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木混农模式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何东进 洪伟 吴承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89-193,共5页
The principles and steps of osculating value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feasibleness and superiority were testified by two examples in this paper.Furthermore,the benefits of economic,ecological,growth of Cunningh... The principles and steps of osculating value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feasibleness and superiority were testified by two examples in this paper.Furthermore,the benefits of economic,ecological,growth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social of six different interplanting pattern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Litsea cubeba,Cunninghamia lanceolata—Litsea cuba—soybean,Cunninghamia lanceolata—Litsea cuba—tobacco,Cunninghamia lanceolata—Aleurites fordii,Cunninghamia lanceolata—Aleurites fordii—Mesona chinensis and pure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wer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by the methods of osculating valu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nninghamia lanceolata—Aleurites fordii—Mesona chinensis had the best comprehensive benefits and the Cunninghamia lanceolata—Litsea cubeba was the second in the six different interplanting patterns.The osculating value methods was a good mult-objective comprehensive methods which not only simple and convenient,but also effective and practical,and it worthy being further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fore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混农模式 综合评价 密切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竹新造林地当年混农模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林盛松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7-110,共4页
通过对雷竹新造林地进行套种黄豆、花生、地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雷竹+农作物混农模式对雷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雷竹+花生和雷竹+黄豆的混农套种模式对雷竹的出笋个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显著地提高了新竹的高生长。同... 通过对雷竹新造林地进行套种黄豆、花生、地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雷竹+农作物混农模式对雷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雷竹+花生和雷竹+黄豆的混农套种模式对雷竹的出笋个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显著地提高了新竹的高生长。同时雷竹混农模式增加了经济效益,达到了以耕代抚,以短养长的目的,其中以雷竹+花生的混农模式效果最佳,比未套种的出笋个数增加675个.hm-2、新竹高生长增加90 cm、经济纯收入增加4 95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新造林地 混农模式 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竹混农模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思祖 胡玉惠 《福建林业科技》 1995年第4期43-46,共4页
研究表明,三种绿竹-农作物混农模式对绿竹林内湿、温度有显著影响,对绿竹的出笋个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显著地提高了绿竹的高生长。同时绿竹混农模式增加了经济效益,充分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其中以绿竹-黄豆或花生的混农模式效... 研究表明,三种绿竹-农作物混农模式对绿竹林内湿、温度有显著影响,对绿竹的出笋个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显著地提高了绿竹的高生长。同时绿竹混农模式增加了经济效益,充分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其中以绿竹-黄豆或花生的混农模式效果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竹 混农模式 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农模式对产前期油茶闽43~#、48~#、60~#优良无性系幼树营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高亚清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期144-149,共6页
在田间采用两向分组的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混农模式对龙海市产前期油茶闽43~#、48~#、60~#优良无性系幼树树体营养生长的影响,通过对产前期油茶林地进行连续3年不同混农套种模式的试验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油茶闽43~#、4... 在田间采用两向分组的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混农模式对龙海市产前期油茶闽43~#、48~#、60~#优良无性系幼树树体营养生长的影响,通过对产前期油茶林地进行连续3年不同混农套种模式的试验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油茶闽43~#、48~#、60~#3个优良无性系品种之间造林成活率及幼树树体营养生长(树高、地径、冠幅平均直径)无显著差异。而混农套种模式与CK相比,混农套种的造林成活率略有下降,但影响不显著;但对油茶闽43~#、48~#、60~#优良无性系的树高、地径、冠幅平均直径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混农模式是油茶幼树树体营养早日建成的关键因素之一。混农套种模式可极显著地提高产前期油茶闽43~#、48~#、60~#优良无性系幼树树体营养生长;同时产前期油茶林混农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收益,达到了以耕代抚、以短养长的目的,其中以产前期油茶林+花生的混农模式效果最佳,比未混农套种的产前期油茶幼林树高生长提高了47.9%、地径生长提高了33.3%、冠幅平均直径提高42.9%、年平均经济纯收入增加2437.5元/hm2,可以在油茶产区的产前期油茶林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优良无性系 产前期 混农模式 作物 营养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石灰岩中山区混农经济林模式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棣 李勇 +2 位作者 张新波 刘捷 张晋英 《经济林研究》 1996年第4期50-53,共4页
太行山石灰岩中山区混农经济林模式的综合评价王棣,李勇,张新波,刘捷,张晋英(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太原,030012)太行山石灰岩中山区,山多地少,平均人均耕地面积仅一亩左右。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农作物与经济树... 太行山石灰岩中山区混农经济林模式的综合评价王棣,李勇,张新波,刘捷,张晋英(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太原,030012)太行山石灰岩中山区,山多地少,平均人均耕地面积仅一亩左右。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农作物与经济树种立体种植的传统,使农林业相互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 石灰岩 经济林模式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