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混凝土空心楼板保温节能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潘绣 宣卫红 +1 位作者 陈育志 陈晓洪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7-120,共4页
新型混凝土空心楼板是在混凝土板中埋入永久性球状内部空腔的新型结构体系,通过对新型混凝土空心楼板温度场的计算分析确认了该新型混凝土空心楼板的保温节能效应,以及板厚和填充球间距对楼板保温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内嵌球状填... 新型混凝土空心楼板是在混凝土板中埋入永久性球状内部空腔的新型结构体系,通过对新型混凝土空心楼板温度场的计算分析确认了该新型混凝土空心楼板的保温节能效应,以及板厚和填充球间距对楼板保温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内嵌球状填充物的新型混凝土空心楼板保温节能效应优越,保温效果随填充球间距的减小而增加,保温持续时间随板厚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新型混凝土空心楼板 保温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海波 蒋俊丽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66-68,共3页
本文介绍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这种较新的施工方法,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并结合工程实践,从设计原理和施工工艺及构造措施方面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做了介绍。
关键词 混凝土空心楼板 现浇 应用 施工方法 工程实践 构造措施 施工工艺 设计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芯加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运伸 王滋军 +1 位作者 朱建 杨放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8-124,共7页
为了研究灌芯加固后混凝土空心楼板抗弯性能,比较使用相同材料不同位置加固混凝土空心楼板的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跨中挠度,试验制作了6块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试件,其中3块为未破损空心板,3块为有破损加固空心板,另取2块未加固空心板... 为了研究灌芯加固后混凝土空心楼板抗弯性能,比较使用相同材料不同位置加固混凝土空心楼板的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跨中挠度,试验制作了6块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试件,其中3块为未破损空心板,3块为有破损加固空心板,另取2块未加固空心板做对照,通过灌芯加固混凝土空心楼板及振动机板顶振捣,研究加固后混凝土空心楼板上述各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加固后空心板开裂荷载均值提高幅度为148%,极限承载力均值提高幅度为100%且跨中挠度均值提高幅度为270%。与规范相比较,各项性能均能达到正常使用状态,并能够较好地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 灌浆料 灌芯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下空心混凝土楼板内温度场分析模型及算法
4
作者 刘永军 王光远 +1 位作者 王冬 宋岩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0-24,共5页
计算火灾下空心混凝土楼板内温度场的关键是计算空腔内的热量传递。假设火灾过程中空腔内气体压力为常数,空气流动引起的热量损失忽略不计,空腔内的热量传递通过壁面辐射和空气传导实现。基于奥本海姆网络法,本文提出了计算空心混凝土... 计算火灾下空心混凝土楼板内温度场的关键是计算空腔内的热量传递。假设火灾过程中空腔内气体压力为常数,空气流动引起的热量损失忽略不计,空腔内的热量传递通过壁面辐射和空气传导实现。基于奥本海姆网络法,本文提出了计算空心混凝土楼板空腔内辐射热流的算法,推导了矩阵形式的空腔内有效辐射方程,考虑到系数矩阵的对称性,采用LDLT分解法求解有效辐射方程。利用空腔边界上的有效辐射热流,计算空腔边界上单元的温度节点荷载。这种方法已经嵌入作者开发的温度场分析软件TFIELD之中,用TFIELD对底面按ISO834曲线进行加热的空心混凝土楼板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十分有效,对研究空心混凝土楼板的抗火性能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空心混凝土楼板 热传导 温度场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筒芯简支预应力空心楼板静力试验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昭清 钱稼茹 +2 位作者 赵作周 徐焱 赵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0-48,共9页
为研究筒芯内模顺筒向与剪力传递方向一致的四边简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双向空心楼板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性能,完成一块净跨为8m×8m的试验板的静力加载破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板在板底中部出现弯曲裂缝,沿板的对角线方向发展并形成... 为研究筒芯内模顺筒向与剪力传递方向一致的四边简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双向空心楼板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性能,完成一块净跨为8m×8m的试验板的静力加载破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板在板底中部出现弯曲裂缝,沿板的对角线方向发展并形成塑性铰线,板为弯曲破坏;实测开裂荷载大于规范计算值;加载至荷载标准值时,实测跨中最大竖向位移经考虑混凝土徐变影响后小于规范限值;加载至荷载设计值时,钢筋接近屈服;钢筋屈服时施加的荷载大于按弹性理论计算的荷载,预应力钢绞线接近条件屈服强度时施加的荷载大于按塑性理论计算的荷载;试验结束时,板中心的位移达到板跨的1/63,施加的荷载为荷载设计值的1.81倍;竖向位移、板内钢筋应变及截面抗弯刚度基本为中心对称即两个方向分别对于板的中线对称。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如下设计建议:沿剪力传递方向布置筒芯内模的四边简支双向空心楼板,内肋和组间肋可不配箍筋,可视为各向同性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其受弯承载力,按塑性理论计算其极限弯矩,按双向板计算截面抗弯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双向空心楼板 试验 弯曲破坏 弹性理论 塑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F管现浇空心楼盖技术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建平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128,共2页
介绍了BDF高强复合薄壁管的性能特点和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的设计原理、结构特点,针对当前BDF管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从储运、安装、防浮设计、混凝土浇筑、预埋楼板管线等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供同类工程借鉴。
关键词 BDF高强复合薄壁管 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 质量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