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混凝土弹塑性的植入式GFRP封装FBG传感器应变传递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彭涛 李佳龙 任东兴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3,共8页
工程化FBG传感器的封装层引入的应变传递损耗使其具有应变传递误差,需进行应变传递分析。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基体处于线弹性时的应变传递分析,而混凝土结构发生弹塑性变形后的应变传递规律尚未明晰。以植入式GFRP封装FBG传感器为对象,在... 工程化FBG传感器的封装层引入的应变传递损耗使其具有应变传递误差,需进行应变传递分析。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基体处于线弹性时的应变传递分析,而混凝土结构发生弹塑性变形后的应变传递规律尚未明晰。以植入式GFRP封装FBG传感器为对象,在应变传递分析中引入混凝土的非线弹性本构关系,建立了基体与FBG的应变传递关系,通过有限元模拟验证了该理论推导的有效性。基于理论分析探讨了混凝土弹塑性演化、混凝土标号、传感器半径与标距等因素对应变传递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传感器的尺寸设计。研究表明:平均应变传递率在混凝土弹性阶段变化较小,而到塑性阶段则显著降低,混凝土标号、半径与标距都会对应变传递效率产生较大影响。本研究可广泛用于植入式FBG传感器的应变传递误差修正及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植入式FBG传感器 应变传递 混凝土弹塑性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渗墙低弹塑性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何润芝 何丽娟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10,共4页
低弹塑性混凝土的具有抗压强度较低,弹性模量较低,渗透系数较小的力学性能,很适合于水利工程中作为大坝基础的防渗墙。本文结合两个水利工程实例,在实验室采用掺加掺合料的方法及正交试验等方式对防渗墙低弹塑性混凝土综合试验,经过对... 低弹塑性混凝土的具有抗压强度较低,弹性模量较低,渗透系数较小的力学性能,很适合于水利工程中作为大坝基础的防渗墙。本文结合两个水利工程实例,在实验室采用掺加掺合料的方法及正交试验等方式对防渗墙低弹塑性混凝土综合试验,经过对配制的塑性混凝土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且确定了防渗墙施工的配合比,经现场应用验证了施工的低弹塑性混凝土满足防渗墙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混凝土 防渗墙 掺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混凝土挡块对梁式桥横桥向抗震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唐耀明 杨宏 +1 位作者 徐艳珊 王卫强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6-140,共5页
通过对云南功东高速某桥梁进行反应谱地震响应分析和加速度时程地震分析,研究混凝土挡块非线性约束作用对梁式桥横桥向抗震性能的影响。作为对比,还进行了混凝土挡块对梁式桥横向完全约束和无约束工况的数值分析。分析中考虑了梁式桥在E... 通过对云南功东高速某桥梁进行反应谱地震响应分析和加速度时程地震分析,研究混凝土挡块非线性约束作用对梁式桥横桥向抗震性能的影响。作为对比,还进行了混凝土挡块对梁式桥横向完全约束和无约束工况的数值分析。分析中考虑了梁式桥在E1地震(50年超越概率10%)和E2地震(50年超越概率2.5%)两种设防水准地震输入下的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挡块的横向约束对于提高桥墩的受力性能效果显著;弹塑性混凝土挡块可以有效约束桥墩横桥向的变形与受力,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式桥 弹塑性混凝土挡块 反应谱 加速度时程 横桥向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凝土损伤模型的盾构隧道极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施成华 王祖贤 +3 位作者 刘建文 雷明锋 彭立敏 彭铸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310-4325,共16页
提出一种基于损伤的盾构隧道极限承载力分析方法,引入一种基于能量的应力分解的双标量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以描述混凝土材料的损伤劣化行为,而后基于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构建盾构隧道精细化数值计算模型,最后,通过与足尺模型试验结果对比... 提出一种基于损伤的盾构隧道极限承载力分析方法,引入一种基于能量的应力分解的双标量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以描述混凝土材料的损伤劣化行为,而后基于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构建盾构隧道精细化数值计算模型,最后,通过与足尺模型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得到的荷载-收敛变形曲线和结构损伤开裂模式与试验结果较吻合,能够较好地反映加载过程中的结构变形、内力的传递、损伤演化过程、失效模式以及应力重分布等;隧道结构的失效破坏过程可分为线弹性阶段、屈服-损伤阶段和失效破坏阶段,在试验加载制度下,模拟出的阶段Ⅰ和Ⅱ的荷载限值分别为227.62 kN和418.12 kN,收敛变形限值分别为0.17%Dt和1.34%Dt(Dt为隧道直径);当隧道收敛变形达到规范规定限值0.60%Dt时,拱顶、拱底和两侧拱腰出现多条纵向离散裂纹,拱顶接头螺栓进入屈服状态,接头塑性铰已具雏形;盾构隧道结构的失效模式表现为拱顶和拱腰接头螺栓屈服、混凝土开裂最终形成多个接头塑性铰而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极限承载力 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变速率影响的混凝土重力坝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艾亿谋 杜成斌 洪永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290-295,共6页
通过引入应变速率、损伤变量以及刚度退化指标等参数,建立了应变率相关的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某重力坝厂房坝段分别就率相关及率无关两种情况进行了三维非线性地震响应时程分析。深入研究了混凝土应变速率等相关特性对... 通过引入应变速率、损伤变量以及刚度退化指标等参数,建立了应变率相关的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某重力坝厂房坝段分别就率相关及率无关两种情况进行了三维非线性地震响应时程分析。深入研究了混凝土应变速率等相关特性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坝体结构的变形减小,主拉应力有所提高,应变能有所减小以及开裂损伤有一定的降低。所得结论对混凝土重力坝的震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速率 刚度退化 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模型 非线性地震响应 时程分析 重力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凝土损伤模型的卸载作用下盾构隧道损伤机理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建文 施成华 +2 位作者 雷明锋 彭立敏 王祖贤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8-769,共12页
在密集的地铁交通网附近区域进行工程活动会引起下卧盾构隧道产生较大纵向差异变形,对隧道结构服役性能及行车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既有研究大多基于弹性、弹塑性理论框架,忽视盾构隧道纵向变形带来的结构损伤的影响。考虑混凝土材料非线... 在密集的地铁交通网附近区域进行工程活动会引起下卧盾构隧道产生较大纵向差异变形,对隧道结构服役性能及行车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既有研究大多基于弹性、弹塑性理论框架,忽视盾构隧道纵向变形带来的结构损伤的影响。考虑混凝土材料非线性损伤力学特性,首先引入一种基于能量的拉应力和压应力分解,考虑混凝土拉/压力学特性的差异;其次,建立双标量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最后,基于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及多尺度建模技术构建盾构隧道−围岩精细化模型,探究差异变形下盾构隧道损伤劣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卸载作用下,管片混凝土以局部拉损伤为主而压损伤较小,在管环拱顶和拱底内缘、拱腰外缘以及螺栓连接处拉损伤最严重;卸载作用会引起盾构隧道隆起变形,横截面椭圆度也随纵向发生变化,拐点附近管环椭圆度最大;卸载引起的盾构隧道纵向附加剪力和弯矩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拐点附近和模型中心处;混凝土材料损伤劣化会降低盾构隧道承载能力、纵向刚度和环向刚度,基于弹性本构的计算模型会高估整体结构的刚度;当前分析工况下,管片钢筋较难屈服,而中间部位管段上半侧纵向连接螺栓较易屈服;加载曲线拐点附近管环受损最严重,且承受较大的附加剪力和弯矩,应特别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载作用 盾构隧道 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 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 多尺度建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