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控制指标下涡漩运动对混凝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詹咏 何玉武 曾小磊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1-404,共4页
以往复隔板絮凝池的改造为例,对最佳水力条件下混凝控制指标的合理选用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对池中水流涡漩运动进行研究,得出了适宜的速度梯度G值,有利于形成更多更小的微涡漩,可使颗粒有效碰撞次数增加,有效地提高了混凝效果.
关键词 往复隔板絮凝池 混凝控制指标 涡漩运动 最佳水力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水厂混凝投药模糊控制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强 刘遂庆 +2 位作者 周建萍 陶涛 周红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9-32,共4页
本文结合净水厂工程实例介绍水厂混凝投药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解决水厂混凝剂投加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时滞性和模糊性问题,从而实现现场混凝投药自动控制。以一个单点模糊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为例说明了混凝投药模糊控制系统中... 本文结合净水厂工程实例介绍水厂混凝投药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解决水厂混凝剂投加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时滞性和模糊性问题,从而实现现场混凝投药自动控制。以一个单点模糊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为例说明了混凝投药模糊控制系统中的核心技术的设计原理。本文提出的方法经工程实践取得了预期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投药 模糊控制 混凝模糊控制 前馈控制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混凝动力学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詹咏 齐峰 +1 位作者 李秀君 甘敏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2期26-28,32,共4页
混凝控制指标的确定和涡漩理论的作用是混凝动力学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往复隔板絮凝池的改造为例,对最佳水力条件下混凝控制指标的合理选用进行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池中水流涡漩运动进行了研究,得出适宜的速度梯度G值有利于形成... 混凝控制指标的确定和涡漩理论的作用是混凝动力学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往复隔板絮凝池的改造为例,对最佳水力条件下混凝控制指标的合理选用进行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池中水流涡漩运动进行了研究,得出适宜的速度梯度G值有利于形成更多更小的微涡漩,可使颗粒有效碰撞次数增加,有效地提高混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动力学 混凝控制指标 涡漩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控制加药系统在微絮凝过滤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伟英 范瑾初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21-625,共5页
通过中试试验并结合理论分析 ,对用于微絮凝过滤中的流动电流检测仪 (SCD)自动控制加药技术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在通常情况下 (以某水库水作为源水 ,其浊度小于 2 0ntu) ,该水库水流动电流设定值 (Sp)应为 - 17.5 ... 通过中试试验并结合理论分析 ,对用于微絮凝过滤中的流动电流检测仪 (SCD)自动控制加药技术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在通常情况下 (以某水库水作为源水 ,其浊度小于 2 0ntu) ,该水库水流动电流设定值 (Sp)应为 - 17.5 ;加药管线流行时间为 5 0~ 6 0s ;取样系统流量 (q出)选用应恒定 .由此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控制 流动电流 流动电流检测仪 取样系统 在线检测 微絮凝过滤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絮凝过滤中SCD自动控制投药系统干扰调控能力研究
5
作者 李伟英 范瑾初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10-211,215,共3页
针对某水库源水 ,通过中试试验结合理论分析 ,对 SCD自动控制加药技术用于微絮凝过滤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SCD抗干扰调控能力强 。
关键词 混凝控制 流动电流检测仪 SCD 抗干扰 微絮凝过滤 自动控制 水库 给水处理 干扰调控能力 投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污染物对流动电流控制系统给定值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燕 崔福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8-101,共4页
通过对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系统应用于四种受污染水样的试验研究 ,发现有机污染物的存在使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系统的给定值增加 .且有机污染物浓度越高 ,给定值增幅越大 ,有机物的种类不同对给定值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但在试验浓度内... 通过对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系统应用于四种受污染水样的试验研究 ,发现有机污染物的存在使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系统的给定值增加 .且有机污染物浓度越高 ,给定值增幅越大 ,有机物的种类不同对给定值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但在试验浓度内其影响并不显著或可通过技术措施加以解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水处理 流动电流给定值 SCS 混凝投药自动控制系统 给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油类污染水中SC控制系统适用性研究
7
作者 刘宏远 崔福义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447-450,468,共5页
对流动电流(SC)混凝投药控制技术应用于受含油废水污染的水中进行了试验,研究了污染物对流动电流响应混凝剂投量的变化规律、流动电流检测灵敏度、以及控制系统的给定值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系统在受污染水源水中的适... 对流动电流(SC)混凝投药控制技术应用于受含油废水污染的水中进行了试验,研究了污染物对流动电流响应混凝剂投量的变化规律、流动电流检测灵敏度、以及控制系统的给定值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系统在受污染水源水中的适用性问题。研究结果发现有机污染物的存在使流动电流的响应强度降低,流动电流检测灵敏度下降,控制系统给定值有所升高,其影响程度与污染物的种类、浓度等因素有关。但是在受污染水源中流动电流与投药量的相关性仍然存在,一般地,油类物质含量不超过2~10mg/L(视油类物质颗粒尺寸)的水源水中,污染物对流动电流控制系统影响较小,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技术仍然可以应用于此条件下的受污染水源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类污染物 给水处理 流动电流 SC控制系统 适用性 混凝投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絮凝剂对泥沙絮体分形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冬梅 谭万春 +1 位作者 梅胜 金同轨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16,共4页
黄河泥沙架桥絮凝沉降实验与电镜实验研究表明,絮体结构具有分形特性。文章讨论了高分子絮凝剂的架桥絮凝机理以及高分子所带电荷种类、高分子的分子量、投加剂量与浓度对絮体分形结构的影响,并用表征絮体结构分形特性的参数“分维D”... 黄河泥沙架桥絮凝沉降实验与电镜实验研究表明,絮体结构具有分形特性。文章讨论了高分子絮凝剂的架桥絮凝机理以及高分子所带电荷种类、高分子的分子量、投加剂量与浓度对絮体分形结构的影响,并用表征絮体结构分形特性的参数“分维D”定量分析了这种影响规律。同时,对比了相同含沙量下无机混凝剂絮体与高分子架桥絮体结构达最佳时的分形特征及所需的混凝控制指标Gt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泥沙 高分子絮凝剂 架桥絮凝机理 分形结构 分形维数 混凝控制指标G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情系祖国 清水报人间——记哈尔滨建筑大学青年教师崔福义博士
9
作者 陶丹梅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0-72,共3页
深情系祖国清水报人间———记哈尔滨建筑大学青年教师崔福义博士陶丹梅别了!塞纳河。再见了!巴黎。1988年,结束了留学生活的哈尔滨建筑大学青年教师崔福义在这个繁华古都快节奏地度过了近400个日日夜夜。此时,他归心似箭:... 深情系祖国清水报人间———记哈尔滨建筑大学青年教师崔福义博士陶丹梅别了!塞纳河。再见了!巴黎。1988年,结束了留学生活的哈尔滨建筑大学青年教师崔福义在这个繁华古都快节奏地度过了近400个日日夜夜。此时,他归心似箭:回国,上项目!前来机场送行的异国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电流 青年教师 控制技术 哈尔滨 国产设备 水处理 净水工艺 投药控制 进口设备 混凝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fre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girder considering shear lag and slip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旺保 蒋丽忠 余志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2570-2577,共8页
Based on Hamilton principle,the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boundary conditions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 girder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shear lag effect meeting self equilibrated st... Based on Hamilton principle,the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boundary conditions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 girder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shear lag effect meeting self equilibrated stress,shear deformation,slip,as well as rotational inertia were induced.Therefore,natural frequency equations were obtained for the boundary types,such as simple support,cantilever,continuous girder and fixed support at two ends.The ANSYS finite element solu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by calculation examples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was verified,which also shows the correctness of longitudinal warping displacement functions.Some meaningful conclusions for engineering design were obtained.The decrease extent of each order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girder is great under action of the shear lag effect.The shear-lag effect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 girder increases when frequency order rises,and increases while span-width ratio decreases.The proposed approach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of fre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gi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girder shear lag effect shear deformation SLIP free vib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