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藻类与混养比例对刺参与马粪海胆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时嘉赓 冯艳微 +1 位作者 姜绪 刘相全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9-515,共7页
为研究不同藻类、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与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混养比例对刺参与马粪海胆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水温9.5~16.5℃下,将体质量为(0.38±0.15)g的马粪海胆与体质量为(1.24±0.17)g... 为研究不同藻类、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与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混养比例对刺参与马粪海胆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水温9.5~16.5℃下,将体质量为(0.38±0.15)g的马粪海胆与体质量为(1.24±0.17)g的刺参混养于幼参育苗车间白色塑料箱(30 cm×40 cm×50 cm)中,各组刺参的初始放养质量为20 g,再按照胆参质量比3∶1、2∶1、1∶1、1∶2、1∶3投放马粪海胆,各组分别投喂新鲜黏膜藻Leathesia difformis(H组,H1~H5)或孔石莼Ulva pertusa(L组,L1~L5)各20 g,对照组(D组)仅投喂配合饲料20 g。结果表明:藻类种类和胆参混养比例对刺参增重率(WGR)及特定生长率(SGR)有显著性影响(P<0.05),黏膜藻组在胆参比为3∶1时,刺参特定生长率最高(0.94%/d);孔石莼组在胆参比为2∶1时,刺参SGR最高(1.36%/d);不同藻类和胆参混养比例对海胆生长有显著性影响(P<0.05),海胆的SGR均随胆参混养比例的减小而递增,在同一混养比例下,L组海胆SGR显著高于H组(P<0.05);刺参肠道的胰蛋白酶(TRY)、淀粉酶(AMS)活性随胆参混养比例的降低呈递减趋势,其中,L1和L2组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相同混养比例下,L组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高于H组(P<0.05);而脂肪酶(LPS)活性仅受胆参混养比例的影响,且随胆参混养比例的降低而递减;胆参混养比例对H组、L组刺参体壁水分、粗脂肪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粗蛋白质含量随胆参混养比例的减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L3组最高(39.10%),且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研究表明,以孔石莼为饵料时,胆参适宜混养比例为2∶1,而以黏膜藻为饵料时,则为3∶1,研究结果可为构建综合养殖模式及防控刺参池塘大型藻类暴发性增殖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马粪海胆 大型藻类 混养比例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草带一鲢”话科学混养比例
2
作者 戴黎湘 王小军 《科学养鱼》 1991年第2期7-7,共1页
古老的“一草带三鲢”是句流传较广的渔谚。它简要通俗,生动形象,在粗放稀养的情况下,它也很科学很合理;但近几十年来,生产不断发展,人们不仅要产量高而且还要经济效益高,放养密度大大提高,“一草带三鲢”就渐渐地变到了“三草带一鲢”... 古老的“一草带三鲢”是句流传较广的渔谚。它简要通俗,生动形象,在粗放稀养的情况下,它也很科学很合理;但近几十年来,生产不断发展,人们不仅要产量高而且还要经济效益高,放养密度大大提高,“一草带三鲢”就渐渐地变到了“三草带一鲢”。我们调查了一些典型的高产养鱼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鲢鱼 混养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化肥种草和肥水养鱼是提高商品鱼基地成鱼单产的有效措施
3
作者 郭汉青 李富民 黄冬生 《湖南水产科技》 1982年第1期18-20,共3页
我省兴建的商品鱼基地鱼池,多是洞庭湖区低洼荒废的湖泊、哑河或昔日用于蓄洪的湖田甩亩建造而成。鱼池集中连片、生产规模大。由于低洼地方开成鱼池,减少了天然饵料和肥料,且远离城镇,造成缺乏肥源和饵料。通过几年来的生产实践表... 我省兴建的商品鱼基地鱼池,多是洞庭湖区低洼荒废的湖泊、哑河或昔日用于蓄洪的湖田甩亩建造而成。鱼池集中连片、生产规模大。由于低洼地方开成鱼池,减少了天然饵料和肥料,且远离城镇,造成缺乏肥源和饵料。通过几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养鱼所需的饵料和有机吧料,用常规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鱼 成鱼 产量 湖南 化肥种草 肥水养鱼 放养季节 鱼种规格 混养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的研究
4
作者 徐耀德 姜家泰 《湖南水产科技》 1983年第1期26-29,共4页
众所周知,大规格鱼种是成鱼高产的物质基础。草鱼具有生长快,饲料来源广泛,肉味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优点,是淡水养殖,特别是商品鱼基地主养的对象。但由于草鱼种生产技术未完全过关,产量低,质量差,与基地生产的发展极不适应... 众所周知,大规格鱼种是成鱼高产的物质基础。草鱼具有生长快,饲料来源广泛,肉味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优点,是淡水养殖,特别是商品鱼基地主养的对象。但由于草鱼种生产技术未完全过关,产量低,质量差,与基地生产的发展极不适应。大规格草鱼种供不应求已成为基地成鱼高产的限制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种 培育技术 成鱼 产量 草鱼 越冬管理 成活率 放养密度 混养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鱼池培育鱼种夺高产
5
《水库渔业》 1984年第4期27-28,共2页
培育优质大规格鱼种,是夺取大库成鱼高产的关键措施。1981年以来,我们在山区自然条件差的情况下,积极挖掘鱼池生产潜力,开辟饲料来源,提高鱼种产量,取得了一定成效。1983年31.8亩鱼种池,总产13,318斤,平均规格4.41寸,亩产41... 培育优质大规格鱼种,是夺取大库成鱼高产的关键措施。1981年以来,我们在山区自然条件差的情况下,积极挖掘鱼池生产潜力,开辟饲料来源,提高鱼种产量,取得了一定成效。1983年31.8亩鱼种池,总产13,318斤,平均规格4.41寸,亩产418.8斤,比1982年亩产增加155.8斤,最高的亩产鱼种580.8斤,规格5.2寸。各池产量情况见表1。现将1983年鱼种培育情况及有关技术分析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鱼池 鱼种 培育方式 产量 生产潜力 饲养技术 经济效益 混养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网箱培育鲢、鳙鱼种试验
6
作者 张祖培 杨云汉 《水库渔业》 1984年第3期20-22,共3页
近年来,我国各地网箱培育鱼种的情况表明,利用天然饵料培育鲢、鳙鱼种是可行的。自1978年起,我省上游、消湘、东风、太平、化念、车木河等水库进行了网箱培育鲢、鳙鱼种试验,但效果不够明显。为了探索我省水库网箱培育鲢、鳙鱼种的... 近年来,我国各地网箱培育鱼种的情况表明,利用天然饵料培育鲢、鳙鱼种是可行的。自1978年起,我省上游、消湘、东风、太平、化念、车木河等水库进行了网箱培育鲢、鳙鱼种试验,但效果不够明显。为了探索我省水库网箱培育鲢、鳙鱼种的规律,我们于1982年7月在昆明市官渡区东白沙河水库作了进一步的试验。试验的目的是:在完全利用天然饵料的情况下,探讨网箱鲢、鳙鱼的放养密度、混养比例、养殖时间、管理措施和经济效益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 鳙鱼 水库 网箱培育方式 鱼种 饲养技术 放养密度 混养比例 养殖时间 管理措施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生态防治 提高草鱼种成活率
7
作者 文圣玉 《湖南水产》 1984年第5期40-40,共1页
草鱼是我县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但因一草鱼病多,成活率低,鱼种的数量和规格不,能满足放养的需要。在鱼种养殖上,普遍感到草鱼难养。在防治草鱼鱼病上,多数养鱼户或渔场缺乏技术,感到辣手。现就如何提高草鱼种成活率的问题,简要... 草鱼是我县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但因一草鱼病多,成活率低,鱼种的数量和规格不,能满足放养的需要。在鱼种养殖上,普遍感到草鱼难养。在防治草鱼鱼病上,多数养鱼户或渔场缺乏技术,感到辣手。现就如何提高草鱼种成活率的问题,简要介绍山口铺渔场的养鱼经验,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防治 鱼病 草鱼种 成活率 池塘养殖 水质 生石灰 放养密度 混养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