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战国 纪文军 +1 位作者 李悦 刘金鹏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30,35,共7页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是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统称,具有典型的阴离子层状结构特征和独特的性能,在医药、催化等行业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起步较晚,LDHs在土木工程材料行业仅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还未实现工业化应用。在国内外文献分析...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是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统称,具有典型的阴离子层状结构特征和独特的性能,在医药、催化等行业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起步较晚,LDHs在土木工程材料行业仅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还未实现工业化应用。在国内外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工作:(1)介绍了LDHs的结构特征及主要性能;(2)分析总结了LDHs对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及耐久性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LDHs作为外加剂,在混凝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一定掺量范围内,LDHs对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影响不大;由于具有阴离子可交换性/"记忆效应",可改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抗硫酸盐侵蚀、抗碳化能力;(3)最后针对LDHs在土木工程材料行业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水滑石 水泥混凝土 耐久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Fe、Co、Ni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为催化剂前体生长碳纳米管
2
作者 曹永 赵芸 矫庆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5-448,共4页
分别以具有相似Fe、Co、Ni含量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为催化剂前体,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生长碳纳米管(CNTs)。催化剂由LDHs焙烧还原得到。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拉曼光谱(Raman)测试技... 分别以具有相似Fe、Co、Ni含量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为催化剂前体,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生长碳纳米管(CNTs)。催化剂由LDHs焙烧还原得到。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拉曼光谱(Raman)测试技术对LDHs及其焙烧产物的结构、CNTs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生长的CNTs均为多壁结构;其中Co催化剂活性较低,生长CNTs的管径较细、石墨化程度较高;Ni催化剂的活性较高,生长CNTs的密度较大、管壁较厚、石墨化程度较差;Fe催化剂的活性介于Co和Ni之间。催化剂活性及CNTs的密度可以由生长CNTs的结构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碳纳米管 催化剂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形成、作用机制及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许闯 张祖华 +3 位作者 陈慕翀 史才军 李宁 刘翼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5-101,共7页
碳化、硫酸盐侵蚀以及氯离子诱导腐蚀等三种常见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本质是外界离子进入混凝土与水泥石或钢筋发生不利的物理化学反应。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和阴离子吸附功能,可作为混凝土内部有害离子的吸附剂,... 碳化、硫酸盐侵蚀以及氯离子诱导腐蚀等三种常见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本质是外界离子进入混凝土与水泥石或钢筋发生不利的物理化学反应。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和阴离子吸附功能,可作为混凝土内部有害离子的吸附剂,从而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目前,尽管LDHs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还处于早期探索阶段,但其相关作用机理研究已经开展得较丰富。本文综述了水泥混凝土(包括复合硅酸盐水泥和碱激发材料体系)中类水滑石产物(MgAl-LDHs)和AFm相(CaAl-LDHs)的形成机制,阐述了LDHs与混凝土中离子的作用机制,评估了MgAl-LDHs和CaAl-LDHs对水泥混凝土强度发展和耐久性能的影响,并指出开发LDHs作为混凝土矿物外加剂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阴离子吸附 水化作用 力学性能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金属离子溶液中形成复合氢氧化物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石晓波 王赛英 +1 位作者 李春根 汪德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3期243-247,共5页
采用电位滴定法对Ⅲ价~Ⅱ价混合金属离子(Al3+、Fe3+、Ni2+、Zn2+、Cu2+)水溶液加碱形成复合氢氧化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所研究的M3+~M2+混合体系均能形成复合氢氧化物,并且复合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值低于单一金属离子析出M(OH)2沉... 采用电位滴定法对Ⅲ价~Ⅱ价混合金属离子(Al3+、Fe3+、Ni2+、Zn2+、Cu2+)水溶液加碱形成复合氢氧化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所研究的M3+~M2+混合体系均能形成复合氢氧化物,并且复合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值低于单一金属离子析出M(OH)2沉淀时的pH值,这种pH值差别越大,越易形成复合氢氧化物,即形成复合的顺序是:Ni2+>Zn2+>Cu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滴定法 复合 氢氧化物 金属离子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位滴定判断二元金属氢氧化物的复合化
5
作者 石晓波 李春根 汪德先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8-400,共3页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judge whether the precipitated hydroxide is a complex hydroxide or a mixture when alkali solution was added to an 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two kinds of metal salts(Al 3+ ...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judge whether the precipitated hydroxide is a complex hydroxide or a mixture when alkali solution was added to an 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two kinds of metal salts(Al 3+ ?Fe 3+ ?Ni 2+ ?Zn 2+ ?Cu 2+ ). Capability of complex formation between the metal hydroxides was investigated by comparing the pH of the plateau in the titration curves with that for the solution of one metal ion. Complex hydroxide was formed for all divalent ions and trivalent ions, and the sequence of the capability was Ni 2+ >Zn 2+ >Cu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滴定法 复合 二元金属氢氧化物 复合化 复合氢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嬿钧 操锋 平其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1-326,共6页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DS-LDH)纳米复合物并考察其性质。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将双氯芬酸钠插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层间。通过激光粒度仪、XRD、IR、TEM等手段对纳米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桨法考察了复合物在不同介...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DS-LDH)纳米复合物并考察其性质。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将双氯芬酸钠插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层间。通过激光粒度仪、XRD、IR、TEM等手段对纳米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桨法考察了复合物在不同介质中的释药特征。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比较了DS和DS-LDH的抗炎活性。结果:DS阴离子可取代层间的酸根离子形成DS-LDH纳米复合物,具有一定缓释特性。Zn-Al-NO3-LDH具有近中性pH,更适合作为眼用制剂的药物载体。DS与LDH形成纳米复合物后,不影响其抗炎活性。结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可以用作为阴离子药物的缓释载体,成功制备的新型的双氯芬酸钠-无机纳米复合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双氯芬酸钠 药物-无机纳米复合物 表征 外释放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沉积法制备层状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
7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6-86,共1页
采用溶液沉积法,即将前驱体溶液加至基体表面,该前驱体至少由第一金属氧化物、第一金属氢氧化物或二者的混合物组成[如ZnO、Zn(OH)2、NiO、Ni(OH)2、CuO、Cu(OH)2等]。在100-600℃下加热,蒸发后前驱体溶液在基体上形成含有上述金... 采用溶液沉积法,即将前驱体溶液加至基体表面,该前驱体至少由第一金属氧化物、第一金属氢氧化物或二者的混合物组成[如ZnO、Zn(OH)2、NiO、Ni(OH)2、CuO、Cu(OH)2等]。在100-600℃下加热,蒸发后前驱体溶液在基体上形成含有上述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的固态晶体层,层厚度为2-2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金属氧化物 金属氢氧化物 溶液沉积法 前驱溶液 NI(OH)2 CU(OH)2 制备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中CaAl-LDH对钢筋混凝土寿命的影响
8
作者 张东方 刘国强 +2 位作者 陈昊翔 范志宏 田科婷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3,共6页
通过共沉淀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钙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aAl-LDH),并采用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CaAl-LDH对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钢筋抗氯盐侵蚀性能的影响,以及在模拟海洋环境中对钢筋混凝土寿命的提升作用。结果显示:钢筋表面CaAl-LDH与... 通过共沉淀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钙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aAl-LDH),并采用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CaAl-LDH对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钢筋抗氯盐侵蚀性能的影响,以及在模拟海洋环境中对钢筋混凝土寿命的提升作用。结果显示:钢筋表面CaAl-LDH与氯离子发生交换,使钢筋的钝化电位提升了近200 mV,钝化范围扩大;CaAl-LDH有效降低了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使氯离子扩散系数及表面氯离子质量分数分别降低63.6%和55.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寿命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钢筋混凝土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 防腐蚀 服役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MgMMH正电胶体粒子体系的流变学 被引量:6
9
作者 孙德军 刘尚营 +2 位作者 杨智 侯万国 张春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02-1005,共4页
研究了铝 /镁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 MMH)粒子含量、p H值、电解质等因素对 MMH悬浮体流变学的影响 ,发现 MMH粒子浓度的增加使悬浮体从牛顿型流体变为带有屈服值的假塑性流体 ;在相对很低的粒子浓度 ( 2 % )时 ,通过改变粒子表面化学状态... 研究了铝 /镁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 MMH)粒子含量、p H值、电解质等因素对 MMH悬浮体流变学的影响 ,发现 MMH粒子浓度的增加使悬浮体从牛顿型流体变为带有屈服值的假塑性流体 ;在相对很低的粒子浓度 ( 2 % )时 ,通过改变粒子表面化学状态和粒子周围的介质环境可以改变悬浮体的流动形态 ;MMH悬浮体触变性结构与高 p H值时合成锂皂石悬浮体的结构极为相似 ,是粒子间的静电排斥作用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体金属氢氧化物 触变性 流变学 悬浮 正电胶粒子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Mg MMH溶胶和钠土悬浮体的相互作用机理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德军 侯万国 +2 位作者 张春光 韩书华 王果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428-1432,共5页
通过流变参数、电泳淌度和pH值的测定,研究了无机盐(CaCl_2、KCl、NaCl)和pH值对铝镁混合金属氢氧化物与钠土悬浮体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发现随着混合金属氢氧化物含量的增加,钠土体系的pH值逐渐降低,而动切力(... 通过流变参数、电泳淌度和pH值的测定,研究了无机盐(CaCl_2、KCl、NaCl)和pH值对铝镁混合金属氢氧化物与钠土悬浮体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发现随着混合金属氢氧化物含量的增加,钠土体系的pH值逐渐降低,而动切力(YP)先上升,经最大值后逐渐下降;当钠土体系为NaCl所饱和时,相同混合金属氢氧化物加量下YP的上升幅度明显减小,在实验混合金属氢氧化物浓度范围内,YP未出现峰值。混合金属氢氧化物/钠土体系的YP随pH值的变化曲线呈抛物线形,加入相同浓度的无机盐,△YP、△pH(绝对值)按CaCl_2>KCl~NaCl次序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氢氧化物 钠土悬浮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Fe-Al-Mg-MMH/钠质蒙脱土悬浮体触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淑萍 侯万国 +2 位作者 戴肖南 胡季帆 李冬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763-1766,共4页
研究了 p H值对 Fe-Al-Mg型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钠质蒙脱土 (简称 MMH/MT)悬浮体触变性的影响 .发现 p H值能影响其触变性类型 :m (MMH) /m(MT) (下文中以 R表示 )较低时 (0 ,0 .0 1 3和 0 .0 5 1 ) ,随着p H增高 ,体系有由负触变性 -复... 研究了 p H值对 Fe-Al-Mg型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钠质蒙脱土 (简称 MMH/MT)悬浮体触变性的影响 .发现 p H值能影响其触变性类型 :m (MMH) /m(MT) (下文中以 R表示 )较低时 (0 ,0 .0 1 3和 0 .0 5 1 ) ,随着p H增高 ,体系有由负触变性 -复合触变性 -正触变性转变的趋势 ;而 R较高的体系 (R=0 .0 91 ) ,随 p H的增高 ,体系由复合触变性向负触变性转化 .探讨了各种触变性产生的原因和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钠质蒙脱土 悬浮 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分散 触变性 流变性 粒子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TF-LDHs)纳米复合体的制备及药物缓释性能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满 徐洁 侯万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72-1578,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以替加氟(Tegafur,TF)插层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纳米杂化物(TF-LDHs)包覆磁性基质Fe3O4,得到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体[Fe3O4@(TF-LDHs)],采用XRD,FTIR,TEM,VSM和元素分析等技术对样品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形貌... 采用共沉淀法,以替加氟(Tegafur,TF)插层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纳米杂化物(TF-LDHs)包覆磁性基质Fe3O4,得到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体[Fe3O4@(TF-LDHs)],采用XRD,FTIR,TEM,VSM和元素分析等技术对样品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形貌及磁性等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药物分子在LDHs层间的存在状态,考察了其药物释放行为.结果表明,Fe3O4@(TF-LDHs)纳米复合体具有顺磁性,其比饱和磁化强度随磁性基质含量的增大而增强;TF分子在LDHs层间以长轴略倾斜于LDHs层板的方式呈双层排布;Fe3O4@(TF-LDHs)纳米复合体具有明显的药物缓释性能,其释放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颗粒内部扩散为释放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替加氟 纳米复合 药物控释 磁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质量高速动能弹侵彻钢筋混凝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汪斌 曹仁义 谭多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8-102,共5页
设计了弹头形状和弹体结构合理的金属侵彻弹体,利用口径为320mm的平衡炮,采用次口径加载技术,将直径为136mm、长度为680mm、质量为52kg的金属侵彻体加速到1 300m/s,去侵彻尺寸为3m×3m×6m的钢筋混凝土靶。实验结果表明:次口径... 设计了弹头形状和弹体结构合理的金属侵彻弹体,利用口径为320mm的平衡炮,采用次口径加载技术,将直径为136mm、长度为680mm、质量为52kg的金属侵彻体加速到1 300m/s,去侵彻尺寸为3m×3m×6m的钢筋混凝土靶。实验结果表明:次口径弹托与弹丸完全分离,弹体飞行姿态稳定,飞行攻角小于2°,弹体侵彻6m厚的钢筋混凝土后剩余速度约为260m/s。实验后回收的金属弹体结构完整,仅弹体头部存在一定塑性变形,弹体质量损失约1.2%,长度缩短约0.7%,弹靶作用过程的侵蚀现象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金属侵彻 次口径发射技术 钢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相反电荷胶体颗粒混和悬浮体的流变学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培志 孙德军 +1 位作者 金志琳 张春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52-1055,共4页
研究了带相反电荷的粘土颗粒和 MMH(铝、镁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颗粒形成的混和悬浮体的流变学性能 ,考察了盐对混合体系流变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粘土质量分数为 1 %时 ,悬浮体为牛顿型流体 ;当质量分数升至 2 %时 ,悬浮体表现出... 研究了带相反电荷的粘土颗粒和 MMH(铝、镁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颗粒形成的混和悬浮体的流变学性能 ,考察了盐对混合体系流变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粘土质量分数为 1 %时 ,悬浮体为牛顿型流体 ;当质量分数升至 2 %时 ,悬浮体表现出固体的弹性响应 ;特定粘土含量的悬浮体中 ,随着 MMH量的增加 ,混合体系的屈服值和弹性模量亦增加 ,表明凝胶结构增强 .向混合体系中加入 Na Cl,弹性模量、屈服值和粘度等流变参数均降低 .与单组分粘土悬浮体或 MMH悬浮体相比 ,双组分混合体系的结构恢复很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反电荷胶颗粒 混和悬浮 流变学性能 粘土颗粒 铝镁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Fe_2O_4@(TF-LDHs)磁性纳米复合体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洁 赵满 侯万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50-2756,共7页
以镁铁尖晶石(MgFe2O4)颗粒为磁性基质,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替加氟(TF)插层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包覆MgFe2O4的核-壳结构磁性纳米复合体[MgFe2O4@(TF-LDHs)],并对其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和磁性等进行了表征,探讨了TF在LDHs层间的存在状... 以镁铁尖晶石(MgFe2O4)颗粒为磁性基质,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替加氟(TF)插层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包覆MgFe2O4的核-壳结构磁性纳米复合体[MgFe2O4@(TF-LDHs)],并对其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和磁性等进行了表征,探讨了TF在LDHs层间的存在状态,考察了TF的释放行为.实验结果表明,MgFe2O4@(TF-LDHs)纳米复合体具有顺磁性,其比饱和磁化强度随磁性基质含量的增大而增强;TF分子在LDHs层间以长轴略倾斜于LDHs层板的方式呈双层排布;MgFe2O4@(TF-LDHs)纳米复合体具有明显的药物缓释效果,其释放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释放机理为Fick扩散;增大磁性基质含量或施加外加磁场均可减缓其药物释放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替加氟 纳米复合 药物控释 磁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Al-LDH/C杂化前体制备高比表面固体碱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奕慧 雷志轶 +3 位作者 范国利 杨兰 林彦军 李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084-3094,F0002,共12页
采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制备LiAl-CO_(3)-LDHs晶核,在LDHs晶核晶化的过程中引入葡萄糖分子作为碳源,构筑组成和结构可调的LDHs/C型杂化复合前体。通过高温处理,实现前体的结构拓扑转变及无定形碳组分的去除,得到高比表面积的LiAl复合金属... 采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制备LiAl-CO_(3)-LDHs晶核,在LDHs晶核晶化的过程中引入葡萄糖分子作为碳源,构筑组成和结构可调的LDHs/C型杂化复合前体。通过高温处理,实现前体的结构拓扑转变及无定形碳组分的去除,得到高比表面积的LiAl复合金属氧化物型固体碱催化剂。采用XRD、FT-IR、BET、TEM、SEM、CO_(2)-TPD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组成、结构、织构性能、表面碱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以苯甲醛和氰基乙酸乙酯间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为探针反应系统地研究了催化剂的碱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LDHs/C杂化前体制备过程中葡萄糖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水热晶化温度以及焙烧温度是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晶化温度和焙烧温度的提升不利于碱性位的充分暴露。在150℃的水热晶化温度下,葡萄糖与Al 3+的摩尔比为3时的杂化复合前体经500℃焙烧得到的LiAl-MMO-150-3-500固体催化剂比表面积高达229 m 2·g^(-1),苯酚吸附测得催化剂的总碱量为855μmol·g^(-1),对苯甲醛的转化率高达88.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杂化前 高比表面积 碱催化剂 KNOEVENAGEL缩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_3^-/NO_2^-插层MgAl-LDHs在混凝土模拟孔溶液中的阻锈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迎宾 徐金霞 +2 位作者 蒋林华 谭启平 梅友静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97-2405,共9页
通过共沉淀法合成硝酸根插层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NO_3LDHs(简称LDHs-NO_3),以其为主体,由离子交换制备亚硝酸根插层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NO_2 LDHs(简称LDHs-NO_2).通过对比试验,采用等温吸附法、自腐蚀电位和电化学阻抗谱(EIS)... 通过共沉淀法合成硝酸根插层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NO_3LDHs(简称LDHs-NO_3),以其为主体,由离子交换制备亚硝酸根插层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NO_2 LDHs(简称LDHs-NO_2).通过对比试验,采用等温吸附法、自腐蚀电位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所制备的LDHs-NO_3、LDHs-NO_2在混凝土模拟孔溶液中对氯离子的吸附性能及其对钢筋的阻锈作用;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揭示其阻锈机理.结果表明:LDHs-NO_2的最大氯离子吸附量为2.51 mmol/g,与LDHs-NO_3相差不大,展现出良好的氯离子吸附性能;LDHs-NO_2具有比LDHs-NO_3更好的阻锈效果,可以明显提高钢筋在混凝土模拟孔隙液中的临界氯离子浓度值;LDHs-NO_2良好的阻锈性能源于对氯离子的吸附和阻锈离子NO_2^-的释放,对钢筋产生双重阻锈作用,同时有效阻锈成分NO_2^-逐步释放,可以为钢筋提供长期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氢氧化物 亚硝酸根插层 混凝土模拟孔溶液 氯离子吸附 阻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的内部结构
18
作者 吴科如 《混凝土》 CAS 1981年第1期59-64,共6页
众所周知,材料的性质与其组成物质的成分、所处的环境条件及内部结构密切相关。对于处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的某一特定材料,其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内部结构,此时,内部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如同物质的分子结构对物质性能的影响一样重要。材... 众所周知,材料的性质与其组成物质的成分、所处的环境条件及内部结构密切相关。对于处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的某一特定材料,其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内部结构,此时,内部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如同物质的分子结构对物质性能的影响一样重要。材料的内部结构是通过发生于空间及时间的过程形成的,它可以借助各种工艺措施加以控制。因此,如果掌握了材料内部结构的形成过程及其性能的内在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材料内部结构的形成,来获得指定性能的材料。这正是材料科学的根本任务。混凝土是将胶凝材料、水和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 集料 蒸发水 水灰比 骨料 水泥凝胶 无机非金属材料 混凝土 毛细管孔 内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改性CaAl-LDH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慧慧 秦兴 +5 位作者 孙钰璇 叶建雄 陈梦竹 吴芳 蔡渝新 余林文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78-1588,共11页
本文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为改性剂,通过焙烧还原法成功制备出改性CaAl-LDHs阻锈剂(CaAl-EDTA LDH),并探明了CaAl-EDTA LDH对水泥基材料宏观性能(流动度、凝结时间、力学性能)及微观性能(产物组成、水化热、孔结构)的影响规律。此外,成... 本文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为改性剂,通过焙烧还原法成功制备出改性CaAl-LDHs阻锈剂(CaAl-EDTA LDH),并探明了CaAl-EDTA LDH对水泥基材料宏观性能(流动度、凝结时间、力学性能)及微观性能(产物组成、水化热、孔结构)的影响规律。此外,成型了内埋钢筋的砂浆试件,设置了两种腐蚀模式(内掺氯盐+干湿循环、干湿循环),模拟测试不同掺量(0%、0.5%、1.0%、2.0%、4.0%,质量分数)CaAl-EDTA LDH对实际钢筋混凝土体系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掺量为0.5%和1.0%的CaAl-EDTA LDH会促进水泥矿物溶解,提高水化放热量,使砂浆早期强度提升。但是EDTA自身具有缓凝效果,当CaAl-EDTA LDH掺量为4.0%时,砂浆水化放热量及早期水化产物生成量严重降低,而28 d净浆总孔隙率增加了4%左右。腐蚀试验结果表明干湿循环模式下CaAl-EDTA LDH未表现出阻锈性能,而在双重腐蚀模式下,CaAl-EDTA LDH在经历90次干湿循环后仍对砂浆中的钢筋存在优异的防腐效果,但掺量应控制在1.0%~2.0%。本文开发的新型阻锈剂对延长钢筋混凝土寿命、提高结构耐久性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改性 阻锈剂 钢筋混凝土 氯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O4@(DS-LDH)合成条件的优化及表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陆钊 刘茂顺 +4 位作者 葛乃嘉 张怡之 任元 李娜 张艺琼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4-201,共8页
探究Fe3O4@(DS-LDH)的最佳合成方法及合成条件。对比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焙烧还原法制备的Fe3O4@(DS-LDH)。通过DLS、Zeta电位、XRD、FT-IR、SEM、VSM等手段对样品表征分析,利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载药量。采用L16(45)正交试验优化共沉... 探究Fe3O4@(DS-LDH)的最佳合成方法及合成条件。对比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焙烧还原法制备的Fe3O4@(DS-LDH)。通过DLS、Zeta电位、XRD、FT-IR、SEM、VSM等手段对样品表征分析,利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载药量。采用L16(45)正交试验优化共沉淀法合成工艺,并研究Fe3O4@(DS-LDH)的体外缓释性能。结果表明,Fe3O4@(DS-LDH)的最优合成条件:n(Mg^2+)/n(Al^3+)=2,n(Mg^2+)/n(总Fe)=2,pH=10.5,晶化温度为90℃。最优条件下载药量达27.59%,Fe3O4粒径为168.25nm,Fe3O4@(DS-LDH)粒径为128.58nm。Fe3O4和Fe3O4@(DS-LDH)具有较好磁性性能。外加磁场条件下,体外缓释性能良好,12h趋于稳定,达84.65%。表明Fe3O4@(DS-LDH)是良好的磁靶向药物传送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FE3O4 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