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VVT特点以及在混动专用发动机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刘千千 陈历焘 +2 位作者 颜景操 刘东京 马尚尚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1期42-44,共3页
本文介绍了汽油发动机的VVT技术,对比分析了液压VVT、电动VVT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本文也分析了混动专用发动机的技术路径,以及对相位器的技术需求。电动VVT的调节范围大、调节速度高、温度适用广等特点,可以很好的满足混动专用发动... 本文介绍了汽油发动机的VVT技术,对比分析了液压VVT、电动VVT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本文也分析了混动专用发动机的技术路径,以及对相位器的技术需求。电动VVT的调节范围大、调节速度高、温度适用广等特点,可以很好的满足混动专用发动机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VVT VVT 混动专用发动机 配气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火花塞点火系统对混动专用发动机稀燃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闫博文 Benjamin Waters +4 位作者 Ken Pendlebury 胡铁刚 张家祥 杨晓前 蒲运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39-2147,2185,共10页
基于一台三缸1.5TGDI增压直喷发动机研究了三火花塞点火均质稀燃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火花塞可有效拓展稀燃极限,压缩比15时,采用三火花塞在2000 r/min、8 bar BMEP的特征工况点可实现lambda 1.95的稳定燃烧,最低油耗相比单... 基于一台三缸1.5TGDI增压直喷发动机研究了三火花塞点火均质稀燃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火花塞可有效拓展稀燃极限,压缩比15时,采用三火花塞在2000 r/min、8 bar BMEP的特征工况点可实现lambda 1.95的稳定燃烧,最低油耗相比单火花塞降低约5 g/(k W·h),NO_(x)原始排放可降低至约50×10^(-6),此时lambda受增压能力限制难以进一步增加;压缩比增加至16所能实现的最低油耗相比压缩比15改善不明显,且稀燃极限有所下降。三火花塞对爆震倾向改善作用较小,但可显著加快稀混合气的燃烧速率,相同lambda条件下其燃烧持续期相比单火花塞可缩短约3-6℃A,lambda 1.95时的燃烧持续期相比当量燃烧仅增加约2℃A。通过对潜在最高热效率的研究表明,采用三火花塞设计可在压缩比15条件下最终实现45.02%的有效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火花塞 混动专用发动机 均质稀燃 热效率 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勒循环混动专用发动机凸轮型线优化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韦善景 阙爱华 +1 位作者 李露露 梅夏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19期92-97,共6页
为了改善发动机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和配气机构耐久性能,应用GT-POWER软件对米勒循环混动专用发动机的凸轮型线进行选型仿真,并利用Ricardo VALDYN软件对配气机构单阀系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分析,研究凸轮型线各项参数对配... 为了改善发动机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和配气机构耐久性能,应用GT-POWER软件对米勒循环混动专用发动机的凸轮型线进行选型仿真,并利用Ricardo VALDYN软件对配气机构单阀系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分析,研究凸轮型线各项参数对配气机构运动过程的影响,并对凸轮型线进行优化。优化凸轮型线后仿真结果如:弹簧中心点振动位移为1.28 mm、凸桃与挺柱间接触应力为695 MPa、凸桃与挺柱接触线偏心量为12.5 mm。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凸轮型线正加速度跨度(θ_(1)+θ_(2)+θ_(3)),弹簧中心点振动位移减小;减小θ_(1)跨度,凸桃与挺柱间接触应力减小;增大凸轮型线等速区域跨度θ_(4),凸桃与挺柱接触线偏心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动专用发动机 凸轮型线 NVH性能 配气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专用高效发动机技术方案仿真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阳 颜平涛 +1 位作者 李红洲 田志松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51-57,共7页
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问题,通过米勒循环、冷却EGR及降摩擦技术等手段的应用,开发了第一代三缸1.5 L增压直喷全工况无加浓的高热效率混动专用汽油机。着眼未来,为了满足客户对更高品质发动机的需求,基于此一代发动机,在全工况不... 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问题,通过米勒循环、冷却EGR及降摩擦技术等手段的应用,开发了第一代三缸1.5 L增压直喷全工况无加浓的高热效率混动专用汽油机。着眼未来,为了满足客户对更高品质发动机的需求,基于此一代发动机,在全工况不加浓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冲程缸径比、采用深度米勒循环及进一步降低摩擦功,并结合高效率增压器的匹配,使二代产品的热效率提升了1.7%。同时,外特性工况最大转矩转速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程缸径比 高压缩比 混动专用发动机 高效率增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发动机在低温环境冷凝规律及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研究
5
作者 董善巡 史程中 +3 位作者 孙程龙 颜平涛 邓晓龙 李强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22-27,共6页
在国家法规对汽车能耗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大背景下,EGR作为降能耗重要手段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对冷凝发生的原理,冷凝水液体形态,中冷器冷凝,EGR Cooler冷凝,压气机入口冷凝区域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在低温环境,低歧管温度下稳... 在国家法规对汽车能耗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大背景下,EGR作为降能耗重要手段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对冷凝发生的原理,冷凝水液体形态,中冷器冷凝,EGR Cooler冷凝,压气机入口冷凝区域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在低温环境,低歧管温度下稳态、瞬态及常温大湿度下工况的验证,总结了冷凝水进入发动机对燃烧速度和稳定性的影响,找到了在低环境温度、低进气歧管温度条件下最优的EGR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现象 燃烧规律 冷凝区域 混动专用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动发动机在不同水温下的喷油控制策略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闫博文 马天宇 +4 位作者 蒲运平 胡铁刚 邓伟 蒋平 聂相虹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94-1399,1409,共7页
基于一台长安1.5TGDI直喷混动专用发动机研究了不同水温条件下喷油策略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 r/min工况下,多次喷射可在30℃低水温下相比单次喷射实现更低油耗和碳烟排放,优势区域拓展至0.5 MPa BMEP以下,随着水温升高至50℃以上... 基于一台长安1.5TGDI直喷混动专用发动机研究了不同水温条件下喷油策略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 r/min工况下,多次喷射可在30℃低水温下相比单次喷射实现更低油耗和碳烟排放,优势区域拓展至0.5 MPa BMEP以下,随着水温升高至50℃以上时,其主要在0.7 MPa BMEP以上的中高负荷工况具有更低油耗,碳烟排放则相比逐渐变差;2000和3000 r/min工况下,多次喷射仅在中高负荷油耗更低,且随着水温和转速增加优势逐渐减小,此外单次喷射的PN排放在中低负荷下与多次喷射相当或更优,但随着转速和负荷增加相比明显变差。由此在30℃低水温下,2000和3000 r/min可分别选取0.8和1.0 MPa BMEP以上负荷区域采用多次喷射,随着水温升高至50℃以上,可逐渐提升至1.0和1.3 MPa BMEP以上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动专用发动机 喷油策略 水温 油耗 碳烟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技术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许敏 张亦嘉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9-294,共26页
在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2021年以来,中国品牌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技术实现突破,围绕中国市场特点与消费者用车习惯推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世界范围内领先的混合动力汽车产品。近期混合动力汽车市场销量呈爆发式增长,2023年... 在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2021年以来,中国品牌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技术实现突破,围绕中国市场特点与消费者用车习惯推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世界范围内领先的混合动力汽车产品。近期混合动力汽车市场销量呈爆发式增长,2023年中国市场混合动力乘用车销售超300万辆,同比增长83%。然而,受近年来汽车领域电动化浪潮影响,行业内尚存关于混合动力汽车仅为过渡性技术的观点,部分消费者对国产混动汽车技术产品力仍存质疑。为纠正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片面性、偏见性认识,该文围绕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技术路线展开,聚焦多样化的混动架构与专用化的核心部件,提出新的混合度定义作为动力总成电气化程度的统一评价标准,探讨国内外主流混动技术异同,剖析当下中国最前沿的混动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厘清中国混动汽车动力总成的发展脉络。研究表明:中国式混动汽车以大容量动力电池与插电式混合动力为技术特色,实现发动机、电机两大驱动动力源以及动力电池、增程系统两大动力能量源的灵活混合与优势互补。与纯内燃机车相比,得益于电驱动技术辅助,混合动力汽车聚焦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发动机高效区利用率以及整车燃油经济性。与纯电动车相比,混合动力汽车则基于发动机的增程发电,以高性价比和高便利度解决纯电动车的补能焦虑;并通过结合发动机直驱、变速器动力放大等机械驱动技术,以更低的硬件成本实现更稳定的强劲动力输出。混合动力汽车的独特优势使其作为长期性技术路线,将成为带动汽车产业向碳中和方向转型升级的关键,该文对当下市场的深度分析和未来趋势的理性推测将为中国混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汽车 专用变速器 混动专用发动机 力总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