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勘探面临的重大挑战及其研究方法与意义 被引量:89
1
作者 庞雄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7-534,541,共19页
在综合调研和收集了世界深部油气藏大量资料及对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勘探面临着三方面的重大挑战:①油气组成复杂,多期混合、来源不清,致使深部油气勘探方向难以确定;②富... 在综合调研和收集了世界深部油气藏大量资料及对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勘探面临着三方面的重大挑战:①油气组成复杂,多期混合、来源不清,致使深部油气勘探方向难以确定;②富集油气的有效储层裂缝和溶蚀孔洞混杂,成因机制不清,导致勘探区带预测困难;③油气相态变异大,油气分布特征受深部高温压环境、低孔渗介质条件和多种运聚动力的影响,使得现有的成藏理论难以有效指导勘探目标的预测。因此认为,加速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勘探必须解决三个关键科学问题:①多期构造过程叠加与深部油气生成演化;②深部有效储层形成机制与发育模式;③深部油气复合成藏机制与油气富集规律。为此,建议采用油气成藏过程正演模拟和油气成藏过程反演剖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深部成藏条件—深部成藏机制—深部成藏规律"的技术主线,重点选择深部资源潜力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开展研究,期待形成和发展中国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复合成藏理论,研发深部油气分布预测配套技术,促进中国西部深部油气勘探和储量的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分布规律 油气成藏 深部或深层油气勘探 中国叠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屑岩压裂缝的特征、成因与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4
2
作者 郭沫贞 朱国华 +1 位作者 寿建峰 徐学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3-487,共5页
碎屑岩压裂缝是一种岩石受到纵向或侧向应力时,碎屑岩中颗粒接触点处承受较大的压强而产生的颗粒内部裂缝,这种裂缝的分布大部分限于碎屑颗粒的内部,从而有别于由构造应力产生的构造裂缝。对我国西部地区油气盆地中碎屑岩压裂缝的研究表... 碎屑岩压裂缝是一种岩石受到纵向或侧向应力时,碎屑岩中颗粒接触点处承受较大的压强而产生的颗粒内部裂缝,这种裂缝的分布大部分限于碎屑颗粒的内部,从而有别于由构造应力产生的构造裂缝。对我国西部地区油气盆地中碎屑岩压裂缝的研究表明,这种压裂缝的发育程度与粒级、碎屑颗粒组分、填隙物含量有密切的关系。它多发育于粗砂岩和砾岩中,发育压裂缝的碎屑颗粒主要为刚性颗粒及凝灰岩岩屑和火山岩岩屑,在相同粒级和碎屑颗粒组份构成相当情况下,压裂缝发育程度与岩石中填隙物所占的百分数成反比关系,填隙物占岩石的百分数越少,压裂缝越发育。此外这种压裂缝在没有构造应力而仅有纵向岩柱压力的条件下也可以产生,从而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新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拓宽了深部油气勘探的领域;同时对提高油气采收率也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缝 粗粒级碎屑岩 深部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石油地质》征稿简则
3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1征稿重点(1)前陆盆地(山前坳陷)冲断带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要素;(2)非构造油气藏油气富集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3)深部油气勘探的经验和方法;(4)非常规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技术;(5)火成岩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勘探开发技术;(6)稠油-超稠... 1征稿重点(1)前陆盆地(山前坳陷)冲断带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要素;(2)非构造油气藏油气富集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3)深部油气勘探的经验和方法;(4)非常规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技术;(5)火成岩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勘探开发技术;(6)稠油-超稠油油藏开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要素 非常规油气 油气分布规律 深部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