合特性的系统能量枢纽模型。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日前优化模型、日内...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多能网络与设备特性差异,该文建立集成热电联产机组、风力发电机组、燃气锅炉以及电转气等设备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框架;提出能反映能源站电、气能流耦合特性的系统能量枢纽模型。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日前优化模型、日内滚动优化模型、实时计划优化模型。基于三种优化模型,提出日前-滚动-实时的复合协调优化运行策略。根据电、热负荷以及风电出力的日前预测数据制定日前调度方案,为系统全天的运行情况提供初步的参考信息;然后利用短期滚动预测数据进行滚动计划,对日前计划方案进行滚动修正,制定各设备出力的基本运行点;最后利用超短期预测数据进行实时计划,得到与实际电、热负荷与风电出力情况匹配度较高的计划方案。通过算例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综合能源系统复合协调优化运行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可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并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时间尺度 混合分辨率建模 协同优化 运行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次表层高盐水的季节变化及其与西北太平洋环流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爱梅 杜岩 +2 位作者 庄伟 王发云 齐义泉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共8页
次表层高盐水(〉34.68‰)作为北太平洋热带水(NPTW)的示踪, 可用来研究黑潮入侵, 了解南海与太平洋的水体交换.文章利用基于高分辨率混合坐标海洋模式(HYCOM)的海洋再分析资料, 研究了南海北部次表层高盐水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次表层高盐水(〉34.68‰)作为北太平洋热带水(NPTW)的示踪, 可用来研究黑潮入侵, 了解南海与太平洋的水体交换.文章利用基于高分辨率混合坐标海洋模式(HYCOM)的海洋再分析资料, 研究了南海北部次表层高盐水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模拟结果显示, 南海北部高盐水位于100-200m 水深, 最西可达111°E, 其体积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12 月达到极大值, 6 月达到极小值.进一步的分析表明, 其季节变化主要受低纬度西北太平洋大尺度环流的调制, 与北赤道流分叉点位置的季节变化(1 月到达最北端、6 月到达最南端)呈现很好的相关性.受太平洋大尺度风场的影响, 北赤道流分叉点上半年(下半年)向南(北)移动, 导致黑潮输运增强(减弱), 通过吕宋海峡进入南海的盐通量减少(增加), 从而使南海次表层高盐水的盐度降低(升高).吕宋海峡断面的流速和盐通量分布特征显示, 西太平洋高盐水主要通过吕宋海峡中部(20?~21?18?N)进入南海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北赤道流分叉点 盐度 分辨率混合坐标海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