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墩体在聚能侵彻体作用下的易损性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马世鑫 谢兴博 +2 位作者 李向东 钟明寿 纪杨子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
为研究混凝土墩体在聚能侵彻体作用下的易损性,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混凝土墩体在杆式射流(jetting projectile charge,JPC)和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EFP)两种聚能侵彻体作用下的易损性进行了评估。... 为研究混凝土墩体在聚能侵彻体作用下的易损性,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混凝土墩体在杆式射流(jetting projectile charge,JPC)和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EFP)两种聚能侵彻体作用下的易损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当聚能侵彻体打击混凝土墩体顶面或侧面时,会形成近似圆形或带缺口的近似椭圆形的毁伤区域,打击位置越靠近毁伤区域中心,墩体毁伤越严重;聚能侵彻体垂直打击墩体顶面或沿水平方向打击墩体侧面时,毁伤区域的中心分别与墩体顶面中心和侧面的几何中心重合;斜上方打击墩体侧面时,JPC和EFP对应的毁伤区域中心分别下移约27.8 cm和28.2 cm;斜下方打击墩体侧面时毁伤区域中心分别上移约26.5 cm和28.7 cm;沿水平方向打击墩体侧面时,更易使墩体出现重度毁伤;相同打击条件下,JPC对混凝土墩体的毁伤效果优于同口径装药的E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侵彻 混凝土 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形撕裂刀切削钢筋混凝土桩基仿真与实践
2
作者 梅君 崔伦萌 +3 位作者 陈裕康 李兴高 闵凡路 方应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3-150,157,共9页
为探究盾构切桩过程中刀具与桩基相互作用机理,避免刀具损伤,以南京地铁10号线盾构穿越群桩工程为背景,基于RHT和J-C本构模型,建立弧形撕裂刀切削钢筋混凝土耦合体数值模型,探明钢筋混凝土损伤失效机理,分析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最... 为探究盾构切桩过程中刀具与桩基相互作用机理,避免刀具损伤,以南京地铁10号线盾构穿越群桩工程为背景,基于RHT和J-C本构模型,建立弧形撕裂刀切削钢筋混凝土耦合体数值模型,探明钢筋混凝土损伤失效机理,分析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对切桩效果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在刀具多次切削作用下,混凝土发生大范围损伤,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黏结接触失效,混凝土对钢筋的约束降低,钢筋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切口呈现挤压-拉伸断裂的形态;(2)弧形刀具以0.3 m/s的切削速度和3 mm的贯入度切削钢筋混凝土耦合体时,在切入钢筋6 mm时刀刃应力达到最大值2.6 GPa,低于合金材料允许应力2.8 GPa,不会出现刀刃断裂;(3)当切削速度介于0.2~0.5 m/s,贯入度介于1.5~7.5 mm时,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较弱,贯入度的增大导致切削力显著增加,实际工程中以高转速低贯入度的磨桩模式进行切桩,有利于避免刀具断裂;(4)切桩过程中推力和扭矩的增幅较低,钢筋切口特征主要分为挤压划痕、挤压-拉伸断裂、完全拉伸断裂3种,不存在合金刀刃断裂的情况,合金刀刃与撕裂刀主体之间的焊接强度是类似工程需要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切桩 弧形撕裂刀 钢筋混凝土耦合 切削参数 数值仿真 工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述混凝土块体间碰撞性能的冲量模型 被引量:14
3
作者 侯健 林峰 顾祥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共5页
采用单摆和垂直轨道装置进行了混凝土块体对心碰撞试验。研究参数包括质量比、初始相对碰撞速度、绝对质量和相对加速度。利用LS-DYNA有限元程序数值再现试验过程。在此基础上选取初始碰撞夹角、有效碰撞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为研究参数... 采用单摆和垂直轨道装置进行了混凝土块体对心碰撞试验。研究参数包括质量比、初始相对碰撞速度、绝对质量和相对加速度。利用LS-DYNA有限元程序数值再现试验过程。在此基础上选取初始碰撞夹角、有效碰撞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为研究参数,进行了补充数值试验。基于试验和补充数值试验结果,经回归分析得到了混凝土块体对心碰撞力学模型。此外,考虑到试验中参数的变化,对试验进行了扩展数值模拟。采用模型得到的结果与扩展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碰撞 单摆试验装置 竖直轨道试验装置 LS-DYNA 冲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靶体侵彻不贯穿系数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龚自明 方秦 +2 位作者 张亚栋 相恒波 张育宁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81-1186,共6页
分别制作了6组不同型式的靶体,进行了弹道侵彻试验研究,结合数值计算,确定了钢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和钢纤维钢筋混凝土靶体的侵彻不贯穿系数(Kpp),以合理确定混凝土靶体的侵彻不贯穿厚度(H);并定量分析了弹体侵彻深度(hp)及靶体背面... 分别制作了6组不同型式的靶体,进行了弹道侵彻试验研究,结合数值计算,确定了钢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和钢纤维钢筋混凝土靶体的侵彻不贯穿系数(Kpp),以合理确定混凝土靶体的侵彻不贯穿厚度(H);并定量分析了弹体侵彻深度(hp)及靶体背面支撑情况对(Kp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靶体材料及靶体背面支撑相同时,Kpp随hp/d(弹径)的增大而减小;靶体背覆钢板对H的减小作用较小(不到5%),而靶体背覆砂土对H的减小作用比较明显(近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混凝土 弹道试验 侵彻不贯穿厚度 侵彻不贯穿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组合框架-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静力数值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淑云 白国良 高志刚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40,77,共6页
为研究高层组合框架-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的静力特性,以30层高组合框架-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为分析对象,建立整体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外框架与筒体之间连接方式、楼板厚度对结构变形与内力的影响,发现外框架中存在一定剪力滞后现象;... 为研究高层组合框架-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的静力特性,以30层高组合框架-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为分析对象,建立整体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外框架与筒体之间连接方式、楼板厚度对结构变形与内力的影响,发现外框架中存在一定剪力滞后现象;外框架与筒体之间铰接时,框架承担的层间剪力将增加,而由框架柱轴力形成的抗倾覆弯矩减小;楼板厚度的增加使结构内力沿结构高度具有不同变化规律等结论,可为高层混合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框架-混凝土混合结构 变形 内力 剪力滞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筒体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俊兰 吕西林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9-116,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反复荷载下混凝土材料的本构模型,该模型采用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弥散正交裂缝假设,钢筋采用弥散假设,并考虑了屈服、应变硬化、循环卸载与再加载规则等因素。该本构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具有简便有效的优点。在此基础上,本... 本文提出了一种反复荷载下混凝土材料的本构模型,该模型采用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弥散正交裂缝假设,钢筋采用弥散假设,并考虑了屈服、应变硬化、循环卸载与再加载规则等因素。该本构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具有简便有效的优点。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八结点平面应力单元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试验模型进行了非线性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非线性 有限元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milton体系下混凝土壳体结构的基本方程及求解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子辰 于洪泳 +1 位作者 黄立新 赵玉立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2-605,共4页
基于极坐标下混凝土壳体结构的基本方程,根据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的模拟关系,利用径向坐标模拟为时间坐标,推导了H am ilton体系下混凝土壳体结构的状态方程;进而在辛体系下,采用本征向量展开法对系统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际算例... 基于极坐标下混凝土壳体结构的基本方程,根据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的模拟关系,利用径向坐标模拟为时间坐标,推导了H am ilton体系下混凝土壳体结构的状态方程;进而在辛体系下,采用本征向量展开法对系统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际算例,其结果说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为此类结构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求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HAMILTON 平面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混凝土收缩对壳体圆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凤池 李纯 朱浮声 《混凝土》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9-31,共3页
 由于施工条件和方法的限制,混凝土壳体圆仓的肋与板产生了不同收缩,破坏了原壳体结构自身的力的平衡。由于收缩受到钢筋的抑制,从而促进了壳体内部微裂缝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了结构的部分承载能力。本文根据温度和收缩对结构影响的相似...  由于施工条件和方法的限制,混凝土壳体圆仓的肋与板产生了不同收缩,破坏了原壳体结构自身的力的平衡。由于收缩受到钢筋的抑制,从而促进了壳体内部微裂缝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了结构的部分承载能力。本文根据温度和收缩对结构影响的相似性,建立了温度和收缩的转换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粮仓 局部收缩 温度 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俊兰 吕西林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2-108,共7页
本文在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和分析程序的基础上,对影响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抗震性能的三个重要参数,即高宽比、轴压比、连梁刚度比,进行了一系列模型的非线性计算分析,得出了各参数对核心筒的承载力、破坏形式、延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 本文在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和分析程序的基础上,对影响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抗震性能的三个重要参数,即高宽比、轴压比、连梁刚度比,进行了一系列模型的非线性计算分析,得出了各参数对核心筒的承载力、破坏形式、延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的影响,为参数影响的定量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 抗震性能 非线性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块体碰撞过程中的动能损耗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健 顾祥林 林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80-884,共5页
分析了混凝土块体碰撞过程中动能的损耗机理以及在结构倒塌分析中考虑混凝土块体碰撞的基本方法.推导了相关文献中定义的碰撞恢复因数与动能损耗系数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根据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提出的碰撞力学模型,研究了碰撞恢... 分析了混凝土块体碰撞过程中动能的损耗机理以及在结构倒塌分析中考虑混凝土块体碰撞的基本方法.推导了相关文献中定义的碰撞恢复因数与动能损耗系数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根据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提出的碰撞力学模型,研究了碰撞恢复因数和动能损耗系数的定量确定方法.方法中考虑了质量比、初始碰撞夹角、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块体初始碰撞速度比等因素对混凝土块体碰撞性能的影响,为建立更精确的混凝土块体间的碰撞模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碰撞恢复因数 动能损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式不锈钢管高强再生块体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卫华 陈子健 +1 位作者 蔡敏伟 董毓利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0-191,共12页
在方不锈钢管混凝土中配置圆碳素钢管,可以改善方不锈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约束效应低、变形能力差的特点,使复式不锈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CFST)截面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和抗火性能,减少普通钢结构的防腐和防火施... 在方不锈钢管混凝土中配置圆碳素钢管,可以改善方不锈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约束效应低、变形能力差的特点,使复式不锈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CFST)截面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和抗火性能,减少普通钢结构的防腐和防火施工工序;钢管的约束效应也有利于弥补添加再生混凝土块体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展16根复式不锈钢管高强再生块体混凝土短柱的轴压试验,考察了再生块体取代率、约束效应系数和新旧混凝土强度等参数对试件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式不锈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短柱试件的轴压承载力随再生块体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替代率20%时承载力最大降低幅度为6.8%;试件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与普通复式不锈钢管混凝土短柱相似;内部圆钢管混凝土呈腰鼓型和剪切型破坏两种类型;复式不锈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短柱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剩余承载力,超过峰值荷载后,荷载–位移曲线经过短暂下降,基本维持水平或略上升,所有试件的剩余承载力达到峰值荷载的63%以上。最后,提出了复式不锈钢管混凝土截面中钢管截面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效应的简化方法,采用4种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轴压承载力的计算并对比,结果表明,考虑圆形截面部分的承载力乘以折减系数的假定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所得承载力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不锈钢管混凝土 不锈钢 再生混凝土 轴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土石混合体-混凝土界面剪切特性及孔隙结构演化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唐丽云 黄涛 +4 位作者 汪卫兵 金龙 孙强 李国玉 罗滔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54-1969,共16页
为探明冻融循环下寒区土石混合体-混凝土界面强度劣化机制,首先,通过核磁共振(NMR)分层测试获取界面区孔隙结构演化特征;其次,考虑冻融循环次数、含石率、法向应力的影响开展直剪试验,以探究界面剪切力学特性;同时,基于分形理论定量评... 为探明冻融循环下寒区土石混合体-混凝土界面强度劣化机制,首先,通过核磁共振(NMR)分层测试获取界面区孔隙结构演化特征;其次,考虑冻融循环次数、含石率、法向应力的影响开展直剪试验,以探究界面剪切力学特性;同时,基于分形理论定量评价界面区孔隙结构特征;最后,结合界面区孔隙结构演化特征与界面强度劣化规律揭示界面强度劣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土石混合体层及界面层T_(2)谱分布均有2个峰值,随冻融次数增加向右发生偏移,反映了冻融过程孔隙结构的演化特性;界面剪切应力-位移曲线表现为应变软化型,界面抗剪强度及黏聚力随冻融次数增加呈现急剧下降、反翘、缓慢下降3个阶段;分形维数随冻融次数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随含石率的增加而增大;第1次冻融循环后,界面区土颗粒聚集成较大的团聚体,界面层孔隙体积增大,孔隙复杂程度变大,界面整体性下降,经历5次冻融后,团聚的土颗粒逐渐变脆破碎导致骨架塌落、孔隙体积减小,界面处黏结力增大,称第5次冻融循环为骨架结构变形“分水岭”,之后随冻融次数的增加碎石外部的土颗粒逐渐剥落,界面区孔隙体积增大,界面逐渐脱黏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土石混合-混凝土界面 NMR 孔隙演化特征 剪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致弱化影响下粉煤灰泡沫混凝土充填体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淑坤 李永靖 孙琦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51-1855,共5页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发泡剂、粉煤灰和外加剂为原料,制备采空区充填材料。通过试验研究,在不同含水率影响下,充填体的强度特性、应力-应变特性和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自由水对充填体力学性能弱化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随含水率增加,...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发泡剂、粉煤灰和外加剂为原料,制备采空区充填材料。通过试验研究,在不同含水率影响下,充填体的强度特性、应力-应变特性和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自由水对充填体力学性能弱化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随含水率增加,制备的充填体试件抗压强度、抗剪强度递减,前期递减幅度较大,后期较小;充填体峰值强度、峰后残余强度以及延性均随含水率增加而递减;随含水率的增加,弹性模量降低幅度较大,泊松比变化幅度较小,剪切模量和体弹性模量均减小,水弱化影响下充填体会产生进一步压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泡沫混凝土充填 含水率 强度特性 应力-应变关系 变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筒体水塔控制爆破拆除 被引量:2
14
作者 房泽法 梁锐 +1 位作者 李建科 张建华 《爆破》 CSCD 2001年第2期60-62,共3页
介绍了控制爆破拆除一个高 33m、直径 3.6 m、壁厚 0 .16 m钢筋混凝土薄壁筒式结构水塔的设计与施工 。
关键词 拆除爆破 控制爆破 定向倾倒 钢筋混凝土水塔 爆破切口设计 孔网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监测大块体混凝土水化热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顺德 蔡德所 +1 位作者 何薪基 张存吉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6期481-485,共5页
利用分布式光纤监测大块体混凝土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 通过对三峡大坝左厂 14坝段 , 14 0 .5 6浇筑层混凝土温度的监测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形象、准确的反映了浇筑层混凝土温度的不同分布情况 ,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 利用分布式光纤监测大块体混凝土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 通过对三峡大坝左厂 14坝段 , 14 0 .5 6浇筑层混凝土温度的监测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形象、准确的反映了浇筑层混凝土温度的不同分布情况 ,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范围 ,为订正传统的经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 大块混凝土 温度场 水化热 温度曲线 混凝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充填体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邓代强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12,共3页
对不同配比、不同浓度、不同龄期的混凝土充填体在普通建筑材料压力机上进行了无侧限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根据试验测得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分析了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随配比、浓度、龄期的变化规律,采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 对不同配比、不同浓度、不同龄期的混凝土充填体在普通建筑材料压力机上进行了无侧限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根据试验测得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分析了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随配比、浓度、龄期的变化规律,采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作出了不同灰砂比、浓度及龄期条体下试块强度的试验值的拟合曲线,并给出了相应的拟合公式,拟合公式和试验值的拟合效果较好,相关系数达到精度要求,对矿山充填工作及其充填体力学性能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充填 分级尾砂 单轴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块体混凝土板的冲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波 陈宇菲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共8页
开展了8块再生块体混凝土板的冲切试验,探讨了废旧混凝土块体、配筋率、板厚、板跨等参数对板冲切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不同规范预测再生块体混凝土板冲切承载力的有效性,建议给出了相应的修正系数.结果表明:当废旧混凝土强度低于新混凝土... 开展了8块再生块体混凝土板的冲切试验,探讨了废旧混凝土块体、配筋率、板厚、板跨等参数对板冲切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不同规范预测再生块体混凝土板冲切承载力的有效性,建议给出了相应的修正系数.结果表明:当废旧混凝土强度低于新混凝土时,再生块体混凝土板的初始刚度与常规混凝土板几乎相同,但冲切承载力略有降低;配筋率和冲跨比保持不变时,为提高板的冲切承载力,增大板厚远比减小板跨(即减小柱距)更为有效;在板的冲切承载力计算中,合理考虑配筋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冲跨比较小时现行规范的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为使再生块体混凝土板的冲切承载力预测结果具有与常规混凝土板相似的安全性,建议对前者乘以0.95的修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废旧混凝土 冲切试验 冲切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状态分析 被引量:83
18
作者 牛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15,共9页
通过9片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试验的结果,建立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状态下弯矩、挠度和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简化计算方法;同时,采用此方法对国外二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证明该... 通过9片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试验的结果,建立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状态下弯矩、挠度和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简化计算方法;同时,采用此方法对国外二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良好的计算精度,为研究和设计各种体外预应力结构提供了一种可直接利用的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预应力混凝土 弯矩 应力增量 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四脚锥体防止根石走失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红宾 赵银亮 +1 位作者 周景芍 王晓东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11,共3页
分析了河道整治工程根石走失机理。根据混凝土四脚锥体重心低、稳定性强等特点 ,提出采用四脚锥体对根石进行加固 ,以防止根石走失。经过试验 ,加固坝段根石走失得到了有效控制 ,未再发生险情 ,根石断面基本稳定 ,坡度变陡。利用混凝土... 分析了河道整治工程根石走失机理。根据混凝土四脚锥体重心低、稳定性强等特点 ,提出采用四脚锥体对根石进行加固 ,以防止根石走失。经过试验 ,加固坝段根石走失得到了有效控制 ,未再发生险情 ,根石断面基本稳定 ,坡度变陡。利用混凝土四脚锥体加固或补充根石 ,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是防止根石走失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四脚锥 根石 河道工程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波钢混凝土壳体的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丹净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5年第4期584-587,共4页
混凝土壳体结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探索该结构应用的理论基础,本文基于所有的肋条,钢板,钢筋的抗拉抗弯效果均匀分布,利用经典壳体理论,推导出内衬三维波纹钢板钢筋混凝土壳体的基本微分平衡方程组。用三角级数法对该结构进行处理,... 混凝土壳体结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探索该结构应用的理论基础,本文基于所有的肋条,钢板,钢筋的抗拉抗弯效果均匀分布,利用经典壳体理论,推导出内衬三维波纹钢板钢筋混凝土壳体的基本微分平衡方程组。用三角级数法对该结构进行处理,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发现,三维波纹钢混凝土壳体能够抵抗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内衬三维波纹钢 经典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