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火花塞点火系统对混动专用发动机稀燃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闫博文
Benjamin Waters
+4 位作者
Ken Pendlebury
胡铁刚
张家祥
杨晓前
蒲运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39-2147,2185,共10页
基于一台三缸1.5TGDI增压直喷发动机研究了三火花塞点火均质稀燃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火花塞可有效拓展稀燃极限,压缩比15时,采用三火花塞在2000 r/min、8 bar BMEP的特征工况点可实现lambda 1.95的稳定燃烧,最低油耗相比单...
基于一台三缸1.5TGDI增压直喷发动机研究了三火花塞点火均质稀燃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火花塞可有效拓展稀燃极限,压缩比15时,采用三火花塞在2000 r/min、8 bar BMEP的特征工况点可实现lambda 1.95的稳定燃烧,最低油耗相比单火花塞降低约5 g/(k W·h),NO_(x)原始排放可降低至约50×10^(-6),此时lambda受增压能力限制难以进一步增加;压缩比增加至16所能实现的最低油耗相比压缩比15改善不明显,且稀燃极限有所下降。三火花塞对爆震倾向改善作用较小,但可显著加快稀混合气的燃烧速率,相同lambda条件下其燃烧持续期相比单火花塞可缩短约3-6℃A,lambda 1.95时的燃烧持续期相比当量燃烧仅增加约2℃A。通过对潜在最高热效率的研究表明,采用三火花塞设计可在压缩比15条件下最终实现45.02%的有效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火花塞
混动专用发动机
均质稀燃
热效率
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动发动机在不同水温下的喷油控制策略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闫博文
马天宇
+4 位作者
蒲运平
胡铁刚
邓伟
蒋平
聂相虹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94-1399,1409,共7页
基于一台长安1.5TGDI直喷混动专用发动机研究了不同水温条件下喷油策略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 r/min工况下,多次喷射可在30℃低水温下相比单次喷射实现更低油耗和碳烟排放,优势区域拓展至0.5 MPa BMEP以下,随着水温升高至50℃以上...
基于一台长安1.5TGDI直喷混动专用发动机研究了不同水温条件下喷油策略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 r/min工况下,多次喷射可在30℃低水温下相比单次喷射实现更低油耗和碳烟排放,优势区域拓展至0.5 MPa BMEP以下,随着水温升高至50℃以上时,其主要在0.7 MPa BMEP以上的中高负荷工况具有更低油耗,碳烟排放则相比逐渐变差;2000和3000 r/min工况下,多次喷射仅在中高负荷油耗更低,且随着水温和转速增加优势逐渐减小,此外单次喷射的PN排放在中低负荷下与多次喷射相当或更优,但随着转速和负荷增加相比明显变差。由此在30℃低水温下,2000和3000 r/min可分别选取0.8和1.0 MPa BMEP以上负荷区域采用多次喷射,随着水温升高至50℃以上,可逐渐提升至1.0和1.3 MPa BMEP以上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动专用发动机
喷油策略
水温
油耗
碳烟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技术进展
被引量:
13
3
作者
许敏
张亦嘉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9-294,共26页
在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2021年以来,中国品牌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技术实现突破,围绕中国市场特点与消费者用车习惯推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世界范围内领先的混合动力汽车产品。近期混合动力汽车市场销量呈爆发式增长,2023年...
在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2021年以来,中国品牌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技术实现突破,围绕中国市场特点与消费者用车习惯推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世界范围内领先的混合动力汽车产品。近期混合动力汽车市场销量呈爆发式增长,2023年中国市场混合动力乘用车销售超300万辆,同比增长83%。然而,受近年来汽车领域电动化浪潮影响,行业内尚存关于混合动力汽车仅为过渡性技术的观点,部分消费者对国产混动汽车技术产品力仍存质疑。为纠正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片面性、偏见性认识,该文围绕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技术路线展开,聚焦多样化的混动架构与专用化的核心部件,提出新的混合度定义作为动力总成电气化程度的统一评价标准,探讨国内外主流混动技术异同,剖析当下中国最前沿的混动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厘清中国混动汽车动力总成的发展脉络。研究表明:中国式混动汽车以大容量动力电池与插电式混合动力为技术特色,实现发动机、电机两大驱动动力源以及动力电池、增程系统两大动力能量源的灵活混合与优势互补。与纯内燃机车相比,得益于电驱动技术辅助,混合动力汽车聚焦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发动机高效区利用率以及整车燃油经济性。与纯电动车相比,混合动力汽车则基于发动机的增程发电,以高性价比和高便利度解决纯电动车的补能焦虑;并通过结合发动机直驱、变速器动力放大等机械驱动技术,以更低的硬件成本实现更稳定的强劲动力输出。混合动力汽车的独特优势使其作为长期性技术路线,将成为带动汽车产业向碳中和方向转型升级的关键,该文对当下市场的深度分析和未来趋势的理性推测将为中国混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
合
动
力汽车
混
动
专用
变速器
混动专用发动机
动
力总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火花塞点火系统对混动专用发动机稀燃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闫博文
Benjamin Waters
Ken Pendlebury
胡铁刚
张家祥
杨晓前
蒲运平
机构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动力研究院
长安英国研发中心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39-2147,2185,共10页
基金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和中国内燃机学会青年人才托举计划资助。
文摘
基于一台三缸1.5TGDI增压直喷发动机研究了三火花塞点火均质稀燃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火花塞可有效拓展稀燃极限,压缩比15时,采用三火花塞在2000 r/min、8 bar BMEP的特征工况点可实现lambda 1.95的稳定燃烧,最低油耗相比单火花塞降低约5 g/(k W·h),NO_(x)原始排放可降低至约50×10^(-6),此时lambda受增压能力限制难以进一步增加;压缩比增加至16所能实现的最低油耗相比压缩比15改善不明显,且稀燃极限有所下降。三火花塞对爆震倾向改善作用较小,但可显著加快稀混合气的燃烧速率,相同lambda条件下其燃烧持续期相比单火花塞可缩短约3-6℃A,lambda 1.95时的燃烧持续期相比当量燃烧仅增加约2℃A。通过对潜在最高热效率的研究表明,采用三火花塞设计可在压缩比15条件下最终实现45.02%的有效热效率。
关键词
三火花塞
混动专用发动机
均质稀燃
热效率
NOX排放
Keywords
triple spark plug system
dedicated hybrid engine
homogeneous lean combustion
thermal efficiency
NOx emission
分类号
U467.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动发动机在不同水温下的喷油控制策略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闫博文
马天宇
蒲运平
胡铁刚
邓伟
蒋平
聂相虹
机构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动力研究院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94-1399,1409,共7页
文摘
基于一台长安1.5TGDI直喷混动专用发动机研究了不同水温条件下喷油策略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 r/min工况下,多次喷射可在30℃低水温下相比单次喷射实现更低油耗和碳烟排放,优势区域拓展至0.5 MPa BMEP以下,随着水温升高至50℃以上时,其主要在0.7 MPa BMEP以上的中高负荷工况具有更低油耗,碳烟排放则相比逐渐变差;2000和3000 r/min工况下,多次喷射仅在中高负荷油耗更低,且随着水温和转速增加优势逐渐减小,此外单次喷射的PN排放在中低负荷下与多次喷射相当或更优,但随着转速和负荷增加相比明显变差。由此在30℃低水温下,2000和3000 r/min可分别选取0.8和1.0 MPa BMEP以上负荷区域采用多次喷射,随着水温升高至50℃以上,可逐渐提升至1.0和1.3 MPa BMEP以上区域。
关键词
混动专用发动机
喷油策略
水温
油耗
碳烟排放
Keywords
dedicated hybrid engine
fuel injection strategy
coolant temperature
fuel consumption
soot emissions
分类号
U467.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技术进展
被引量:
13
3
作者
许敏
张亦嘉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9-294,共26页
文摘
在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2021年以来,中国品牌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技术实现突破,围绕中国市场特点与消费者用车习惯推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世界范围内领先的混合动力汽车产品。近期混合动力汽车市场销量呈爆发式增长,2023年中国市场混合动力乘用车销售超300万辆,同比增长83%。然而,受近年来汽车领域电动化浪潮影响,行业内尚存关于混合动力汽车仅为过渡性技术的观点,部分消费者对国产混动汽车技术产品力仍存质疑。为纠正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片面性、偏见性认识,该文围绕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技术路线展开,聚焦多样化的混动架构与专用化的核心部件,提出新的混合度定义作为动力总成电气化程度的统一评价标准,探讨国内外主流混动技术异同,剖析当下中国最前沿的混动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厘清中国混动汽车动力总成的发展脉络。研究表明:中国式混动汽车以大容量动力电池与插电式混合动力为技术特色,实现发动机、电机两大驱动动力源以及动力电池、增程系统两大动力能量源的灵活混合与优势互补。与纯内燃机车相比,得益于电驱动技术辅助,混合动力汽车聚焦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发动机高效区利用率以及整车燃油经济性。与纯电动车相比,混合动力汽车则基于发动机的增程发电,以高性价比和高便利度解决纯电动车的补能焦虑;并通过结合发动机直驱、变速器动力放大等机械驱动技术,以更低的硬件成本实现更稳定的强劲动力输出。混合动力汽车的独特优势使其作为长期性技术路线,将成为带动汽车产业向碳中和方向转型升级的关键,该文对当下市场的深度分析和未来趋势的理性推测将为中国混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混
合
动
力汽车
混
动
专用
变速器
混动专用发动机
动
力总成
Keyword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dedicated hybrid transmission
dedicated hybrid engine
automotive powertrain
分类号
U461.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火花塞点火系统对混动专用发动机稀燃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闫博文
Benjamin Waters
Ken Pendlebury
胡铁刚
张家祥
杨晓前
蒲运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混动发动机在不同水温下的喷油控制策略影响试验研究
闫博文
马天宇
蒲运平
胡铁刚
邓伟
蒋平
聂相虹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技术进展
许敏
张亦嘉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