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质混合料堆积与混凝土致密正填配合比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玲玲 刘军 +1 位作者 熊少波 王东山 《混凝土》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28,共3页
 本文首次提出混凝土"致密正填配合比设计法":先按照固态材料粒度由粗到细的顺序进行逐次填加,寻求矿质混合料体系的正填致密堆积,即粗细集料、矿物掺合料(本文中采用碎石、中砂和粉煤灰)组成的固态颗粒混合物的最大单位重与...  本文首次提出混凝土"致密正填配合比设计法":先按照固态材料粒度由粗到细的顺序进行逐次填加,寻求矿质混合料体系的正填致密堆积,即粗细集料、矿物掺合料(本文中采用碎石、中砂和粉煤灰)组成的固态颗粒混合物的最大单位重与"最佳填塞率"的关系;再选取合适的水胶比和水泥浆富裕系数进一步进行经济合理的混凝土致密正填配合比设计。在相同的水胶比0 36和减水剂用量SP=1 0%的情况下,致密正填配合比设计法由于矿质混合料的致密堆积,掺入大量(与水泥质量比为77 13%)具有一定细度和活性的粉煤灰,与传统的超量取代法相比,不但在节约水泥30%的情况下强度稳步增长,还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提高了20%,对于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十分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致密正填配合比设计 矿质混合料 堆积 最佳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的花岗岩再生骨料混凝土优化配合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文珑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75,179,共5页
基于正交设计方法,对花岗岩再生骨料混凝土优化配合比试验进行了研究,试验方案设计采用四水平四因素正交设计,考虑花岗岩再生骨料掺量、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矿粉掺量4个因素,共有配合比试验方案16组,得到坍落度和抗压强度等指标。试验... 基于正交设计方法,对花岗岩再生骨料混凝土优化配合比试验进行了研究,试验方案设计采用四水平四因素正交设计,考虑花岗岩再生骨料掺量、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矿粉掺量4个因素,共有配合比试验方案16组,得到坍落度和抗压强度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有多种因素对于花岗岩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具有重要影响,以影响程度由强到弱进行排列,依次为水胶比、花岗岩再生粗骨料掺量、矿粉掺量、粉煤灰掺量。在粉煤灰、矿粉掺量不变,水胶比为0.41,再生粗骨料掺量分别为0、35.5%、75.5%、100%时,抗压强度分别为60.6 MPa、52.7 MPa、47.7 MPa、43.2 MPa,在花岗岩再生骨料掺量为35.5%时,具有最大强度。根据各因素水平变化,对花岗岩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最优配合比为A2B2C3D4,也就是花岗岩再生粗骨料掺量35.5%、水胶比0.39、粉煤灰掺量20.5%、矿粉掺量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混凝土 优化配合比 花岗岩再生骨料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致密配合比法的索塔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万纯斌 唐凯 +1 位作者 李北星 胡峰强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0-102,105,共4页
结合九江长江公路大桥索塔工程,采用致密配合比方法对C50高性能清水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验验证了混凝土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填充细骨料的填塞率α为13%,粉煤灰与细骨料混合物填充粗骨料的填塞率β为45%时,粉煤灰-细骨... 结合九江长江公路大桥索塔工程,采用致密配合比方法对C50高性能清水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验验证了混凝土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填充细骨料的填塞率α为13%,粉煤灰与细骨料混合物填充粗骨料的填塞率β为45%时,粉煤灰-细骨料-粗骨料粒料系统达到最密实堆积;水泥浆的富裕系数n为1.3和1.35时,设计出的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均满足索塔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且经济性较优。混凝土在索塔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索塔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完全达到了清水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配合比设计 清水混凝土 配合比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被引量:58
4
作者 郑木莲 陈拴发 王秉纲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19-1323,1339,共6页
依据泰波公式及国外经验,设计出四种多孔混凝土的集料级配,并提出以有效粒径和均匀系数作为描述集料级配的有效指标.考察水泥用量、水灰比及集料级配三个因素,各因素取四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多孔混凝土... 依据泰波公式及国外经验,设计出四种多孔混凝土的集料级配,并提出以有效粒径和均匀系数作为描述集料级配的有效指标.考察水泥用量、水灰比及集料级配三个因素,各因素取四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多孔混凝土7 d抗压强度和有效空隙率的一系列回归关系式.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经验公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多孔混凝土 有效粒径 空隙率 渗透系数 强度 交试验 配合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的陶瓷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乔宏霞 彭宽 +2 位作者 陈克凡 李江川 洪芬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8-152,共5页
为提高废旧陶瓷的再生利用率,将陶瓷颗粒与陶瓷粉作为再生混凝土骨料与掺合料进行再生利用.运用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以陶瓷粉、陶瓷颗粒、再生细骨料、粉煤灰、硅灰为5因素,每个因素设置4个水平,共设计16组配合比方案,进行抗压、导热等... 为提高废旧陶瓷的再生利用率,将陶瓷颗粒与陶瓷粉作为再生混凝土骨料与掺合料进行再生利用.运用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以陶瓷粉、陶瓷颗粒、再生细骨料、粉煤灰、硅灰为5因素,每个因素设置4个水平,共设计16组配合比方案,进行抗压、导热等试验,得到陶瓷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导热系数等物理力学参数,并寻找出最优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合比为:陶瓷粉的质量分数为10%,陶瓷颗粒的质量分数为20%,再生细骨料的质量分数为40%,粉煤灰的质量分数为15%,硅灰的质量分数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再生混凝土 交试验设计 配合比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掺CWCPM的小型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被引量:13
6
作者 薛翠真 申爱琴 +1 位作者 郭寅川 张家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15-119,共5页
为提高建筑垃圾废砖再生利用率,将废旧粘土砖磨细成粉,并与其他工业废渣复合形成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Construction waste composite powder materials,以下简称CWCPM)。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掺CWCPM的C20~C30小型混凝土预制构件... 为提高建筑垃圾废砖再生利用率,将废旧粘土砖磨细成粉,并与其他工业废渣复合形成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Construction waste composite powder materials,以下简称CWCPM)。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掺CWCPM的C20~C30小型混凝土预制构件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探讨水灰比、CWCPM掺量和砂率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推荐了混凝土较优配合比。同时,借助XRD微观测试手段研究CWCPM对混凝土微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灰比仍是影响混凝土工作性与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其次为CWCPM掺量,砂率对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影响最小,CWCPM掺量对混凝土90d抗弯拉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微观测试结果表明,CWCPM掺入后并未生成新的水化产物,但改变了水泥基材料的水化产物数量,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宏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 小型混凝土预制构件 交试验设计 配合比设计 微观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炜一 樊星 +1 位作者 李嵩 阎培渝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共5页
使用正交试验法,进行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大体积底板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得到了配合比中各主要变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使用正交试验法,进行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大体积底板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得到了配合比中各主要变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依照显著性排序依次为粉煤灰掺量、水胶比和单位立方米胶材用量。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粉煤灰掺量和水胶比的升高而降低,胶凝材料用量在合理范围内变动的影响较小。基于各因素的显著性分析结果,给出了混凝土强度和放热性能满足要求的C40混凝土配合比,实际浇筑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试验法 配合比设计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试验设计及二元线性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德民 潘东 《混凝土》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煤灰混凝土 配合比 交试验 设计 二元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被引量:16
9
作者 周世康 谢生华 康梦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70-76,共7页
为了合理有效地确定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水胶比和矿渣粉、粉煤灰及钢纤维掺量,进行了多项性能指标的"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水平对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填充性、间隙通过性及抗离析性的影响,确定了各... 为了合理有效地确定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水胶比和矿渣粉、粉煤灰及钢纤维掺量,进行了多项性能指标的"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水平对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填充性、间隙通过性及抗离析性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最优组合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①随着水胶比的增加,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填充性、间隙通过性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水胶比达到0.31后继续增加水胶比,拌合物的离析率会急剧增加。②钢纤维掺量的变化对拌合物填充性和间隙通过性的影响可作为误差因素不做考虑;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抗离析性,钢纤维掺量为40 kg/m^3时即起到了连接作用,又充当了填料,抗离析性最佳。③各因素水平最佳组合为水胶比0.31、钢纤维掺量40 kg/m^3、矿渣粉掺量20%、粉煤灰掺量10%。④28 d劈裂强度提高了22.2%,满足钢混结合段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自密实混凝土 交试验 配合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矿质混合料致密配比设计模式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军 王玲玲 +5 位作者 王东山 杨彦海 郭乃胜 李和平 蔡志达 黄兆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6-358,共3页
进行混凝土致密配合比设计,应首先对矿质混合料体系(集料与掺合料)进行致密配比,并采用数学手段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正填、逆填两种顺序不同的致密配比模式在达到最低空隙率、获得基本相近的最大单位重时,粗、细集料所用质量比几乎... 进行混凝土致密配合比设计,应首先对矿质混合料体系(集料与掺合料)进行致密配比,并采用数学手段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正填、逆填两种顺序不同的致密配比模式在达到最低空隙率、获得基本相近的最大单位重时,粗、细集料所用质量比几乎相同,掺合料用量与填加顺序有关,为完成更为经济合理的混凝土致密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质混合料 致密比设计 最大单位重 塞率 混凝土 集料 掺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法碾压混凝土基层设计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振辉 蔡良才 +2 位作者 刘晓军 杨健 顾强康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2-83,共2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简易机场碾压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进行设计研究,发现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分别对改进VC值和3d抗折强度具有显著影响,并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用水量与改进VC值,水泥用量与3d抗折强度的经验回归公式,都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在此基...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简易机场碾压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进行设计研究,发现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分别对改进VC值和3d抗折强度具有显著影响,并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用水量与改进VC值,水泥用量与3d抗折强度的经验回归公式,都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于简易机场基层的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混凝土(RCC) 配合比设计 交试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颗粒混凝土最优配合比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乔卫国 王立华 +3 位作者 林登阁 韦九洲 程少北 朱军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9-92,98,共5页
针对橡胶颗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压缩变形量性能研究,利用正交设计试验法选取了橡胶颗粒种类、掺量、水灰比和砂率四个因素及其各自三个水平,对橡胶颗粒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压缩变形量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及最优配合比组合进行探讨。研究结... 针对橡胶颗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压缩变形量性能研究,利用正交设计试验法选取了橡胶颗粒种类、掺量、水灰比和砂率四个因素及其各自三个水平,对橡胶颗粒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压缩变形量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及最优配合比组合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水灰比和橡胶颗粒的掺量对橡胶颗粒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压缩变形量的影响均大于砂率和橡胶颗粒种类对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颗粒混凝土 设计试验法 抗压强度 压缩变形量 优选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高钛重矿渣路面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金坤 黄双华 +2 位作者 念红芬 程敏 李兵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5-137,共3页
以清-乌复线道路为工程背景,采用高钛重矿渣作粗、细骨料,并掺加磨细高钛矿渣复合微粉部分取代水泥来配制复高钛重矿渣路面混凝土(以下简称CHTHSPC)。以7、28 d抗弯拉强度、工作性3个参数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与极差分析方法,考察... 以清-乌复线道路为工程背景,采用高钛重矿渣作粗、细骨料,并掺加磨细高钛矿渣复合微粉部分取代水泥来配制复高钛重矿渣路面混凝土(以下简称CHTHSPC)。以7、28 d抗弯拉强度、工作性3个参数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与极差分析方法,考察水胶比、砂率、复合微粉取代率对其性能的影响,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寻求最优配合比,在攀西道路工程中推广,为工程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高钛重矿渣道路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交试验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理论的RPC配合比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庆新 刘朝阳 郝圣旺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3-197,共5页
在深入分析国内外RPC制备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设计理论的RPC配合比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两阶段设计,第一阶段应用正交设计理论确定RPC材料的最佳基体,第二阶段通过实验优选钢纤维掺量。应用该方法采用42.5R型水泥、粉煤灰... 在深入分析国内外RPC制备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设计理论的RPC配合比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两阶段设计,第一阶段应用正交设计理论确定RPC材料的最佳基体,第二阶段通过实验优选钢纤维掺量。应用该方法采用42.5R型水泥、粉煤灰、硅灰、普通河砂、减水剂和钢纤维等材料制备出了抗折强度高达38.6MPa的RPC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配合比 设计 强度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砖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郭光玲 薛丽皎 丁金伟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9-143,共5页
以建筑垃圾废旧砖为原材料制作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部分取代天然粗骨料和天然细骨料,以粉煤灰和矿粉部分取代水泥配制废旧砖再生骨料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废旧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 以建筑垃圾废旧砖为原材料制作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部分取代天然粗骨料和天然细骨料,以粉煤灰和矿粉部分取代水泥配制废旧砖再生骨料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废旧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出各因素影响再生黏土砖混凝土强度的显著性.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合比为A_2B_2C_2D_3;四因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主次顺序为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粉煤灰取代率,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矿粉取代率;各因素不同水平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影响的规律为,混凝土抗压强度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粉煤灰取代率和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小;矿粉取代率在25%时,其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再生黏土砖混凝土 交试验设计 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植生型再生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金耀华 赵延春 +1 位作者 王兵 范卫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52,共6页
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目标孔隙率、水胶比、硅灰掺量和增稠剂掺量四种因素对植生型再生混凝土实测孔隙率、28 d抗压强度和pH值的影响.利用考虑外掺料的绝对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设计计算,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方法确定因素主次之分以及影响水平... 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目标孔隙率、水胶比、硅灰掺量和增稠剂掺量四种因素对植生型再生混凝土实测孔隙率、28 d抗压强度和pH值的影响.利用考虑外掺料的绝对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设计计算,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方法确定因素主次之分以及影响水平,采用综合因素考虑法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当目标孔隙率30%,水胶比0.32,硅灰掺量7%,增稠剂添量1‰时植生再生混凝土性能最优,其实测孔隙率达28.3%,28 d抗压强度达11.75 MPa,pH值为9.95.目标孔隙率是各性能指标的首要控制因素;硅灰掺量对pH值有显著影响,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能明显降低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生型再生混凝土 交试验 配合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高强混凝土中的应用——配合比设计初探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海超 何世钦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4-101,共8页
探讨了在多因素影响下,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的实现手段.采用以正交设计试验作为学习样本模拟真实系统的方法,来模拟完全试验;同时,以部分试验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组织神经网络分类计算,构成学习样本来模拟真实系统... 探讨了在多因素影响下,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的实现手段.采用以正交设计试验作为学习样本模拟真实系统的方法,来模拟完全试验;同时,以部分试验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组织神经网络分类计算,构成学习样本来模拟真实系统,也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此项研究除提供了人工智能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外,还在具体研究问题的背景下,为神经网络理论在确立学习样本的方法上寻求了一个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设计 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 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玉梅 刘锡军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113,共3页
为了配制既能满足工作性能又能达到基本力学性能要求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结合固定砂石体积法和全计算法对SCLC30的配合比进行设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配制9组试件,研究各因素对工作性能和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组试验中,第1... 为了配制既能满足工作性能又能达到基本力学性能要求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结合固定砂石体积法和全计算法对SCLC30的配合比进行设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配制9组试件,研究各因素对工作性能和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组试验中,第1、3、7、8组的工作性能最好,5、6、7、9组的抗压强度值最高。经分析选取和调整,确定最优配合比为:碎石系数0.52,砂系数0.42,粉煤灰掺量为30%,减水剂用量为1.5%,并对最优配合比试件组进行试验,该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且满足所要配制的抗压强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 交试验法 配合比设计 工作性能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尚坤 杜应吉 安亚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97,共4页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一般根据强度进行设计,而结合耐久性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尚未深入研究。为了得到满足耐久性要求的HF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决定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依据HF抗冲磨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三方面性质进行适配。...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一般根据强度进行设计,而结合耐久性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尚未深入研究。为了得到满足耐久性要求的HF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决定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依据HF抗冲磨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三方面性质进行适配。结果表明:使用水胶比0.35、粉煤灰取代率25%、HF抗冲磨剂掺量2.5%、沙率35%为参数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可使设计强度C40的HF抗冲磨混凝土在满足工作性、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又能达到良好的抗冲耐磨性能。在青海某水电站工程应用中,按照该配合比成型的混凝土耐久性好,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抗冲磨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交试验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锂渣粉C30再生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秦拥军 李祥 +1 位作者 郭尧 宁倩文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5-160,共6页
锂渣粉作为掺合料应用于混凝土中可提高混凝土性能,同时也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针对乌鲁木齐地区的废弃混凝土,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将锂渣和再生粗骨料配制C30再生混凝土,通过极差分析法、功效系数法,讨论水灰比、再生骨料取代率及锂渣... 锂渣粉作为掺合料应用于混凝土中可提高混凝土性能,同时也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针对乌鲁木齐地区的废弃混凝土,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将锂渣和再生粗骨料配制C30再生混凝土,通过极差分析法、功效系数法,讨论水灰比、再生骨料取代率及锂渣掺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提出适合乌鲁木齐地区的掺锂渣粉C30再生混凝土配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渣 再生混凝土 交试验 配合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