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单轴动力压缩CT试验过程定量化分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方建银 党发宁 +2 位作者 闫建文 李晓荣 王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19,共7页
为了能定量地研究混凝土动力压缩CT试验过程,将基于模糊集合论的破损演化理论引入到混凝土动力CT试验研究中,基于λ_1-λ_2截集将混凝土CT扫描图分为孔洞裂纹(P_(0-λ1))、硬化水泥石(P_(λ1-λ2))及骨料(P_(λ2-1)),并定义了混凝土的... 为了能定量地研究混凝土动力压缩CT试验过程,将基于模糊集合论的破损演化理论引入到混凝土动力CT试验研究中,基于λ_1-λ_2截集将混凝土CT扫描图分为孔洞裂纹(P_(0-λ1))、硬化水泥石(P_(λ1-λ2))及骨料(P_(λ2-1)),并定义了混凝土的孔隙率、硬化水泥石率和骨料率。研究了动力单轴压缩CT试验过程中混凝土试样各扫描断面P_(0-λ1)、P_(λ1-λ2)及P_(λ2-1)随加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本方法实现了对混凝土各组分的定量化分区;可以定量地研究混凝土中P_(0-λ1)、P_(λ1-λ2)及P_(λ2-1)随动力加载的具体变化规律;能较好地描述混凝土的受力破坏过程;并能定量地体现出试样破坏过程中应变的局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材料 定量化分区 混凝土动力ct试验 截理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技术和灰度共生矩阵理论研究不同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细观损伤演化过程 被引量:13
2
作者 朱琳 党发宁 +2 位作者 丁卫华 薛熠 张乐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7-107,共11页
混凝土CT试验可以通过CT图像记录外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内部细观损伤演化信息。峰值强度前不同应力阶段同一断面的CT图像所对应的原始数字矩阵中存在细微差异,而这些不能被直观观察到的细微差异正是研究混凝土损伤萌生、演化的关键。为... 混凝土CT试验可以通过CT图像记录外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内部细观损伤演化信息。峰值强度前不同应力阶段同一断面的CT图像所对应的原始数字矩阵中存在细微差异,而这些不能被直观观察到的细微差异正是研究混凝土损伤萌生、演化的关键。为了深度挖掘数字矩阵中的细微差异信息,文章建立了一套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理论的分析程序来研究混凝土细观损伤演化过程,并分别应用混凝土试件在单轴静力压缩和拉伸荷载作用下的CT试验结果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评估混凝土试件的初始细观损伤分布及其在荷载作用下的演化过程,预测试件的断裂位置,确定最大损伤断面,而且能通过统计特征值建立细观损伤变量表达式来定量表征细观损伤。不同应力阶段的4个统计特征值(对比度、能量、相关性、同质性)的变化显示静压试件在应力达到峰值强度的96.2%时,试件内部第42-235幅混凝土横断面位置处损伤有明显发育,且这与试件破坏后的裂缝位置一致,静拉试件在峰值强度前其内部细观损伤未见发育,试件破坏后裂缝出现在89-116幅混凝土横断面CT图像之间。另外,混凝土试件破坏前后的CT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对应的彩色热图的对角线分布、峰值个数及带宽与细观损伤发育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ct试验 ct图像 灰度共生矩阵 初始细观损伤 细观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