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雅砻江普斯罗坝址深部裂缝带成因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玶 李愿军 +1 位作者 杨美娥 赵东芝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第3期11-20,共10页
雅砻江普斯罗坝址在工程勘探过程中,发现了深部裂缝带,裂缝带位于100~200m深处,与地表有巨厚的完整岩体相隔,产状与该区的一组NE向断裂基本一致;断层物质的最新形成年龄为2.7~9万年,裂缝面上有水平、斜向和上下擦痕,表明深部... 雅砻江普斯罗坝址在工程勘探过程中,发现了深部裂缝带,裂缝带位于100~200m深处,与地表有巨厚的完整岩体相隔,产状与该区的一组NE向断裂基本一致;断层物质的最新形成年龄为2.7~9万年,裂缝面上有水平、斜向和上下擦痕,表明深部裂缝带可能是断裂带新活动的结果。断裂新活动所产生的地震波,受到疏松破碎带的阻挡,导致深部裂缝带出现。这一成因机制,在地下核爆炸和岩石动力学的试验观测中有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砻江普斯罗坝址 深部裂缝带 卸荷和重力滑塌 活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裂缝带——一种新的地震构造样式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愿军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第4期12-18,45,共8页
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雅砻江锦屏普斯罗坝址及其他一些水电工程区,在勘探过程相继发现了一种新的地质构造现象———深部裂缝带,并且多出现在我国强震活跃地区和强震发生断裂带上,沿断裂带历史上强震活动频繁;深部裂缝带向地下延伸超... 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雅砻江锦屏普斯罗坝址及其他一些水电工程区,在勘探过程相继发现了一种新的地质构造现象———深部裂缝带,并且多出现在我国强震活跃地区和强震发生断裂带上,沿断裂带历史上强震活动频繁;深部裂缝带向地下延伸超过300 m,远远超出地表卸荷带的影响深度,故与强地震作用时岩体构造动力效应密切相关;讨论了根据弹性波作用下岩体的动力学响应,阐述了深部裂缝带发生的地震学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裂缝带 强震断层 卸荷 岩石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