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微生物组学研究
1
作者 黄平 兰康云 +4 位作者 梁炎春 陈勍 金瑛 陈光元 牛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023-3030,共8页
目的探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微生物组学,为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手术病理证实为深部浸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及子宫内膜正常健康育龄期女性纳入研究,收集正常子宫内膜(正常组,n=10)、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 目的探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微生物组学,为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手术病理证实为深部浸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及子宫内膜正常健康育龄期女性纳入研究,收集正常子宫内膜(正常组,n=10)、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DIE在位内膜组,n=14)及病灶(DIE病灶组,n=10),进行16s rRNA测序。使用细菌群落多样性算法(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主坐标分析(PCoA)距离矩阵算法(Bray-Curtis和Unifrac矩阵)、生物学标识算法(LeFSe)找出组间微生物组学差异,相关的差异细菌及KEGG功能富集。结果3组菌群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β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5)。病灶组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相对较低,梭杆菌门(Fusobacteria)丰度相对增加。在属水平上肠球菌属(Enterococcus),普雷沃特拉菌属(Prevotella)丰度相对增加。LEFse分析提示病灶组中微生物菌群中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伽马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占主要优势。3组微生物菌群之间的关键差异物种有伽马变形菌门,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2)。结论相较于正常组及DIE在位内膜组,DIE病灶组梭杆菌门、变形菌门、伽马变形菌纲、肠球菌属和普雷沃特拉菌属的丰度显著增加,为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预防和干预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微生物组学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在单孔腹腔镜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立 徐臻 +3 位作者 任琛琛 李飞燕 靳冬冬 王武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6-430,共5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在单孔腹腔镜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病灶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接受单孔腹腔镜下DIE病灶切除术且术中采用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包括荧光显影情况、手术时间、术...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在单孔腹腔镜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病灶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接受单孔腹腔镜下DIE病灶切除术且术中采用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包括荧光显影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关并发症、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模拟评分(VAS)、住院时间以及随访情况。结果:术中腹腔镜下DIE病灶均能被吲哚菁绿荧光显影,但部分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者显影不佳。中位手术时间170.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175.0 mL,中位荧光显影时间45.0 s,中位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12.0 g/L,中位术后住院时间4.0 d,中位术后排气时间1.0 d,中位术后12 h、24 h VAS评分分别为2.0分和1.0分。均无手术并发症,无输血,无中转传统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结论:吲哚菁绿荧光显影用于单孔腹腔镜下DIE病灶切除术切除范围的确定有助于完整切除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荧光显影 单孔腹腔镜手术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叶明珠 郭红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5-428,共4页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一种特殊类型,疼痛是该型的主要临床表现,病灶可累及前盆腔、后盆腔、宫旁、侧盆壁及盆腔内脏器等。DIE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妇科检查、超声、磁共振成像(MRI)及腹腔...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一种特殊类型,疼痛是该型的主要临床表现,病灶可累及前盆腔、后盆腔、宫旁、侧盆壁及盆腔内脏器等。DIE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妇科检查、超声、磁共振成像(MRI)及腹腔镜探查结合病理检查。妇科检查对某些特定部位DIE的诊断存在局限性。通过超声检查诊断DIE的敏感性差异较大,主要与操作者经验及DIE病灶所在部位有关。MRI可同时评估前、后盆腔DIE病变,但对发现盆腹腔小病灶的敏感性仍存在限制。采用超声下"滑动征象"、"触痛引导法"以及三维超声、磁共振三维重建等有助于提高DIE诊断的敏感性。腹腔镜探查结合病理检查是诊断EMT的"金标准",但亦有其局限性。因此,需联合应用多种检查方法以提高DIE的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SPACE序列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谷守欣 李克 +3 位作者 张国福 张燕玉 张鹤 王雪珍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目的:评价3D-SPACE序列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妇产科医院41例经腹腔镜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人入组,入组病人均进行前瞻性MRI扫描,包含MRI常规序列和3D-SPACE特殊序列。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两... 目的:评价3D-SPACE序列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妇产科医院41例经腹腔镜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人入组,入组病人均进行前瞻性MRI扫描,包含MRI常规序列和3D-SPACE特殊序列。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两名阅片者(R1、R2)对DIE的诊断性评价和一致性评价。结果:两名医师(R1、R2)对深部浸润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各亚型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率分别结果如下:右侧宫骶韧带(R1:0.923、1.000、0.976;R2:0.923、1.000、0.976,K值1.000),左侧宫骶韧带(R1:0.923、0.964、0.951;R2:1.000、0.964、0.976,K值0.945),阴道直肠膈(R1:0.917、1.000、0.951;R2:1.000、1.000、1.000,K值0.901),直乙状结肠(R1:0.929、0.889、0.902;R2:1.000、0.926、0.951,K值0.898),子宫直肠陷凹(POD)(R1:0.893、0.846、0.878;R2:0.929、0.846、0.902,K值0.945),膀胱和输尿管结果一致均为(R1:1.000、1.000、1.000;R2:1.000、1.000、1.000,K值1.000),且两名医生诊断结果一致性非常好。结论:MRI的3D-SPACE序列作为高分辨率MRI成像技术对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准确性高,建议3D-SPACE序列作为DIE的有效补充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3D-SPACE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汪沙(综述) 段华(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28-532,共5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女性的常见病,患病率估计占育龄妇女的10%和不孕妇女的21%~47%[1,2]。根据临床病理类型分为腹膜型、卵巢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和其他部位的内异症[3]。...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女性的常见病,患病率估计占育龄妇女的10%和不孕妇女的21%~47%[1,2]。根据临床病理类型分为腹膜型、卵巢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和其他部位的内异症[3]。DIE的临床症状复杂,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手术难度及风险较大,成为内异症治疗中的棘手问题。DIE相关不孕的治疗更棘手,治疗理念及方式存在争议,已成为内异症治疗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就DIE相关不孕的治疗选择进行文献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妇女 文献总结 治疗理念 临床病理类 内异症 手术难度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畸形伴盆腔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末娟 熊丹 +1 位作者 黄懿 黄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89-992,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畸形伴盆腔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6月~2017年11月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23例女性生殖道畸形伴DI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畸形伴盆腔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6月~2017年11月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23例女性生殖道畸形伴DI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行腹腔镜下DIE病灶切除及粘连松解术,其中13例术中同时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3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 2例行腹腔镜下DIE病灶及全子宫切除术。12例同时行宫腔镜检查,其中8例行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1例行宫腔镜下阴道斜隔切除术。结果本组诊断梗阻型生殖道畸形4例,非梗阻型19例。按Chapron提出的DIE解剖分型:Ⅱ型11例,Ⅲ型6例,Ⅱ型及Ⅲ型6例(以Ⅱ型为主)。7例DIE病灶不能完全切除者术后常规行3~6个月GnRH-a治疗。23例随访6~150个月,平均47. 7月。8例合并不孕者中3例活产,1例自然流产。术后疼痛缓解率83. 3%(15/18)。2例分别于术后11及17个月异位症复发。结论梗阻型及非梗阻型生殖道畸形均有可能发生DIE,手术中应尽可能地去除DIE病灶,解除畸形,保护生育功能,药物可作为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道畸形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及膀胱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旭 刘彦 +9 位作者 Francisc Rozsnyai Horace Roman Benoit Resch Fabrice Dugardin Juan Berrocal Gérme Descargues Remi Schmied Malik Boukerrou Loc Marpeau CIRENDO Study Group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报告泌尿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探讨保守型手术和根治性手术的选择。方法对5个手术科室参与的输尿管或膀胱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外科治疗的CIRENDO前瞻性数据库管理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术前、术中和术后数据结... 目的报告泌尿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探讨保守型手术和根治性手术的选择。方法对5个手术科室参与的输尿管或膀胱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外科治疗的CIRENDO前瞻性数据库管理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术前、术中和术后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数据库中的数据显示,30例中有15例为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为膀胱结节病变(bladder nodules),1例同时存在这2种类型的病变。输尿管松解术14例,其中输尿管完全恢复解剖解构10例。4例40岁以上的患者术后出现闭经和可忍受的中度输尿管狭窄,其中3例好转,1例行二次输尿管切除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4例初次手术行输尿管切除术。5例输尿管标本中发现2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并发症中有2例与输尿管结节病灶切除有关,2例与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有关。远期效果较为满意,如疼痛症状显著改善、泌尿系不适症状消失,仅有1例较长时间膀胱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建议保守性手术联合术后假绝经疗法治疗大多数泌尿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尽管总体结果满意,由于术中可能同时施行其他一些复杂手术如结直肠手术,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膀胱 输尿管 吻合口漏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法建立大鼠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孙艳美 付国芳 +2 位作者 许泓 黄秀峰 张信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103,111,共4页
目的采用改良法通过自体移植在大鼠子宫膀胱间建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模型并探讨其优缺点。方法移植大鼠自体子宫内膜于子宫膀胱间腹膜处,同时切除宫旁游离脂肪建立改良子宫膀胱间DIE模型,并与常规直肠子宫陷凹处DIE模型及... 目的采用改良法通过自体移植在大鼠子宫膀胱间建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模型并探讨其优缺点。方法移植大鼠自体子宫内膜于子宫膀胱间腹膜处,同时切除宫旁游离脂肪建立改良子宫膀胱间DIE模型,并与常规直肠子宫陷凹处DIE模型及非改良子宫膀胱间DIE模型作对比。术后2周再次手术观察病灶生长情况,并对病灶粘连程度进行评分;同时对改良子宫膀胱间DIE模型病灶进行组织形态学、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3组均成功建立DIE模型,体积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肠子宫陷凹处DIE模型和非改良子宫膀胱间DIE模型的病灶粘连评分分别为2.38±0.74和2.75±0.46,改良子宫膀胱间DIE模型病灶粘连评分为1.00±0.50,较前两组明显减小(P<0.05),且具有与在位子宫内膜相似的形态和结构。结论采用改良法建立子宫膀胱间DIE模型操作简单、病灶粘连轻,适用于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诊断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江艳 任莹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3-197,共5页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妇女的慢性疾病,常累及多器官和组织,引起盆腔的慢性疼痛。实现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MRI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DI...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妇女的慢性疾病,常累及多器官和组织,引起盆腔的慢性疼痛。实现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MRI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DIE病变,在DIE的术前检查和术后随访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且多模态MRI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一步提高了MRI的诊断效能。本文将介绍多模态MRI技术在DIE中的应用,并综述其在DIE中的诊断现状及研究进展,对不同MRI技术在DI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有助于指导临床采用更恰当、合理的MRI技术诊断与评估DI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超声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军 周应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760-763,共4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病理类 浸润 深部 子宫内膜组织 内异症 反复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检查方法在123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26
11
作者 马利国 张琳 +4 位作者 陈美一 唐剑 林琪 李银鹏 龚静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9-353,共5页
目的:评价妇科检查、经阴道彩超(TVS)、直肠超声内镜(RES)及磁共振成像(MRI)4种方法检查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我院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为DIE患者123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完成妇... 目的:评价妇科检查、经阴道彩超(TVS)、直肠超声内镜(RES)及磁共振成像(MRI)4种方法检查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我院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为DIE患者123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完成妇科检查、TVS、RES及MRI 4项检查,并将4项检查结果与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对照,评估4项检查诊断DIE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等。结果:123例患者中妇科检查、TVS、RES及MRI诊断DIE的准确性分别为91.87%、34.15%、65.85%、86.99%。诊断子宫骶骨韧带DIE,以妇科检查的敏感性高,为90.10%;以RES特异性高,为100.00%。诊断阴道壁DIE,以MRI的敏感性高,为79.31%;以RES的特异性高,为100.00%。诊断阴道直肠隔DIE,以MRI敏感性高,为45.83%;以RES特异性高,为100.00%。诊断直肠DIE,以RES及MRI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分别为93.10%、78.16%及94.44%、91.67%。结论:仔细的妇科检查及合适的影像学检查可以诊断DIE,根据不同的DIE病变部位选择不同的影像学方法有助于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妇科检查 影像学检查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斌 李林霞 +3 位作者 祁澜 向江东 席晓薇 丰有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92-793,共2页
患者,27岁,已婚。因左下肢伸展受限2月,检查发现盆腔肿块1月于2012年10月18日于我院就诊。2个月前患者出现左下肢伸展受限,且症状逐渐加重。9月26日当地医院行盆腔MRI检查示:左髂腰肌区肿块(8.5cmx8.0cm×15.5cm),倾向恶性... 患者,27岁,已婚。因左下肢伸展受限2月,检查发现盆腔肿块1月于2012年10月18日于我院就诊。2个月前患者出现左下肢伸展受限,且症状逐渐加重。9月26日当地医院行盆腔MRI检查示:左髂腰肌区肿块(8.5cmx8.0cm×15.5cm),倾向恶性肿瘤病变考虑;盆腔、后腹膜区多发淋巴结肿大;包绕压迫左侧髂血管及左侧输尿管中下段伴左肾及左侧输尿管上段重度积水;子宫下方及右侧囊性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浸润 MRI检查 输尿管上段 盆腔肿块 深部 淋巴结肿大 肿瘤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保留神经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被引量:7
13
作者 车璇 张信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89-891,共3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一种妇科良性疾病。目前,按其发生机制及临床特点将其分为腹膜型、卵巢型及深部结节浸润型(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3种类型。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 浸润 手术治疗 保留神经 深部 妇科良性疾病 身心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6
14
作者 金立娟 周应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86-888,共3页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特指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浸润到腹膜下深度≥5mm,常侵犯的部位包括子宫骶骨韧带、直肠阴道隔、阴道后穹隆、直肠、结肠、膀胱及输尿管等。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浸润 药物治疗 深部 直肠阴道隔 子宫骶骨韧带 阴道后穹隆 异位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振波 范文生 +4 位作者 李立安 杨雯 叶明侠 顾成磊 孟元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1月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输尿管浸润型1例,膀胱浸润型2例,直肠浸润型...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1月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输尿管浸润型1例,膀胱浸润型2例,直肠浸润型6例。结果9例均顺利完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1例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双J管置入,术后12周拔除双J管;2例行部分膀胱切除+膀胱修补;2例行部分直肠切除+端端吻合;4例行部分直肠前壁切除+直肠修补。围手术期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辅助3~6次亮丙瑞林3.6 mg皮下注射。术后随访10~14个月,9例临床症状均消失,无复发。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勇爱 谷守欣 +1 位作者 强金伟 周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1-526,共6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临床疑诊为DIE的患者48例,排除不符合入组标准者,共25例41个结节纳入本研究。共有宫骶韧带结节14个,肠壁结节12个,子宫直肠窝10个,阴道后穹结...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临床疑诊为DIE的患者48例,排除不符合入组标准者,共25例41个结节纳入本研究。共有宫骶韧带结节14个,肠壁结节12个,子宫直肠窝10个,阴道后穹结节4个,子宫阔韧带结节1个。由2名分别具有6年、4年体部影像诊断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常规MRI及常规MRI联合SWI两种方法进行阅片,评价病变数目、位置及信号特征,并对诊断信心予以评分。采用Kappa检验评价2名医师诊断的一致性。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常规MRI及常规MRI联合SWI两种方法对病灶的检出率。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常规MRI序列及常规MRI联合SWI两种方法诊断评分的差异。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名医师采用常规MRI及常规MRI联合SWI两种方法诊断DIE的一致性尚可,Kappa值分别为0.888和0.631。医师1和医师2采用常规MRI发现病灶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9.30%、34.15%,明显低于联合SWI对病灶的检出率(92.70%、85.37%)。两位医师采用常规MRI对宫骶韧带结节及肠壁结节的诊断评分明显低于采用常规MRI联合SWI的诊断评分(医师1,0.64±1.34&3.43±0.65,0.25±0.87&2.42±1.50;医师2,0.79±1.31&2.93±0.92,0.42±1.00&2.08±1.5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SWI联合常规MRI可提高DIE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综合治疗:17例临床经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孔伟 熊光武 徐惠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探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的手术经验以及术后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6月17例DIE资料,均经腹腔镜手术切除DIE病灶,术后按照中华医学会指南管理。结果 17例中,输尿管被DIE... 目的探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的手术经验以及术后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6月17例DIE资料,均经腹腔镜手术切除DIE病灶,术后按照中华医学会指南管理。结果 17例中,输尿管被DIE浸润组织包裹6例,无输尿管壁浸润; DIE累及骶韧带11例;累及直肠壁7例,其中5例行肠壁病灶剔除术,1例行浸润肠壁部分切除术,1例行部分直肠切除;累及乙状结肠壁1例;累及阴道壁3例;累及膀胱壁1例。均顺利完成DIE病灶切除,2例40岁以上、无生育要求者行全子宫切除。11例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者行囊肿剥除术。总手术时间50~295 min,(113. 7±67. 0) min,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2~25个月),主诉症状均缓解,未发现复发。结论 DIE初次手术需尽量将病灶切尽,术后需规范的管理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手术经验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8
作者 雍敏婕 于晓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675-2677,共3页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病灶分布、临床表现、处理预后不同分为腹膜型、卵巢型及阴道直肠隔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指浸润深度≥5 mm或累及重要脏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1]。DIE以疼痛为主...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病灶分布、临床表现、处理预后不同分为腹膜型、卵巢型及阴道直肠隔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指浸润深度≥5 mm或累及重要脏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1]。DIE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性交痛、痛经、排便痛和慢性盆腔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浸润 深部 临床表现 阴道直肠隔 慢性盆腔痛 病灶分布 浸润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前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1例
19
作者 王默琳 郭红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5年第10期879-880,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58岁,因肛门坠胀感2^(+)年,加重10月,腹胀1周于2022年12月20日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坠胀感,伴里急后重,排气、排便正常。于本院行胃肠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C2型,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 1病例报告患者,58岁,因肛门坠胀感2^(+)年,加重10月,腹胀1周于2022年12月20日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坠胀感,伴里急后重,排气、排便正常。于本院行胃肠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C2型,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2020年9月因超声检查提示左附件区边界清囊性无回声包块(大小7.5 cm×5.5 cm,壁上可见多个中等回声结节,内可见血流信号)于本院妇科就诊,入院后完善腹盆腔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提示与肠管关系密切,遂转入普通外科行腹腔镜探查^(+)粘连松解^(+)盆底骶前肿物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变 骶前深部浸润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深部浸润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案讨论
20
作者 李涛 宋雅安 +1 位作者 袁明 王国云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26-729,共4页
1病历摘要患者,45岁,因子宫切除术后11年,下腹痛6+年,阴道流血5 d,于2023年11月29日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患者2012年11月因“进行性痛经加重4年,布洛芬等止痛药物难以控制”于外院诊治,诊断为:①子宫腺肌病;②左侧卵巢... 1病历摘要患者,45岁,因子宫切除术后11年,下腹痛6+年,阴道流血5 d,于2023年11月29日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患者2012年11月因“进行性痛经加重4年,布洛芬等止痛药物难以控制”于外院诊治,诊断为:①子宫腺肌病;②左侧卵巢囊肿,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电灼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浸润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