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基质混凝土在硬质护坡生态化工程中的应用
1
作者 朱锡淼 朱东新 +1 位作者 许晓春 娄晓帆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406-409,共4页
研究以生物防护为主的生态修复技术,用于硬质护坡的生态化工程修复中。基于某已建工程区域的BSC生态修复(防护)技术,通过对骨料配比、淤泥生物基质配方以及修复植被配置方案进行调查测试,提出优化的应用生物基质混凝土进行硬质护坡生态... 研究以生物防护为主的生态修复技术,用于硬质护坡的生态化工程修复中。基于某已建工程区域的BSC生态修复(防护)技术,通过对骨料配比、淤泥生物基质配方以及修复植被配置方案进行调查测试,提出优化的应用生物基质混凝土进行硬质护坡生态化的方案。结果表明,使用富含菌落的基质层,同时结合多样植物配置的方法,可以满足硬质护岸护坡生态化修复的需求。使用BSC-WY06型添加剂,水泥掺量为340 kg/m^(3)时,骨料层强度有显著提升。当BSC-J菌剂采用50 kg/m^(3)用量时,可较好调节淤泥种植土pH值,且保证土壤持水孔隙率。采用乡土植物组合的植被恢复整体效果较好,同时在建设初期即可获得生物多样性,并具有一定景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C生物混凝土 护坡 生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沥青混凝土冻融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文娟 马芹永 吴金荣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85-2388,共4页
冬季突遇雨雪天气,在水分和温度的影响与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易产生冻融损害,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根据华东地区的冬季气温,采用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研究冻融循环对不同类型沥青混凝土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 冬季突遇雨雪天气,在水分和温度的影响与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易产生冻融损害,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根据华东地区的冬季气温,采用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研究冻融循环对不同类型沥青混凝土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冻融温度和冻融次数下,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疲劳寿命高于AH-70号基质沥青混凝土,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它们的疲劳寿命明显下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疲劳寿命降低速度低于AH-70号基质沥青混凝土。通过对冻融条件下不同类型沥青混凝土疲劳性能的研究,为提高沥青路面耐久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 AH 70号沥青混凝土 冻融循环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水明渠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对水动力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段绍祎 杨梦薇 +2 位作者 管光华 朱宇轩 毕永红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376,共13页
明渠输水系统的着生藻类异常增殖会淤塞拦污栅,降低明渠输水能力,并增加清理工作压力。目前,有关着生藻类对水动力的响应研究多在天然河流、湖泊中开展野外原型观测,针对混凝土衬砌表面着生藻类的水动力研究仍然少见。由于混凝土基质与... 明渠输水系统的着生藻类异常增殖会淤塞拦污栅,降低明渠输水能力,并增加清理工作压力。目前,有关着生藻类对水动力的响应研究多在天然河流、湖泊中开展野外原型观测,针对混凝土衬砌表面着生藻类的水动力研究仍然少见。由于混凝土基质与泥沙基质的显著差异,着生藻类在衬砌明渠和自然水体中对水动力的响应特性不同。为探究水动力对明渠着生藻类生长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特开展明渠中着生藻类的培养观测及水动力冲刷实验。通过分析着生藻类叶绿素a含量、群落结构、无灰干重、细胞密度等指标,以探究不同基质粗糙度、不同生长阶段的着生藻类对不同水动力条件的响应。结果表明:着生藻类建群过程具有3个明显阶段,分别为迟滞期、指数生长期、稳定期;随着流速增大,着生藻类生物量先上升后下降,当流速v>0.6 m/s时,着生藻类的生长被显著抑制;冲刷流速增大至v=0.8 m/s的2天后,着生藻类生物量显著减少,群落多样性下降。在着生藻类建群迟滞期(实验中约3周),该阶段提高流速对着生藻类生物量的冲刷剥离效果最明显;基质粗糙度越小,着生藻类建群迟滞期越长,通过水力冲刷的除藻效果越明显。本研究探索了不同水动力条件下明渠着生藻类的响应规律,有助于认识明渠着生藻类的群落特征,可为明渠输水系统内着生藻类水力调控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生藻类 混凝土基质 藻类生长 水动力条件 水力除藻 藻类生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