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混合减震技术的既有建筑抗震韧性提升 被引量:3
1
作者 孙澳 陈鑫 +2 位作者 傅文炜 孙勇 朱燕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38-246,共9页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是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在指导设计人员提高结构抗震设计水准和引导管理人员增强结构防灾意识两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位于8度区(0.30g)的某既有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GB/T 38591-2020《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是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在指导设计人员提高结构抗震设计水准和引导管理人员增强结构防灾意识两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位于8度区(0.30g)的某既有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GB/T 38591-2020《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从修复费用、修复时间和人员伤亡3个角度对结构加固前后的抗震韧性进行评价,并结合加固收益率对减震加固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黏滞阻尼器和屈曲约束支撑的加固技术可有效控制结构的动力响应,层间位移角和加速度均值的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76.9%和29.8%。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决定该结构韧性等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修复时间和人员损失。虽然加固前后该结构抗震韧性评级均为一星,但是所采用的减震方案有效提升了结构的抗震韧性,研究成果可为既有建筑的韧性评价与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 混合减震技术 抗震韧性评价 韧性评级 动力响应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