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徐淮地区中生代深部地壳的物质组成及热状态——深源捕虏体证据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清海
许文良
+2 位作者
王冬艳
林景仟
高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2-371,共10页
徐淮地区中生代侵入杂岩中含有丰富的深源岩石捕虏体,包括榴辉岩类、单斜辉石岩、角闪岩类和片麻岩类。深源捕虏体的岩相学研究表明,它们经历了早期的榴辉岩相变质和晚期的角闪岩相退化变质,然后被寄主岩浆所捕获。捕虏体中矿物平衡温...
徐淮地区中生代侵入杂岩中含有丰富的深源岩石捕虏体,包括榴辉岩类、单斜辉石岩、角闪岩类和片麻岩类。深源捕虏体的岩相学研究表明,它们经历了早期的榴辉岩相变质和晚期的角闪岩相退化变质,然后被寄主岩浆所捕获。捕虏体中矿物平衡温压估算结果显示,榴辉岩相变质的温压条件为:T=657~992℃,P=1.33~2.78GPa,所反映的地温梯度介于克拉通地温(40mW/m2)和大洋地温(60mW/m2)之间;晚期角闪岩相退变的温压条件为:T=523~878℃,P=0.5~1.02GPa,这与中国东部新生代地温梯度相一致。本区中生代深部地壳主要由一套混杂堆积岩所构成,包括退变榴辉岩、退变石榴辉石岩、角闪岩类和片麻岩类。该区深源捕虏体的P-T演化暗示中生代早期华北地块东部深部地壳和/或岩石圈地幔曾存在一次重要的加厚过程;苏鲁造山带的形成可能是扬子地块沿北西方向俯冲于华北地块之下的产物;中生代郯庐断裂带并不存在巨大左行平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淮地区
中生代
深部物质组成
热状态
深源捕虏体
深部
地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同位素填图与深部物质探测(Ⅰ):揭示岩石圈组成演变与地壳生长
被引量:
27
2
作者
王涛
侯增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共19页
固体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探测地球深部过程与不同圈层协同演变。深部物质探测、地球物理结构探测和深钻一起构成深部探测的三大途径。岩浆岩“探针”及区域同位素(如全岩Nd、锆石Hf)示踪填图是深部物质探测的主要手段,可以用来揭...
固体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探测地球深部过程与不同圈层协同演变。深部物质探测、地球物理结构探测和深钻一起构成深部探测的三大途径。岩浆岩“探针”及区域同位素(如全岩Nd、锆石Hf)示踪填图是深部物质探测的主要手段,可以用来揭示深部物质组成特征及时空变化,确定不同类型地壳省,划分大地构造边界,估算大陆地壳生长量、方式,分析区域成矿规律。这一技术广泛应用后,有望实现深部结构探测与物质探测结合,开展深部物质填图。中国大陆是深部物质探测的良好实验室,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包括:多块体拼合的岩石圈及陆壳深部物质组成架构,不同类型造山带地壳生长与深部物质组成结构,不同构造单元深部物质组成与成矿作用及其浅部成矿制约。文中重点总结和探讨了岩浆岩全岩Sr-Nd同位素和锆石Lu-Hf同位素区域填图以及捕获锆石信息填图的思路、方法和注意的问题,以及可以解决的重大地质问题,并探索性提出今后开展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探针
同位素填图
深部物质组成
三维架构
地壳生长
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同位素填图与深部物质探测(Ⅱ):揭示地壳三维架构与区域成矿规律
被引量:
29
3
作者
侯增谦
王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41,共22页
地球深部是大规模成矿作用的“驱动机”、“供应源”和“传输带”。深入揭示深部物质组成与分布、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三维架构与动力过程,对理解成矿作用至关重要。岩浆岩“探针”及区域同位素(如全岩Nd、锆石Hf)填图是探索深部物质...
地球深部是大规模成矿作用的“驱动机”、“供应源”和“传输带”。深入揭示深部物质组成与分布、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三维架构与动力过程,对理解成矿作用至关重要。岩浆岩“探针”及区域同位素(如全岩Nd、锆石Hf)填图是探索深部物质组成与演化过程的主要手段,可以探测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的三维架构,揭示新生地壳/古老地壳/再造地壳的空间分布与时空演变,从而为提升区域成矿规律认识提供深部物质制约证据,有助于成矿潜力的定量半定量评价及其区域成矿预测。文章重点总结和探讨了岩浆岩全岩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区域填图在解决地壳三维架构与成矿规律方面的应用成果,深入探讨了巨量岩浆岩发育的深部驱动机制及其成矿制约,对比总结了不同类型造山带(如中亚增生造山带、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秦岭复合造山带等)和不同克拉通的地壳深部组成结构与成矿制约特色。研究显示:不论是什么造山带和克拉通,深部年轻地壳分布区制约了铜金、铜镍等矿床的形成分布;古老地壳控制了大型钼矿、铅锌矿、稀有金属等矿产;两者过渡地带常常发育铁矿等。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区域成矿规律,而且对成矿预测与成矿潜力评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有可能成为成矿规律研究特别是深部物质探测及成矿背景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探针
同位素填图
深部物质组成
三维架构
区域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徐淮地区中生代深部地壳的物质组成及热状态——深源捕虏体证据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清海
许文良
王冬艳
林景仟
高山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2-37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172030和40133020)课题资助的项目.
文摘
徐淮地区中生代侵入杂岩中含有丰富的深源岩石捕虏体,包括榴辉岩类、单斜辉石岩、角闪岩类和片麻岩类。深源捕虏体的岩相学研究表明,它们经历了早期的榴辉岩相变质和晚期的角闪岩相退化变质,然后被寄主岩浆所捕获。捕虏体中矿物平衡温压估算结果显示,榴辉岩相变质的温压条件为:T=657~992℃,P=1.33~2.78GPa,所反映的地温梯度介于克拉通地温(40mW/m2)和大洋地温(60mW/m2)之间;晚期角闪岩相退变的温压条件为:T=523~878℃,P=0.5~1.02GPa,这与中国东部新生代地温梯度相一致。本区中生代深部地壳主要由一套混杂堆积岩所构成,包括退变榴辉岩、退变石榴辉石岩、角闪岩类和片麻岩类。该区深源捕虏体的P-T演化暗示中生代早期华北地块东部深部地壳和/或岩石圈地幔曾存在一次重要的加厚过程;苏鲁造山带的形成可能是扬子地块沿北西方向俯冲于华北地块之下的产物;中生代郯庐断裂带并不存在巨大左行平移。
关键词
徐淮地区
中生代
深部物质组成
热状态
深源捕虏体
深部
地壳
Keywords
Xu- Huai region
Mesozoic
Composition of deep crust
Thermal state
Xenolith
分类号
P586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75 [天文地球—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位素填图与深部物质探测(Ⅰ):揭示岩石圈组成演变与地壳生长
被引量:
27
2
作者
王涛
侯增谦
机构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共1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1301,2016YFC06003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403291,41572052)
+2 种基金
国际合作基金项目(41320104004)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70304)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123,DD20160345,DD20160024)
文摘
固体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探测地球深部过程与不同圈层协同演变。深部物质探测、地球物理结构探测和深钻一起构成深部探测的三大途径。岩浆岩“探针”及区域同位素(如全岩Nd、锆石Hf)示踪填图是深部物质探测的主要手段,可以用来揭示深部物质组成特征及时空变化,确定不同类型地壳省,划分大地构造边界,估算大陆地壳生长量、方式,分析区域成矿规律。这一技术广泛应用后,有望实现深部结构探测与物质探测结合,开展深部物质填图。中国大陆是深部物质探测的良好实验室,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包括:多块体拼合的岩石圈及陆壳深部物质组成架构,不同类型造山带地壳生长与深部物质组成结构,不同构造单元深部物质组成与成矿作用及其浅部成矿制约。文中重点总结和探讨了岩浆岩全岩Sr-Nd同位素和锆石Lu-Hf同位素区域填图以及捕获锆石信息填图的思路、方法和注意的问题,以及可以解决的重大地质问题,并探索性提出今后开展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
岩石探针
同位素填图
深部物质组成
三维架构
地壳生长
造山带
Keywords
lithoprobe
isotopic mapping
deep material composition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crustal growth
orogenic belts
分类号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584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位素填图与深部物质探测(Ⅱ):揭示地壳三维架构与区域成矿规律
被引量:
29
3
作者
侯增谦
王涛
机构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41,共2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0310,2017YFC0601301)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70304)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项目(U1403291)
国际合作基金项目(41320104004)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123,DD20160345,DD20160024)
文摘
地球深部是大规模成矿作用的“驱动机”、“供应源”和“传输带”。深入揭示深部物质组成与分布、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三维架构与动力过程,对理解成矿作用至关重要。岩浆岩“探针”及区域同位素(如全岩Nd、锆石Hf)填图是探索深部物质组成与演化过程的主要手段,可以探测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的三维架构,揭示新生地壳/古老地壳/再造地壳的空间分布与时空演变,从而为提升区域成矿规律认识提供深部物质制约证据,有助于成矿潜力的定量半定量评价及其区域成矿预测。文章重点总结和探讨了岩浆岩全岩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区域填图在解决地壳三维架构与成矿规律方面的应用成果,深入探讨了巨量岩浆岩发育的深部驱动机制及其成矿制约,对比总结了不同类型造山带(如中亚增生造山带、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秦岭复合造山带等)和不同克拉通的地壳深部组成结构与成矿制约特色。研究显示:不论是什么造山带和克拉通,深部年轻地壳分布区制约了铜金、铜镍等矿床的形成分布;古老地壳控制了大型钼矿、铅锌矿、稀有金属等矿产;两者过渡地带常常发育铁矿等。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区域成矿规律,而且对成矿预测与成矿潜力评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有可能成为成矿规律研究特别是深部物质探测及成矿背景研究的新方向。
关键词
岩石探针
同位素填图
深部物质组成
三维架构
区域成矿
Keywords
lithoprobe
isotopic mapping
deep material composition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regional metallogenesis
分类号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584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徐淮地区中生代深部地壳的物质组成及热状态——深源捕虏体证据
王清海
许文良
王冬艳
林景仟
高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同位素填图与深部物质探测(Ⅰ):揭示岩石圈组成演变与地壳生长
王涛
侯增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同位素填图与深部物质探测(Ⅱ):揭示地壳三维架构与区域成矿规律
侯增谦
王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