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烈地震孕育与发生的地点、时间及强度预测的思考与探讨 被引量:32
1
作者 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49-1766,共18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强烈地震频频发生,势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地震活动时期.我国大陆内部、周边和台湾岛内一系列强烈地震(Ms≥6.5)的发生,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M_s 8.0大地震的突发与其震前的异常平静表明:地表与上地壳均未见有...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强烈地震频频发生,势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地震活动时期.我国大陆内部、周边和台湾岛内一系列强烈地震(Ms≥6.5)的发生,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M_s 8.0大地震的突发与其震前的异常平静表明:地表与上地壳均未见有明显的或确切能构成短、临强烈地震预测的浅表层活动过程,大地震由深部壳、幔物质运动,即深层动力过程所致.基于对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初步研究提出:(1)面对强烈地震的预测必须强化震源深部介质和构造环境的研究与探索,以达对未来地震发生地点的预测.(2)在地震强烈活动地区长期坚守介质破裂效应及其派生物理响应的井中观测,即"抚模"震源区介质与结构的动态"脉搏",以达对地震发生时间的逐步逼近或预测.(3)深入剖析强烈地震活动区、带、点的深、浅层空间结构与动力过程,历史地震在地震活动地域的纵向和横向的分布特征及可靠前兆信息的同步性经验和统计效应与发展态势,以对未来强烈地震发生强度的估计.这三个方面均必须以地壳深部信息的采集和研究为前提,是地震学和地震预测深化研究与探索的必经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烈地震孕育 深部介质和构造环境 介质破裂效应 动力机制 地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