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高效混叠采集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培明 宋家文 +3 位作者 柳兴刚 马竹 马渊明 王文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7-715,699,共10页
高效混叠采集(简称高效混采)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地震采集效率,是目前高精度、高密度地震勘探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但高效混采数据中存在严重的邻炮干扰,需进行后续数据分离处理。混叠采集参数直接影响混叠噪声的分布及数据分离效果,而目... 高效混叠采集(简称高效混采)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地震采集效率,是目前高精度、高密度地震勘探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但高效混采数据中存在严重的邻炮干扰,需进行后续数据分离处理。混叠采集参数直接影响混叠噪声的分布及数据分离效果,而目前尚无成熟的基于混采分离效果的采集参数论证设计方法。高效混叠采集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利用实际/模拟数据进行人工混叠模拟和数据分离,优选理想的最小同步激发船间距离、激发颤动时间等采集参数。其主要步骤包括:根据投入的激发与接收装备数量划分作业片区、规划行进轨迹;设计混采的模拟激发时间;将无混叠数据进行混叠模拟,形成混叠模拟数据;根据混叠模拟数据分离后的结果及与无混叠数据的差异,分析并优选采集参数。通过海上实际数据模拟分析与实际应用,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为海上高效混采的施工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 混叠模拟采集参数设计 同步激发源间距 颤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参数实时采集中混叠误差的研究
2
作者 路文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4-76,共3页
从理论和实际的角度分析了在不同条件下混叠误差对谐波分析结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典型实例的计算机仿真计算,指明了工程上应用谐波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误差 谐波分析 采样频率 电力参数 实时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沙窝地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参数设计与论证 被引量:16
3
作者 薛友兵 尹兵祥 +2 位作者 冷桂林 成云 许生卫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4期393-398,共6页
高精度地震勘探对地震采集参数和观测系统的要求较高,通过地震勘探设计与评价技术(SED)可以给出适合研究区地震地质条件的采集参数,以提高野外采集资料的品质。给出了SED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准噶尔盆地沙窝地探区利用SED技术进行了高精... 高精度地震勘探对地震采集参数和观测系统的要求较高,通过地震勘探设计与评价技术(SED)可以给出适合研究区地震地质条件的采集参数,以提高野外采集资料的品质。给出了SED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准噶尔盆地沙窝地探区利用SED技术进行了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参数的设计和论证。首先建立地震地质模型,模拟野外单炮记录;然后对覆盖次数、纵/横向分辨率、面元大小、最大/最小偏移距、最大非纵距、记录长度及采样间隔等进行了设计与论证;最后结合仪器因素优选了8线14炮细分面元观测系统。对观测系统的属性分析表明,该观测系统在保持主测线方向覆盖优势的同时,实现了较宽方位角的激发和接收,这对压制侧面和散射干扰十分有利;均匀分布的近、中、远炮检距对速度分析十分有利;而合理的覆盖次数和相对较少的炮数,降低了勘探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地震采集 地震地质模型 模拟 采集参数 设计 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电磁(TFEM)技术:数据采集参数设计 被引量:17
4
作者 何展翔 杨国世 +3 位作者 陈思琪 赵国 刘子豪 郭荣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8-914,I0013,共8页
时频电磁法(TFEM)是一种应用于油气勘探领域、探测深度较大的可控源电磁方法。本文以Q地区探测目标地层为模型,基于探区噪声分析,对地质目标进行三维模拟,分析目标体电磁异常特征及规律,并对TFEM采集参数的设计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 时频电磁法(TFEM)是一种应用于油气勘探领域、探测深度较大的可控源电磁方法。本文以Q地区探测目标地层为模型,基于探区噪声分析,对地质目标进行三维模拟,分析目标体电磁异常特征及规律,并对TFEM采集参数的设计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了等腰梯形区域测网布设、测点信号平衡的接收系统设计方法,以及基于目标异常对比分析的发射系统优化设计,同时提出针对目标的激发周期和叠加次数设置的激发参数设计方法,为TFEM勘探采集设计提供科学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电磁法 采集技术 三维模拟 施工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混式磨料射流发生系统混合腔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方祥 王瑞和 +3 位作者 周卫东 李罗鹏 王明波 仲冠宇 《石油机械》 2015年第12期19-24,共6页
混合腔是前混式磨料射流发生系统的核心部件,合理的混合腔结构参数有利于磨料和水的混合,从而提高水力能量利用率。考虑液固两相的相互作用,采用标准κ-ε双方程模型,对混合腔内液固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以液固混合不均匀度为标准... 混合腔是前混式磨料射流发生系统的核心部件,合理的混合腔结构参数有利于磨料和水的混合,从而提高水力能量利用率。考虑液固两相的相互作用,采用标准κ-ε双方程模型,对混合腔内液固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以液固混合不均匀度为标准,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混合腔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获得最优结构尺寸组合,并进行磨料体积分数测试试验及套管切割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磨料体积分数与标定值相比波动明显减小,磨料射流切割套管的效率明显提高,且套管断面更加光滑整齐,说明优化后的混合腔能够显著提高液固混合均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射流 合腔 结构参数 优化设计 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