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江中下游及邻区的地壳密度结构与深部成矿背景探讨——来自重力学的约束
被引量:
25
1
作者
张永谦
吕庆田
+2 位作者
滕吉文
王谦身
徐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31-940,共10页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基地之一。为了深入理解和认识此成矿带形成的深部构造背景及其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过程,本文利用NW-SE向利辛-宜兴地球物理探测剖面的重力场资料构建了跨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域的二维深部...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基地之一。为了深入理解和认识此成矿带形成的深部构造背景及其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过程,本文利用NW-SE向利辛-宜兴地球物理探测剖面的重力场资料构建了跨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域的二维深部地壳密度结构模型。并在结合其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Moho界面的展布形态、密度分布特征与壳内低密度区的存在等方面探讨了该区的深部构造格局与成矿作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域下方的地壳密度结构与其两侧地域存在显著差异;在宁芜矿集区下方的Moho界面呈上隆形态,矿集区存在密度值略低于两侧地域的低密度异常区。幔源岩浆的上涌底侵与MASH成矿作用可较好地解释该区的结构与构造形态以及在地表所见到的岩浆广泛存在和矿产资源富集的特征。岩石圈地幔物质在宁芜矿集区下方的上涌导致了Moho界面的抬升,而脆性上地壳中的伸展断裂则为岩浆的向上运移与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场所与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成矿
带
宁芜矿集区
重力场
密度结构
深部成矿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物性结构揭示的成矿深部背景和过程
2
作者
张昆
刘磊
+1 位作者
马兴知
杨雨凡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44-2061,共18页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铁-铜多金属资源宝库,而成矿带岩石圈构造演化是成矿带成矿全过程和矿床预测的关键。然而,构造对岩浆-成矿作用深部背景和过程的控制仍存在较大争议,主要包括上地幔对流引起的岩石圈伸展和下地壳熔融,以及...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铁-铜多金属资源宝库,而成矿带岩石圈构造演化是成矿带成矿全过程和矿床预测的关键。然而,构造对岩浆-成矿作用深部背景和过程的控制仍存在较大争议,主要包括上地幔对流引起的岩石圈伸展和下地壳熔融,以及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应力体制转换和岩浆活动两类认识。而且,这一关键地质问题仍然缺乏地球物理深探测资料的约束。为此,基于自然资源部“深部矿产资源探测与评价创新团队”在成矿带主体地区获得的地球物理探测成果,本文分析了壳幔/岩石圈、地壳及上地壳/地壳浅表不同尺度的探测结果和物性模型,总结和补充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矿深部背景和过程的相关认识,并提出成矿带深部的陆内俯冲板片断离引发的地幔物质上涌控制成矿带成矿系统的深部物源和通道要素。此外,铁-铜成矿系统虽然具有统一的深部背景,但受控于板片下沉引起的应力体制转换,形成于随时间变化的不同构造背景和深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成矿
带
物性结构
成矿
系统
成矿
深部
背景
和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中下游及邻区的地壳密度结构与深部成矿背景探讨——来自重力学的约束
被引量:
25
1
作者
张永谦
吕庆田
滕吉文
王谦身
徐涛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31-940,共10页
基金
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课题(SinoProbe-03-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30418
+1 种基金
41204063
90914012)联合资助
文摘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基地之一。为了深入理解和认识此成矿带形成的深部构造背景及其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过程,本文利用NW-SE向利辛-宜兴地球物理探测剖面的重力场资料构建了跨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域的二维深部地壳密度结构模型。并在结合其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Moho界面的展布形态、密度分布特征与壳内低密度区的存在等方面探讨了该区的深部构造格局与成矿作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域下方的地壳密度结构与其两侧地域存在显著差异;在宁芜矿集区下方的Moho界面呈上隆形态,矿集区存在密度值略低于两侧地域的低密度异常区。幔源岩浆的上涌底侵与MASH成矿作用可较好地解释该区的结构与构造形态以及在地表所见到的岩浆广泛存在和矿产资源富集的特征。岩石圈地幔物质在宁芜矿集区下方的上涌导致了Moho界面的抬升,而脆性上地壳中的伸展断裂则为岩浆的向上运移与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场所与环境。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成矿
带
宁芜矿集区
重力场
密度结构
深部成矿背景
Keywords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metallogenic belt
Ningwu ore concentration area
Gravity field
Density structure
Deepmineralization background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物性结构揭示的成矿深部背景和过程
2
作者
张昆
刘磊
马兴知
杨雨凡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
自然资源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地球物理电磁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东华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省地质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44-2061,共18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华南地区大地电磁应用示范》(编号:DD20230231)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下扬子及邻区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研究》(批准号:42174087)
+1 种基金
自然资源部地球物理电磁法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针对铜镍矿预测的多元电测深数据机器学习技术集成实验》(编号:KLGEPT202203)
自然资源部科技人才工程资助资金项目《“全数据”智能矿产勘查预测战略研究与技术探索》(编号:121106000000180039-2211)。
文摘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铁-铜多金属资源宝库,而成矿带岩石圈构造演化是成矿带成矿全过程和矿床预测的关键。然而,构造对岩浆-成矿作用深部背景和过程的控制仍存在较大争议,主要包括上地幔对流引起的岩石圈伸展和下地壳熔融,以及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应力体制转换和岩浆活动两类认识。而且,这一关键地质问题仍然缺乏地球物理深探测资料的约束。为此,基于自然资源部“深部矿产资源探测与评价创新团队”在成矿带主体地区获得的地球物理探测成果,本文分析了壳幔/岩石圈、地壳及上地壳/地壳浅表不同尺度的探测结果和物性模型,总结和补充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矿深部背景和过程的相关认识,并提出成矿带深部的陆内俯冲板片断离引发的地幔物质上涌控制成矿带成矿系统的深部物源和通道要素。此外,铁-铜成矿系统虽然具有统一的深部背景,但受控于板片下沉引起的应力体制转换,形成于随时间变化的不同构造背景和深部过程。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成矿
带
物性结构
成矿
系统
成矿
深部
背景
和过程
Keywords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Metallogenic Belt
geophysical structure
mineral system
deep setting and process of mineralization
分类号
P6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江中下游及邻区的地壳密度结构与深部成矿背景探讨——来自重力学的约束
张永谦
吕庆田
滕吉文
王谦身
徐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物性结构揭示的成矿深部背景和过程
张昆
刘磊
马兴知
杨雨凡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