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盆地深部地质作用与深层资源——科学问题与攻关方向
被引量:
25
1
作者
何治亮
李双建
+2 位作者
刘全有
杨天博
张英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7-779,共13页
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战略,同时也是地质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油气勘探认识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范围内深层-超深层已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更是中国常规油气勘探的主战场之一。我国许多含油气盆地中都发现了与深...
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战略,同时也是地质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油气勘探认识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范围内深层-超深层已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更是中国常规油气勘探的主战场之一。我国许多含油气盆地中都发现了与深部地质作用相关的H2、He、CO2、地热等共伴生资源的规模聚集。因而,探究深部地质作用及其对深层资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梳理了盆地深部地质作用对深层烃源岩生烃与演化、储层发育与保存、油气运移与聚集及油气共伴生资源富集的控制作用,总结了研究进展和面临的科学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科技攻关的方向。盆地深部地质作用与深层资源形成分布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有:深部地质作用下有机质成烃化学动力学与多元生烃潜力;深部高温高压超临界体系流体-岩石-烃类相互作用机理及超深层储层的有效性;深部油气系统中烃类相态转化、运聚成藏及保存机制;深部特殊地质环境下油气共伴生资源的形成与富集。深入开展深部地质作用与深层油气资源研究,需要从沉积盆地深部构造演化入手,围绕深部地质过程与资源效应这一核心科学问题,选择深部流体活跃的典型盆地为解剖对象,揭示深部层系物理化学作用机理,阐明不同深部地质过程对不同类型资源(油气、H2、CO2、He、地热及干热岩)形成与聚集的控制机制,探索深部资源新领域。未来的主要攻关方向包括:深部地质动力学背景与地质作用机制;深层生烃动力学与生烃量估算;深层储层发育与保持机理;深层油气运移与聚集机理;深层共伴生资源差异性富集机理。通过攻关,丰富完善盆地深部地质作用影响下油气富集理论与评价方法,也为深部其他战略性共伴生资源的评价与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地质作用
深层资源
烃源岩
储层
运移
聚集
保存
共伴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兴安岭中南段构造岩浆岩带深部地质成矿作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苏美霞
杨波
+2 位作者
吴艳君
颜萍
孟晓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21-1333,共13页
大兴安岭中南段位于索伦—西拉木伦断裂带与嫩江—白城断裂带交汇域,区内大规模岩浆活动、成矿作用与深部地质活动密切相关。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显示:该区域上地幔存在埋藏较浅的低速、低阻、高热异常体,推断应是深部软流体局部上涌...
大兴安岭中南段位于索伦—西拉木伦断裂带与嫩江—白城断裂带交汇域,区内大规模岩浆活动、成矿作用与深部地质活动密切相关。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显示:该区域上地幔存在埋藏较浅的低速、低阻、高热异常体,推断应是深部软流体局部上涌的显示;下地壳存在低密度、低速、高导层,推断是因软流体上涌,诱发下地壳重熔,形成所谓下地壳热流体引起。总之该区域软流层厚度大,热活动性强是引起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及多金属矿床集中分布的深部地质因素。而古生代古亚洲洋洋壳俯冲消减,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陆—陆碰撞拼接及至中生代晚期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是引起软流层上涌、下地壳重熔等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之源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中南段
软流体
深部地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扬子地区中新生代盆地成盆深部过程及对古生代盆地叠加效果浅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范小林
潘文蕾
刘光祥
《海相油气地质》
2005年第4期13-21,共9页
从地壳的深部地质作用,讨论了扬子地区主要中、新生代原型盆地生成与发展的深部过程。认为扬子地区中、新生代盆地对古生代盆地的叠加方式各有所不同,对盆地下伏古生界海相烃源岩所产生的叠加效果也因古生代盆地改造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
从地壳的深部地质作用,讨论了扬子地区主要中、新生代原型盆地生成与发展的深部过程。认为扬子地区中、新生代盆地对古生代盆地的叠加方式各有所不同,对盆地下伏古生界海相烃源岩所产生的叠加效果也因古生代盆地改造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现今四川、江汉、苏北三个中、新生代盆地在三种不同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的沉降机制,制约了对下伏古生代盆地的叠加,依此出现了有利于或不利于古生代海相油气生成聚集的各种条件。提出了开展扬子地区海相领域油气地质工作的关键,是要研究推覆构造,评价海相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海相古生界的破坏程度与保存条件,寻找仍被保留下来的“残留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盆地
海相盆地
深部地质作用
大地构造
古生代
海相烃源岩
油气远景
扬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海盆形成演化模式概述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金玉
《海洋地质动态》
1998年第8期8-10,共3页
从全球大地构造角度论述了南海海盆的形成演化模式,指出其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力学机制,并且南海可能是在多种机制的动力联合作用下形成的。
关键词
南海
海盆
板块构造
演化模式
深部地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盆地深部地质作用与深层资源——科学问题与攻关方向
被引量:
25
1
作者
何治亮
李双建
刘全有
杨天博
张英
机构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7-77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U19B6003,9175521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05)联合资助。
文摘
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战略,同时也是地质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油气勘探认识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范围内深层-超深层已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更是中国常规油气勘探的主战场之一。我国许多含油气盆地中都发现了与深部地质作用相关的H2、He、CO2、地热等共伴生资源的规模聚集。因而,探究深部地质作用及其对深层资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梳理了盆地深部地质作用对深层烃源岩生烃与演化、储层发育与保存、油气运移与聚集及油气共伴生资源富集的控制作用,总结了研究进展和面临的科学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科技攻关的方向。盆地深部地质作用与深层资源形成分布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有:深部地质作用下有机质成烃化学动力学与多元生烃潜力;深部高温高压超临界体系流体-岩石-烃类相互作用机理及超深层储层的有效性;深部油气系统中烃类相态转化、运聚成藏及保存机制;深部特殊地质环境下油气共伴生资源的形成与富集。深入开展深部地质作用与深层油气资源研究,需要从沉积盆地深部构造演化入手,围绕深部地质过程与资源效应这一核心科学问题,选择深部流体活跃的典型盆地为解剖对象,揭示深部层系物理化学作用机理,阐明不同深部地质过程对不同类型资源(油气、H2、CO2、He、地热及干热岩)形成与聚集的控制机制,探索深部资源新领域。未来的主要攻关方向包括:深部地质动力学背景与地质作用机制;深层生烃动力学与生烃量估算;深层储层发育与保持机理;深层油气运移与聚集机理;深层共伴生资源差异性富集机理。通过攻关,丰富完善盆地深部地质作用影响下油气富集理论与评价方法,也为深部其他战略性共伴生资源的评价与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深部地质作用
深层资源
烃源岩
储层
运移
聚集
保存
共伴生资源
Keywords
deep geological processes
deep resources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reservoir
migration
accumulation
preservation
hydrocarbon-associated resources
分类号
TE1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兴安岭中南段构造岩浆岩带深部地质成矿作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苏美霞
杨波
吴艳君
颜萍
孟晓玲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岩浆活动与找矿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21-1333,共13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院士项目“内蒙古北山—西拉木伦构造带深部构造与成矿预测研究”(编号:2017-YS02)的成果。
文摘
大兴安岭中南段位于索伦—西拉木伦断裂带与嫩江—白城断裂带交汇域,区内大规模岩浆活动、成矿作用与深部地质活动密切相关。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显示:该区域上地幔存在埋藏较浅的低速、低阻、高热异常体,推断应是深部软流体局部上涌的显示;下地壳存在低密度、低速、高导层,推断是因软流体上涌,诱发下地壳重熔,形成所谓下地壳热流体引起。总之该区域软流层厚度大,热活动性强是引起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及多金属矿床集中分布的深部地质因素。而古生代古亚洲洋洋壳俯冲消减,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陆—陆碰撞拼接及至中生代晚期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是引起软流层上涌、下地壳重熔等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之源动力。
关键词
大兴安岭中南段
软流体
深部地质作用
Keywords
central-south Great Hinggan Mountains(Da Xing’an Mountains)
asthenosphere
mineralization process
分类号
P6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扬子地区中新生代盆地成盆深部过程及对古生代盆地叠加效果浅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范小林
潘文蕾
刘光祥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出处
《海相油气地质》
2005年第4期13-21,共9页
文摘
从地壳的深部地质作用,讨论了扬子地区主要中、新生代原型盆地生成与发展的深部过程。认为扬子地区中、新生代盆地对古生代盆地的叠加方式各有所不同,对盆地下伏古生界海相烃源岩所产生的叠加效果也因古生代盆地改造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现今四川、江汉、苏北三个中、新生代盆地在三种不同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的沉降机制,制约了对下伏古生代盆地的叠加,依此出现了有利于或不利于古生代海相油气生成聚集的各种条件。提出了开展扬子地区海相领域油气地质工作的关键,是要研究推覆构造,评价海相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海相古生界的破坏程度与保存条件,寻找仍被保留下来的“残留盆地”。
关键词
叠合盆地
海相盆地
深部地质作用
大地构造
古生代
海相烃源岩
油气远景
扬子地区
Keywords
Superimposed basin
Marine facies basin
Deep geological process
Tectonics
Source rock
Palaeozoic
Oil and gas prospect, Yangzi region
分类号
P619.14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42.5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海盆形成演化模式概述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金玉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
出处
《海洋地质动态》
1998年第8期8-10,共3页
文摘
从全球大地构造角度论述了南海海盆的形成演化模式,指出其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力学机制,并且南海可能是在多种机制的动力联合作用下形成的。
关键词
南海
海盆
板块构造
演化模式
深部地质作用
分类号
P736.1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P544.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盆地深部地质作用与深层资源——科学问题与攻关方向
何治亮
李双建
刘全有
杨天博
张英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兴安岭中南段构造岩浆岩带深部地质成矿作用
苏美霞
杨波
吴艳君
颜萍
孟晓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扬子地区中新生代盆地成盆深部过程及对古生代盆地叠加效果浅析
范小林
潘文蕾
刘光祥
《海相油气地质》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南海海盆形成演化模式概述
杨金玉
《海洋地质动态》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