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深部煤系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启示
1
作者 马立涛 吴鹏 +6 位作者 杨江浩 胡维强 黄英 刘成 牛艳伟 王志壮 任大忠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实现煤系气综合开发有助于提高资源动用率和单井产气量。为精准确定“甜点”层,利用有机地化、双束扫描电镜、高压压汞、低温N2吸附和低温CO_(2)吸附等试验,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山2段煤系泥岩...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实现煤系气综合开发有助于提高资源动用率和单井产气量。为精准确定“甜点”层,利用有机地化、双束扫描电镜、高压压汞、低温N2吸附和低温CO_(2)吸附等试验,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山2段煤系泥岩、煤岩和致密砂岩孔隙发育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黏土矿物含量是影响煤系地层泥岩和致密砂岩孔隙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煤系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差异较大,泥岩和致密砂岩主要发育介孔(2~50 nm)尺度的黏土矿物孔隙,二者的介孔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大致相等;煤岩发育大量微孔尺度(<2 nm)的有机质纳米孔隙,微孔比表面积远大于泥岩和致密砂岩的介孔比表面积;致密砂岩同时发育大量宏孔(>50 nm)尺度的黏土矿物孔隙和微裂缝,其连通性好于泥岩。致密砂岩能为游离气提供大量储集空间,泥岩和煤岩孔隙可以吸附大量天然气,砂泥煤组合和砂煤组合是煤系地层的主要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系气 孔隙结构 储层特征 孔隙差异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