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隧道衬砌厚度及混凝土用量计算方法
1
作者 刘红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110,共5页
为实现施工过程中隧道衬砌厚度控制,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激光扫描点云的隧道衬砌厚度及混凝土用量计算方法。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隧道毛洞、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内表面的三维点云,对这些数据进行坐标转换、切割处理... 为实现施工过程中隧道衬砌厚度控制,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激光扫描点云的隧道衬砌厚度及混凝土用量计算方法。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隧道毛洞、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内表面的三维点云,对这些数据进行坐标转换、切割处理,并根据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衬砌的计算厚度及混凝土用量。经现场试验验证,本文的计算方法能够快速计算出衬砌厚度及混凝土用量,并能确定衬砌超厚、欠厚的位置;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的混凝土计算用量与实际用量分别相差0.90%、0.59%。本文的计算方法准确、有效,能够用于施工期间隧道衬砌厚度和混凝土用量的实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计算方法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 衬砌厚度 混凝土用量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岭隧道施工期衬砌厚度和混凝土用量计算方法
2
作者 李瑶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8-121,共4页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开挖断面、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段落的原始点云数据,经去噪、断面点云数据提取、坐标转换后得到点云平面坐标,然后根据提出的衬砌厚度和二次衬砌混凝土用量计算方法,得到衬砌实测厚度和二次衬砌混凝土实测用量。...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开挖断面、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段落的原始点云数据,经去噪、断面点云数据提取、坐标转换后得到点云平面坐标,然后根据提出的衬砌厚度和二次衬砌混凝土用量计算方法,得到衬砌实测厚度和二次衬砌混凝土实测用量。通过与衬砌设计厚度、二次衬砌混凝土实际浇筑量对比,判断衬砌欠厚和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密实情况。经在一山岭隧道试验段应用,采用本文方法可快速检测、便捷计算衬砌厚度和二次衬砌混凝土用量,确定衬砌欠厚处所、二次衬砌混凝土密实情况,并给出施工建议。该方法经济适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厚度 混凝土用量 现场试验 隧道衬砌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桥梁和CFRP桥梁环境影响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海燕(编译)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0,共2页
全球建筑联盟(Global Alliance for Buildings and Construction,简称GABC)是致力于推动全球绿色健康、可持续、低碳排放建筑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国际组织。GABC发表的报告中显示,世界CO_(2)排放量中建筑行业占38%,水泥产业占8%。在气候变... 全球建筑联盟(Global Alliance for Buildings and Construction,简称GABC)是致力于推动全球绿色健康、可持续、低碳排放建筑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国际组织。GABC发表的报告中显示,世界CO_(2)排放量中建筑行业占38%,水泥产业占8%。在气候变化相关的《巴黎协定》中提到,到2030年水泥产业的CO_(2)排放量要降至6.56%。桥梁行业中有建议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替代钢筋和PC钢束以降低CO_(2)排放量。目前全世界生产的CFRP用于建筑行业的仅占4.2%。CFRP单价比钢筋、PC钢束高,且制造时CO_(2)排放量高,但其材料力学性能和耐腐蚀、耐疲劳性能高,因此CFRP结构通过减少钢筋、PC钢束以及混凝土用量,进而可减少CO_(2)排放量。为确认CFRP结构CO_(2)排放量降低效果,首先研究了CO_(2)排放量的计算方法,然后以德国2座CFRP桥梁为对象,比较钢筋混凝土桥梁和CFRP桥梁的CO_(2)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用量 环境影响评估 钢筋混凝土桥梁 耐疲劳性能 CFRP 替代钢筋 水泥产业 低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提高中低强度混凝土的耐久性
4
作者 罗建成 周雨烟 +2 位作者 宫长亮 周荣川 朱玉芹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0-104,共5页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是提高混凝土的均匀密实性和抗裂性能.以“单位立方米混凝土最佳粗骨料用量”和“减水剂临界掺量”的新概念来指导混凝土的试配,以拌和水对净浆、净浆对砂子、砂浆对粗骨料的紧密堆积空隙的恰好或充分填充的思路...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是提高混凝土的均匀密实性和抗裂性能.以“单位立方米混凝土最佳粗骨料用量”和“减水剂临界掺量”的新概念来指导混凝土的试配,以拌和水对净浆、净浆对砂子、砂浆对粗骨料的紧密堆积空隙的恰好或充分填充的思路,辅之以粉煤灰具有活性掺合料和微细填充料双重功能的新概念来指导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可以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特别是中、低强度混凝土的均匀密实性即抗渗性.建议:将GB50119标准中的水养龄期改为7 d,提高混凝土水中7 d、空气中35 d的限制膨胀率指标值,并且寻找出准确和可行的限制膨胀率检测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膨胀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耐久性 紧密堆积空隙 单位立方米混凝土最佳粗骨料用量 减水剂的临界掺量 单位立方米混凝土最低胶凝材料用量 混凝土微细填充料 混凝土收缩应力 极限拉伸变形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标准设计中推广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的设想
5
作者 李正扬 《铁道标准设计》 1989年第8期19-21,共3页
本文根据国际标准及国家标准中关于“优先数与优先数系”的规定要求,较具体地分析了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的优越性。
关键词 优先数 标准设计 数值分级制度 可靠性理论 钢模板 项值 铁路工程 产品规格 混凝土用量 设计工作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首根高架空心立柱成功落地绍兴
6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81,共1页
7月20日下午,全国首根预制拼装灌浆套筒连接空心立柱在绍兴越东路智慧快速路1标项目成功落地,为杭州亚运会配套工程注入科研新动能,实现了预制拼装桥梁领域科研成果的重要突破。本次吊装的预制空心立柱高为10 m,横截面尺寸2.0 m×2.... 7月20日下午,全国首根预制拼装灌浆套筒连接空心立柱在绍兴越东路智慧快速路1标项目成功落地,为杭州亚运会配套工程注入科研新动能,实现了预制拼装桥梁领域科研成果的重要突破。本次吊装的预制空心立柱高为10 m,横截面尺寸2.0 m×2.0 m。采用空心立柱将是预制装配领域的一次革新。预制空心立柱的使用,能够有效节省混凝土用量,实现节能、环保、轻便,更是对国务院“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切实响应。经测算,2.0 m×2.0 m截面的标准立柱可节约混凝土用量36%,每根标准立柱减少碳排放量约6000 kg。以越东路智慧快速路1标工程为例,如果全部采用空心立柱,每年可以减少碳排放量约9300 t,相当于多种植5100棵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拼装 混凝土用量 快速路 预制装配 科研成果 配套工程 横截面尺寸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士塔米纳峡谷桥
7
作者 张妮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94,共2页
塔米纳峡谷桥(Tamina Gorge Bridge)位于瑞士圣加伦地区,是塔米纳峡谷两岸的法弗斯村与瓦伦斯村路网的一个控制性工程。该桥为一座非对称混凝土拱桥,全长417m,主跨长265m,桥墩高35m。拱肋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采用扣塔和扣索辅助施工... 塔米纳峡谷桥(Tamina Gorge Bridge)位于瑞士圣加伦地区,是塔米纳峡谷两岸的法弗斯村与瓦伦斯村路网的一个控制性工程。该桥为一座非对称混凝土拱桥,全长417m,主跨长265m,桥墩高35m。拱肋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采用扣塔和扣索辅助施工。桥台基础采用混凝土基础,法弗斯侧的桥台基础混凝土用量约1 900m3,瓦伦斯侧的桥台基础混凝土用量约1 100m3。基础分2次浇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用量 瓦伦斯 桥台基础 悬臂浇筑法施工 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拱桥 扣索 基础分 米纳 辅助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处理线路、桥梁与自然景物关系问题的初探
8
作者 向雅娟 宋世樟 《铁道标准设计》 1989年第8期11-14,共4页
线路、桥梁包含着人类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成果。近40年来,西欧国家对正确处理线路、桥梁与自然景物的关系问题十分重视。她们对此提出了两条重要原则:一是选线时应当注意尽可能保护原来的地貌特征;二是应当使桥梁与自然景物... 线路、桥梁包含着人类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成果。近40年来,西欧国家对正确处理线路、桥梁与自然景物的关系问题十分重视。她们对此提出了两条重要原则:一是选线时应当注意尽可能保护原来的地貌特征;二是应当使桥梁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本文对这两项原则作了论述,并列举了几个可资借鉴的实例。今天我们对于线路、桥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使用价值的要求,而是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它们美学价值方面。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的线路与桥梁工作者不仅要从经济、枝术等方面选择方案,而且还必须从审美角度设计线路与桥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关怀,也是对人的价值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景物 美学价值 审美角度 新旧观念 桥梁设计 格格不人 桥梁美学 西欧国家 混凝土用量 桥梁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ervious cement concrete 被引量:7
9
作者 陈瑜 王科进 梁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329-3334,共6页
Compressive and flexural strength,fracture energy,as well as fatigue property of pervious cement concrete with either 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s (SCMs) or polymer intensified,were analyzed.Test results show ... Compressive and flexural strength,fracture energy,as well as fatigue property of pervious cement concrete with either 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s (SCMs) or polymer intensified,were analyzed.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ngth development of SCM-modified pervious concrete (SPC) differs from that of polymer-intensified pervious concrete (PPC),and porosity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ir strength growth.PPC has higher flexural strength and remarkably higher flexural-to-compressive strength ratio than SPC at the same porosity level.Results from fracture test of pervious concrete mixes with porosity around 19.5% show that the fracture energ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dosage of polymer,reflecting the ductile damage features rather than brittleness.PPC displays far longer fatigue life than SPC for any given failure probability and at any stress level.It is proved that two-parameter Weibull probability function describes the flexural fatigue of pervious concre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vious concrete STRENGTH FRACTURE fatigue li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