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疮深部组织损伤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谢浩煌 潘莹莹 +2 位作者 王晓慧 毛挺挺 姜丽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5期47-49,共3页
目的构建大鼠深部组织损伤模型,观察和评价该模型的病理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个正常组和4个实验组,利用磁片循环压迫的方法,对4个实验组大鼠建立压疮深部组织损伤的动物模型,并从整体、组织和生化3个层次对压... 目的构建大鼠深部组织损伤模型,观察和评价该模型的病理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个正常组和4个实验组,利用磁片循环压迫的方法,对4个实验组大鼠建立压疮深部组织损伤的动物模型,并从整体、组织和生化3个层次对压疮深部组织溃疡进行观察。结果正常组皮肤及肌肉组织肉眼及镜下观察结构完整;实验组受压组织初期出现轻度凹陷、水肿,但表面皮肤尚完整,随着时间延长,至第7天起逐渐出现少许破溃现象;进一步的病理切片观察显示皮肤、皮下、肌肉组织全层受损,各组均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复层鳞状上皮变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层次欠佳,肌纤维广泛变性,横纹结构逐渐消失;镜下观察受压早期,第0天肌肉组织即已受损,且据第14天组的观察发现肌肉组织后期修复较皮肤缓慢;Tunel染色检测皮肤及肌肉组织凋亡情况,各实验组(第0、4、7、14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利用磁片循环压迫的方法构建的压疮深部组织损伤动物模型具有组织坏死、炎症细胞聚集、细胞凋亡等特征,其病理变化符合压疮临床病理特点,且成模时间短,可控性强,是一种理想的用于研究压疮机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缺血再灌注 深部组织损伤 模型 动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评估与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
作者 杨飒 蒋秋焕 +1 位作者 卫晓静 丁坤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5-17,65,共4页
对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评估与预防两方面进行总结。量化评估技术包括超声检测、皮肤水分含量测试、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及皮肤热成像检测4项;预防措施包括采用多种评估工具综合应用以提高评估准确性,预防性使用减压工具及辅助治疗等减少... 对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评估与预防两方面进行总结。量化评估技术包括超声检测、皮肤水分含量测试、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及皮肤热成像检测4项;预防措施包括采用多种评估工具综合应用以提高评估准确性,预防性使用减压工具及辅助治疗等减少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以期为临床护理早发现、早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 评估 预防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铁胺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促进小鼠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创面愈合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子锐 张亚萍 +2 位作者 郭景琳 山慧 张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46-1654,共9页
目的:探讨去铁胺治疗小鼠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deep tissue pressure injury,DTPI)的效果和机制。方法:将去铁胺溶于无菌生理盐水中,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去铁胺对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活力的影响;利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 目的:探讨去铁胺治疗小鼠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deep tissue pressure injury,DTPI)的效果和机制。方法:将去铁胺溶于无菌生理盐水中,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去铁胺对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活力的影响;利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试剂盒测定去铁胺对HaCaT细胞内ROS含量的影响。构建DTPI小鼠模型,分别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普鲁士蓝染色检测肌肉组织中铁离子的含量和铁沉积情况。实验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去铁胺(2 g/L和20 g/L)组,每组6只小鼠,通过伤口愈合率、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评价组织修复情况。结果:去铁胺的细胞相容性良好,对HaCaT细胞无显著毒性,并显著抑制细胞中ROS的产生,且呈浓度依赖性。DTPI肌肉组织中铁离子异常沉积,其铁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去铁胺有效促进DTPI的伤口愈合,其中20 g/L去铁胺组愈合速度最快,其新生血管密度和胶原沉积显著优于模型组,且炎症细胞的浸润显著减少(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去铁胺能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α(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α,VEGF-α)、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的表达,并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P<0.01),且药物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性。结论:DTPI小鼠肌肉组织中铁离子异常沉积,存在铁超载现象,去铁胺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促进DTPI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铁胺 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 氧化应激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骼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毛挺挺 王晓慧 +2 位作者 谢浩煌 潘莹莹 姜丽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0期57-60,共4页
目的构建体外压疮深部组织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为进一步在细胞层面探讨压疮深部组织损伤机制建立基础。方法将对数生长期大鼠骨骼肌细胞分为对照组及5个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培养,5个实验组分别采用50、100、150、200、250μmol/L过氧化氢... 目的构建体外压疮深部组织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为进一步在细胞层面探讨压疮深部组织损伤机制建立基础。方法将对数生长期大鼠骨骼肌细胞分为对照组及5个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培养,5个实验组分别采用50、100、150、200、250μmol/L过氧化氢处理1~4h后分别检测四氮甲基唑蓝(MTT)、乳酸脱氧酶(LDH)指标并观察骨骼肌细胞Hoechst染色及形态学变化。结果对照组1~4h细胞存活100%,MTT、LDH指标及组织形态无明显变化。5个实验组2h时除50μmol/L组外,均呈现明显损伤变化;至4h,大鼠骨骼肌细胞存活率为20%~75%;显微镜下观察大鼠骨骼肌细胞随氧化应激程度加重而缩收,细胞间隙增大;Hoechst细胞荧光染色显示100μmol/L过氧化氢作用4h已有较多肌细胞趋向凋亡;细胞LDH释放率约为对照组的1.5倍。结论大鼠骨骼肌细胞随氧化应激程度加重,趋向凋亡;经100μmol/L过氧化氢作用4h的骨骼肌细胞可作为研究压疮深部组织细胞氧化应激的体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骨骼肌成肌细胞 深部组织损伤 压疮 过氧化氢 氧化应激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对缺氧缺糖模型大鼠骨骼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许雪梅 黄笑夏 +2 位作者 金瓯 张海邻 时洪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0-314,共5页
目的:构建体外骨骼肌L6细胞缺氧缺糖(OGD)模型,在体外水平上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压疮深部组织损伤(DTI)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大鼠骨骼肌L6成肌细胞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OGD组、5μg·L-1 EGF+OGD组、10μg·L-1 ... 目的:构建体外骨骼肌L6细胞缺氧缺糖(OGD)模型,在体外水平上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压疮深部组织损伤(DTI)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大鼠骨骼肌L6成肌细胞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OGD组、5μg·L-1 EGF+OGD组、10μg·L-1 EGF+OGD组和20μg·L-1 EGF+OGD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DCFH-DA法检测各组L6成肌骨骼肌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Rhodamine 123检测线粒体膜电势,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骨骼肌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GD组OGD 24h时骨骼肌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ROS水平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势下降(P<0.01),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P<0.01)。与OGD组比较,不同浓度EGF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其中10和20μg·L-1 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浓度EGF组骨骼肌细胞中ROS水平呈浓度依赖性降低,线粒体膜电势明显增加,10和20μg·L-1 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其中10和20μg·L-1 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EGF通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保护线粒体功能,改善OGD诱导的大鼠骨骼肌细胞损伤,并具有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骨骼肌L6成肌细胞 缺氧缺糖 深部组织损伤 活性氧簇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和PCNA表达在大鼠成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毛挺挺 郑亚华 +3 位作者 方红波 谢鲁吉 张伟丹 姜丽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5-938,943,共5页
目的:探讨Bcl-2、PCNA等蛋白表达在成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将对数生长期成肌细胞进行分组,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预处理2 h及过氧化氢处理,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单纯bFGF组、氧化应激组(H_2O_2组)和干预组... 目的:探讨Bcl-2、PCNA等蛋白表达在成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将对数生长期成肌细胞进行分组,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预处理2 h及过氧化氢处理,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单纯bFGF组、氧化应激组(H_2O_2组)和干预组(bFGF+H_2O_2组)。免疫组化检测Bcl-2和Bax阳性沉积颗粒;免疫荧光观察成肌细胞形态及Bcl-2和Bax荧光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cl-2、PCNA等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氧化应激组比较,干预组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减少;Western blot显示,干预组Bcl-2和PCNA水平增加,Bax水平降低。结论:氧化应激诱导的大鼠成肌细胞损伤参与肌细胞病理进程。Bcl-2和PCNA表达上调可减轻成肌细胞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组织损伤 氧化应激 L6成肌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房医护人员应用高频超声进行压疮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琴芳 李琳洁 +4 位作者 纪李慧 周丽丽 李红 张宇 游剑虹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病房医护人员应用高频浅表组织超声成像对压疮病人管理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病房医生和护士各10名进行5学时浅表组织超声技术和图片解析技巧的系统培训,比较医师和护士考核合格率差异以及压疮各种超声声像特点... [目的]探讨病房医护人员应用高频浅表组织超声成像对压疮病人管理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病房医生和护士各10名进行5学时浅表组织超声技术和图片解析技巧的系统培训,比较医师和护士考核合格率差异以及压疮各种超声声像特点的辨识率差异。选择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入住我院的可疑压力性损伤的病人50例共66处,记录压疮局部高频超声检查情况,比较超声技术应用前后,医护人员对于不同分期压疮的诊断符合率差异。[结果]经过系统的浅表超声应用培训,所有学员均考核合格,且对于超声图像解析技能"以及"实例分析"的掌握程度护士与医生相当(P>0.05)。超声声像图特点的辨识率从高到低分别为不均匀低回声区(87.50%)、筋膜线不连续(85.71%)、病灶血流分级(73.33%)、低回声灶(60.00%)、层次结构不清楚(48.15%)。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发现深部组织损伤超声征象在77.27%压疮局部均可检出。Ⅲ期和Ⅳ期压疮病灶43.48%血流分级为0级,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9.09%),且血流分级为0级的病灶继发感染率达53.85%。超声辅助检查,对于Ⅱ期、Ⅱ期及Ⅳ期压疮分期符合率未见明显影响(P>0.05),能显著提高Ⅲ期、无法明确分期的压疮及深部组织损伤诊断,诊断率均达100.00%(P<0.05)。[结论]浅表超声成像的系统培训能提升病房医护人员正确辨析和解读压疮超声征象的能力,提高压疮分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床旁 压疮 深部组织损伤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部位联合增强CT成像临床应用》出版:压疮护理应用中药外敷的效果研究
8
作者 郝丽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I0006-I0006,共1页
压疮,又称褥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身体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营养缺乏而出现损伤、溃疡甚至坏死,临床上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不可分期压疮、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压疮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压疮,又称褥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身体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营养缺乏而出现损伤、溃疡甚至坏死,临床上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不可分期压疮、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压疮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综合作用所引起的皮肤组织变形和坏死,皮肤长期受压是发生压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 全身因素 局部因素 深部组织损伤 压力性溃疡 压疮 血液循环 营养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