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脑刺激在神经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忠 张世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9-558,共10页
近年来,深部脑刺激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越来越引起关注。与手术及其他电刺激方式相比,深部脑刺激具有靶点明确、选择性高、可逆、可调、无毁损等优点。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电刺激脑内不同结构,可缓解帕金森病、癫痫、慢性痛、抑郁... 近年来,深部脑刺激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越来越引起关注。与手术及其他电刺激方式相比,深部脑刺激具有靶点明确、选择性高、可逆、可调、无毁损等优点。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电刺激脑内不同结构,可缓解帕金森病、癫痫、慢性痛、抑郁症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症状,引起的副作用较少见。深部脑刺激正在逐渐成为治疗难治性神经精神疾病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脑刺激法 神经精神疾病 帕金森病/治疗 癫痫/治疗 慢性痛 抑郁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其共患病疗效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吕娜 刘丽君 +5 位作者 刘智慧 刘延芹 荆彦芬 崔海静 王欣 李杏色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0期865-866,共2页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 深部脑刺激法 Θ节律 β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磁化率成像在帕金森病研究中的应用
3
作者 高中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全球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它日益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传递下降被认为是PD的核心病理特征,但仅在黑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5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全球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它日益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传递下降被认为是PD的核心病理特征,但仅在黑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50%~60%时,临床上才出现肌强直,运动减少及震颤等运动症状,因此,PD的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即使在典型的PD病例中,与病理诊断相比PD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只有74%~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诊断 深部脑刺激法 定量磁化率成像 铁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抑郁症非药物治疗新方法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彭薇 龚启勇 贾志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0-542,546,共4页
抑郁症是负担最重的精神障碍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抑郁症患病人数约为3.2亿,已成为最主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严重者可导致自杀。抗抑郁药物能显著消除抑郁症状,从而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患者的首选方案;但其中仍有... 抑郁症是负担最重的精神障碍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抑郁症患病人数约为3.2亿,已成为最主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严重者可导致自杀。抗抑郁药物能显著消除抑郁症状,从而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患者的首选方案;但其中仍有约30%的患者经过规范化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改善,称为难治性抑郁症。难治性抑郁症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患者生活质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电惊厥疗法 经颅磁刺激 深部脑刺激法 磁共振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疼痛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世正 胡万华 +2 位作者 支英豪 宋成城 黄建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94-896,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病变,年龄≥60岁人群约有1%受PD的影响[1]。疼痛是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PD疼痛发生率为40%~85%,平均67.6%[2]。PD疼痛分为五类:肌肉骨骼疼痛、周围神经性疼痛、肌张力障碍...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病变,年龄≥60岁人群约有1%受PD的影响[1]。疼痛是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PD疼痛发生率为40%~85%,平均67.6%[2]。PD疼痛分为五类:肌肉骨骼疼痛、周围神经性疼痛、肌张力障碍相关性疼痛、中枢性疼痛及其他疼痛综合征[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疼痛 多巴胺 运动障碍 左旋多巴 深部脑刺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