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藏高原东北部天然地震探测与岩石圈深部特征
被引量:
18
1
作者
薛光琦
钱辉
+5 位作者
姜枚
宿和平
董英君
Gerard Wittlinger
Jerome Vergne
Georges Poupinet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6,共8页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块体构造变形的深部驱动机制 ,笔者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天然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地震层析反演 ,并结合同一剖面的接收函数及各向异性结果进行讨论。介绍了ACH方法的基本原理 ,论述了由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强大的持...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块体构造变形的深部驱动机制 ,笔者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天然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地震层析反演 ,并结合同一剖面的接收函数及各向异性结果进行讨论。介绍了ACH方法的基本原理 ,论述了由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强大的持续作用力 ,造就了NE向俯冲到柴达木盆地之下的昆仑造山带 ,并发现在巴颜喀拉地体下方壳幔内的仰冲活动。壳幔内的低速体十分显著地出现在阿尼玛卿缝合线以北 ,深度可达 30 0km。推断该低速体可能与昆仑断裂在深层的剪切作用有关。深部资料显示该区莫霍界面由北向南逐渐加深 ,这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岩石圈减薄现象一致 ,而且与印度板块向北运动的远程效应有关。另外 ,地震层析结果及各向异性分析也支持青藏高原东北部主应力方向转为NE向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岩石圈
印度板块
应力
地震层析
深部驱动机制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成矿系统理论:揭开西南特提斯成矿之谜的关键
被引量:
23
2
作者
邓军
王长明
+1 位作者
李龚健
周道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03-1323,共21页
本文总结了"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和"中国西南特提斯典型复合成矿系统及其深部驱动机制"两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研究进展及其重大突破,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构建了西南特提斯从原特提...
本文总结了"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和"中国西南特提斯典型复合成矿系统及其深部驱动机制"两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研究进展及其重大突破,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构建了西南特提斯从原特提斯、古特提斯、中特提斯到新特提斯增生-碰撞造山演化模式,揭示复合造山与构造体制转换机制;(2)创建复合成矿系统理论体系,揭示复合造山带巨量金属富集机理。通过对西南特提斯成矿域典型矿床系统剖析,厘定了增生造山海底喷流型Cu-Pb-Zn-Ag、增生-碰撞造山岩浆热液型Cu-Mo-Sn-W、碰撞造山盆地卤水-热液型Pb-Zn-Ag-Cu和碰撞造山斑岩-矽卡岩型Au-Cu-Mo四类复合成矿系统;(3)通过同位素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场和成矿系统等综合研究,分析了西南特提斯岩石圈结构以及大规模成矿作用,解析深部动力学机制和成矿机制;(4)构建矿床成因模式和勘查模型,理论指导找矿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动力学背景
复合成矿系统
深部驱动机制
特提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东北部天然地震探测与岩石圈深部特征
被引量:
18
1
作者
薛光琦
钱辉
姜枚
宿和平
董英君
Gerard Wittlinger
Jerome Vergne
Georges Poupinet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Eost
LGIT-IRIGM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6,共8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重点基础项目"阿尔金 祁连山的构造演化及岩石圈剪切作用"(国土资源部
1996年 [95 0 110 6 ]号 )资助。
文摘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块体构造变形的深部驱动机制 ,笔者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天然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地震层析反演 ,并结合同一剖面的接收函数及各向异性结果进行讨论。介绍了ACH方法的基本原理 ,论述了由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强大的持续作用力 ,造就了NE向俯冲到柴达木盆地之下的昆仑造山带 ,并发现在巴颜喀拉地体下方壳幔内的仰冲活动。壳幔内的低速体十分显著地出现在阿尼玛卿缝合线以北 ,深度可达 30 0km。推断该低速体可能与昆仑断裂在深层的剪切作用有关。深部资料显示该区莫霍界面由北向南逐渐加深 ,这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岩石圈减薄现象一致 ,而且与印度板块向北运动的远程效应有关。另外 ,地震层析结果及各向异性分析也支持青藏高原东北部主应力方向转为NE向的观点。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岩石圈
印度板块
应力
地震层析
深部驱动机制
各向异性
Keywords
Indian plate main strain seismic tomography velocity perturbation
分类号
P31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成矿系统理论:揭开西南特提斯成矿之谜的关键
被引量:
23
2
作者
邓军
王长明
李龚健
周道卿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03-1323,共21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2015CB452600
2009CB421000)
+3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1855217)和面上项目(41872080)
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B07011)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经费(MSFGPMR2018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652017223)联合资助
文摘
本文总结了"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和"中国西南特提斯典型复合成矿系统及其深部驱动机制"两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研究进展及其重大突破,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构建了西南特提斯从原特提斯、古特提斯、中特提斯到新特提斯增生-碰撞造山演化模式,揭示复合造山与构造体制转换机制;(2)创建复合成矿系统理论体系,揭示复合造山带巨量金属富集机理。通过对西南特提斯成矿域典型矿床系统剖析,厘定了增生造山海底喷流型Cu-Pb-Zn-Ag、增生-碰撞造山岩浆热液型Cu-Mo-Sn-W、碰撞造山盆地卤水-热液型Pb-Zn-Ag-Cu和碰撞造山斑岩-矽卡岩型Au-Cu-Mo四类复合成矿系统;(3)通过同位素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场和成矿系统等综合研究,分析了西南特提斯岩石圈结构以及大规模成矿作用,解析深部动力学机制和成矿机制;(4)构建矿床成因模式和勘查模型,理论指导找矿取得突破。
关键词
成矿动力学背景
复合成矿系统
深部驱动机制
特提斯
Keywords
Metallogenic geodynamics background
Composite metallogenic systems
Deep geodynamics
Tethys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藏高原东北部天然地震探测与岩石圈深部特征
薛光琦
钱辉
姜枚
宿和平
董英君
Gerard Wittlinger
Jerome Vergne
Georges Poupinet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复合成矿系统理论:揭开西南特提斯成矿之谜的关键
邓军
王长明
李龚健
周道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