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电站老旧混凝土构架的加固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文胜 陈适之 +3 位作者 聂铭 许心怡 詹清华 刘昊 《广东电力》 2016年第9期43-47,共5页
以变电站老旧混凝土构架为研究对象,对老旧混凝土构架现有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做了简要总结,并对现有的可应用于问题构架的加固方法做了归纳与分析,提出几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新型加固方法。最后结合现有加固技术及新型加固技术的优劣性... 以变电站老旧混凝土构架为研究对象,对老旧混凝土构架现有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做了简要总结,并对现有的可应用于问题构架的加固方法做了归纳与分析,提出几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新型加固方法。最后结合现有加固技术及新型加固技术的优劣性和适用性,按照实际加固需求,提出老旧混凝土构架的整体加固方法,可大大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混凝土构架 病害及成因 新型加固方法 加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所混凝土构架的快速修补与加固新技术
2
作者 邓建良 《电力技术(北京)》 CSCD 1990年第4期21-25,60,共6页
一、前言 50~60年代,我国电力部门建造的变电所内所使用的高压架空线路的支架,除少数采用钢架外,绝大多数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构架。这些构架经过20~30年的运行,受使用环境的影响,或由于制造质量较差,加上混凝土本身的碳化,目前大多数... 一、前言 50~60年代,我国电力部门建造的变电所内所使用的高压架空线路的支架,除少数采用钢架外,绝大多数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构架。这些构架经过20~30年的运行,受使用环境的影响,或由于制造质量较差,加上混凝土本身的碳化,目前大多数构架都有程度不一的破损,如混凝土保护层开裂、剥落,钢筋外露、锈蚀等,部分构架则混凝土保护层大片空鼓或剥落、钢筋严重锈蚀,已危及构架的安全使用,因此,必须及时地对破损的构架进行修补、加固或更换新的构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所 混凝土构架 修补 电力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网构架混凝土复合结构多层住宅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初明进 冯鹏 +2 位作者 侯建群 叶列平 刘彦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6-45,共10页
钢网构架混凝土复合结构是一种免模板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由腹板开孔冷弯薄壁型钢和与之正交的型钢拉条构成钢构骨架,再外覆钢模网充当永久模板,最后浇入混凝土从而形成墙体和楼板等住宅建筑中的基本构件。通过4个钢网构架混... 钢网构架混凝土复合结构是一种免模板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由腹板开孔冷弯薄壁型钢和与之正交的型钢拉条构成钢构骨架,再外覆钢模网充当永久模板,最后浇入混凝土从而形成墙体和楼板等住宅建筑中的基本构件。通过4个钢网构架混凝土复合结构墙体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这种新型结构形式的剪力墙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刚度退化等受力性能,分析其破坏机理。研究表明,此新型墙体在多层住宅结构中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较好的延性,其中型钢和钢模网共同影响着墙体的破坏形态,墙体中配钢能显著提高墙体的延性和承载力。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此墙体的设计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基于现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计算公式建议钢网构架混凝土复合墙体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网构架混凝土复合结构 剪力墙 延性 新型墙体 钢骨混凝土 住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伟强 唐兴荣 贾欢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7-614,共8页
为了研究新型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分析了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约束作用机理,在已有试验研究和有限元非线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叠加法并考虑空间钢构架对钢管外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和钢管对... 为了研究新型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分析了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约束作用机理,在已有试验研究和有限元非线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叠加法并考虑空间钢构架对钢管外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和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建立了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其计算值与试验值符合较好,可以较好地计算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柱 轴压极限承载力 约束效应 空间钢构架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柱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贾欢 唐兴荣 李伟强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5-625,共11页
在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中埋钢管形成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柱。为了探索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轴压比、内埋钢管混凝土... 在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中埋钢管形成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柱。为了探索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轴压比、内埋钢管混凝土的套箍指标、外部空间钢构架的角钢肢长、缀条间距、缀条宽度等参数对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柱有很好的延性和较高的承载力,轴压比、外部空间钢构架混凝土的套箍系数和内埋钢管混凝土的套箍指标是影响组合柱延性和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轴压比减小、空间钢构架混凝土套箍系数增大和钢管混凝土套箍指标减小都有利于试件承载力的提高。这些结论为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柱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钢构架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 组合柱 有限元分析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0kV钢管混凝土变电构架相贯节点SCF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俊芬 杨超 +2 位作者 苏明周 张广平 刘海峰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30,共8页
以国内首例750kV钢管混凝土变电构架工程为背景,对3个采用不同加强方式(即瓦形板、套管和腋板加强)和一个作为对比的无加强钢管混凝土Y型节点在平面内弯矩作用下的应力集中系数(SCF)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无加强节点,本文采用的... 以国内首例750kV钢管混凝土变电构架工程为背景,对3个采用不同加强方式(即瓦形板、套管和腋板加强)和一个作为对比的无加强钢管混凝土Y型节点在平面内弯矩作用下的应力集中系数(SCF)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无加强节点,本文采用的3种加强方式均能显著降低节点的SCF值;通过2种外推方法的对比表明,主管的SCF可以采用线性外推法,而支管SCF需采用二次外推法;增大主管轴压比将显著降低节点的SCF值,使SCF值分布更为均匀.将试验SCF结果与现有规范的计算公式对比表明,现有规范计算结果与支管的SCF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而对主管的SCF明显均偏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0kV钢管混凝土变电构架 试验研究 Y型相贯节点 应力集中系数 平面内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网构架混凝土楼板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7
作者 徐明 要永琴 +1 位作者 朱晓丽 陈忠范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7-119,126,共4页
钢网构架混凝土结构是由开孔冷弯格构型钢制作的墙体及楼板钢骨架、钢板网等构成钢网构架,现场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通过6块钢网构架混凝土楼板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钢网构架混凝土单向楼板的破坏特征、承载力、变形... 钢网构架混凝土结构是由开孔冷弯格构型钢制作的墙体及楼板钢骨架、钢板网等构成钢网构架,现场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通过6块钢网构架混凝土楼板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钢网构架混凝土单向楼板的破坏特征、承载力、变形等受力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钢网构架混凝土楼板受弯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网构架混凝土结构 楼板 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钢构架—方钢管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艾宇 唐兴荣 周洲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125,共12页
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柱是一种新型组合柱,钢管内、外混凝土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这种双重约束作用的特征能够有效地提高柱子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为了研究这种新型组合柱的偏心受压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空间钢构架—方钢管混凝... 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柱是一种新型组合柱,钢管内、外混凝土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这种双重约束作用的特征能够有效地提高柱子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为了研究这种新型组合柱的偏心受压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空间钢构架—方钢管混凝土柱的约束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混凝土的双重约束作用,建立了两种不同计算模型的空间钢构架—方钢管混凝土短柱偏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分析表明:采用这两种不同计算模型建立的计算公式具有较好的精度,均可作为空间钢构架—方钢管混凝土短柱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为这种新型组合柱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钢构架混凝土 方钢管混凝土 约束作用 极限承载力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钢构架高强混凝土约束机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尧彬 唐兴荣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75-1385,共11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空间钢构架对核心高强混凝土的约束机理,以空间钢构架角钢净距、缀条宽度和缀条间距等为设计参数,进行了7个空间钢构架高强混凝土短柱试件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空间钢构架约束高强混凝... 为了进一步探讨空间钢构架对核心高强混凝土的约束机理,以空间钢构架角钢净距、缀条宽度和缀条间距等为设计参数,进行了7个空间钢构架高强混凝土短柱试件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空间钢构架约束高强混凝土的机理,并对Mander约束本构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空间钢构架约束高强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模型。分析表明:轴向荷载作用下,空间钢构架高强混凝土柱破坏始于纵向弦杆(角钢)抗压屈服,峰值荷载时,缀条达到抗拉屈服强度和角钢被压曲,试件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空间钢构架高强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承载力大致随着空间钢构架混凝土约束综合影响系数的增大呈线性关系提高。用建议的本构关系对空间钢构架约束高强混凝土短柱荷载—位移曲线分析表明,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钢构架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轴压承载力 约束机理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埋空间钢构架圆形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梨燕 唐兴荣 +1 位作者 杨静明 陆国琦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86-1395,共10页
为了改善圆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在圆钢管混凝土中内埋空间钢构架形成一种新型的双约束混凝土组合柱。为了进一步探究这种双约束组合柱的轴压性能,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内埋空间钢构架圆形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非... 为了改善圆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在圆钢管混凝土中内埋空间钢构架形成一种新型的双约束混凝土组合柱。为了进一步探究这种双约束组合柱的轴压性能,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内埋空间钢构架圆形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其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以影响内埋空间钢构架圆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的因素为参数,对这种新型组合柱的轴压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分析表明:内埋空间钢构架圆钢管混凝土短柱有较高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外部钢管套箍指标和内部空间钢构架的约束影响系数是影响这种新型组合柱轴压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钢管混凝土 空间钢构架混凝土 轴压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埋空间钢构架方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宇星 唐兴荣 +1 位作者 杨静明 陆国琦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7,共8页
空间钢构架对核心混凝土以及方形钢管对空间钢构架外混凝土具有约束作用,这种双重约束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内埋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为了进一步探索内埋空间钢构架方形钢管混凝土组合短柱的轴压承载力的计算方... 空间钢构架对核心混凝土以及方形钢管对空间钢构架外混凝土具有约束作用,这种双重约束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内埋空间钢构架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为了进一步探索内埋空间钢构架方形钢管混凝土组合短柱的轴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在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内埋空间钢构架方形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混凝土约束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不同计算模型的内埋空间钢构架方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分析表明,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以用来计算这种新型组合柱的轴压承载力,为这种组合柱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 空间钢构架混凝土 轴压承载力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空间钢构架混凝土组合柱复合受扭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宇阳 唐兴荣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43,共13页
双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是在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中内埋空间钢构架所形成的组合柱,是一种新型的钢-混凝土组合柱。为了研究这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柱在轴力、弯矩、剪力和扭矩复合作用下的受扭性能,以轴压比、内侧和外侧空间钢构架缀条的体... 双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是在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中内埋空间钢构架所形成的组合柱,是一种新型的钢-混凝土组合柱。为了研究这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柱在轴力、弯矩、剪力和扭矩复合作用下的受扭性能,以轴压比、内侧和外侧空间钢构架缀条的体积配箍率等为设计参数,进行6根双空间钢构架混凝土组合柱试件在轴力、弯矩、剪力和扭矩复合作用下的静力试验,对双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在复合受扭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开裂扭矩、扭矩-扭率曲线等受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空间钢构架混凝土组合柱具有较高的抗扭承载力和抗扭转能力。其他条件相同,双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在复合受扭作用下承受的扭矩及相应的扭转角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而提高,随着内侧或外侧空间钢构架的体积配箍率的提高而增大。基于试验研究提出了双空间钢构架混凝土复合受扭柱的开裂扭矩的计算公式,可以用来预测试件的开裂扭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空间钢构架混凝土 复合受扭性能 开裂扭矩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现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亮 陈忠范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与研究,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开发与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与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再生混凝土应用于钢网构架混凝土结构的前景。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研究现状 钢网构架混凝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0kV变电构架柱头节点静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超 杨俊芬 +3 位作者 闫西峰 胡盼盼 张广平 奚增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4-219,共6页
变电构架柱头节点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力部件将决定整榀构架的安全性,且占用很大一部分用钢量.以国内首例750 k V钢管混凝土变电构架工程——甘肃桥湾750 k V变电站为背景,按考虑顶板和剪切板厚度不同的两种构造措施设计了两个1:2缩尺节点... 变电构架柱头节点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力部件将决定整榀构架的安全性,且占用很大一部分用钢量.以国内首例750 k V钢管混凝土变电构架工程——甘肃桥湾750 k V变电站为背景,按考虑顶板和剪切板厚度不同的两种构造措施设计了两个1:2缩尺节点,并对其进行了单调静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节点均能满足工程要求,且有较高的安全储备和延性,节点最终破坏模式均为非节点区杆件破坏,而节点区各板件应力水平尚处于弹性状态、内填混凝土完好,符合"强节点弱杆件"的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变电构架 柱头节点 静力试验 静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亚萍 陈忠范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3-45,共3页
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有重要的社会和环境意义,再生混凝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并指出了其推广利用的可行性。最后结合目前正在研究的钢网构架混凝土结构体系,为混凝土的实际利用提供了空间和一种方向。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基本力学性能 钢网构架混凝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financial risk assessment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s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巧云 朱宏平 樊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425-1436,共12页
Engineering facilities subjected to natural hazards(such as winds and earthquakes) will result in risk when any designed system(i.e.capacity) will not be able to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d(i.e.demand).Risk might be... Engineering facilities subjected to natural hazards(such as winds and earthquakes) will result in risk when any designed system(i.e.capacity) will not be able to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d(i.e.demand).Risk might be expressed either as a likelihood of damage or potential financial loss.Engineers tend to make use of the former(i.e.damage).Nevertheless,other non-technical stakeholders cannot get useful information from damage.However,if financial risk is expressed on the basis of probable monetary loss,it will be easily understood by all.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methodologies which communicate the system capacity and demand to financial risk,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 was applied in a 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context to do hazard analysis,structural analysis,damage analysis and loss analysis of a reinforced concrete(RC) frame structure.And the financial implications of risk were expressed by expected annual loss(EAL).The 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 proposed is applicable to any engineering facilities and any natural hazards.It is shown that the results from the IDA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overall financial risk exposure to earthquake hazard for a given constructed facility.The computational IDA-EAL method will enable engineer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long-term financial implications in addi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cost.Consequently,it will help stakeholders make deci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PBEE)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IDA) seismic risk analysis expected annual loss (EAL) seismic financial ris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based passive control analysis of adjacent structures:Optimization of Maxwell dampers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巧云 代健州 朱宏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9期2180-2197,共18页
The performance-based passive control analysis of the Maxwell dampers between one 10-story and one 6-story adjacent RC frames is conducted in this work.Not only the optimal parameters but also the optimal arrangements... The performance-based passive control analysis of the Maxwell dampers between one 10-story and one 6-story adjacent RC frames is conducted in this work.Not only the optimal parameters but also the optimal arrangements of the Maxwell dampers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optimal target of making the total exceeding probability of the adjacent structures to be minimal.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of the Maxwell damper damping parameters under different seismic performance targets are firstly examined and then the preferable damping parameters of the Maxwell dampers are proposed through the extensive parametric studies.Furthermore,the optimal arranging positions and optimal arranging numbers of the Maxwell dampers between the adjacent buildings are derived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seismic fragility analyses,as well.The general arranging laws of the Maxwell dampers between the adjacent buildings are generated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theoretical method through the simplified plane model.The optimal parameters and optimal arrangement of the Maxwell dampers presented make both the adjacent structures have preferable controlled effects under each seismic performance target which can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multi-performance seismic resistance of the modern seismic c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jacent structures passive control seismic fragility analysis optimal parameters optimal arrangement exceeding prob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