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胶修复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余江滔 张远淼 +1 位作者 陆洲导 陶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08-212,共5页
以相似比为1∶4的双跨8层混凝土框架模型为试验对象,按照8度多遇(0.084g)、8度基本(0.24g)、8度罕遇(0.48g)以及8度半罕遇(0.612g)的顺序,分四个阶段对模型结构进行模拟地震试验,框架模型损坏后,对框架损伤区域的裂缝进行环氧树脂注胶修... 以相似比为1∶4的双跨8层混凝土框架模型为试验对象,按照8度多遇(0.084g)、8度基本(0.24g)、8度罕遇(0.48g)以及8度半罕遇(0.612g)的顺序,分四个阶段对模型结构进行模拟地震试验,框架模型损坏后,对框架损伤区域的裂缝进行环氧树脂注胶修复,然后对框架模型输入与初次振动台试验相同的工况进行再次振动台试验,并比较混凝土框架模型在初次振动台试验、再次振动台试验中动力特性指标的变化特点,注胶修复前、后的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构件开裂、压碎等破坏形态以及模型结构层间刚度;将试验结果推算至原型,比较原型层间位移角等指标,以此评价注胶修复技术修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的环氧树脂注胶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修复震损后的混凝土框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框架模型 振动台试验 注胶修复技术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胶修复RC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与分析
2
作者 余江滔 张远淼 +1 位作者 陆洲导 陶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7-166,共10页
一栋相似比为1/4的8层双跨混凝土框架经初次振动台试验,发生初次震损后,采用环氧树脂注胶修复技术对框架损伤区域的裂缝进行修复,然后再次进行振动台试验。针对两次振动台的试验结果,本文着重从模型破坏情况、结构最大反应、楼层剪力、... 一栋相似比为1/4的8层双跨混凝土框架经初次振动台试验,发生初次震损后,采用环氧树脂注胶修复技术对框架损伤区域的裂缝进行修复,然后再次进行振动台试验。针对两次振动台的试验结果,本文着重从模型破坏情况、结构最大反应、楼层剪力、楼层抗侧刚度及滞回耗能等方面综合比较混凝土框架模型在初次振动台试验、再次振动台试验中抗震性能,以此评价高强胶黏剂修复技术修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过修复,框架模型的顶层最大相对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减小;修复模型的抗侧刚度要大于初始模型;修复后,框架模型由节点区破坏(梁柱交界面)转移到梁端塑性铰破坏,破坏模式的改变使得滞回耗能总量增大。可以认为,本文采用的方法对框架结构的地震损伤修复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框架模型 振动台试验 注胶修复技术 刚度 滞回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