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播音发声的共鸣问题
1
作者
杜青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4年第3期87-92,共6页
一个播音员在用声基本功方面应该抓住三个主要环节:呼吸、共鸣和吐字归音。气息在播音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理解。吐字归音的准确与规范乃是播音员的擅长,都很看重。只有共鸣目前在播音员中还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说还...
一个播音员在用声基本功方面应该抓住三个主要环节:呼吸、共鸣和吐字归音。气息在播音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理解。吐字归音的准确与规范乃是播音员的擅长,都很看重。只有共鸣目前在播音员中还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说还没有把它摆在应有的高度来认识。这主要是对共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共鸣及其意义为了认识共鸣的重要性,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人的发声过程: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微弱的声音,经过咽、口、鼻、胸等共鸣器官成为语言。这里,气息是头等重要的。气息是发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共鸣
共鸣
器官
声音
发声方法
吐字归音
口腔
播音语言
共鸣
腔
播音员
声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过渡声区”及其训练
2
作者
梁劲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5-68,共4页
在歌唱基本技能的系统训练中,最关键的是在于中声区的训练,而要唱好中声区,则必须首先解决过渡声区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呼吸与喉咙的协调关系”、“用混合共鸣的感觉统一各个声区”以及“用假声的感觉练唱过渡声区”等几个方面来论...
在歌唱基本技能的系统训练中,最关键的是在于中声区的训练,而要唱好中声区,则必须首先解决过渡声区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呼吸与喉咙的协调关系”、“用混合共鸣的感觉统一各个声区”以及“用假声的感觉练唱过渡声区”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如何解决过渡声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声区
共鸣
腔体
头腔
共鸣
声区过渡
音域
混合共鸣
高声区
喉头稳定
基本技能
《阳关三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歌唱立体感之探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施敏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1-93,共3页
众所周知,由多个声道组成的音响设备,要比只有单一声道的音响设备的声音效果好,因为它能产生丰富的音响效果。在歌唱艺术中也具有相类似的特点。 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歌唱声音虚弱、单薄;而有的人歌唱声音宏亮、圆润、穿透力强,它不必...
众所周知,由多个声道组成的音响设备,要比只有单一声道的音响设备的声音效果好,因为它能产生丰富的音响效果。在歌唱艺术中也具有相类似的特点。 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歌唱声音虚弱、单薄;而有的人歌唱声音宏亮、圆润、穿透力强,它不必借助扩音设备,就能穿过伴奏的乐队,将歌声传送得很远,使歌声进入人的听觉器官。同样是歌唱,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呢?这取决于歌唱者对共鸣腔运用的水平。人体有多个共鸣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
共鸣
腔
喉结
咽腔
混合共鸣
体感
横膈膜下降
歌唱的呼吸
喉咙状态
歌唱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音的发声状态和它的获得
4
作者
王士谦
《南艺学报》
1979年第1期92-98,共7页
在歌唱艺术中,声音是表现歌曲的主要手段。训练发声,开拓音域,尤其获得高音,是极端重要又是难于解决的问题之一。高音不仅是表现歌曲情绪,是表现歌曲高潮的常用手段,而且歌唱者如没有一定的音域,没有高音,就很难完整地表现一首歌曲。高...
在歌唱艺术中,声音是表现歌曲的主要手段。训练发声,开拓音域,尤其获得高音,是极端重要又是难于解决的问题之一。高音不仅是表现歌曲情绪,是表现歌曲高潮的常用手段,而且歌唱者如没有一定的音域,没有高音,就很难完整地表现一首歌曲。高音练习的得当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音
混合共鸣
胸腔
共鸣
鼻腔
共鸣
歌唱者
口腔
共鸣
发声状态
咽腔
高声区
声音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音的发声状态和它的获得
5
作者
王士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79年第1期92-98,共7页
在歌唱艺术中,声音是表现歌曲的主要手段。训练发声,开拓音域,尤其获得高音,是极端重要又是难于解决的问题之一。高音不仅是表现歌曲情绪,是表现歌曲高潮的常用手段,而且歌唱者如没有一定的音域,没有高音,就很难完整地表现一首歌曲。高...
在歌唱艺术中,声音是表现歌曲的主要手段。训练发声,开拓音域,尤其获得高音,是极端重要又是难于解决的问题之一。高音不仅是表现歌曲情绪,是表现歌曲高潮的常用手段,而且歌唱者如没有一定的音域,没有高音,就很难完整地表现一首歌曲。高音练习的得当与否,对歌喉的健康有着非常敏感的影响。甚至有因高音唱法不科学而造成歌喉的毁坏。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音
鼻腔
共鸣
混合共鸣
胸腔
共鸣
歌唱者
口腔
共鸣
发声状态
咽腔
高声区
声音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播音发声的共鸣问题
1
作者
杜青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4年第3期87-92,共6页
文摘
一个播音员在用声基本功方面应该抓住三个主要环节:呼吸、共鸣和吐字归音。气息在播音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理解。吐字归音的准确与规范乃是播音员的擅长,都很看重。只有共鸣目前在播音员中还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说还没有把它摆在应有的高度来认识。这主要是对共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共鸣及其意义为了认识共鸣的重要性,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人的发声过程: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微弱的声音,经过咽、口、鼻、胸等共鸣器官成为语言。这里,气息是头等重要的。气息是发声的动力,
关键词
混合共鸣
共鸣
器官
声音
发声方法
吐字归音
口腔
播音语言
共鸣
腔
播音员
声带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过渡声区”及其训练
2
作者
梁劲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5-68,共4页
文摘
在歌唱基本技能的系统训练中,最关键的是在于中声区的训练,而要唱好中声区,则必须首先解决过渡声区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呼吸与喉咙的协调关系”、“用混合共鸣的感觉统一各个声区”以及“用假声的感觉练唱过渡声区”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如何解决过渡声区的问题。
关键词
中声区
共鸣
腔体
头腔
共鸣
声区过渡
音域
混合共鸣
高声区
喉头稳定
基本技能
《阳关三叠》
分类号
J616.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歌唱立体感之探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施敏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1-93,共3页
文摘
众所周知,由多个声道组成的音响设备,要比只有单一声道的音响设备的声音效果好,因为它能产生丰富的音响效果。在歌唱艺术中也具有相类似的特点。 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歌唱声音虚弱、单薄;而有的人歌唱声音宏亮、圆润、穿透力强,它不必借助扩音设备,就能穿过伴奏的乐队,将歌声传送得很远,使歌声进入人的听觉器官。同样是歌唱,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呢?这取决于歌唱者对共鸣腔运用的水平。人体有多个共鸣腔,
关键词
声带
共鸣
腔
喉结
咽腔
混合共鸣
体感
横膈膜下降
歌唱的呼吸
喉咙状态
歌唱艺术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音的发声状态和它的获得
4
作者
王士谦
机构
不详
出处
《南艺学报》
1979年第1期92-98,共7页
文摘
在歌唱艺术中,声音是表现歌曲的主要手段。训练发声,开拓音域,尤其获得高音,是极端重要又是难于解决的问题之一。高音不仅是表现歌曲情绪,是表现歌曲高潮的常用手段,而且歌唱者如没有一定的音域,没有高音,就很难完整地表现一首歌曲。高音练习的得当与否。
关键词
高音
混合共鸣
胸腔
共鸣
鼻腔
共鸣
歌唱者
口腔
共鸣
发声状态
咽腔
高声区
声音概念
分类号
J6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音的发声状态和它的获得
5
作者
王士谦
机构
不详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79年第1期92-98,共7页
文摘
在歌唱艺术中,声音是表现歌曲的主要手段。训练发声,开拓音域,尤其获得高音,是极端重要又是难于解决的问题之一。高音不仅是表现歌曲情绪,是表现歌曲高潮的常用手段,而且歌唱者如没有一定的音域,没有高音,就很难完整地表现一首歌曲。高音练习的得当与否,对歌喉的健康有着非常敏感的影响。甚至有因高音唱法不科学而造成歌喉的毁坏。因此。
关键词
高音
鼻腔
共鸣
混合共鸣
胸腔
共鸣
歌唱者
口腔
共鸣
发声状态
咽腔
高声区
声音概念
分类号
J6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播音发声的共鸣问题
杜青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过渡声区”及其训练
梁劲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歌唱立体感之探究
施敏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音的发声状态和它的获得
王士谦
《南艺学报》
197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音的发声状态和它的获得
王士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7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