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热疲劳-硫酸盐侵蚀耦合作用对西部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丁玉乔 张永旺 +2 位作者 高鲲 李福海 王呼佳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1-22,共12页
为研究西部盐渍土地区复杂环境下混凝土力学性能演变规律,通过自制加速腐蚀设备研究半浸泡在不同温度(20、40、60℃)、不同质量分数(0%、5%、10%)的硫酸钠溶液中混凝土表面产生的结晶程度以及轴心和分区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 为研究西部盐渍土地区复杂环境下混凝土力学性能演变规律,通过自制加速腐蚀设备研究半浸泡在不同温度(20、40、60℃)、不同质量分数(0%、5%、10%)的硫酸钠溶液中混凝土表面产生的结晶程度以及轴心和分区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单硫酸盐侵蚀作用下混凝土出现结晶和轻微的混凝土剥落现象,其力学性能无明显衰减。2)单热疲劳作用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同,其中40℃热疲劳能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而60℃热疲劳使力学性能显著衰减。3)热疲劳和硫酸盐侵蚀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出现严重的结晶和剥落现象,力学性能大幅度衰减;耦合作用下热疲劳使混凝土在侵蚀前期出现劣化,而硫酸盐作用在侵蚀后期开始与热疲劳发生耦合效应加速混凝土劣化。4)混凝土吸附区和浸泡区的力学性能变化趋势相同,但吸附区的衰减幅度比浸泡区大得多;且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分区的力学性能和整体性能之间存在较高的线性相关性,而吸附区的性能劣化是混凝土整体性能劣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盐渍土 高温大温差 热疲劳-硫酸盐侵蚀 混凝土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混凝土力学的模块化施工与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盘珠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22-I0022,共1页
自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速腾飞,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其中,建筑工程行业水平得以显著提升,建筑混凝土力学的模块化施工便是一大体现。模块化施工作为一种近期出现的新型施工技术,集成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点,具有施工方式独特、适应性... 自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速腾飞,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其中,建筑工程行业水平得以显著提升,建筑混凝土力学的模块化施工便是一大体现。模块化施工作为一种近期出现的新型施工技术,集成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点,具有施工方式独特、适应性广泛、便于操作控制等优势。传统施工方法一般是钢筋混凝土现浇,属于“粗放式”施工。施工过程中,钢材、水泥等资源浪费严重,且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飞灰、扬尘等可吸入颗粒物,而这是城市的重要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现浇 混凝土力学 新型施工技术 现代建筑施工 重要污染源 模块化施工 传统施工方法 可吸入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微-细观尺度模型的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胡江 苏怀智 +1 位作者 马福恒 李子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1-326,共6页
依据水泥种类、水灰比、配合比和骨料级配等信息,在微观尺度上引入CEMHYD3D水化模型重构了水泥浆模型、在细观尺度上发展硬核/软壳模型构建了混凝土模型;研究基于Rankine准则和损伤模型的适用于混凝土微-细观模型的数值均匀化方法,从而... 依据水泥种类、水灰比、配合比和骨料级配等信息,在微观尺度上引入CEMHYD3D水化模型重构了水泥浆模型、在细观尺度上发展硬核/软壳模型构建了混凝土模型;研究基于Rankine准则和损伤模型的适用于混凝土微-细观模型的数值均匀化方法,从而提出混凝土力学性能递进分析和预测方法。算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好地分析和预测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通过老化病害过程微观尺度的模拟,可实现混凝土老化病害机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力学性能 微观尺度 细观尺度 硬核 软壳模型 数值均匀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纳米SiO_(2)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任莉莉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5-90,共6页
以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和纳米SiO_(2)取代率为考虑因素,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抗折强度试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与纳米SiO_(2)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发现:玄武岩纤维的掺入改变了纳米SiO_(2)混凝土的破坏形式;复合掺... 以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和纳米SiO_(2)取代率为考虑因素,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抗折强度试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与纳米SiO_(2)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发现:玄武岩纤维的掺入改变了纳米SiO_(2)混凝土的破坏形式;复合掺入玄武岩纤维与纳米SiO_(2)时,混凝土基体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拉强度与抗折强度均有一定的提高。纤维体积掺量为0.10%的玄武岩纤维与取代率为1.0%的纳米SiO_(2)共同掺入时,玄武岩纤维纳米SiO_(2)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增强效果最优;当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为0.15%、纳米SiO_(2)取代率为1.5%时,玄武岩纤维纳米SiO_(2)混凝土的劈拉强度增强效果最优,较素混凝土提高了22.97%,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玄武岩纤维掺量纳米SiO_(2)增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纳米SiO_(2) 混凝土力学性能 强度预测模型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集料的形貌及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增强效应 被引量:7
5
作者 吴福飞 陈亮亮 +4 位作者 慈军 侍克斌 刘思海 王欣 张凯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1-55,共5页
为了研究钢渣集料对混凝土界面结构和力学性能的改善作用,本研究利用钢渣集料制备混凝土,分析钢渣集料体积分数对C20、C50和C80混凝土界面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增强效应。结果表明:粗颗粒钢渣集料的孔隙率较大、孔径大,少量颗粒呈蜂窝状;细... 为了研究钢渣集料对混凝土界面结构和力学性能的改善作用,本研究利用钢渣集料制备混凝土,分析钢渣集料体积分数对C20、C50和C80混凝土界面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增强效应。结果表明:粗颗粒钢渣集料的孔隙率较大、孔径大,少量颗粒呈蜂窝状;细颗粒钢渣集料的孔隙率相对较小、孔径小,但仍可替代天然砂、石料配制混凝土。混凝土中钢渣集料的周围较密实,界面区域粗糙度大,甚至出现不同深度的凹凸面,能起到"锚固"的作用,尤其以孔径大或贯穿时较为显著、钢渣集料能提高高低水灰比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冲磨强度,随着钢渣集料体积分数的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耐磨强度与钢渣集料的体积分数呈线性增长关系。强度越低,其强度增强效应度越大,体积分数为30%时,钢渣砂、石对C20、C50、C80混凝土的增强效应度分别为29.7%和25.1%、23.0%和12.9%、15.0%和9.9%。掺钢渣砂的C20、C50、C80混凝土的增强效应度约为钢渣石的1.18倍、1.78倍、1.52倍;C80抗冲磨强度的增强效应度约为C50的88.6%、9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粗细集料 混凝土 力学性能 增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混凝土力学参数的迭代多尺度有限元预测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友云 郑健龙 +1 位作者 崔俊芝 龙述尧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根据多级配骨料混凝土特点,给出了一种迭代多尺度有限元方法预测其等效力学参数。本文首先介绍了多级配骨料混凝土的材料特点并给出了计算混凝土多尺度模型,然后基于多尺度方法介绍了计算混凝土力学参数的计算程序,最后针对小湾大坝中... 根据多级配骨料混凝土特点,给出了一种迭代多尺度有限元方法预测其等效力学参数。本文首先介绍了多级配骨料混凝土的材料特点并给出了计算混凝土多尺度模型,然后基于多尺度方法介绍了计算混凝土力学参数的计算程序,最后针对小湾大坝中混凝土给出了算例说明了此种方法在预测混凝土等效力学参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配骨料混凝土 多尺度有限元方法 混凝土等效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岩人工砂石粉对混凝土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黄亚梅 王立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73,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混凝土实验方法,研究了灰岩人工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水化产物种类、含量及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灰岩人工砂中的碳酸钙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水化反应,形成水化碳铝酸钙,其含量随石粉含量及龄期的增...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混凝土实验方法,研究了灰岩人工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水化产物种类、含量及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灰岩人工砂中的碳酸钙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水化反应,形成水化碳铝酸钙,其含量随石粉含量及龄期的增长而增加;水化碳铝酸钙在集料-浆体界面的形成影响了界面上定向氢氧化钙晶体的形成与生长,从微观上改善了混凝土的结构,强化了薄弱的界面区,宏观上提高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 人工砂石粉 水化碳铝酸钙 微观结构 混凝土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细观力学分析程序中的快速算法与并行算法设计 被引量:6
8
作者 吴建平 王正华 +2 位作者 朱星明 马怀发 李晓梅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2-358,共7页
针对一套混凝土细观力学分析程序,在分析其计算方法与计算效率的不足之后,提出了采用稀疏矩阵与稀疏向量技术来高效实现有限元刚度矩阵装配过程的算法,并采用双门槛不完全Cholesky分解预条件技术与CG法相结合来高效地求解稀疏线性方程... 针对一套混凝土细观力学分析程序,在分析其计算方法与计算效率的不足之后,提出了采用稀疏矩阵与稀疏向量技术来高效实现有限元刚度矩阵装配过程的算法,并采用双门槛不完全Cholesky分解预条件技术与CG法相结合来高效地求解稀疏线性方程组。之后,从整体上提出了一个将有限单元分布与未知量分布有机结合的并行算法设计方案,并分别针对刚度矩阵装配、双门槛不完全Cholesky分解、稀疏矩阵与稠密向量相乘、稀疏向量相加等核心算法,进行了相应的并行算法设计。最后,在由每节点2 CPU的8个Intel Xeon节点采用千兆以太网连成的机群上,针对两个混凝土数值试样进行了数值实验,第一个试样含44117个网格点与53200个有限单元,第二个试样含71013个网格点与78800个有限单元;对第一个试样,原串行程序进行全程567次加载计算需要984.83小时约41天,采用文中串行算法后,模拟时间减少到22531秒约6.26小时,采用并行算法在16个CPU上的模拟时间进一步降为3860秒约1.07小时。对第二个试样,原串行程序进行全程94次加载计算需要467.19小时约19.5天,采用文中串行算法后,模拟时间减少到11453秒约3.18小时,采用并行算法在16个CPU上的模拟时间进一步降为1704秒约28.4分钟。串行算法的改进与并行算法的设计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对加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细观力学 有限元 稀疏线性方程组 预条件 并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轴受压下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彬 彭刚 周寒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102,148,共4页
为了解双轴受压下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采用真三轴材料试验机,对边长为300mm的立方体混凝土试件在应变速率为10-5、10-4、10-3s-1下进行双轴动态受压试验,研究了双轴受压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等力学特性,并与单轴压缩... 为了解双轴受压下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采用真三轴材料试验机,对边长为300mm的立方体混凝土试件在应变速率为10-5、10-4、10-3s-1下进行双轴动态受压试验,研究了双轴受压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等力学特性,并与单轴压缩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双轴应力状态下的力学参数与单轴应力状态时相比均有所提高,且双轴受压时混凝土的各项力学参数受侧压力和加载速率的共同影响,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受压 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 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峰值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混凝土热力学参数识别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守巨 刘迎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0-573,共4页
根据混凝土内部温度观测数据,建立了基于模糊理论的混凝土热力学参数识别方法。根据观测点的温度观测数据的误差特性,建立了模糊优化的目标函数。将热传导反问题作为非线性优化问题处理,然后采用BFGS方法求解。由于温度观测误差的随机特... 根据混凝土内部温度观测数据,建立了基于模糊理论的混凝土热力学参数识别方法。根据观测点的温度观测数据的误差特性,建立了模糊优化的目标函数。将热传导反问题作为非线性优化问题处理,然后采用BFGS方法求解。由于温度观测误差的随机特性,分析了混凝土热力学参数识别结果的统计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到温度观测误差的条件下,所建立的参数反演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出混凝土的热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题 混凝土力学参数 参数识别 隶属函数 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烧陶粒及陶粒混凝土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增丰 蒲紫盈 +4 位作者 林璨 肖建庄 姚磊 姬宸源 刘雅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4-96,共13页
基于固废制备的陶粒具有密度小、导热系数低等特点,成为替代天然骨料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与烧结法相比,免烧结陶粒不仅可以有效回收利用工业废弃物和副产品,而且具有成本低、耗能低、制备简单等优点,符合国家双碳战略。本文系统梳理归... 基于固废制备的陶粒具有密度小、导热系数低等特点,成为替代天然骨料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与烧结法相比,免烧结陶粒不仅可以有效回收利用工业废弃物和副产品,而且具有成本低、耗能低、制备简单等优点,符合国家双碳战略。本文系统梳理归纳了免烧陶粒制备工艺、制备参数及制备原料对陶粒品质的影响规律,得出免烧陶粒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低于1.0 W/(m·K),保温性能良好,具有作为保温材料的良好潜力;同时分析了免烧结陶粒替代天然骨料应用于混凝土中对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阐述了陶粒混凝土作为墙板等构件在建筑上的应用,总结和归纳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粒 免烧(结)陶粒 陶粒混凝土 陶粒混凝土力学及耐久性能 陶粒混凝土墙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嵌岩桩力学性能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小龙 邢磊 +1 位作者 王丽 王多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7982-7990,共9页
钢管混凝土嵌岩桩在内河航运工程中的应用日趋广泛。钢管作为混凝土填充的模板和钢筋,实现了每种材料(混凝土和钢)的最佳性能,同时提供两种材料相互补充,以缓解不良的失效模式。填料增加了管道的抗压强度和刚度,延迟和抑制了管道的局部... 钢管混凝土嵌岩桩在内河航运工程中的应用日趋广泛。钢管作为混凝土填充的模板和钢筋,实现了每种材料(混凝土和钢)的最佳性能,同时提供两种材料相互补充,以缓解不良的失效模式。填料增加了管道的抗压强度和刚度,延迟和抑制了管道的局部屈曲,并在复合作用下提高了管道的延性和阻力。从理论、数值和试验分析的角度阐述了钢管混凝土嵌岩桩研究现状,包括横向承载特性、纵向承载特和钢-混凝土界面力学特性。最后对钢管混凝土嵌岩桩尚待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研究分析认为钢-混凝土界面局部劣化和发展是未来钢管混凝土嵌岩桩力学性能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嵌岩桩 横向承载特性 纵向承载特性 钢-混凝土界面力学特性 约束效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点平衡法的混凝土三点弯曲梁破坏过程模拟
13
作者 魏勇 熊勃勃 卢晓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0-123,共4页
针对现有混凝土破坏过程模拟方法存在的不足,将质点平衡法应用于混凝土三点弯曲梁的开裂特性模拟。结果表明,结构自身的应力分布决定裂缝的分布区域,而混凝土内部各组分的力学性能直接决定裂缝细部扩展路径,质点平衡法适合模拟考虑细观... 针对现有混凝土破坏过程模拟方法存在的不足,将质点平衡法应用于混凝土三点弯曲梁的开裂特性模拟。结果表明,结构自身的应力分布决定裂缝的分布区域,而混凝土内部各组分的力学性能直接决定裂缝细部扩展路径,质点平衡法适合模拟考虑细观结构的混凝土结构的开裂特性。研究成果可为混凝土细观力学特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点平衡法 混凝土细观力学 开裂特性 混凝土三点弯曲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aring mechanism of roof and rib support structure in automatically formed roadway and its support design method 被引量:2
14
作者 JIANG Bei WANG Ming-zi +4 位作者 WANG Qi XIN Zhong-xin XING Xue-yang DENG Yu-song YAO Liang-d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467-2487,共21页
Non-pillar mining technology with automatically formed roadway is a new mining method without coal pillar reservation and roadway excavation.The stability control of automatically formed roadway is the key to the succ... Non-pillar mining technology with automatically formed roadway is a new mining method without coal pillar reservation and roadway excavation.The stability control of automatically formed roadway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the new method.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tability control of the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the mechanical model of the roof and rib support structure is established,an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he automatically formed roadway parameters on the compound force is revealed.On this basis,the roof and rib support structure technology of confined lightweight concrete is proposed,and its mechanical tests under different eccentricity are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confined lightweight concrete specimens i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at of ordinary confined concrete specimens.The bearing capacity of confined lightweight concrete specimens under different eccentricities is 1.95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of U-shaped steel specimens.By comparing the test results with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e confined concrete,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bearing capacity for the confined lightweight concrete structure is selected.The design method of confined lightweight concrete support structure is established,and is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the extra-large mine,Ningtiaota Coal Mine,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ally roadway with non-pillar confined lightweight concrete roof and rib support mechanical model bearing behaviou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工结构服役寿命及保护层开裂模式细观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宣东 刘光焰 +3 位作者 刘恺德 虞爱平 黄达 荣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6-782,共7页
通过在钢筋与混凝土交界面处施加时变边界位移建立非均匀锈蚀钢筋锈胀模型,其中混凝土损伤本构采用指数应力软化模型,时变边界位移采用Faraday定律对氯离子浓度积分计算得到。参数化分析保护层厚度、钢筋位置、钢筋直径等因素对服役寿... 通过在钢筋与混凝土交界面处施加时变边界位移建立非均匀锈蚀钢筋锈胀模型,其中混凝土损伤本构采用指数应力软化模型,时变边界位移采用Faraday定律对氯离子浓度积分计算得到。参数化分析保护层厚度、钢筋位置、钢筋直径等因素对服役寿命及保护层开裂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役寿命随保护层厚度增加而增长,而且增加幅度逐步增大,而钢筋直径变化对服役寿命影响较小,角部钢筋锈蚀则导致结构服役寿命缩短;中部钢筋的锈蚀使得保护层出现三条主裂缝,当保护层较小,保护层破坏模式为凸起式破坏,保护层较大时则将出现层裂;同时,角部钢筋锈蚀将在保护层内形成两条主裂纹,最终导致角部保护层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役寿命 混凝土细观力学 钢筋锈蚀 保护层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材料试验方法标准汇编已出版
16
作者 王效良 《铁道标准设计》 1989年第10期49-49,共1页
为加强铁路工程材料试验工作,确保铁路工程质量,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有关主管部门发布的建筑材料试验方法标准。由于建材试验方法标准类别广,数量多,各质量检测、试验单位也往往缺乏一整套现行的常用试验方法标准。为此,铁道部原基... 为加强铁路工程材料试验工作,确保铁路工程质量,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有关主管部门发布的建筑材料试验方法标准。由于建材试验方法标准类别广,数量多,各质量检测、试验单位也往往缺乏一整套现行的常用试验方法标准。为此,铁道部原基建总局组织编制了一本《铁路工程常用材料试验方法标准汇编》,作为铁路工程材料试验方法的统一标准和材料试验室资格认证的必具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方法标准 铁路工程 常用材料 材料试验 工程材料 质量检测 建筑材料 试验单位 混凝土拌合物 混凝土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ervious cement concrete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瑜 王科进 梁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329-3334,共6页
Compressive and flexural strength,fracture energy,as well as fatigue property of pervious cement concrete with either 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s (SCMs) or polymer intensified,were analyzed.Test results show ... Compressive and flexural strength,fracture energy,as well as fatigue property of pervious cement concrete with either 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s (SCMs) or polymer intensified,were analyzed.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ngth development of SCM-modified pervious concrete (SPC) differs from that of polymer-intensified pervious concrete (PPC),and porosity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ir strength growth.PPC has higher flexural strength and remarkably higher flexural-to-compressive strength ratio than SPC at the same porosity level.Results from fracture test of pervious concrete mixes with porosity around 19.5% show that the fracture energ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dosage of polymer,reflecting the ductile damage features rather than brittleness.PPC displays far longer fatigue life than SPC for any given failure probability and at any stress level.It is proved that two-parameter Weibull probability function describes the flexural fatigue of pervious concre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vious concrete STRENGTH FRACTURE fatigue li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methods for decreasing stresses of concrete slab of large-span through tied-arch composite bridge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德 叶梅新 罗如登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648-652,共5页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oncrete slab of large-span through tied-arch composite bridge was investigated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Improved methods to decrease concrete stresses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compariso...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oncrete slab of large-span through tied-arch composite bridge was investigated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Improved methods to decrease concrete stresses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comparisons of different deck schemes, construction sequences and measures, and ratios of reinforc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oncrete slab gets worse with the increase of composite regions between steel beams and concrete slab. The deck scheme with the minimum composite region is recommended on condition that both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bridge meet design demands under service loads. Adopting in-situ-place construction method, concrete is suggested to be cast after removing the full-supported frameworks under the bridge. Thus, the axial tensile force of concrete slab caused by the first stage dead load is eliminated. Preloading the bridge before concrete casting and removing the load after the concrete reaching its design strength, the stresses of concrete slab caused by the second stage dead load and live load are further reduced or even eliminated. At last, with a high ratio of reinforcement more than 3%, the concrete stresses decrease obvi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bridge concrete slab tension through tied-arch large span finite elem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ycling of industrial waste and performance of steel slag green concrete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云峰 姚燕 王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5期768-773,共6页
Worka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eel slag green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steel slag and different dosages of admixtur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steel slag powder on suppressing alkali... Worka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eel slag green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steel slag and different dosages of admixtur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steel slag powder on suppressing alkali aggregate reaction(AAR) expansion was assessed using the method of ASTM C441 and accelerated test metho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mechanical properties can be improved further due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 and mutual activation when compound mineral admixtures with steel slag powder and blast-furnace slag powder are mixed into concrete. In addition,about 50% decrease in expansion rate of mortar bars with mineral admixtures can be achieved in AAR tests. Mineral admixtures with steel slag powder as partial replacement for Portland cement in concrete i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controlling expansion due to A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steel slag mechanical properties DURABILITY alkali aggregate re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during construction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明革 易伟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3期418-422,共5页
The effects of concrete's time-variant elastic modulus,casting structural components,assembling temporary shoring framework system,and shock by operating construction equipment on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reinforce... The effects of concrete's time-variant elastic modulus,casting structural components,assembling temporary shoring framework system,and shock by operating construction equipment on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during construc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dynamic tests of an eight-storey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during full-scaled stages of the sixth storey construction cycle were carried out by ambient vibration. Natural frequencies,corresponding mode shapes and damping ratio were determined by power spectrum processing the tested signal data in frequency domain. The changes of frequencies,mode shapes and damping ratios at different construction stages were giv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modal damping ratios reach the maximum at stage of casting fresh concrete,especially for higher modes. Modal damping ratios at each construction stage are less than 5% of those during us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dynamics ambient vibration structure during construction mode shape natural frequency modal damping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